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听雨的诗句
夏夜 【唐】韩偓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喜夏雨 【唐】齐己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夏雨 【唐】王驾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夏雨 【唐】薛能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
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
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5: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8: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3:幂幂敛轻尘,濛濛湿野春。
14:雨点儿撒落在我的睫毛尖15:《春日》作者:秦观16: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2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2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
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
日拟醉华筵。
23:惨淡游丝景,阴沈落絮辰。
24:让禾苗感到润雨的力量;25: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26:洒脱着声声的娇嫡27:我会静静地飘荡着,28:洒岳摧馀雪,吹江叠远苹。
29:双屐著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
30:滋润着万物的心渠。
3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远瞧近却无。
32: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3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4:《春雨》作者:刘复3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六月二十七》36:《春雨》作者:徐凝3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别严士元》39:篱下菊,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
留着晚香时。
4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41: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42:《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43: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 44:《宿灵岩寺》作者:戴叔伦4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46:我是一朵出水的白莲带着羞涩来到这美丽的人间我是一朵高雅的白莲怀着梦想来品这绚烂的人生不忧也不惧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我已亭亭这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绽放芬芳的笑颜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莫怕岁月无情47:《春寒》作者:陈与义48: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49: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50: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52:漫步在这春光的毛毛细雨里53:昔日的繁华永远无法弥补今生的痛5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5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56: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5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58:惠风何愈,柔弱的双手59: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60:《喜春雨有寄》作者:李中
描写风景的古文
登泰山记 ----姚鼐 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 滕王阁序 ——王 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谵帷暂驻。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北海虽赊,夫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邱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读一声)”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