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100字内) 数学小笑话(2个,50字内) 数学名言(有作者)
数学家小故事(有许多小故事,可惜都超过100字了):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
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
」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
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
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2个数学小笑话结果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减法。
比方说,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从那儿拿走3个,结果怎样。
” 汤姆:“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 解题数学课上。
老师说:“一座殿堂位于山的最高处。
通向殿堂的路上有5个平台。
平台与平台之间有20级台阶。
孩子们若要到达殿堂需要登上多少级台阶呢
” “要登上所有的
”小卡洛尔赶忙回答。
数学名言“正整数是神创造的,其余的数才是人创造的。
”克罗内克(Leopold Kronecker,公元1823─公元1891)德国代数学家、数论学家和数学哲学家热尔曼质数:热尔曼家的马车停在凌晨的图书馆外,嬷嬷笨拙的跳下车,路灯暗淡的光衬着这里的静谧,她感到奇怪,几年来每个这样的夜晚,总会听见苏菲和她的同伴们激烈讨论的声音,她的声音总是很轻,但她是最执拗的一个……而今天这里异常安静。
推开沉重的木门,眼前的景象让她吓了一跳。
苏菲仰面躺在中央一张巨大的桌子上,大大的眼睛明亮的对着高高的穹顶,身边堆满了一张又一张的写得满满的纸。
热尔曼小姐……您该回家了……”苏菲没说话,也没有动,身体仿佛凝成一座美丽的透明的冰雕。
嬷嬷小心翼翼的走近,她想起十五年前那个改变了法兰西命运的夜晚,弗朗索瓦抱着小苏菲回到她的房间,她就是这样躺在床上,沉静的仰望着窗外的星空。
那是只属于她的眼神,是别人走不进的世界。
明天是她的28岁生日,而今晚将被后世永久的记住——那是热尔曼素数诞生的前夜。
拉格朗日教授兴奋的在办公桌前走来走去,可他不舍得走远,每当与那叠稿纸的距离超过五米,他就会像担心它要消失了一样,三步两脚的跑回来,然后松一口气——它还在。
它是如此的美,简洁和奇妙,令人难以置信。
他一遍遍的检验着,可所有的经验和直觉都告诉他,这是完美的,完美如同宇宙。
拉格朗日的眼角渐渐湿润。
向窗外望去,晨曦初露,小雨绵密,苏菲.热尔曼紧张的等候在楼下,期待着教授对此的见解,依然是那个在细雨中的马车旁,拿着花纹戒指蜡封的信等候教授的少女。
万能的时光没有在她精致的小脸上留下痕迹,但他们都明白少女最美丽的年华已永远的逝去,去热尔曼家提亲的人越来越少,两年之前最后一位绅士带着遗憾告别之后,便终于再也没有了。
拉格朗日推门而出,胸前捧着一大把愤怒的盛开着的百合花,大声对她说:“我已经无法给你更多了
””去找卡尔.弗雷德里希.高斯
”他一下子把所有的花都抛上天空,转身而去,那些美丽的花纷纷落下来,成为一片片告别的信笺。
她的第一个真正的老师,九年之前他给她一个方向,在暗淡的日子里点亮了她的思绪,漫长的摇曳之后终于燃成美丽的火光。
拉格朗日教授终于还是不要她了,他已给了苏菲他的所有。
苏菲迷惘的看着前方,雨水的味道扑面而来,她很久没有在小雨的巴黎街头散步了,她漫无目的的走着,脑中一片恍惚的空白,周围的一切熟悉而陌生,绅士搀扶着贵妇人的手登上马车,经过报亭的人都拿着一份今天的报纸。
忽然听见有人在呼唤她的名字,一驾马车疾驰而来,车窗里探出父亲的脸。
“苏菲,我的宝贝,生日快乐
”马车没有减速,经过她身边时,弗朗索瓦一把将她拉了上来,他用手指小心地梳理着女儿淋得一丝一缕的头发——我刚刚接到了拉格朗日的仆人的报信,教授认为你已经是现在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了
他清朗的大笑,把她的头揽在自己怀抱里。
父亲现在总是快乐的与她提起她在数学上的成就,却再也不会和她提男人的事情了,这让苏菲感到舒服而又难受,她用九年凝固了一个证明,而父亲永远掐灭了一个等待。
他此刻的表情是如此的骄傲,可他从来不会对任何人提起他的女儿是“数学家”。
晚上她喝了很多的酒,昏昏沉沉回到自己的房间,拉灭了灯。
所执着的目标实现了,突然陷入了无比的空虚,曾经多么执着的目标啊,可是能向谁致意,向谁证明
沉醉如童年的欢乐只在一瞬被点亮,就是当她独自躺在图书馆古老的桌子上,面对着穹顶如同仰望着星空,她知道证明的最后一个步骤就要出来了,马上就要出来了……光影交错,恍惚之间她仿佛看见了阿基米德的脸,她感到自己同他一起燃烧。
而在那之前,在那之后,她所能回忆和预料的,只有支离的碎片和每一瞬灵感的火花,没有理解,没有赞颂。
冰凉的手指遮住窗帘缝隙中的月光,眼睛涩涩的,床头案上仍平躺着九年前拉格朗日写给布朗先生的那封信,就像水洼里散落的百合花瓣。
那个十九岁的姑娘是多么美啊,二十八岁生日的夜里,想起点点滴滴渗进稿纸里的青春,酒醉之中,深切的怀念忽然刺痛了她的眼睛。
有数学味.有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言数学名题趣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的手抄
幼儿园绘本活动的开展可通过两个途径:1、以讲故事的形式,和孩子互动。
孩子都好奇,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尽量讲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些,留一些悬念,让孩子主动探寻,积极参与,互动更多。
这样读绘本能将绘本的作用发挥得更大更好。
2、以角色代入到孩子身上,和孩子玩游戏。
没有孩子怒喜欢玩游戏,选择孩子喜欢的故事,将角色代入到孩子身上,以玩游戏的形式讲故事,还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情节和内容,对孩子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很有帮助。
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故事,数学趣题,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谜语(二年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
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数学家的故事和名言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麽偶然的机遇的话,那麽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有关于数学的名言。
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说的哦。
有关于数学的名言 中国数学家说的1、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华罗庚2、迟序之数,非出神圣,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祖冲之3、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象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邱成桐4、 我们欣赏数学,我们需要数学。
——陈省身5、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6、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华罗庚7、 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
——华罗庚扩展资料陈景润的故事: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排行第三。
因为家里孩子多,父亲收入微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
因此,陈景润一出生便似乎成为父母的累赘,一个自认为是不爱欢迎的人。
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
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 “怪人”。
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
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953年,他毕业于厦门大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
他把数学论文寄给华罗庚教授,华罗庚阅后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便有幸在华罗庚的指导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
1966年5月,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于全球数学界的上空。
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颅。
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 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1973年,他发表的著名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的光辉顶点。
六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家说的格言和简短的数学小故事等关于数学的都可以啦、、很急
数统治着宇宙。
——毕达哥拉斯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
——C•F•高斯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
——L•克隆内克上帝是一位算术家 ——雅克比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维尔斯特拉斯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
——怀德海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
——麦克斯韦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
——史密斯无限
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
——D•希尔伯特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
——C•G•达尔文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
——J•H•京斯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
——A•N•怀德海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
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数学之父— 泰勒斯(Thales) · 嘉当 · 毕达哥拉斯 · 应用数学大师——欧拉 · 欧氏几何的创始人——欧几里得 · 划时代的科学巨人—牛顿 · 业余数学家之王——费尔马 · 孙子巧解“鸡兔同笼” · 吴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