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名言 > 荀子名言水载舟

荀子名言水载舟

时间:2015-08-25 11:1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荀子说的还是唐太宗说的

水则载舟,亦能”这句话是荀说的原文见《荀子.哀公》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 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

”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

”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

君昧爽而栉冠, 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

君平明而听朝,日昃 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

君出鲁之四门,以望 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

且丘闻之,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 有一次,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

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甚么

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

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甚么关系

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

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千百年来的历史大舞台也在不断的证明著这一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凡是施行仁德之政、顺民心、不断修德于天下的贤君,都使国家昌盛兴隆,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反之,逆民心,而最终走向毁灭。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谁的名言

1.水则载舟,亦能覆舟的出处2.唐太宗与魏征高频率使用这句话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A,老

最早出自孔)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公的一段对话。

鲁哀公问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

”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

”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

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

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

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

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二)《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

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栽舟,亦能覆舟。

’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四)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