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夏季田园散步诗句

夏季田园散步诗句

时间:2014-02-07 20:14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原文

四园杂兴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

童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描写小动物的好段 注明出处

蚂蚁 一身黑亮的盔甲,两根细长的触角,凑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灵--蚂蚁。

每当漫步在金色的校园,便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我脚旁绕过,那就是蚂蚁。

它似乎没有意识到身旁的庞然大物,仍旧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态不由刺动了我的自尊心,小小的蚂蚁竟敢在我面前摆架子。

不必发生流血事件,只须用根小柳条轻轻地在它那两根“天线”上拨动一下,它便会吓得四处乱闯。

这时我就会觉得像战胜了什么强大敌人一般兴奋,不过它毕竟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呀。

也许因为我的顽皮,竟然和那么善良、那么弱小的蚂蚁发动什么“战争”,这对它显然是不公平的。

但自从我看了一则有关蚂蚁的趣闻之后,就不禁对这小生灵产生一种敬仰的情感。

这则趣闻就是:世界上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答案是蚂蚁,因为蚂蚁可以背动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体。

即使比蚂蚁重100倍的重物对于人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小蚂蚁来说就是要完成一项伟大的工作了。

小生灵啊小生灵,没想到你小小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随遇而安,辽阔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蚂蚁舒适的家。

一个个小生灵结合成了蚂蚁这个强大的家族。

工蚁、蚁王,各尽所能,但并不“按劳分配”。

工蚁成年累月辛苦劳作,侍奉蚁王,喂养幼蚁,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蚁王却作威作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

我不免为工蚁的命运鸣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和平的阳光能照进黑暗的蚁穴。

这就是我喜爱的黑色的小生灵--蚂蚁。

描写夏天动物的句子

1、它有一双黑宝石似的眼睛,一条在酷热的夏天总是伸出来长长的舌头,还有强壮有力的四肢和一条总是摇来摇去的长尾巴。

  2、瞧

那机灵的猴子们在绿树成阴的树林里一边乘凉,一边蹦蹦跳跳地玩得可开心了。

还有那可爱的小鸭子也找到了凉快的去处,它们整天都可以在清凉的水池里游来游去,这些都让花儿们好羡慕呀

  3、拿起抹布准备洗碗,看见一个小黑点--蟑螂飞似的窜过去了:从碗里跑到锅中,最后停留在灶台上一堆食物旁。

我跟着过去,它似乎感觉到了,警觉地跑跑停停,跳到了地上,奔向角落。

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我紧追不舍,正准备一脚踩下去,又猛地犹豫了。

等我再反应过来,蟑螂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堆被它破坏污染的碗与食物。

  4、看

在这四条小金鱼里,有一条穿“黑战袍”的“大将军”。

它的眼睛鼓鼓的,游起来尾巴一甩一甩,那威风劲,还真有点大将军的风度哪

我喜欢的还要算“花仙子”,“花仙子“的背是黑色的,当它慢悠悠地在水中散步时,尾巴摆来摆去,真像一位滴滴的仙子,还有两条小金鱼,“袍子”是闪闪发光的银片织成的,头上戴着“红帽子”漂亮极了

  5、蝉鸣不像蛙叫那样短促跳跃,像声声鼓点,而是漫长高昂执着:“嘶呀……嘶”,好像二胡。

因此,在夏季田园交响乐队中,如果说青蛙是鼓手,那么蝉便是弦乐师了。

试想:炎炎夏日当空,树枝纹丝不动,连鹅鸭都聚集在树荫下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位弦乐师的高亢奏鸣,该会使人感到多么的寂寞啊

  6、白云在天上无力地飘来飘去,它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乘凉。

大树被火辣辣的太阳照得垂下了头。

草地上的小草就像口渴极了,一个个都耷了下来,小动物们都躲在自己的家里乘凉避暑,只有知了在树上不停地“知了,知了”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

热死了

”  7、白天里不停叫着“知了,知了”的知了,现在也安静了。

青蛙们又开始了它们的演唱会,它们欢快地叫着,歌唱着。

池塘里的小鱼们自由自在地游着。

  8、夏日,动物也耐不住了。

小狗热得受不了了,吐出了粉红色的小舌头,知了也耐不住炎热,发出尖叫“知了知了……”好似在唱着歌儿开着音乐会呢

  9、夏天的动物是生机勃勃的。

小狗热得直喘气;知了热得直叫:“知了,知了

”在树上一动不动;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就像辛勤的园丁在采花粉;蝴蝶张开翅膀在花丛中飞翔,如同一只只小精灵……  10、夏天的中午,它把眼睛眯成一条缝,趴在树下酣睡,我并不知道猫生下来就怕水,心里想:“温度这么高,它肯定很热吧,不如把它带到村边的小河里冲个凉吧

”也许是天气太热的原因,它乖乖的趴在我怀里一动不动,好像很舒服。

来到河边,我把它放进清澈的河水中,它猛然清醒过来,抬起头,一条缝的眼睛变成了铜铃大小,它立刻从水中跳出来,跑道和中央的石头上,使劲甩了甩身上的水,用小爪子抹抹自己的脸,“喵喵”地叫着,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我想再次个它洗澡时,可它龇着牙,瞪着眼,警惕的瞪着我,然后三下两下跳上了对岸,一溜烟跑回了家。

  11、夏夜,一切都显得朦胧幽暗,似乎连空气都变得清馥馥的。

……在豆棚瓜架,林下水边,在篱前的丛草里,流萤飞起来了:三三两两,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那美妙的形象和色彩,确实是迷人的。

它们在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队清幽的乐队,在那里奏着清幽的曲子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含着节拍似的。

  12、小宝的身上长着长长的金色的毛,看起来很高贵。

它长得高高的个子。

它的眼睛圆圆的,像漂亮的黑宝石,它的鼻子一直都是湿漉漉的,感觉上面总是有水。

它的耳朵大大的,像扇子是的,总是耷拉着。

它的舌头总是伸在外面,尤其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它总是哈哈地大口地喘着气,有时还把舌头伸出来放在地上,因为狗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散热的。

它的腿很有力量,爪子上还有几个肉垫,中间是一个大的,还有4个小的,摸起来很有弹性,这样它走起路来一点都听不到声音。

它的尾巴一边走一边摇,尤其是高兴的时候,尾巴就一直摇来摇去。

  13、小宝的习性很特别。

给它喂狗粮的时候,它总是狼吞虎咽地,恨不得一口全都吃下去。

它喝水的时候,用舌头水舔来舔去,弄得满地全是水。

它喜欢玩球,经常是一边撒欢地跑,一边用爪子拨弄小球,满处转悠,把我都弄得晕头转向了。

它睡觉的时候就卧在阳台上,侧着脑袋,好像在做美梦呢。

  14、小池塘的青蛙身体大部分是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

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

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15、小动物们都在享受夏天,繁育后代,蝴蝶翩翩起舞,蜻蜒游戏水上,蜜蜂采集蜂蜜,真是一个浪漫的夏天。

  16、炎热的夏天,太阳那耀眼的光芒,使田野里的麦苗长得更加壮实了,蜜蜂和蝴蝶你追我赶,更加地忙碌了

夏天那闪烁的光亮,使大树的身影越来越长,你总是能看见大树底下聚集着很多乘凉的人们,大树也使出浑身的解数,摇摆着笨拙的舞姿,希望能带给人们一丝丝的清凉……  17、炎热的中午,当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间里吹冷气的时候,只有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叫着,诉说着:热死了

热死了

这时,你会发现就连可爱的小狗也是叭在地上吐出鲜红的长舌头,仿佛在告诉你:受不了啦

受不了啦

爱唱歌的小鸟也不展开它那亮丽的歌喉,而是跑到树荫底下去避暑了……  18、最近,院子草坪里又出现了一个洞,并且草皮破坏严重。

是哪类动物搞恶作剧

老鼠是第一嫌疑。

下午,听见草坪中“嗖嗖嗖”的声音,循声望去,一只褐色老鼠在草中狂奔,使小草都向一边倾斜。

看着之前被老鼠破坏的瓶瓶罐罐,大伙儿心中的怒火已压抑了许久,操起鱼网正想扑去。

这时,不知哪儿又有几个小脑壳拱出来,身子红而透明,像几截嫩茎一般,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鼠吧,正战战兢兢地,不知该走向哪里。

  19、我看着它们不禁想起那句话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不禁扑哧笑出声来,这时候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

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20、晚风习习,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和垂柳。

一轮国月,静静地躺在湖面。

这里的小动物正在举办音乐会:青蛙拍着鼓“呱呱”作响;姻姻低声在弹琴;路边的草丛中还时时传出带颇音的歌声,那是纺织娘演奏的《夏夜曲》。

句子“只为优美的蝉声”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非原创宋代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诗歌艺术最发达的朝代,就留存到今天的宋诗总量说,要远远超过唐诗。

  宋代诗人很懂得唐诗的价值,很注意向唐代诗人学习,如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李商隐以及晚唐一些诗人都曾是宋代一些诗人学习的对象。

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他们又另辟蹊径,有了自己的创造,因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

关于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几百年来一直争论未休,很难下一个精确的论断。

从两代诗歌的总体成就来看,唐代诗歌的成就要更高一些,对后世和世界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一位专家说:“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

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

然此中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缪钺《论宋诗》)这是比较允当的评价。

 【北宋诗歌】  北宋初年,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在皇帝的秘阁(藏书处)编书,经常写诗唱和,后来编成《西昆酬唱集》(传说神仙所住的西方昆仑山上有座藏书楼,故用“西昆”比喻皇帝的秘阁)。

他们刻意模仿晚唐诗人李商隐,追求辞藻的华丽,堆砌典故,诗歌内容浮泛空虚,造成很坏的诗风。

由于这些人社会地位高,故影响很大。

  在“西昆体”盛行时期,没有受其影响并有自己独特创造的诗人是王禹偁〔chēng称〕、梅尧臣和苏舜钦。

王禹偁受白居易的影响,关心民生疾苦,感情真挚,诗风流畅自然。

且读他的一首《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野兴”,就是久住城市之后,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那种开朗、清新的感受。

颔联是名句:沟壑中的草木在晚风中发出那种特有的声响,仿佛在倾诉着什么,座座山峰在夕阳的余晖中默然伫立,仿佛在冥想着什么。

这一联就是所谓的“诗眼”,对仗工稳,妥贴自然,表达出人们感受过而又未说出的那种感觉,令人不禁称妙。

棠梨叶落,养麦花开,村头的桥,原野的树,这一切和作者家乡的景象又多么相似呵

于是勾起他一股浓郁的乡思,同时也引发了读者不尽的联想。

这首诗是在真情实感的催动下写出来的,是创作,不是编造,因而真切感人。

  苏舜钦也是宋初有成就的诗人。

他作过两任地方官,曾因直言敢谏一度被削职为民。

他的诗劲健有力又平易近人,受到欧阳修的高度称赞。

可惜由于宦途多舛,只活了40多岁便死了。

他的七绝《淮中晚泊犊头》传诵最广: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晴朗的田野好看,阴天的原野同样美好。

坐着小船沿淮河航行,在幽暗的氛围中突然发现岸上一树明丽的鲜花,该是多么令人兴奋

傍晚停泊在古庙旁边,诗人躲在船篷下看满川风雨大作,河中波起浪涌,又是多么富有生气。

全诗由静写到动,表现出大自然的一派生机,也描绘出诗人细腻的感受。

这首诗和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相似,但绝非抄袭,而是创造,也许比韦诗还要好。

  梅尧臣与苏舜钦齐名,时称“苏梅”,都是欧阳修的好友。

梅尧臣的诗古朴淡雅又刻画入微。

他的夫人谢氏死后,他深情地写了几首《悼亡》诗,我们试读其中一首: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消磨。

  由于悲伤过度,每次出门都精神恍惚如在梦中,见人勉强寒喧更增痛苦。

回到家中无人共语,在无眠的寂寞中觉察到孤萤透窗而入,一雁掠空而飞。

世间没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全付精神在其中消磨殆尽。

全诗情景融合无间,把失偶的悲凉完全喻示出来。

他的一些描绘民生疾苦的诗更有价值,与杜甫有相一致之处。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一代文坛领袖,既是学者,又是文人。

他和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共同致力于诗歌创作,矫正了“西昆体”的流弊,为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都知道宋代是边患最严重的朝代。

北宋初年主要是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时常侵扰,两朝边界的居民受害最深。

欧阳修的《边户》诗就反映了这种现实: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童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边界居民为防御契丹人的骚扰,妇女儿童都练骑马射箭,面对敌人骑兵竟毫不畏惧,互相对射。

公元1004年,辽、宋在澶州有一次交战,宋胜辽败,可是宋真宗在战胜的条件下和辽朝签订了屈辱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每年向辽朝输币纳贡。

诗中的“南北结欢娱”实际带有讽刺意味,“庙堂(北宋朝廷)为远图”也是暗讽屈辱投降政策。

战争虽然暂时避免了,可是边界居民的苦难并未解除,要同时向南北两个政权缴纳租赋,又不敢在界河中撒网捕鱼。

全诗明白晓畅,有坚实的内容和可贵的思想。

欧阳修受韩愈的影响,诗如散文,有较多的议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的形象性,这后来发展成宋诗有别于唐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稍后于欧阳修的重要诗人是王安石。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时北宋著名大政治家,在宋神宗时实行过变法,晚年隐居江宁(今南京)。

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又是著名诗人。

他的绝句最为有名,情感真切,对偶、用字都极为讲究,达到了最高水平。

如《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湖阴先生是王安石晚年隐居时的邻居杨德逢的别号。

这首诗赞赏了其居所的景致。

主人爱整洁,爱自然美,“长扫”、“自栽”又表明其勤快,可见是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

从窗口向下看,一条白亮的水渠将绿色的秧苗围护起来;抬眼望,南面的两座山峰推开屋门将青翠的山色送到房间中来。

仿佛有情的大自然也来助成他居所的美。

这首诗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同大自然平等和谐的情感。

他的五言绝句《梅花》也是名作: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中国人特别喜爱梅花,用它来象征人的高洁的品格,因而梅花成了诗、画作品常见的题材。

常见的梅花有白、红两种,这里咏的是白梅。

它和白雪同色,以其特有的芬芳预报春天的消息。

诗人以其敏锐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思歌咏它,表达了对春来的喜悦。

王安石的绝句思想新颖,功夫老到,有人把他同唐代的绝句高手杜牧相提并论。

  北宋时代的诗歌到苏轼、黄庭坚出现之后,才达到高峰。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是宋代古文大家,又是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在上述任何方面都是佼佼者,是个全面的文学艺术天才。

他做过多任地方官,官至礼部尚书。

他一生多次被诬陷,遭贬谪,流徙各地,饱尝了宦海浮沉的苦涩滋味。

可是他生性旷达乐观,笑着面对生活,在学问和诗文创作上不懈地努力追求,终于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美名。

  苏轼是个有操守有良心的好官,所到之处都为百姓做些好事。

他的好些诗都描述了百姓的困苦,下面这首《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便是其一:        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蚕要吐丝了,麦要收割了,可是遇上了连阴天,大雨连绵不止,农夫不能下田,农妇不能采桑,眼看平日的辛劳就要付诸东流,靠什么度日

诗人替农民心焦。

观音菩萨(白衣仙人)本是救苦救难的,可是她却漠然地坐在庙堂里无动于衷。

苏东坡博学,深通佛理,但他不相信泥胎木塑的菩萨能有灵验,故予以讥讽。

也有人认为诗人是借“白衣仙人”讽刺那些尸位素餐不关心民瘼〔mò漠〕的官老爷,这也是可能的。

  有人曾用“清雄”两字概括苏诗的风格。

所谓“清”,就是清新自然,所谓“雄”,就是雄健奔放。

下面这首《有美堂暴雨》就有一股磅礴的气势: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之上。

炸雷起于脚底,可见大雨来势之猛;顽云拨不开,形容乌云铺天盖地无可躲避。

雨势使作者联想到仿佛天外来的一股黑风把大海都掀立起来,形成这场从钱塘江(浙江)以东飞临的大雨。

荡漾着的西湖犹如倒满的酒杯,水面似乎都已凸起,无数雨点落向水面,像万千鼓锤击鼓催战。

最后两句作者突发奇想,想起了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

据《旧唐书》说,唐明皇想让李白作诗,发现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便让人往他脸上洒清水才使李白清醒过来。

苏轼想象:大约老天为了唤醒李白作诗,也采用了唐明皇的办法,不过它就不是用一杯水,而是把海底的水全都倾倒出来,因而形成一场特大暴雨。

鲛室,就是海底,传说海底生活着一种鲛人。

琼瑰是美好的玉石,在此形容雨水。

诗中“顽云”、“黑风”、“飞雨”等处修辞奇特而又准确,加上浪漫的想象,飞动的气势,形成了雄放的风格。

  在宋哲宗时代,由于蔡京等政敌的陷害,苏轼被一贬再贬,一直被流放到海南岛,直到哲宗死去才遇赦北还。

在北归时他写了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从参星和北斗星转移的位置判断夜已近三更,这时连绵的风雨也都骤然停止。

天晴月朗连一丝云彩都没有留下,天空和大海都现出本来澄明清澈的面目。

这两联是写景,其中也寓有政局已清明,他自己的磨难已终止之意。

下两联是议论。

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即他的主张不得实行,那就乘木筏飘洋过海去隐居起来。

《庄子》里有“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的说法,即黄帝曾在洞庭湖畔演奏过《咸池》乐曲。

苏东坡诗里说,自己想效法孔子飘洋过海去隐遁的想法落了空,但是却听到了犹如《咸池》之乐的大海雄壮的涛声,也算是一种收获了。

自己被流放到蛮荒的海南,吃尽苦头,但却观赏了一生从未见过的自然美景,领略了淳朴美好的海南风情,因此吃再大的苦,甚至多次濒临死亡的危险,都无悔无怨。

苏东坡这种旷达的襟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多见,很可爱。

  苏东坡还有许多活泼精巧耐人寻味的小诗广被传诵,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一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乃是杭州景致。

一场急雨,来得猛,走得快,一阵过后依然是亮瓦晴天。

“黑云翻墨”、“白雨跳珠”两句活泼生动,恰到好处,全诗把雨前雨后的景象描绘殆尽。

又如诗人被贬黄州时写的《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坡是诗人在黄州居住的地名,后来他以此作号。

这首诗是写他一个人月夜散步的感受。

雨过天晴,月光如水,为生活奔波的人都已散尽,把美好的月夜留给了“野人”(作者当时有职无权,逍遥散淡,故自称“野人”)。

“荦确”指凸凹不平的石头。

诗人孤独,苦闷,但他仍在观赏自然之美,享受清静之乐,连拄杖碰击石头的铿然一响,都使他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读了这首诗,人们可能联想到人生道路的崎岖以及人应取的生活态度。

在逆境中同样应该享受生活,这正是作者要告诉人们的。

苏东坡还有一些这类小诗,通常被称为理趣诗,如大家都熟悉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石壁》),还有《琴诗》等。

在诗中讲道理,或者说在诗中透露出一些哲理,这是宋诗的一个特点,也是苏东坡诗的一个特点。

  有人把苏轼比作宋代的李白,有一定道理。

李白和苏轼当然不同,但有共性,就是都具备一种浓厚的浪漫气质,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一个“放”字。

不同的是,李白是“狂放”,苏轼是“奔放”。

“奔放”,其中蕴含着某种理性,所以更令人感到亲切。

  如同把苏轼比作李白一样,还有人把与苏轼齐名的大诗人黄庭坚比作杜甫。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

他在朝廷和地方都做过官。

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最后在贫病中死于今广西宜山县。

他敬仰杜甫,主张作诗“无一字无来处”,化用古人诗文入诗,叫做“点铁成金”。

很多诗人受其影响,形成一个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就被称作“江西诗派”。

诗歌如一切艺术一样,贵在创新,因此黄庭坚的主张是不足取的。

但黄庭坚本人学识渊博,才气很大,其诗歌有新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瘦硬”风格,即追求骨力劲健,不求肌体丰腴。

我们试读他写给好友的一首《寄黄几度》: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庭坚主张“点铁成金”,所以其诗用典特多,不容易读懂,这首诗至少有四处用典。

第一句是说他自己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一南一北不能见面。

《左传》里记载齐桓公攻到楚国,楚国君主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没有利害冲突,你为什么攻打我们

“北海”、“南海”的说法即本此,以求“无一字无来处”。

第二句是说想给你寄一封信也办不到。

这里化用了《汉书》里苏武从北海用鸿雁向家乡传书的典故。

传说大雁秋季南飞到湖南衡阳就不再走了,而四会更在衡阳之南,所以大雁也谢绝传书。

三、四两句是说,想当年我们曾在桃李春风中饮酒畅谈多么痛快,可自那之后一别10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彼此深情地想念。

这两句是倍受赞赏的名句。

第五句是赞扬黄几度为官清廉,家徒四壁。

《史记》里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诗中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第六句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已十分丰富,可以做大事。

《左传》里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话,意即: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

黄诗用做良医比喻当好官称赞其朋友。

最后两句是说,想象你10年来刻苦读书,头发大概都已花白了吧

可是仍不得朝廷重用,隔岸树藤中猿猴的鸣叫声仿佛都像在为你悲泣。

诗的蕴含很丰富,有思念,有回忆,有赞许,有关切,有同情,有牢骚。

说有牢骚是因为黄庭坚自己也是官场失意,和朋友的命运一样,诗中深含感慨。

黄诗除艰涩难读的一类之外,还有一些明白如话的小诗,如: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题名是《鄂州南楼书事四首》,这是其一。

鄂州治所在今武汉,那里夏季是“大火炉”。

远处有山光水色,近前有十里荷花,在寂静无人的清风明月之夜到这里享受难得的清凉是一大快事。

诗句琅琅上口,轻灵自然,读后令人产生快感。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被苏轼赏识和奖掖的人。

他比苏轼小八岁,关系在师友之间,极为亲密。

苏轼在贬谪岭南期间作了许多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差不多的诗。

苏轼死后,黄庭坚作了一首《跋子瞻和陶诗》称赞他: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苏轼是被其政敌流放的,他们想置他于死地。

然而苏轼处之泰然,仍然作和陶诗明志和自慰。

黄庭坚说苏东坡和陶渊明两人平生境遇并不一样,但他们的高尚节操和人生态度却十分相似,都将名传千年百代而不朽。

中国向来有“文人相轻”一说,其实并不尽然,杜甫和李白的关系,黄庭坚和苏东坡的关系都是反证。

黄庭坚还有一首怀念诗友的诗: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

西风吹泪古藤州。

  这是怀念著名诗人陈师道和悼念著名词人秦观的。

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官秘书省正字,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生活清贫,常衣食无着。

据说他有了创作冲动时,赶紧回家,关门上床,蒙上大被构思,有时达一整天,因而有“闭门觅句”之称。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也曾官秘书省正字,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秦观文思敏捷,常“挥毫万字”,一口气写出。

黄庭坚深情地想起他们:不知道穷困的陈师道是否得到温饱

而秦观已于贬所藤州溘然永逝。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生前就已文名远播,然而他也如他的朋友秦观一样被流放,被迫住在宜州(今广西宜山县)城头残破的戍楼里,并在那里凄凉地死去。

 【南宋诗歌】  公元1126年,北方金兵攻入宋朝首都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至此灭亡。

1127年宋高宗在南半个中国建立政权,后定都临安(今杭州),这就是南宋。

  南宋时代的诗虽然仍受着江西诗派的影响,但巨大的兴亡巨变改变了诗人们的心境,使南宋时代的诗歌具备了时代特征,其最大成就是以陆游为代表的爱国诗,其次是以范成大为代表的田园诗。

  南北宋之交的杰出诗人是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

他景仰杜甫,南渡以后对杜诗有了更深的体会,逐渐形成了自己慷慨悲凉的风格。

如《雨中再赋海山楼》: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在

非复当年单父台。

  海山楼在广州。

诗中充溢着浓郁的伤时忧国的感情。

楼头的栏杆面海而立,眼前壮阔的景象正好用来象征诗人报效国家的博大襟怀。

岸边的土地和头上的天空随同海潮一并送入诗人眼帘,海山楼四围的春色携带绵绵细雨一并来到楼前。

大好河山自然地撩起诗人的爱国之情。

半壁山河失陷,自己无力回天,只有抱着刻骨的遗憾赋诗言志,用长声舒啸来排解胸中的抑闷。

不见“灭胡猛士”是国家的悲剧。

尽管自己登楼赋诗与当年杜甫登单父台赋诗相像,但情感却又大不相同。

杜甫登单父台正值唐朝鼎盛时期,君臣相得,国家富强;而自己此刻面对的却是山河破碎的现实,国家民族陷入苦难之中。

单父台在今山东单县,是孔子弟子宓子贱当年抚琴的地方。

陈与义写过一首著名的小诗《牡丹》,意味深长: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陈与义是洛阳人。

伊、洛即伊水和洛水,洛阳即是洛水之北的意思。

青墩溪在浙江桐乡县。

龙钟客,指年老体弱的人。

自从金人入侵,淮河以北的土地沦陷于敌人之手,作者已有10年不见家乡的容颜了。

洛阳以盛产牡丹名闻天下,此刻作者在遥远的异乡独自一人默默伫立在春风之中,注视着故乡的名花。

“独立东风”一句涵着多少意思

粗说,可以说是国破家亡的遗恨;细说,则可能包括对种种往事的回忆,对将来的种种预测和憧憬,等等。

作者没说出来,读者可作合理的联想,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在南宋有“中兴四大诗人”的说法,这是指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人说的。

这四人年龄相仿,且是好友。

其中的尤袤留存下来的诗少而且差,所以不被称道,其余三人名气都很大。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他的诗开始学黄庭坚,后来改学晚唐诗歌,形成了自己活泼、平易、自然的风格。

如他的《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签是兜鍪〔dōu móu 都谋〕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夫、田妇、小儿、大儿,全家总动员。

雨天插秧,雨笠像是战士的头盔,簑衣像是铠甲,尽管这样还是从头到肩胛都湿透了。

抢农时,连吃早饭都顾不上了,只管低头干活。

未等秧苗侍弄妥贴,又要忙去照料鹅鸭。

全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忙”字,然而“苦”字也透露出来,诗人的同情也就不说自明了。

这就是“意在言外”。

他的小诗《宿灵鹫寺》既是写景又像说理,很有趣: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灵鹫寺在江西广丰县。

夜间住在寺里,像是下了一夜大雨,待早晨起来看,才明白根本没有雨,是急湍的山泉扰了诗人一夜。

泉水在山里响个不停,流到山下的溪流里就没动静了。

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就知道,诗人描绘得非常贴切。

有人说这是一首寓言诗,用泉水比喻读书士子,在野时有许多激昂慷慨的议论,待到当上官就一声不吭了。

这么理解也很贴切,作者本意很可能就是双关的。

  范成大,字致能,自号石湖居士,以善写田园诗闻名后世。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村生活自然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

在王维一类诗人笔下只写农村的幽静闲适,不写农村的苦楚;在王建一类诗人笔下农民的苦难表达得很充分,但极少有淳朴善良的风俗和生活情趣的描绘。

范成大两者都写,凭着爱的感情去写,凭着高超的艺术造诣去写,因此可以说他的田园诗超迈往者,后来也没有人超得过他。

我们从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共48首)中选出几首欣赏一下: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卖茶。

  夏日的农村很恬静,双双对对的蝴蝶在菜花田里无声地飞舞,这时突然鸡飞狗叫,有个行商出现在村子里,大家纷纷出来买茶,呼兄唤嫂,携儿抱孙,和小贩讨价还价,小村里顿时热闹起来,这是多么好的一幅风俗画

诗人以和农民平等的感情将它写出来,这本身就是美。

自己八字怎么算

性别:女出生:公元1986年6月19日13时59分(阳历)农历: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三日未时当月节气:芒种(6月6日8:8); 中气:夏至 (6月22日0:41)生辰八字:丙寅年 甲午月 甲午日 辛未时一、你的八字命盘 下列是你的八字命盘。

你是绿马,出生於红虎年。

日天干代表你,所以你是属木。

年 (祖先) 月 (父母) 日 (自己) 时 (子孙) 阳火 阳木 阳木 阴金 红虎 绿马 绿马 白羊 八字命盘从阴阳干支三合历取得。

上排是天干,由五行「金水木火土」轮流排列。

下排是地支,用十二生肖顺序排列。

十二生肖可转换成五行。

二、你的五行得分和喜神 下列算出你命盘中五行的分数 五行 木 (日主自己) 火 (体智外泄) 土 (钱财享受) 金 (职位压力) 水 (保护求知) 分数 29 43.2 6 10 0 八字五行得分情况:木29; 水0; (同类得分:29)火43.2; 土6; 金10; (异类得分:59.2)相差:-30.2  综合旺衰得分:-30.2  八字过弱八字喜用神:八字过弱,八字喜水,水就是此命的「喜神」。

八字论命是在找五行阴阳的平衡。

同类和异类得分基本相同时,五行阴阳较平衡,一生较顺利。

当同类和异类得分相差过大时,人生八字就过硬或过弱,一生起伏较大。

喜神的选择一般从得分最少的哪一类中选取,此类中值最少的五行就是你的「喜神」或称「有用之神」。

当「喜神」来自流年或大运时,命盘的五行会较平衡。

平衡的五行较不会打架。

换言之,不愉快的事会减到最低点,那一年就会较幸运。

八字就是从这个平衡理论,去分析人一生的起落。

这里,我们就选水当做此命的「喜神」。

三、你的大运 出生后从4岁4月29天上运,逢庚、乙年的立冬后第13日(公历11月21日前后)交运。

在交运期前后您的命运将有重大的改变和吉凶极端的际遇,凡事宜谨慎!大运十神: 正印  偏印   正官  七杀   正财   偏财  伤官   食神大运干支: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丙戌交运年份: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交运年龄: 5   15   25   35   45   55   65   75

形容天气晴朗的诗句

江南(汉乐府①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② 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注解】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

《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

”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四时田园杂兴 雨后山家起较迟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田园杂兴 雨后山家起 诗写的是什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我来答莲光映月LV.9 2018-07-26聊聊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第二首《晚春田园杂兴》中的第十一首。

原文: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解释:晚春的夜里,下了一场雨,山村居民起床比较晚。

清晨的光亮朦朦胧胧通过天窗透进屋里。

年迈的老人家半靠着枕头听屋外黄莺宛转啼唱,可活泼好动的孩子却已经打开屋门,把盘旋在门口的燕子放了出去。

古诗300首

先说明119首,多了发不上来,你可以追问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lú,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风 (唐)李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鹿柴(zhài)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9、绝句 (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0、绝句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yuān鸯yāng。

1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wēng,独钓寒江雪。

13、塞下曲 (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4、塞下曲 (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yú夜yè遁dùn逃táo。

欲yù将jiāng轻qīng骑jí逐zhú,大雪满弓刀。

15、池上 (唐)白居易小娃撑chēng小艇tǐng,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cáng踪zōng迹jì,浮fú萍píng一道开。

16、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céng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7、悯mǐn农 (唐)李绅shēn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8、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ù,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19、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乐游原 (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1、江上渔者 (宋)范fàn仲zhòng淹yān江上往来人,但爱鲈lú鱼yú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3、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4、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5、咏风 (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26、蝉 (唐)虞世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7、送兄 (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亦雁,不作一行飞。

28、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9、中秋夜 (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30、山中 (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31、渡汉江 (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2、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3、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34、送朱大人入秦 (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35、中南望馀雪 (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36、相思 (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7、莲花坞 (唐)王维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38、杂诗 (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9、夜宿山寺 (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0、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唐)李白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41、听弹琴 (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42、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43、拜新月 (唐)李端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44、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5、瀑布 (唐)施肩吾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中天。

46、题西施石 (唐)王轩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47、剑客 (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48、题诗后 (唐)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9、马诗 (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0、雪 (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51、五岁咏花 (唐)陈知玄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52、田家 (唐)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53、公子家 (唐)聂夷中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54、江行无题 (唐)钱珝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55、田上 (唐)崔道融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5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7、鸟鸣涧 (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8、山中送别 (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9、田园乐 (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0、越女词 (唐)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61、秋浦歌 (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2、 (唐)贺知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3、八阵图 (唐)杜甫7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4、江南曲 (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65、春怨 (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66、曲池荷 (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67、送上人 (唐)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68、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69、赠范晔 (北魏)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70、山中 (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71、哥舒歌 (唐)无名氏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72、新嫁娘 (唐)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3、行宫 (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74、宫词(唐)张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75、蚕妇 (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76、梅花 (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7、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78、秋夜寄邱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79、逢侠者 (唐)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80、三闾庙 (唐)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81、赐萧瑀 (唐)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

智者必怀仁。

82、马诗 (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83、古离别 (唐)孟郊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84、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唐)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85、陈情上韦令公 (唐)薛涛闻说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86、秋风引 (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87、夜雨 (唐)白居易早蛩蹄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88、遗爱寺 (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89、离骚 (唐)陆龟蒙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句丽,不敌一谗言。

90、易水歌 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1、大风歌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92、垓下歌 项羽,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93、所见 (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4、劝学 (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5、凉州词 (唐)王翰,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6、出塞 (唐)王昌龄,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7、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98、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9、凉州词 (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100、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101、望洞庭 唐)刘liú禹yǔ锡xī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02、浪淘沙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ò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zhī女家。

10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wèi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4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05、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6、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0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8、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9、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水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0、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1、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zhì子学垂chuí纶lún,侧cè坐zuò莓méi苔tái草cǎo映yìng身shēn。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12、渔歌子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lù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1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15、山行 (唐)杜牧mù 远yuǎn上shàng寒hán山shān石shí径jìng斜xiá,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yù断duàn魂hún。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17、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yīng啼tí绿lǜ映yìng红hóng,水村山郭guō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8、蜂 (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19、元日 (宋)王安石 爆bào竹zhú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sū。

千门万户瞳tóng瞳tóng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