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
夏季的池塘里,总能看到一些水黾在水面上穿梭滑行,这些小家伙怎么会武林绝学“水上漂”呢?我感到特别不可思议,今天观看了同一堂课《神奇的水》解开我心中的一团,让我知道了其中的奥秘。视频中通过让回形针浮在水面上的小实验,介绍了水的表面张力,激起我的兴趣,也想动手试一试。
课后,得到妈妈的`允许,我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好实验的材料:一碗水和几枚回形针,按照视频中老师的操作提示:1.回形针要保持干燥。2.水面要保持平静。3.回形针放入水中时要平稳。我就开始操作起来,可是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我心里十分紧张,就像怀里揣着一只兔子,砰砰直跳,要么手指碰到水面,要么回形针放不平稳,试了好多次回形针都沉到碗里,我懊丧极了。妈妈也试了好多次都失败了,她让我休息一下,放松放松,一会儿再做。
怎样才能把回形针平稳地放在水面上呢?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还是无计可施。我只好回到房间里拿出手机看语文微课,可我的心思还在试验上。我边看边想,突然想起来曾经在抖音上看到过这个实验的小技巧。我马上开始试着操作,先拿一枚回形针从中间拉开做成直角,再把一枚完好的回形针架在直角回形针上,然后轻轻地放入水中,再慢慢地抽出直角回形针,完好的回形针竟然漂在水面上了,我激动地叫了起来:“耶!我成功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又小心翼翼地放了几枚回形针,最后这些回形针紧挨着漂浮在水面上。
这就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水的表面张力就像是在水面上覆盖了一层薄膜,正是因为这层薄膜才能让回形针“漂浮”在水面而不沉入水中。水黾能在水面站立,雨滴悬于枝头而不落,水面高出杯口而不外溢等现象都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
小发现大道理,生活中的很多小现象都包含着大道理。我们在认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多动手实践,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
科教兴国,科技进校园,让孩子们获得新的体验。下面是相关的
科技进校园活动观后感【篇一】
5月23日,在重庆天安数码城5号楼,大渡口区科委、大渡口区科协联合大渡口区消防支队、园区各企业等单位开展了消防演习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上午十点,在现场总指挥的部署下,灭火疏散演练、快速着装及水带表演、灭火器使用讲解及实操活动分别有序进行,园区各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近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近300余册,增强了园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群众灭火及逃生自救能力。
5月24日下午,在重庆三十七中举办了科技体验进校园系列活动。
活动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杨有教授作了“创新改变生活”科普报告、展出了学校科技成果和学生获奖科技作品、进行科普讲座和科普黑板报
活动展出的导盲杖、人形机器人、智能垃圾桶、3D打印机等科技作品引的学生争先体验,用富有体验性、观赏性、启迪性的方式,深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了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热情。
科技进校园活动观后感【篇二】
体验VR过独木桥、跟美女外教做实验。昨日,重庆科技馆2017年“科普大篷车创享校园行”启动仪式在人和街小学举行,今年新增了VR体验、裸眼3D体验等新设备,还引入了外教全英文实验课,让孩子们在开心的体验中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
VR体验“太刺激了”
启动仪式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当小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启动后,两台无人机腾空而起,拉起了两条寄予孩子们探索、求知的红色横幅,赢得一片掌声。
人和街小学作为今年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校园行的首站,将进行为期一周的活动,教学楼睿智楼底楼已经变为了一个小型科技馆。“懒惰环”、“锥体上滚”等众多互动展品和展板将这里装扮一新,而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则是今年新增的VR体验、3D打印机和裸眼3D体验等新设备。
“哇,太刺激了,我看着这样自己就掉下去了,还有点失重的感觉呢!”3年级2班的.牛皓玉体验了VR过独木桥后,激动地和旁边的同学交流起来。说起自己的体验,孩子们都激动起来,开心地说个不停,还总结起过桥
“这是全班第一次一起体验这么多新奇的科技产品,会给孩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3年级2班的数学老师张力说,她也是第一次体验,不仅来感受一下到底什么是VR,也能和孩子们多点共同语言,上课时也能把最新科技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
美女外教带孩子们开心做实验
在科学教室里,科技制作滑翔机、实验课也同时开展着。来自土耳其的美女外教Ola给二年级3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会跳舞的牛奶”实验。看着美女外教来教做实验,孩子们都很好奇,虽然不完全听得懂她说什么,但Ola夸张的动作、开心的笑容马上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而旁边的助教老师会实时地翻译Ola的讲解,抽选孩子们互动问答。
只用牛奶、洗洁剂、色素、盘子、棉签,就能让颜料像梦幻的彩虹一般在牛奶上展开,而这其实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听起来有点深奥的知识,用有趣的小实验就让孩子们不知不觉间学习到了。
“让外教来教实验是我们今年的创新,不仅外教说的英文,实验的器材也全部用英文标示,这样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熟悉英文实验操作。”重庆科技馆副馆长黄迪介绍,外教做实验还会成为科技馆科学梦工场的课程,全市的少年儿童都可以来体验。
科技进校园活动观后感【篇三】
4月27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科技馆,观看了地震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的展览。
一进科技馆,只见上面挂着一条红色横幅十分醒目,是:合肥市“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巡展。开始参观了,一条条事例的确让人震撼,如1967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中24.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损失100亿人民币,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台湾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南投县集集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厚度10千米左右,重灾区在日月潭,死亡人数2329人,受伤人数8722人倒建房屋9909栋,严重受损房屋7575栋,受灾人口250万人,财产损失92亿美元,这数让我心头一振。
那怎样让地震带来的人口、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呢?首先,每人都要掌握一些地震逃生方法,可以将枕头挡在头上,当“头盔”防止碎片砸到自己,如果在商场中,要按指挥人员说的去做,千万不要紧张,从安全出口要生。
如果在家里可备一个地震应急包,里面有:手电筒、干电池、收音机、矿泉水、方便面等必备逃生物品,在地震时它变会派上用常如果了解这些,并按着几条去做,地震就不会伤害到你了。
通过电视现场直播,观看了神十太空课堂,在茫茫太空,现场给全国的学生授课,讲授了有关太空失重现象和实验。观后,我感受颇深,情绪万分激动。
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太空单板运动……这在地面上可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有重力的影响,水膜一出水就容易破裂。而在太空中,由于失重状态。水的`表面张力就会大显神威,所以就能轻松地形成水膜。
这是一次生动的太空授课;更是一次振奋民族精神的太空授课。无论身居国内,还是远在天涯海角,他们都会为国家、为民族而骄傲自豪!中国国力强大起来了!中华民族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啦!
看今朝,国富民强,中国已位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终于可以,而且永远可以。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啦!
神十,我为你喝彩!中国,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