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之森》顾名思义是关于钢琴的故事。它是一部电影。里面讲了两位少年的故事。一个叫海的少年出身于贫穷的家庭,没人教他。钢琴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他以弹琴为乐。在森林中有一架钢琴,是特别为钢琴家阿森林定做的。可后来出了车祸,他的手臂受伤了,不能再弹了。于是他退出了钢琴界。这架钢琴就被遗弃在森林里。海偶然发现了这架钢琴,就经常去那里弹。有一次,海在弹曲子时,碰到了困难,于是求救于阿森林。阿森林发现了海的过人之处,发现了他在钢琴方面的天赋,很喜欢他,便决定教海。另一位叫修平的少年自四岁时练习钢琴,他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有优秀的老师教他,但他弹钢琴是为了完成任务,不过他弹得也非常出色。两位少年成了好朋友。修平对海很好奇,因为海的'琴声很震撼人心。
在一次日本钢琴大赛上,海弹出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众人的掌声和肯定。可是评委们却认为曲子不能那么改编,修平按部就班的弹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于是海落选了。
我看了之后,觉得修平对钢琴是爱,而海对钢琴则是以它为乐。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修平按部就班,而海不受约束,弹出的旋律热情而丰富,很有感染力。我想音乐是自由的,众享的,纯净的,音乐是使人动魂的,能感染人心的。我希望海能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走向世界的舞台,让更多的人听到他的钢琴声,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名扬四海。
昨晚,我和妈妈看了一部电影——《钢琴之森》。电影的主人公有阿之野老师、羽宫、海君和誉子(又名:厕所公主)。海君带羽宫去看他在森林里发现的钢琴,羽宫看了,迫不及待地打开琴盖,准备开始弹,一按下去却发现钢琴根本发不出声音。海君叫羽宫用力弹,羽宫很用力地弹下去,可还是发不出声音。羽宫走开了,海君到琴跟前弹下去,钢琴立刻发出动听又嘹亮的琴声。羽宫将海君能弹响钢琴的事情告诉了阿之野老师。原来那架钢琴是阿之野老师丢的,他曾出过一次车祸,左手和右手都受伤了,伤好之后,再也弹不响这架钢琴,这架钢琴就被抛弃到森林里去了。阿之野老师得知海君能弹响那架钢琴后就教海君弹钢琴,还让海君参加全日本的钢琴比赛。海君的朋友羽宫让海君要全力以赴,同时自己也非常认真地准备。
比赛前不久,海君让阿之野老师给他一点力量,阿之野老师给了他一盒磁带还有一本乐谱,海君拿到磁带之后模仿得非常像。后来老师就将磁带毁了,他说:“你必须弹出自己的钢琴,这本乐谱是作曲家写的,如果你弹不出自己的钢琴,作曲家就会将乐谱给要回去。”因为海君不懂什么是自己的钢琴,当天晚上他就产生了幻觉,走在路上的时候,作曲家莫扎特拦住他,对他说:“把你的乐谱还给我!”到森林里去弹钢琴的时候,更多的`作曲家都对他说:“把乐谱还给我!”海君只得无奈地继续走向钢琴。临比赛之前海君的妈妈告诉羽宫一个小秘密,海君能弹响那架钢琴,是因为他小时候从窗台上掉下去,我以为他摔死了,其实他被森林保护着,正落在那架钢琴边上,后来,他有时间就去那架钢琴边上玩,所以他就能弹响那架钢琴了。
比赛的时候,海君看到誉子在哭,因为羽宫也去弹了,誉子认为羽宫比她弹得好,原本她自己能拿第一的,结果羽宫参加,她就拿不到第一了。海君问她,怎样才能平静下来,誉子说,她坐在马桶上才能平静下来。誉子走进厕所,又跑出来说,她家厕所比这个大,而且她还需要一只狗。海君无奈的说,这里哪能找到狗哇。誉子看到海君的头发是金黄色的、又多,正是她家狗毛的颜色,马上把他拉进厕所,抱着他,摸他的头发,慢慢地平静下来了。
誉子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想象她在大草原上弹琴,坐在马桶上,琴和马桶都在草原上跑动,她的爱犬也在她的旁边飞跑,接着,誉子和琴飞上天去了,她的爱犬跟着她在天上飞跑。最后顺利地弹完了这首曲子。
轮到海君弹了,他走上台的时候,看到台上坐着很多个作曲家,不给他让座,最后,坐在琴凳上的莫扎特起身了,给他让座,他才坐上琴凳,弹起了曲子,因为他弹不出自己的曲子,所以他的幻像老是不消失。弹到一半的时候,他停下来,扯掉领带,脱掉鞋子,将一只小蚂蚁放到琴上,说:“我们一起去森林吧!”他推开琴凳,站了起来,弹出了自己的曲子,把下面的观众都带到了一片广阔的森林里。弹完了曲子,大家都忘记鼓掌了,还是一个男士最先站起了开始鼓掌,其他人热烈的掌声才响起来。
虽然海君弹得很不错,但日本的比赛规定,一定要用作曲家的风格,所以没给海君进决赛的名额,羽宫的妈妈还说海君自作主张。但是海君一点也不伤心,他忘记了他刚刚是在参加比赛,他有了自己的钢琴世界。
最后羽宫离开了海君,回到自己的老家,在他坐车的时候,看到一片广阔的森林,他能想象里面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男孩,正在弹着自己的钢琴。
这个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海君和羽宫的友谊,他们既是好朋友,又在互相竞争,他们既在竞争,又在给对方加油,同时自己也很努力。他们两就像两块磁铁,既能互相吸引又能互相排斥。还有我觉得海君很大度,羽宫弹得好,他高兴,誉子弹得好,他也高兴,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而且我还懂得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弹同一首曲子都可能不一样,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太行山上》,这是一部抗日战争的电影,它真实反映出了抗日战士们与敌人抗争到底的气概、英勇杀敌的精神,还有“日本鬼子”那狰狞的面孔。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幕:
在1937年9月25日,太行山上英勇的八路军正与毫无人性的“小鬼子”浴血奋战。愤怒的子弹如冰雹般射向敌人,手榴弹的响声、枪声,英雄儿女的叹感声,敌人的喊叫声结合在了一起,谱出了一支为友谊而战的和平之歌。“现在谁敢后退一步,我就开枪打死他!但如果我后退一步,谁都能向我开枪!”这是年轻军长在部队已无子弹的豪言壮语,朱德同志下达的任务又还未完成,打算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时的豪言壮语。
“中华民族万岁!”胜利了,胜利了,为了这个胜利,3500万中华儿女命丧黄泉,经济损耗高达5000亿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胜利了!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战士们誓死奋战打破了日本皇军永垂不败的“神话”。
看到这儿,我的泪花流到了脸颊。这泪为战士们顽强抗敌,不为个人生死,只为集体胜利的英雄气概而甜蜜无比;这泪是自豪的泪,这泪因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自豪无比;这泪为片中那分善良的女医生为存活的`日寇包扎伤口而被他用尖刀穿身而过,而感到愤怒,这泪中带有不甘心和后悔……
惭愧呀!惭愧!我对不起革命先烈们,对不起他们用鲜血才换来的今天的这幸福生活。
最近,我变了。我变得上课爱打打闹闹,嬉嬉笑笑,小动作常现。数学老师才讲了一两道题,便认为学得极好了,没有耐心继续往下听。上语文课时,有许多问题我似懂非懂,却也混在同学中说懂了。我这样做光荣吗?不!这是可耻!是《太行山上》这部影片如一杯清醒剂,使我认识到自己退步了,骄傲自满了。
在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我时常赖床。到7点了,妈妈帮着把袜子、衣服、裤子都穿好了才不情愿地离开了“安乐窝——被子”。才草草了了起来工作——说是洗漱,其实只有沾了一下水而已。呀!20分了,来不及了,边说边抓起一片面包“飞”出了家门,还在边埋怨妈妈不早一点儿叫我起床。
瞧!我这“小公主”,当得多“标准”呀!可片中的那增援队在寒冬中赤脚趟河的一幕,为我敲响了警钟。
今天幸福的生活哪儿来?那是从用战士们的鲜血,抗战到底的精神来呀!他们都是“傻子”?不!绝不!他们并不傻!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咱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而浴血奋战的!
《太行山上》这一教育大片,如一面镜子,照出自己那种种不良行为,更若一杯清醒剂,使我正在从“沉睡”的“黄梁美梦”中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