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行易的的名言有哪些?
第一,知易行难是不断被前人所印证的。
早在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说过:“言知之易,行之难。
”《尚书》中也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
”而在现代,建筑长江三峡大坝的设想和详细方案早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经被提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建成
谁不知道只要植树造林就能防止土地沙漠化,可是我们的土地还是以惊人的速度被沙化。
这些都无不印证着,知易行难
第二,知易行难中的知与求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求知是什么
求知就是探索真理,这正与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行的概念不谋而合
而科学家的大量试验探索无不是在印证,各种猜想和理论
而证明不可否认是一个行的过程。
歌德巴赫早在1742年就提出了他的猜想,可是为了证明他的猜想,各国数学家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爱因斯坦早就提出了相对论,可是至今我们任然无法证明
,这些不都说明了知易行难吗
第三,自古以来明知故犯的人是何其之多啊
那些因贪污而入狱的人难道不知道“君子敛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吗
那些知法犯法者,难道不知道触犯法律的的后果吗
那些闯红灯的人难道不知道被汽车撞了的结果吗
他们当然知道
但是个人的欲望让他们丢掉了,礼义廉耻,心存侥幸。
控制个人欲望是何其的难啊
这不都说明了行比知难吗
第四,知易行难更符合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我们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我们所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无不加大了行的困难程度
并不是我们知道了,就可以忽略外在的客观因素,主观的认为一切万事大吉了。
所以从马克思为主义哲学的角度看,知易行难1.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 .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3 .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 .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5 .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6 .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7 .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8 .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9 .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0.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1.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2.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3. 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4.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5.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16. 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17.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19. 不论你在什麼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20. 不论你在什麼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後就不要悔恨 21.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22.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3. 『 不可能 』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裏 24.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25.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於家 26.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銹 27.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28.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29.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0.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31.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32.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33.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34.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35.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6.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37.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38.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39.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40.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麼也请你拥抱黑夜 41.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42. 未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43.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44.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45. 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46.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7.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久十久的努力 48.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49.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50.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51.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52.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53.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54. 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55. 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56.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57.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著 58. 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59.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60.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61. 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62.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63. 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64. 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65.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66.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67.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68.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裏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69.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70. 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71. 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2. 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73.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74. 孤单寂寞与被遗弃感是最可怕的贫穷 75. 想像力比知重要 76. 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77.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78.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79.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形容知难行易的的名言有哪些?
知易行难、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谈何容易、谭何容易、纸上谈兵一、知易行难 [ zhī yì xíng nán ] 【解释】:知:懂得。
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自】:周 先秦诸子《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译文】:说下拜叩头说:‘知道道理并不难,做起来就难了。
”孔子传中说“说知道的容易,去做很难。
“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 ] 【解释】:惟:惟独。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出自】:周 先秦诸子《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译文】:知道道理并不难,做起来就难了。
三、谈何容易 [ tán hé róng yì ] 【解释】: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
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出自】: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於戏
可乎哉
可乎哉
谈何容易。
”【译文】:在开玩笑
这样可以吗
这样可以吗
谈何容易。
四、谭何容易 [ tán hé róng yì ] 【解释】: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
【出自】: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盖做一富人,谭何容易,必至殚心极虑者数十年。
”【译文】:做一个有钱人,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一定要到耗尽心力忧忧虑虑过几十年。
五、纸上谈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辩论: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1.名言警句2.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胡锦涛语)孙中山,最早系统地抨击了国人“知易行难”劣根性。
他提出“行易知难”的学说,号召国民树立“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的新观念,激励国民积极进取、勇于实践,为建立新社会将革命进行到底,同时效法西方的探索精神,在科学技术上取得大进展。
这一学说对中国以后的革命运动和社会建设的实践,具有里程碑式的启发意义。
3.(二)行易知难的十证 中山先生的“学说”只是“行易知难”四个字。
他举了十项证据来证明他的学说: (1)饮食 (2)用钱 (3)作文 (4)建筑 (5)造船 (6)长城与欧洲的战壕 (7)运河 (8)电学 (9)化学制造品:豆腐,磁器。
(10)进化 这十项证据,原书说的很详细,不用我来详细说明了。
这十项之中,有几项是证明“不知亦能行”的,如饮食,婴孩一堕地便能做,鸡雏一离蛋壳便能做,但近世的科学专家到今日尚不能知道饮食的种种奥妙。
但大部分的证据都是证明知识之难能而可贵的,如造船, 施工建造并不为难。
所难者绘图设计耳。
倘计划既定,按图施工,则成效可指日而待矣。
如无线电报, 当研究之时代。
费百年之工夫,竭无数学者之才智,各贡一知,而后得完全此无线电之知识。
及其知识真确,学理充满,乃本之以制器,则无所难矣。
„„其最难能可贵者则为研究无线电知识之人。
学识之难关一过,则其他之进行有如反掌矣。
这些证据都是要使我们明白知识是很难能的事,是少数天才人的事。
剑过于锋利易折 的那句名言怎么说来?
1.弓硬弦长断,人强祸必随。
2.山以高蚀,谷以卑安,金以刚折,水以柔全,木因直伐,李因苦存,花因雨谢,井因甘竭。
3.牙齿坚硬易折断,舌头柔软故长存。
有句名言叫“君子不怀玉于市”整句是怎么说的
《老子》第七十章 甚易知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唯无知,是以不。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知与行对言。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商书说命)一说也。
史而可信,则华夏此说最古。
知之难,行之易,又一说也。
知之精一处是行,行之精一处是知。
则同难同易。
老氏似还启后世知行合一之说者。
知表于言,亦见于行事。
若以本末言,则仍以知为本。
“言有宗,事有主”,皆出于知。
言而无宗,漫言也。
行而无主,妄行也。
盖无知而妄作者。
由知而行,以行而知,即知即行,未始出其宗,道也。
言行皆有道为其宗主。
犹怀玉也,而被褐,人不知其怀玉也。
然自知之。
有道,人不知则不贵之也。
然自知其贵。
乃天爵自尊,无待于爵命常自然而贵者。
老氏以其言为易知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