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儿童康复中心观后感收集96条

儿童康复中心观后感收集96条

时间:2017-12-16 16:04

常州正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城市,除了城市的环境在变化,高楼大厦在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在跟着改变。现在的人们乐于去做善事,时时刻刻身边都会有好心人。他们有的是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有的是信任对方,“信义夫妻”就是最好的典范;有的是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他们让我从中感悟到许多,让我向着“做一个有道德之心的人”的目标继续努力!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要数“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及志愿者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这群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这群特殊的孩子,终于通过长时间的交往,终于换得了孩子的真心。有一位来到台前的自闭症孩子,他就是林越。看上去与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可他得了一种很难治愈的了得精神疾病——自闭症。他的父母对他已失去了信心,可当他们把他送到“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后,重又拾起了信心。工作人员们悉心地守护着这位失去双翼的`天使,如今的他已经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糕点,这次他还带了自己制作的蝴蝶卷,并能乐于与他人交流。他的父母也十分感谢“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他们让绝望的自己重又树立起了信心!看完这段,我不禁感动至极,正是那些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爱心把这孩子已经麻木了的感动给唤醒了!我在几个月前也到过“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去看望了这群折翼的天使们。那正是盛夏,我和妈妈来到了隐在小巷里的“天爱儿童康复中心”。虽说很偏僻,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指引,我们很快就随着人流进入了中心内。那儿有一丛丛绿树,有一块专用活动的场地,并且还有一个小型的游泳池供孩子们嬉戏。楼房已经很破旧了,贴在墙外的瓷砖早已褪了色,这更可以看出老师们付出的辛劳呵!顺着楼梯走上楼,来到了一个音乐教室里。那儿整齐地排放着一排排方凳,已有许多人正在等待着了。演出正式开始了,看到这么多自闭症儿童都能这么完美的合作,我不禁感慨万千:是教师们的辛劳、爱心与汗水,才浇灌了一朵朵奇葩啊!演出最后,所有的辅导员们齐声合唱《感恩的心》。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顺着面颊流了下来。我们也去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这是如此的简陋,想必他们的工资也不高吧。但是,他们不在乎那简陋的工作环境,不在乎那么一点微薄的工资,他们只是帮助这些折翼的天使们飞向更广阔的蓝天!这是一群乐于奉献的人们,无私的人们,不求回报的人们,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而再来看看我们,班级里的座位不整齐了,没有哪个人愿意去排一排,都装作没看见,匆匆走过,让那桌椅越发凌乱;脚底下有一张用过的餐巾纸了,没有人会弯下腰,伸出手捡一捡,而是把纸屑踢到别人的桌子下。而当老师问起来时,总推脱:“这不是我扔的!”就从这小事中体现出了我们班没有哪一位同学无私奉献,有句古话说得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得成大事呢?我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是大事小事,只要是有益于大家,不管是排一排桌子,捡一捡纸屑,我都会做。那句古话将会成为我的座右铭,让我时刻铭记在心!

这些好人好事将会是我学习的目标及榜样,我会去学习那位患了癌症仍坚持工作的医生,在我以后的工作生涯中坚守自己的岗位;我会去学习身边好人林建立先生,做好事不留名,做一位“活雷锋”;我会去学习全心扑在特殊教育事业上的杨建军老师,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不在乎自己的工资,在乎的只是一群群孩子;我会去学习孝老爱亲典型人物周莉芳,她献肾救父,令人感动。无论大事小事,我都会去做。公交车上,我会去给老人及怀抱婴儿者让座,听到他们的一声谢谢,就会觉得我做了一件好事;班集体中,看到有一团纸屑,就会毫不犹豫的捡起放进课桌,待到下课时,一起扔进垃圾桶。我坚信,向着他们好好学习,我将会步入一个更高的阶段!

《道德讲堂》观后感1

这个星期,我们在电视上看了一期《道德讲堂》,了解了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有孝心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每一个事例都令人感动,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有孝心的周丽芳女士的事迹。

通过电视上的短片我了解到,周丽芳女士的父亲身患重病,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只有给他换一个肾才能痊愈。周丽芳女士不忍心看到父亲受病魔的折磨。于是,她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父亲。虽然父亲极力反对,但她仍没有犹豫,将自己的肾捐给了父亲。因为她的孝心,所以父亲也很快痊愈了。

看完这个短片,我的心里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了。周丽芳女士明知道换肾是有一定的危险的,但她竟还无怨无悔,她太勇敢了,真不可思议!这时,主持人把周丽芳女士和她的父亲一同请上台来。周丽芳女士微笑着向大家鞠躬,而站在她身边的父亲,已是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完全看不出得过大病。主持人问她:“你在做手术之前都想了什么?有没有害怕或后悔?”她没有犹豫,说:“我当时没想什么,就是希望父亲能快点好起来。”她刚放下话筒,台下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被她深深打动了。她为了救父亲,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中,而面对危险,她心中竟还想着父亲,她之所以有常人没有的勇气,是因为她心中的那颗炙热的孝心。再想想我,每天都要爸爸妈妈来“伺候”我,有时还会发脾气,很少想到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汗水,以及怎样回报他们。想到这儿,我不禁感到万分羞愧,我看着周丽芳女士脸上恬静的微笑,不禁低下头来,决定以后要像她一样孝敬父母。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只有人人怀有一颗孝心,才能创造和谐社会!

《道德讲堂》观后感2

前几天,我们全校都观看了《道德讲堂》,屏幕上那一个个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身影,一次次打动了我,震撼了我的心灵,令我刻骨铭心。

什么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把义和勇紧紧连结在一起,真正的勇就是坚持道义而无所畏惧,支持正义而毫不惧怕,面对困难吓不倒,面对死亡的威胁不动摇,它是时代精神的具体表现。而“背影英雄”林建利,为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

林建利只是一位普通的市民,但他有着一颗舍己为人的心。当在兰园看到有女子轻生跳河时,在没有一个人敢下河相救时,他毅然挺身而出,立马对女儿说了一句:“爸爸马上回来。”就奋不顾身的跳进水中,英勇的救出了那个女子。我为这位英雄而赞叹,为他的勇气和善心所倾佩。如果我们是他,又会有几个奋不顾身的跳下河去救人?至少我不会。因为我没有像林建利的勇气,更没有他的那种见义勇为的思想。

正当我想着:这个英雄肯定会接受记者采访,受到社会轰轰烈烈的表彰,一下名气大振,也许还能得到奖金什么的。但林建立的行为却出乎我的意料:他爬上岸,将脱离危险的女子交给游人,马上穿上衣服,和他的女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在网上搜索关于这位英雄时,我看到了这样一条网友的疑问:“您既是跳河救人又不留姓名的大英雄,是全国网民敬佩的‘背影英雄’,又是在江苏打拼的温州商人,在利与益面前,你更看重哪个?”“商人是重‘利’的,但在人命面前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这位伟大的“背影英雄”说道。是啊,每个人的生命都可贵无比,在救女子的时候,林建利难道就真的没想过自己的安危吗?但是,他面对困难不害怕,面对死亡的威胁不动摇,这不就是见义勇为、不求名利的最好诠释吗?

在荧光灯下、大屏幕前,在热烈的掌声、鲜花与泪水中,不同地方、不同事件的道德模范用他们执着的行动、质朴的语言传承道德的内涵,宣传道德的精神,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

社会上,还涌动着一个个英雄。有为父亲毅然捐献出自己肾脏的周丽芳,正是她让老人能够继续生活,这让我看到了中华千年的孝道;有把“我快乐,也要把我的.快乐带给每个孩子,不管他是聋哑还是自闭。”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常州第一个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校长杨建军,他让我了解到社会上学会感恩、传递爱心的和谐美;还有追击罪犯,用自己生命换来社会安定的警察汪丹……

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和事迹在大家只见传承铭记,电视上一位中学生说:“我们身边其实不缺少感动,只是缺少一颗发现感动和学会感恩的心,人人讲道德,个个树新风,未来才有希望。”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应该学会帮助和感恩,适时地出手相助,见义勇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幸福快乐,社会才能更加安定和谐。

《道德讲堂》观后感3

前两天看到《道德讲堂》中关于诚实守信的一个真实故事。这件事发生在不久前,地点就是离我们不远的盐城,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再平凡不过的环卫女工。她们在一座桥上捡到了抵得上两人一年工资的现金后,在风雪中苦苦守候了三个多小时才得以将钱归还主人。事后,两人更将央视特发的2000元奖金也捐给了19岁患重病女孩王晶晶。

这两个环卫女工大概之前谁也没听说过,一个叫韦青,一个叫陈红,她们月工资仅800元,儿女都已上高中、大学,一家人却住在十七八平方米的小屋子里,靠她们扫地维持生计。

无疑,那价值上万元的钞票能让她们富裕一段时间,甚至可以不再做环卫女工这个苦职业,但这两个善良的女工仍选择了诚实守信。

孔夫子说过,“言必信,行必果”,巴金一生尊崇“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古人说得最多的便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哈佛大学招生不但注重成绩,而且更加注重诚信……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诚实的重要性,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人无信则不立”。的确,人无信不立,诚实是生活社会中最好的“通行证”。公司老板如果欺骗员工,员工也会受他影响或纷纷跳槽,导致公司破产;同样,古代君王如果欺瞒臣民,就会众叛亲离,国破人亡。故而,诚实也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友好信任的桥梁。

然而当今社会中却存在着许多的尔虞我诈,毒牛奶、毒奶粉、瘦肉精事件,一直存在的商场逃税现象,中高考、考研的作弊现象……诸如此类,不计其数。更有甚者,打着“保健”的旗号赚取一些老人的血汗钱!我们中国从古时的礼仪之邦到当今的被外国谴责没素养,绝对算是一个悲剧。

如果世上多一些“韦青”、“陈红”,那么生活就会多一些真实、多一些美好、多一些光明。

人无信不立,“信”往往能评定一个人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只有“诚”,才会“信”。

《道德讲堂》观后感4

前几天,我们全校都观看了《道德讲堂》,那一个个有着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身影,一次次打动了我。震撼了我的心灵。使我感触颇深。

只见在荧光灯下、大屏幕前,掌声和鲜花中,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道德模范用他们执着的行动、质朴的语言传承道德的内涵、感动着全校的每一个人。

“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做了妈妈,是什么让您下决心把肾捐给因肾功能衰竭而生命垂危的父亲?”现场观众对危难之际捐肾救父的常州市民周莉芳的举动十分惊叹。“当时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我只有一个爸爸,不管有多大危险我都不能丢下他不管,”周莉芳回答说。“哪个当爹的愿意让自己的儿女受苦冒险?可莉芳至少劝了我5次,还动员身边所有的亲人劝我坚持治疗。现在,我的身体里跳动着女儿的肾脏,也珍藏着她对我的一片孝心。是她让我的生命延续,我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是一对父女的真情告白,一位网友也留言说:“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孝行,是对中华古训最质朴的坚守!让我们记住这群孝老爱亲的真心英雄!”这使我也非常感动,父女间的深情似乎也让我看见了中华千年的孝道。

“我快乐,也要把我的快乐带给每个孩子,不管他是聋哑还是自闭。”这是常州第一个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校长杨建军用自己独特的幸福观讲述了助人为乐的原因。这时,康复中心15岁的林越,带着自己学了一个月才完成的特殊礼物走上前来,“用一个月时间做的蝴蝶酥,请大家一起吃!”现场有观众不禁感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者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让受助者学会感恩、传递爱心了。助人者,受助者,同样可亲可敬。”这更让我看到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所发生的爱心故事,确如现场观众所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这些故事里,令我最记忆犹新的,是那做好事不留名的一位父亲。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他竟是7班的位家长,原来,好心人就在我们身旁。他看到别人溺水,只对女儿说了一句:“爸爸马上回来。”就奋不顾身的跳进水中,救出了溺水的人,然后穿上衣服,和他的女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长大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个见义勇为的人。”他的女儿,也是我们的同学这样写道。“您既是跳河救人又不留姓名的大英雄,是全国网民敬佩的‘背影英雄’,又是在江苏打拼的温州商人,在利与益面前,你更看重哪个?”一名网友通过微博向林建利提问。“商人是重‘利’的,但在人命面前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这位伟大的父亲说道。这不就是见义勇为、不求名利的最好体现吗?

一个又一个观众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和事迹,使活动现场的气氛高潮迭起,一位中学生说:“我们身边其实不缺少感动,只是缺少一颗发现感动和学会感恩的心,人人讲道德,个个树新风,未来才有希望。”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应该学会帮助和感恩,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充满和谐。

《道德讲堂》观后感5

在学校,我观看了《道德讲堂》这个栏目,有一个故事让我既感慨又感动。

1999年家住新北区的周伯伯全不幸患了肾功能衰竭,59岁的他只能每周到医院做两三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两个孝顺女儿为救父亲生命,争相提出要为父亲捐肾,大女儿周阿姨与周伯伯血型相同,配对项目检验完全吻合,所以周阿姨毅然决定献肾救父。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被这对父女的亲情感动。成功地为父女俩进行了肾移植手术。献肾救父,孝女周阿姨的故事在龙城广为流传。

看完后,我不禁想到了现在不少伙伴们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传统的孝道观念开始淡化。歧视、虐待老爷爷老奶奶的事件时有发生。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自私自利、哪还知道孝敬父母长辈?而周阿姨却与他们不同,关心父亲,愿意为他做出任何奉献,可能对阿姨来说,捐肾都是微不足道的吧。生命与生命的搀扶,可歌可泣;生命与生命的接力,轰轰烈烈。周阿姨的无私与孝心,值得我们少先队员不断学习。

而我在生活中,父母对我的关心我却视而不见,有时还会嫌他们啰嗦,无聊,他们批评我我都不耐烦。而看了周阿姨的事迹就让我突然明白;我们能生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认第一个字……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所以我们要感恩,长大要奉献与父母,报答与父母,学习周阿姨的所作所为。

感恩父母,真心报答他们。一起行动吧!

《道德讲堂》

这个星期,我们在电视上看了一期《道德讲堂》,了解了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有孝心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每一个事例都令人感动,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有孝心的周丽芳女士的事迹。

通过电视上的短片我了解到,周丽芳女士的父亲身患重病,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只有给他换一个肾才能痊愈。周丽芳女士不忍心看到父亲受病魔的折磨。于是,她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父亲。虽然父亲极力反对,但她仍没有犹豫,将自己的肾捐给了父亲。因为她的孝心,所以父亲也很快痊愈了。看完这个短片,我的心里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了。周丽芳女士明知道换肾是有一定的危险的,但她竟还无怨无悔,她太勇敢了,真不可思议!这时,主持人把周丽芳女士和她的父亲一同请上台来。周丽芳女士微笑着向大家鞠躬,而站在她身边的父亲,已是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完全看不出得过大病。主持人问她:“你在做手术之前都想了什么?有没有害怕或后悔?”她没有犹豫,说:“我当时没想什么,就是希望父亲能快点好起来。”她刚放下话筒,台下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被她深深打动了。她为了救父亲,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中,而面对危险,她心中竟还想着父亲,她之所以有常人没有的勇气,是因为她心中的那颗炙热的孝心。再想想我,每天都要爸爸妈妈来“伺候”我,有时还会发脾气,很少想到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汗水,以及怎样回报他们。想到这儿,我不禁感到万分羞愧,我看着周丽芳女士脸上恬静的微笑,不禁低下头来,决定以后要像她一样孝敬父母。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只有人人怀有一颗孝心,才能创造和谐社会!

《道德讲堂》观后感篇二:

这个星期,我们观看了“XX市道德人物”的评选。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种感动了无数人的高尚品质,一位位拥有美好情操的道德模范。不过,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一位骨干教师——杨建军叔叔。

世界上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自己拥有一个小小的世界,而且从不轻易允许别人进入他们的世界。他们被叫作“星星的孩子”。那就是患有自闭症的人们。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和他们一起生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杨建军却做到了。他曾是一名骨干教师,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可是几年前,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却给他带来沉重的一击——他的孩子是自闭儿童。于是,就在他的事业步步高升之际,杨建军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说:“我相信可以自学特教,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不但要帮儿子,还要帮助别的孩子。”

2002年,杨建军带着儿子去了青岛的一家康复中心,一边治疗一边积累

到底是什么给了杨建军这么大的勇气和决心?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爱!他对儿子的爱,对“星星的孩子们”爱。他的爱是无私的。他情愿放弃自己稳定的工作,牺牲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去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盏“希望之灯”,为他们驱逐黑暗与寒冷,带来光明和温暖。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而总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更加需要我们的关爱。让我们像杨建军叔叔那样用爱去温暖他们吧!

《道德讲堂》观后感篇三:

在学校,我观看了《道德讲堂》这个栏目,有一个故事让我既感慨又感动。

1999年家住XX区的周伯伯全不幸患了肾功能衰竭,59岁的他只能每周到医院做两三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两个孝顺女儿为救父亲生命,争相提出要为父亲捐肾,大女儿周阿姨与周伯伯血型相同,配对项目检验完全吻合,所以周阿姨毅然决定献肾救父。XX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被这对父女的亲情感动。成功地为父女俩进行了肾移植手术。献肾救父,孝女周阿姨的故事在龙城广为流传。

看完后,我不禁想到了现在不少伙伴们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传统的孝道观念开始淡化。歧视、虐待老爷爷老奶奶的事件时有发生。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自私自利、哪还知道孝敬父母长辈?而周阿姨却与他们不同,关心父亲,愿意为他做出任何奉献,可能对阿姨来说,捐肾都是微不足道的吧。生命与生命的搀扶,可歌可泣;生命与生命的接力,轰轰烈烈。周阿姨的无私与孝心,值得我们少先队员不断学习。

而我在生活中,父母对我的关心我却视而不见,有时还会嫌他们啰嗦,无聊,他们批评我我都不耐烦。而看了周阿姨的事迹就让我突然明白;我们能生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认第一个字……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所以我们要感恩,长大要奉献与父母,报答与父母 ,学习周阿姨的所作所为。

感恩父母,真心报答他们。一起行动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