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为什么要挂蛋 和夏至有什么区别
“挂蛋”是立夏的常见的习俗之一。
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
意指随着气温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
疰夏是夏日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
立夏这日,人们煮好鸡蛋,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称“立夏蛋”。
将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相互馈送。
或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
立夏日。
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
可是,古代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
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
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
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
立夏和夏至的区别1、立夏与夏至时间的区别立夏时节太阳位于黄经45度,一般为每年的新历5月5日至7日交节,今年的立夏是5月5日;而夏至时太阳是位于黄经90度,时间为6月21至22日交节。
2、立夏与夏至气候的区别立夏时节,因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
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
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夏至时节,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
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还有个别雨量大的平原地区要做好预防洪灾的措施,及时的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对于农作物要及时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