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的英文名言
这个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On the net, we can learn new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ll kinds of other information as well. We can also send messages by e-mail, make phone calls, go to net school, read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and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by ourselves. Besides, we can enjoy music, watch sports matches and play chess or cards. On the net, we can even do shopping, have a chat with others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In a word, the Internet has made our life more colourful.参考范文:In my opinionthe Internet is helpful rather than harmful as someone else thinks. As is known to all,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On the Internet,we can read news at home and from abroad and get as much information as we can. We can send e - mails or make phone calls to our family as well as to our friends. We can also attend the net school,read many books and even teach ourselves English. We can also enjoy music,watch matches and play computer games on the Internet. We can even do shopping on line. Besides,we can improve our ability to operate the computer.But we should not be given to the Internet,or we'll get our life and study destroyed. Besides,we should keep off the harmful websites. Anyhow,this doesn't prevent the Internet becoming our friend. We can't throw away the apple because of the core,can we
翻译成英语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the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in the modern work and the study, this selected topic will embark from the network and English independent study relations, discusses under the new network environment aspect and so on traditional English independent study and self-surveillance, appraisal as well as learning environment changes; Positively affects and in some negative influence foundation in the summary induction network to English study, how for utilizes the network this modernization technology to propose well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its goal is in the deference English independent study rule foundation, can use the network appropriately the superiority, becomes the English independent study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and the interest abundant.
关与睡觉的简单名人名言
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给予人的温柔的令人想念的看护。
——(英国戏剧家、诗人) 睡眠是片断的死亡,是我们借来用以维持并更新日间所消耗的生命。
——(德国哲学家) 睡眠是我们为那笔在死亡时才收回的资本付出的利息:利息率愈高,支付愈按时,偿清的日期就推得逾迟。
——(德国哲学家) 睡眠像是清凉的浪花,会把你头脑中的一切商浊荡涤干净。
——(俄国作家) 痴人之前莫说梦,梦中说梦愈阔迂。
——(中国古代学者)刘过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应抱着对明天的欢乐期望而入睡。
同时,也应以愉快的心情早起,这是长寿的秘诀。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 劳作后的睡眠,经过风浪后抵达港口,战争后的安宁,度过一生后的死亡,都给人以极大的安慰。
——(英国诗人)斯宾塞 幸福的卑贱者啊,安睡吧
戴王冠的头是不能安于他的枕席的。
——(英国戏剧家、诗人) 所谓睡眠,就是一旦闭上眼睛,不论善恶,切皆忘。
——(古希腊诗人)荷马 一个人倒起运来,就要跟妖怪一起睡觉。
——(英过戏剧家、诗人) 人应该早起的,早起看辉煌极了的太阳,因为太阳的光明很难持续一整天的。
——(英国作家)狄更斯 不记得自己睡得不舒服的人就是睡了一个好觉。
——(美国词典编辑家)福勒 自然给予人们的甘露是睡眠。
——(英国哲学家)洛克 睡眠是对醒着时的苦恼的最佳治疗。
——(西班牙小说家) 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 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睡眠名言 浅浅的睡眠,沉沉的梦幻。
醒来,你已在彼岸。
——中国80后作家,畅销小说家 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
—— 上帝为了补偿人间诸般烦恼事,给了我们希望和睡眠。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在进餐、睡眠和运动等时间里能宽心无虑,满怀高兴,这是长寿的妙理之一。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睡眠的名言 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围城》 清白的睡眠,把忧虑的乱丝编织起来睡眠,疲劳者的沐浴,受伤的心灵的油膏,生命的盛筵上的主要的营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 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情、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法国物理学家,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的丈夫约里奥·居里 两天睡了三小时,可怕的时差,不知哪儿来的精神头,不眠不休的。
今天希望我可以恢复正常睡眠,再不要半夜玩游戏了
——女演员、歌手赵薇 一个在奋斗途径上努力的人,要是不把步骤分清楚,等于你旅行一个地方,不先规定睡眠和行程一般。
分清步骤,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睡眠名言 失眠的人越来越多了。
人们发明了各种药片,来帮助人的睡眠。
睡眠本是人的自然本能,现在需要用药物来帮忙。
一想到人的基本需求,居然被五光十色的小小药片所左右,便悲伤并且害怕。
——中国当代女作家毕淑敏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
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
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英语对话翻译
我昨天回答给你听力原文的已经找不到了,估计被人举报了。
我把比较难听出来的,需要点文化背景的要点写出来给你吧~1.Sookie Stackhouse(True Blood)2.Addams Family3.Wednesday 4.Cousin Itt5.All Saint's Day6.All Hallow's Eve7.Ovira8.rent-a-cop前四分钟的大意是,Marco(男主持)和Lilianna and Katherine在讨论halloween的背景,时间。
然后他们提起要去参加一个变装的party。
L说要扮成princess leah。
M认为她应该扮成darth,三人开始模仿怪兽的嚎叫。
L建议k扮成一个吸血鬼。
接着,他们开始讨论k应该扮成怎样的吸血鬼,M建议打扮成Addams Family 里的Wednesday. K讲起当年扮Addams Family里面另外一个角色cousin itt的时候,把所有的头发别在前面。
L说那样一点都不性感。
M问起万圣节装扮为什么一定要性感。
L说也不一定要性感,但K特别适合扮成吸血鬼。
K又说,她弄个金发假发就可以扮成sookie stackhouse,另外二人反对,他们开始评论她演的true blood 这部电视剧,并且认为她很不适合这个角色。
随后又随便嘲笑了一下南部口音。
之后M问两位,知不知道他要扮成什么。
L K说是保安,M问道什么是保安,她俩说保安就是一种保卫,类似美国的rent-a-cop。
M反对,并且觉得有点受到侮辱。
之后L和k又解释说,保安在中文里的意思就是和平的维护者。
M说,他已经准备好全套的装扮,徽章,甚至衣服上的号码。
他们说道,他们万圣节要去参加一个party,会很好玩。
前四分钟的最后,M介绍了一下下周的节目安排。
周一会讲到死亡,下葬。
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能不能很详细点?谢谢!
网联网、因特网的 准确的说,万维网、互联网、因特网之间是有区别的。
谈“因特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在《谈电脑和网络术语中一物多名现象》一文中,我提到了“因特网”的定名问题。
但事实上现在“互联网”一词仍在使用。
是不是这两个名称在使用时完全没有区别,抑或是指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答案肯定后者。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顾一下因特网的历史。
因特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最初名为“阿帕网”(ARPAnet)是一个军用研究系统,后来又成为连接大学及高等院校计算机的学术系统,现在则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五大洲150多个国家的开放型全球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许多服务商。
普通电脑用户只需要一台个人计算机用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因特网服务商连接,便可进入因特网。
但因特网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络。
例如在欧洲,跨国的互联网络就有“欧盟网”(Euronet),“欧洲学术与研究网”(EARN),“欧洲信息网”(EIN),在美国还有“国际学术网”(BITNET),世界范围的还有“飞多网”(全球性的BBS系统)等。
了解了以上情况,我们就可以知道大写的“Internet”(世界语为“Interreto”)和小写的“internet”(世界语为“interreto”)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
当我们所说的是上文谈到的那个全球最大的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互联网络时,我们就称它为“因特网”或称为“国际互联网”,虽然后一个名称并不规范。
在这里,“因特网”是作为专有名词出现的,因而开头字母必须大写。
但如果作为普通名词使用,即开头字母小写的“internet”(“interreto”),则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一个大型网络。
按全国科学技术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的网络系统可以通称为“互联网”。
这就是说,因特网和其他类似的由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都可算是“互联网”,因特网只是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互联网”和“因特网”所下的定义分别是“指由若干电子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和“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网发展演变而来的”。
可供参考。
最后说明一下,因特网作为专有名词,在使用时除了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之外,通常在它的前面还要加冠词la,(即la Interreto),而且还可以简称为“la Reto”。
WWW,万维网,TTT —— 近乎完美的对译 凡是上网的人,谁不知道“WWW”的重要作用
要输入网址,首先得打出这三个字母来。
这三个字母,就是英语的“World Wide Web”首字母的缩写形式。
“WWW”在我国曾被译为“环球网”、“环球信息网”、“超媒体环球信息网”等,最后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译为“万维网”。
国柱先生在《胡说集》Gz18“妙译WWW”一文中,对它的汉语对译词“万维网”(Wan Wei Wang)大加赞赏,这是毫不过分的。
“万维网”这个近乎完美的对译词妙就妙在传意、传形、更传神,真是神来之译
无独有偶,“WWW”的世界语的对译词“TTT”,也是由三个相同字母组成的,译得也令人叫绝。
“TTT”是世界语的“Tut-Tera Teksa?o”首字母缩写。
据俄罗斯世界语者Sergio Pokrovskij编写的《Komputada leksikono》(计算机专业词汇)上的资料,“WWW”最初的对译形式是“Tutmonda Tekso”,就在这一译名出现的当天,即1994年8月5日,便立即有人在网上建议改为“Tut-Tera Tekso”,8天后,也就是8月13日,才经另一人根据一位匿名者的提议,定译为“Tut-Tera Teksa?o”(字面义为“全球网”)。
这个译名的缩写TTT,形式整齐,语义完全吻合,好读、好记、好写。
这是集体智慧的创造。
它也雄辩地证明了世界语的表现力是很强大、很灵活、很有适应力的,比起汉语和英语来并不逊色(请比较一下WWW的法语对译词“Forum elektronique mondial”和西班牙语对译词“Telarana Mundial”,它们的缩写形式分别是“FEM”和“TM”)。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又想起我国近代翻译大师严复先生的一句名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一个好的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译者,长时间搜肠刮肚、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因特网也包括电子邮件、Usenet以及新闻组)。
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由超级链接连接而成的。
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
关于万维网以及浏览万维网的一些世界语术语,我将在以后所发的帖子中陆续作些介绍。
Internet是一个把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用各种传输介质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
因此,有人称之为网络的网络,中文译名为因特网、英特网、国际互联网等。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有万维网(WWW)、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等。
WWW(World Wide Web)简称W3,有时也叫Web,中文译名为万维网,环球信息网等。
WWW由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ERN)研制,其目的是为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利用Internet进行方便地通信,信息交流和信息查询。
WWW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的。
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Hyper Markup Language)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为基础。
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其中WWW服务器采用超文本链路来链接信息页,这些信息页既可放置在同一主机上,也可放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上;本链路由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维持,WWW客户端软件(即WWW浏览器)负责信息显示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Internet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链接扩展到整个Internet上。
目前,用户利用WWW不仅能访问到Web Server的信息,而且可以访问到FTP、Telnet等网络服务。
因此,它已经成为Internet 上应用最广和最有前途的访问工具,并在商业范围内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WWW客户程序在Internet上被称为WWW浏览器(Browser),它是用来浏览Internet上WWW主页的软件。
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软件主要有Netscape communicator 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WWW浏览提供界面友好的信息查询接口,用户只需提出查询要求,至于到什么地方查询,如何查询则由WWW自动完成。
因此WWW为用户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超级文本服务。
用户只要操纵鼠标,就可以通过Internet从全世界任何地方调来所需的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
WWW使得非常复杂的Internet使用起来异常简单。
WWW浏览器不仅为用户打开了寻找Internet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页信息资源的便捷途径,而且提供了Usenet新闻组、电子邮件与FTP协议等功能强大的通信手段。
参考资料:
辩论题正方人要讲成信,不能说谎.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
[正方]: 主持人、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在此就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诚信的论点提出自己的意见。
以下就是我方的看法: 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谎言,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
谎言,说谎是欺骗,欺骗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这些都是打小师长们就谆谆教诲过。
但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没有说过谎言呢
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是不相识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种,但当我们给谎言加上一个“善意”时,仿佛大家都可能接受了,这正是人性的弱点的集中表现。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
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
”因此,心理学专家们的观点是:不要轻易扯谎,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作者:吴蕴惠 09月25日09:35) [主持人]: 请正方二辩发贴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35) [主持人]: 请反方二辩发贴;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37) [反方]: 当贫穷的母亲把仅有的饭菜留给儿女,同时隐瞒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的事实,难道您还要指责善良崇高的母爱“不诚信”吗
其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善意的谎言的影子,从病榻前含泪的安慰到委婉拒绝时的客套,从爱人间的海枯石烂到诗人笔下的绮丽夸张,但它们都没有那么可怕,让对方辩友谈“谎”而色变。
(作者:姜燕 09月25日09:41) [主持人]: 请正方三辩发贴;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42) [正方]: 主持人、各位评委,大家好
对方二辩请注意,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但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所以,无论谎言是否处于好的目的,作为谎言本身必然会有碍于诚信。
所以,在此我要大声疾呼,让我们拒绝善意的谎言,共同打造诚信社会。
(作者:姜文兵 09月25日09:43) [主持人]: 请反方三辩发贴;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44) [反方]: 对方一辨论述中,指出当一个人面对两种义务时,当彼此矛盾时,要缓解另一方义务。
但正方一辩并没有论述善意的谎言与诚信是矛盾的啊。
怎么能直接下结论,善意的谎言一定会缓解诚信义务呢
请对方辩友注意,我方一辩已清楚陈述,谎言本身应具有欺骗的功能,只有恶意谎言才是出于欺骗,请正方不要把“谎言”概念的外延缩小。
(作者:陈跃明 09月25日09:47) [主持人]: 请正方四辩发贴;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47) [正方]: 请对方辩手注意,您们的辩词存在很大的疏漏.我们认为区分事物首先应先从定义入手进行阐述,综合康熙词典的释义,善意的谎言就是不事实求是,说假话、虚话,夸大、掩盖、歪曲事实真相。
从善意的谎言词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其属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谎言,因而善意的谎言本质上就是谎言。
善意的谎言其动机虽然为善意,但因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屡屡被一些“职业骗子”所利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谎言”的本身是阴暗的,事物的好恶不由事物的目的去衡量,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
尽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
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戳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
在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道德规范中,诚信 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诚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
古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通过上述多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无论谎言是否处于好的目的,作为谎言必然会有碍于诚信。
(作者:姜文红 09月25日09:49) [主持人]: 请反方四辩发贴;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50) [反方]: 善意的谎言与诚信是不同范畴的道德规范,不会发生矛盾,就象汽车不会撞上飞机一样。
诚信:信,中国文化中“信”与“义”构成“信义”,是一种人文精神,做人的准则。
“信”与“诚”相连,形成“诚信”这一道德规范,是泊来品,近代西方法学先贤提出“契约社会”的概念,人与人各种的关系都是契约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最底线,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后,要建立规范的有序的市场,诚信也就成了最重要的准则。
所以,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市场运行的道德准则。
善意的谎言,从出发点和结果看各种各样的善意的谎言,都是为了保护对方的情感,维护对方的心理健康和愉悦,是一种人文精神。
由于善意的谎言的存在,世界变得更美好,更温馨,更和谐,世界才会充满爱,充满阳光,儿童健康成长,老人尽享晚年,病人充满希望。
所以,这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道德准则,不会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善意的谎言不会妨碍诚信。
善意的谎言不是“谎言”(恶意的谎言),就象大海里的鲸鱼不是鱼,鼠标不是鼠。
(作者:黄宗德 09月25日09:54) [主持人]: 现在进入提问阶段。
首先请正方一辩发贴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54) [正方]: 请对方一辩注意,既是谎言
何来善意
即是善意
何必撒谎
谎言虽然为善意,但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所以,无论谎言是否处于好的目的,作为谎言必然会有碍于诚信。
与民族精神来一次暮然回首,原来那诚信竟在灯火阑珊处。
隔着几千年的长河,依旧可以清晰地听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宛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个人如果丢失诚信留下的就是虚伪:一个企业如果丢失诚信将面临破产然机;而一个民族如果丢失诚信将会对堕落与死亡
守信了诚信就守信了一方净土,守信了诚信就留信了成功,守信了诚信中华民族才能永恒。
在此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当一个人在失去了诚信之后,他的出发点还是善意的吗
(作者:徐劲艳 09月25日09:56) [主持人]: 请反方一辩回答,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09:57) [主持人]: 抓紧时间回答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02) [反方]: 请对方辩手注意,我们今天我辩题是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诚信,而不是讨论不诚信的人是否还有善意。
请搞清楚因果逻辑。
对方辩友说既是谎言何来善意,是否对善意的谎言的存在表示怀疑,既然不存在善意的谎言我们今天的讨论还有意义吗
(作者:于露 09月25日10:03) [主持人]: 请正方二辩回答,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03) [正方]: 没有必要,我们坐在这里辩论干吗? 所谓善意的谎言也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后果。
并举出实例:某人身患绝症,为了让他平静地度过余生,亲朋好友一致把他瞒过,这其中绝无恶意,也绝无私利,但往往未能尽如人意,欺骗无法持久,反而使病者失去了配合治疗的理性和处理个人事务的时机。
女哲学家西塞拉•波克警告说,这种谎言会置人于人格大滑坡的边缘。
她在《说谎,公共和私生活中的道德选择》一书中写道: “ 心理上的障碍荡然无存,辨别真伪的能力更加模糊,自认为谎话不会被识破的概念可能趋向偏执.”一些对说谎现象颇有研究的心理学家建议, 任何人如果想对朋友、亲人、同事说些“ 善意的谎话”之前,最好能好好考虑一个涉及心理反应的问题,即对方如果知道了真相后会感谢你的好意,还是会觉得对你的长期信任被你伤害了。
(作者:吴蕴惠 09月25日10:07) [主持人]: 请反方二辩回答,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07) [反方]: 对方辩友已经承认了善意的谎言的存在。
亲朋好友并不会影响治疗,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治疗,压力只会影响病情。
一个母亲与丈夫离婚了,当时孩子还不懂事,这位母亲告诉孩子,你的爸爸是一位海员,现在在国外,过些日子就会回来的。
孩子对生活充满期望,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家里缺少一个成员――爸爸而苦恼过,自卑过。
后来,母亲梅开二度,又找了新的丈夫,建立了新的家庭,于是她又对孩子说:你爸爸从国外回来了。
于是,孩子同爸爸之间没有任何隔阂,情同父子,父亲因为孩子没有见外,也对孩子视如己出。
每日给孩子辅导,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
等到有一天,孩子大学毕业了,她终于发现自己的爸爸不是亲爸爸,她虽然也哭了,也为自己受到欺骗而苦恼,但是,他终归会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对的,否则她不会有快乐的童年,不会有健康的心理,不会有良好的学业成就,不会有美满的家庭,不会有……(太多太多)。
请问对方辩友自问,世上有哪一位会因为善意的谎言而怀疑对方的人格和诚信呢
(作者:姜燕 09月25日10:15) [主持人]: 请正方三辩回答,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16) [正方]: “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借口”
任何使用借口的人都想用它来保护自己或别人。
帮助我们挽回面子,以便能忍受挫折。
盖斯梅尔说过:“认为自己比真正的自己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人想出来的借口有时出乎意料。
为什么人要自欺欺人?美国幽默作家赖得乐指出:“大多数人不是生活在现实当中,而是生活在幻想里,尤其是对自己的幻想。
”话又说回来,了解自己与朋友的真象有时非常残酷,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然而大多数借口都有破坏性。
不自觉地使用借口,即使不会愚弄别人,也会愚弄自己。
所以我请对方认识到,多点诚信,少点借口
同时我想问对方,如果大家都有这种观点,如何打造诚信社会,如何使我们的国家在诚信上有更大发展
(作者:姜文兵 09月25日10:24) [主持人]: 请反方三辩回答,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25) [反方]: 人们总是对谎言习惯性地给于贬义。
这是因为当今社会诚信危机,其实谎言是中性的。
即使当今社会提出诚信道德,也没有要求在各种环境下都要讲大实话,不允许谎言的存在,善意的谎言不是“谎言”(恶意的谎言),与诚信不相矛盾,是有其存在空间的,如果大家对“谎言”两字不喜欢,我们可以介意语言学家再造一个词,诸如“虚言”、“婉言”来确却表达善意谎言这一语意。
善意的谎言,抛开了丑陋,而来到美丽的世界
善意的谎言,摒弃了自私,而来到诚信的人间
请对方辩友举出实例,有谁因为善意的谎言而受到伤害
造成诚信的失损
(作者:陈跃明 09月25日10:29) [主持人]: 请正方四辩回答,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29) [正方]: 您没有正面回答正方三辩的问题,我认为即使谎言是善意的,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比比皆是.何须举例.这种负面影响对诚信的破坏往往是比较隐蔽,是一种慢性中毒.无视这种毒害,无疑是掩耳盗铃.我想请问对方辩手,您们口口声声说善意的谎言与诚信是两个范畴,请您们就善意的谎言准确下一个定义
(作者:姜文红 09月25日10:36) [主持人]: 请反方四辩回答,提问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39) [反方]: 正方三辩所说“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借口” ,这句话需要不需要论证
在没有论证的前提下,是否可以直接引用
正方三辩直接论证“借口”的危害,是有严重逻辑错误的。
同时,我发现对方辩友在多处存在逻辑错误,在此,不一一列举。
我方要求对方列举实例,对方却说实例比比皆是,还是没有举出一例。
善意的谎言是人人尽知其意的,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何须再下定义呢
正方三辩反复强调善意的谎言是慢性中毒,有隐蔽性,可是并没进行严密的论证,也没有举出一个实例,而是直接下了结论,我方不能苟同。
请问对方辩友,善意的谎言到底怎样破坏诚信的
(作者:黄宗德 09月25日10:46) [主持人]: 请正方一辩回答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47) [正方]: 张辉学友,您好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一定不辜负全体师生的期望. (作者:姜文红 09月25日10:52) [主持人]: 一辩回答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53) [正方]: 当两人正在执恋之中,双方承诺永不变心,但后来还是分手了,这个当时是善意的谎言,后来受害方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1+1=2是不是需要我们这一带人继续来论正,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好比是善意的谎言是借口这个观点一样. 日本不顾史实、扭曲历史,得到的是大部分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
当德国总统虔诚地向二战受难者致忏悔时,他得到的不仅是诺贝尔和平奖,更有世界人民的理解与宽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能始终以一颗公正的心来对待和评价客观事物,那么一定会营造出一种诚实明净的氛围,而不是尔虞我诈的恶性循环。
朱?F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以诚立身,以信交友,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经济正常运行、推进体制创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举。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一些领域和个人的信用匮乏,已日益成为令人切齿的社会公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正如对方一辩所述,谎言何来善意,既是谎言就有碍诚信,请问对方辩友,诚信是什么?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是什么? (作者:徐劲艳 09月25日10:54) [主持人]: 提问阶段结束,现在开始自由辩论。
请正方首先发贴。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55) [正方]: 我方认为所谓善良的谎言是有碍诚信的,当然这里的谎言并非人们通常说的令人震惊的骗局,而只是对配偶、亲戚和朋友的做法、意见或观点假装表示肯定或支持(其实并不赞成)的谎言。
这里以南加州的一个名叫汤姆的公司经理为例。
汤姆每年与太太以及儿子到岳母家度感恩节。
他其实很不喜欢吃岳母做的一种“有特色的”南瓜馅饼,但却对岳母说她的馅饼做得多么可口,以避免伤害她的情感。
“这样做有错吗
”汤姆在向心理医生咨询时问道。
这是一个不少人都会提出的问题。
这名心理学家让他从岳母的角度来看待这种谎话。
假设有一天,汤姆的儿子在外婆面前吐露了实情,岳母发现了汤姆的真实感受,她是会告诉汤姆“谢谢你的好意
”还是会感到情感上受到伤害,说:“这些年你怎么能这样一直误导我
你还向我隐瞒了什么
”而且,汤姆的岳母又会对自己产生何种疑问
汤姆的儿子也要模仿父亲扯谎吗
他会怎样看待父亲的人格
他今后会再相信自己父亲所说的话的吗? 一位小说家曾写过这么一句话:“当我们第一次尝试扯谎时,我们就陷入了自己编织的紊乱之网。
” 我方认为反方在一些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上存在根本性的错误,诚信是建立在彼此的坦诚以待的基础之上,任何的欺骗即使是所谓的善意的谎言可以说是与诚信完全悲道而弛的.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概念我想在此就不需要再论证了,已经分析的很明白了. (作者:吴蕴惠 09月25日10:56) [正方]: 讲求诚信,古已崇尚。
历史回溯到公元前359年,秦朝商鞅立法欲以诚信富国强兵。
“南门立木”的典故就此上演。
商鞅法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时至我国加入WT0和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倘若让假冒横行,信誉丧失,则将对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给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失信浊流必将像瘟疫一样侵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
回眸切肤之痛,切实倡导诚信、惩治背信,健全信用道德规范和信用法律体系,已是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请问正方对友,谎言何来善意,既是谎言就有碍诚信,请问对方辩友,诚信是什么?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什么? (作者:徐劲艳 09月25日10:59) [主持人]: 对方回帖呀 (作者:张璇 09月25日10:59) [反方]: 对方辩友所例举,热恋中的情人彼此承诺永不变心,但后来又分手,这不是善意的谎言,而是恶意的谎言。
是对对方情感的欺骗,不能佐证恶意的谎言具有欺骗性。
(作者:于露 09月25日11:00) [正方]: 我们要拒绝谎言,坚持诚信。
如何才能避免反方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尴尬
我方以为: 一开始拒绝,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尴尬局面。
我们现在生活在坦诚不受欢迎的时代里。
“你可不要说隔壁大妈戴的帽子难看,听见没有
” “你要跟新班主任说‘非常高兴您成为我们的班主任’
” 我们说类似的话并不是自己由衷的想法,而是挑一些不让人伤心的好话说给对方听。
这是因为我们认为,生活中不能缺少善意的谎言。
我们从相反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好吗
某个人戴了一顶很难看的帽子,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告诉人家确实不太好。
这是因为,总说善意的谎言也会给你带来麻烦。
因此,要学会何时说真话,何时说善意的谎言,要不就会导致无法辨别真假的结果。
举一个例子,假设你周末接到一个不太亲密的朋友的生日邀请,你并不想去,但拒绝了又怕对方生气,答应得模棱两可。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快到朋友的生日了,你还是不想去,现找了个理由告诉对方你不能去了。
你想一想,这时对方会怎么看你
对方肯定看得出来你不情愿去,一定会很生气。
当初你没有拒绝,结果还是让朋友生气了。
假如接到邀请时就表明态度会是什么样呢
“受到邀请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是我不能去,因为那天我在城里有事。
” 假如一开始拒绝,就不会有后来的尴尬。
(作者:姜文兵 09月25日11:01) [反方]: 欺骗肯定是谎言,而谎言不一定就是欺骗。
谎言有恶意与善意的两种。
说谎是人的一种本能,至于是否诚信,关键在与哪种谎言。
那么恶意的谎言当然可以说是欺骗,恶意的谎言是为说谎者谋取利益,以强烈的利欲,薄弱的理性,把他人当作靶子,不惜伤害他人的行为,是一种损人利已的行为表现。
心术不正的人,不管如何伪装,如何花言巧语,如何绞尽脑汁为自己恶意的谎言冠上善意的高帽,其所说的谎言都带有恶意目的性。
可善意的谎言则不然,它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以维护他人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的。
善意的谎言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并非恶意,而是建立在内心之诚,之善的基础上,本身善良的人在某种状态下“被逼”说出的谎言是善意的,这种谎言对主体来说是一种友善,一种关心。
这种谎言也是一种处世的方式,是一种替人着想的品质的体现显然,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
没有谎言的世界如同没有灰尘的地球,是不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利用它。
善意的谎言不妨碍诚信。
什么是因特网
什么是万维网
二者有何区别
1、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
其 准确的描述是: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a network of network)。
它以将 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
它也是一个国际 性的通信网络集合体,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集各个部门、领域的各种信 息资源为一体,从而构成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 的必然和象征。
因特网最早来源于1969年(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s Agency,DARPA)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
最初的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
1972 年,ARPAnet首次与公众见面,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 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因特网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同时,局域网和其他广域网的产生和发展对因特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其中,最有 影响的就是(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网NSFnet。
它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但NSFnet对因特 网的最大贡献是使因特网向全社会开放。
随着网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长,1990年9月,由Merit 、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先进网络与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 Science,Inc)。
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能以45Mb\\\/s的速率传送数据,相当于每秒传送14 00页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已同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通。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 展,人们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视,强烈刺激着因特网的发展。
在因特网上,按从 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 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2、什么叫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又称。
万维网的历史很短,1989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了研究的需要,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共享资源的远程访问系统,这种系统能够提供统一的接口来访问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
1990年各种人员完成了最早期的浏览器产品,1991年开始在内部发行WWW,这就是万维网的开始。
目前,大多数知名公司都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万维网站。
3、区别:因特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最初名为“阿帕网”(ARPAnet)是一个军用研究系统,后来又成为连接大学及高等院校计算机的学术系统,现在则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五大洲150多个国家的开放型全球,拥有许多服务商。
普通电脑用户只需要一台用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因特网服务商连接,便可进入因特网。
但因特网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络。
例如在欧洲,跨国的互联网络就有“欧盟网”(Euronet),“欧洲学术与研究网”(EARN),“欧洲信息网”(EIN),在美国还有“国际学术网”(BITNET),世界范围的还有“飞多网”(全球性的BBS系统)等。
了解了以上情况,我们就可以知道大写的“Internet”(世界语为“Interreto”)和小写的“internet”(世界语为“interreto”)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
当我们所说的是上文谈到的那个全球最大的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互联网络时,我们就称它为“因特网”或称为“国际互联网”,虽然后一个名称并不规范。
在这里,“因特网”是作为专有名词出现的,因而开头字母必须大写。
但如果作为普通名词使用,即开头字母小写的“internet”(“interreto”),则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一个大型网络。
按全国科学技术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的网络系统可以通称为“互联网”。
这就是说,因特网和其他类似的由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都可算是“互联网”,因特网只是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
2002年增补本对“互联网”和“因特网”所下的定义分别是“指由若干电子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和“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网发展演变而来的”。
可供参考。
最后说明一下,因特网作为专有名词,在使用时除了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之外,通常在它的前面还要加冠词la,(即la Interreto),而且还可以简称为“la Reto”。
WWW,万维网,TTT —— 近乎完美的对译 凡是上网的人,谁不知道“WWW”的重要作用
要输入网址,首先得打出这三个字母来。
这三个字母,就是英语的“World Wide Web”首字母的缩写形式。
“WWW”在我国曾被译为“”、“”、“超媒体”等,最后经定译为“万维网”。
国柱先生在《胡说集》Gz18“妙译WWW”一文中,对它的汉语对译词“万维网”(Wan Wei Wang)大加赞赏,这是毫不过分的。
“万维网”这个近乎完美的对译词妙就妙在传意、传形、更传神,真是神来之译
无独有偶,“WWW”的世界语的对译词“TTT”,也是由三个相同字母组成的,译得也令人叫绝。
“TTT”是世界语的“Tut-Tera Teksa?o”首字母缩写。
据俄罗斯世界语者Sergio Pokrovskij编写的《Komputada leksikono》(计算机专业词汇)上的资料,“WWW”最初的对译形式是“Tutmonda Tekso”,就在这一译名出现的当天,即1994年8月5日,便立即有人在网上建议改为“Tut-Tera Tekso”,8天后,也就是8月13日,才经另一人根据一位匿名者的提议,定译为“Tut-Tera Teksa?o”(字面义为“全球网”)。
这个译名的缩写TTT,形式整齐,语义完全吻合,好读、好记、好写。
这是集体智慧的创造。
它也雄辩地证明了世界语的表现力是很强大、很灵活、很有适应力的,比起汉语和英语来并不逊色(请比较一下WWW的法语对译词“Forum elektronique mondial”和西班牙语对译词“Telarana Mundial”,它们的缩写形式分别是“FEM”和“TM”)。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又想起我国近代翻译大师严复先生的一句名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一个好的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译者,长时间搜肠刮肚、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因特网也包括电子邮件、Usenet以及新闻组)。
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由超级链接连接而成的。
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
关于万维网以及浏览万维网的一些世界语术语,我将在以后所发的帖子中陆续作些介绍。
Internet是一个把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用各种传输介质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
因此,有人称之为网络的网络,中文译名为因特网、英特网、国际互联网等。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有万维网(WWW)、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等。
WWW(World Wide Web)简称W3,有时也叫Web,中文译名为万维网,环球信息网等。
WWW由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ERN)研制,其目的是为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利用Internet进行方便地通信,信息交流和信息查询。
WWW是建立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之上的。
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Hyper Markup Language)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为基础。
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其中WWW服务器采用超文本链路来链接信息页,这些信息页既可放置在同一主机上,也可放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主机上;本链路由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维持,WWW客户端软件(即WWW浏览器)负责信息显示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Internet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链接扩展到整个Internet上。
目前,用户利用WWW不仅能访问到Web Server的信息,而且可以访问到FTP、Telnet等网络服务。
因此,它已经成为Internet 上应用最广和最有前途的访问工具,并在商业范围内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WWW客户程序在Internet上被称为WWW浏览器(Browser),它是用来浏览Internet上WWW主页的软件。
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软件主要有Netscape communicator 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WWW浏览提供界面友好的信息查询接口,用户只需提出查询要求,至于到什么地方查询,如何查询则由WWW自动完成。
因此WWW为用户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超级文本服务。
用户只要操纵鼠标,就可以通过Internet从全世界任何地方调来所需的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
WWW使得非常复杂的Internet使用起来异常简单。
WWW浏览器不仅为用户打开了寻找Internet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页信息资源的便捷途径,而且提供了Usenet新闻组、电子邮件与FTP协议等功能强大的通信手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