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摘抄鲁迅写梅花的诗句

摘抄鲁迅写梅花的诗句

时间:2015-12-04 18:15

《野草》鲁迅的 好句摘抄加赏析 急

1、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2、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3、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野草》中的《秋夜》1、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2、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野草》中的《雪》1: 鲁迅说过:“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运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到无门的那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鳞皮下露出马脚。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2: 我新近才看出这圈套,就是从“青年必读书”事件以来,很收些赞同和嘲骂的信,凡赞同者,都很坦白,并无什么恭维。

如果开首称我为什么“学者”“文学家”的,则下面一定是谩骂。

我才明白这等称号,乃是他们所公设的巧计,是精神的枷锁,故意将你定为“与众不同”,又借此来束缚你的言动,使你与他们的老生活上失去危险性的。

《华盖集•通讯》3: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4:人能说话,已经是祸胎了,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

《坟•春末闲谈》5:我现在要说的是:说话难,不说亦不易。

弄笔的人们,总要写文章,一写文章,就难免惹灾祸。

《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下)》6: 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评论的不能逞心而谈,失了威力,也是真的……《且介亭杂文•论人言可畏》7: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

《准风月谈•夜颂》8: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呐喊•自序》9: 假使一个人还有是非之心,倒不如直说的好;否则,虽然吞吞吐吐,明眼人也会看出他暗中“偏袒”那一方,所表白的不过是自己的阴险和卑劣。

《华盖集•并非闲话》10: 我想辩论事情,威吓和诬陷,是没有用处的。

用笔的人,一来就发你的脾气,要我的性命,更其可笑得很。

《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11: 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伪自由书•文字上的折扣》12: 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

例如《自由谈》,其实是不自由的,现在叫作《自由谈》,总算我们是这么自由地在这里谈着。

《伪自由书•崇实》13: 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14: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15: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华盖集•忽然想到五》16: 我在苦恼中常常想,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

《伤逝》 1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呐喊•故乡》18: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20: 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

《二心集·习惯与改革》21:人必须从此有记性,观四向而呼八方,将先前一切自欺欺人的希望之谈全都扫除,将无论是谁的自欺欺人的假面全都撕掉,将无论是谁的自欺欺人的手段全都排斥,总而言之,就是将华夏传统的所有小巧的玩艺儿全都放掉,倒去屈尊学学枪击我们的洋鬼子,这才可望有新的希望的萌芽。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22: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23: 但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都败在他们手里。

《见1934年12月10日致肖军、肖红信》24:一面有人离叛,一面也有新的生利军起来,所以前进的还是前进。

《书信•330107致胡今虚》25: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效之后,如果不信,可看提倡白话文的当时。

《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26: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 27: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华盖集•杂感》28: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野草•题辞》29:死于敌手的锋刃,不是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

《华盖集•杂感》30:我已决定不再彷徨,拳来拳对,刀来刀当,所以心里也很舒服了。

《两地书•七九》31: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32: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已不觉得。

《坟•论睁了眼看》33: 而中国现行的所谓宣传,则不但后来只有证明这“宣传”确凿就是说谎的事实而已,还有一种坏结果,是令人对于凡有记述文字逐渐起了疑心,临末弄得索性不看。

《南腔北调集•林克多<苏联见闻录>序》34:一国当衰弊之际,总有两种意见不同的人。

一是民气论者,侧重国民的气概,一是民力论者,专重国民的实力。

前者多则国家终亦渐弱,后者多则将强。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至十一)》35:我希望有若干留心各方面的人,将所见,所受,所感到的都写出来,无论是好的,坏的,象样的,丢脸的,可耻的,可悲的,全给它发表……《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36: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

要救正这些,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华盖集•通讯》37: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北京二九》38:我们仔细查察自己,不再说诳的时候应该到来了,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的萌芽的时候。

《华盖集•补白》39: 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40: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41:然而倘说中国现在正如唐虞盛世,却又未免是“世故”之谈。

耳闻目睹的……也就可以知道社会上有多少不平,人们有多少冤抑。

《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42:就是秦始皇隋炀帝,他会自承无道么

百姓就只好永远箝口结舌,相率被杀,被奴。

《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43: 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

《而已集•小杂感》44: 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

)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45: 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

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近于正经的活人。

《华盖集•忽然想到五》46: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而已集•小杂感》47: 以大点的国事来比罢,太平盛世,是没有匪的;待到群盗如毛时,看旧史,一定是外戚,宦官,奸臣,小人当国,即使大打一通官话,那结果也还是“呜乎哀哉”。

《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48: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崩溃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49: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

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50: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5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野草》鲁迅的好句摘抄加赏析有哪些

《野草》 鲁迅散文诗赏析 题辞〔1〕 鲁迅 作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3〕,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4〕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5〕。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七月二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三八期,曾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抽去,一九四一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

本篇作于广州,当时正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广州发生“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后不久,它反映了作者在险恶环境下的悲愤心情和革命信念。

  本书所收的二十三篇散文诗,都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2〕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三日,作者在广州作的《怎么写》一文中,曾描绘过他的这种心情:“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

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

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3〕大欢喜为佛家语,指达到目的而感到极度满足的一种境界。

  〔4〕陈死人指死去很久的人。

见《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塞。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  〔5〕地面比喻黑暗的旧社会。

作者曾说,《野草》中的作品“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凝聚着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以后思想上处于彷徨时期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

在鲁迅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五四”运动高潮后的回落、“新青年”阵营的裂变、统治阶层的专横和欺压……一系列社会的矛盾让鲁迅陷入消沉抑郁的海洋、感受心灵苦闷的煎熬。

黯淡的情绪和痛苦的情愫孕育了《野草》的诞生。

这部作品是鲁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方式同痛苦作“绝望的抗战”而催生的小花,是他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心泉所化成的艺术瑰宝,是一部“心灵斗争的记录”。

鲁迅以他不可模仿的艺术才华,将自己微妙的感觉、情绪,难以言传的心理、意识,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愤激与焦燥,感伤和痛苦,苦闷与彷徨,探索与追求,溶入这丛野草之中,从而把内心的痛苦转入《野草》,这是他建立在精神死亡之海上的墓志铭。

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以绍兴人那一碗黄酒垫底的生命底气,以来自尼采权力意志哲学的那一派野力,绝望、反抗绝望、坚持绝望。

这种绝望的坚持尤其艰忍。

殷海光先生曾说,鲁迅既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又要在为虚无的压迫下致力于求索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新生之路。

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

更痛苦的是鲁迅在求索民族新生之路上又是这样四处碰壁。

这样的鲁迅我们可以把他描写成一位举着盾牌的战士,盾牌的后方是生命的虚无,盾牌的前方是出路的虚无。

战士要博击的是双向的虚无。

这种战斗就尤其惨烈。

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够味的鲁迅。

这样的鲁迅才配称中国在二十世纪的精神高峰。

  鲁迅毫不讳言现实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

他一面揭示生存的荒诞与生命的幽黯,一面依然抱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激情,这是他高出许多存在主义者的地方。

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

野草》的低沉阴郁、桀骜不驯,体现出彷徨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者孤愤苍凉的心情,是作者真实的灵魂袒露;是追寻生命意义却感到死亡的悲怆时的焦虑;是独自与黑暗搏斗的直面真相的勇气,是在无路之处走出路来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哲理性,即思与诗的结合,是《野草》的一大特点。

它通过大量的象征,画面切割,即时场景的设置去表现,也有直接诉诸于一种箴言式的话语的。

而象征,又往往经由梦境的创造进行。

《野草》二十三篇中有九篇写到梦境,好梦如《好的故事》,恶梦如《墓碣文》,作者一面沉浸其中,一面又极力摆脱。

我们都生活在弗洛伊德说的露出海面的冰山之上,作者则经常潜入海底,明显地比我们多出一个世界,多出另一层冲突。

读者可以在梦幻中思考它精确而又众多的歧义,摸索它同现实的对应性联系,探测作者的灵魂的深度。

  《野草》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

激越、明快、泼辣、温润,它都具有;但是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

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悲剧性情绪,它源自生命深处,许多奇幻的想象,其实都是由此派生而来,因此,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恰如冰的火,火的冰。

《死火》中描写死火:“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纤结如珊瑚网,”《野草》的语言,正是那青白背景上的无数张开而又纠结在一起的红艳的珊瑚枝。

  作为一部灵魂之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散文诗《野草》被许多评论者认为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颠峰之作。

   参考 林贤治 等人的文章《野草》简介 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本书 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此后印行的版本,除个别字和标点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

《题辞》在本书最初的几次印刷都曾印入;后来被国民党政府书报检查机关抽去〔鲁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

《野草》的封面画系孙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题字署“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著”,鲁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谦信中曾提及此事。

鲁迅 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编成本书的时候,如《题辞》篇末所记,正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的稍后。

关于 书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为本书的英译本写过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说明,收在《二心集》中。

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

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本书 《雪》、《风筝》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野 》英文译本序·鲁 ·冯Y S·先生由他的友人给我看《野草》的英文译本,并且要我说几句话。

可惜我不懂英文,只能自己说几句。

但我希望,译者将不嫌我只做了他所希望的一半的。

这二 多篇小品,如每篇末尾所注,是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在北京所作,陆续发表于期刊《语丝》上的。

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

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

现在 几个例罢。

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

《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

《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

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时我已避居别处;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此后我就不能住在北京了。

所以 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驰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

但这地狱也必须失掉。

这是由几个有雄辩和辣手,而当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的脸色和语气所告诉我的。

我于是作《失掉的好地狱》。

后来 我不再作这样的东西了。

日在变化的时代,已不许这样的文章,甚而至于这样的感想存在。

我想,这也许倒是好的罢。

为译本而作的序言,也应该在这里结束了。

〔一 三一年〕十一月五日。

〔选 《二心集》〕-- -----------------------------------------------------------------------------《野 》题

鲁迅写过的书里摘抄三十个四字词语

文学泰斗、民族脊梁、铮铮硬汉、鞠躬尽瘁、爱憎分明、犀利幽默

经典散文片段400字摘抄,要有出处和作者,要名家的(如:鲁迅、冰心、毕淑敏、张晓风等)

1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

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

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

——龙应台《幸福是什么》2我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时空里,只是偶然的与宇宙天地擦身而过,人与人的擦身是一刹那,人与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与宇宙的擦身何尝不是一弹指间呢

我们寄居在宇宙之间,以为那是真实的,可是暮然回首,发现只不过是一些梦的影子罢了。

——林清玄《玫瑰奇迹》3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4风起时,满城枫落,落无边无际的枫叶,下一季的黄雨。

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5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珑。

久拖不绝的谨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

——毕淑敏《造心》6“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毕淑敏《孝心无价》7所有的挫折与悲伤,在发生的当时都能使我们受苦流泪,可是,隔了一段距离再来审视,却能觉出一丝甜蜜的酸楚来。

当年的失,竟然成为今日的得。

——席慕容《夏天的日记之五》8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张晓风《春之怀古》9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

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席慕容《槭树下的家》10古老房子之间,寂静窄巷里,回荡着一只鸟拍打翅膀的回声,啪哒啪哒啪哒,啪哒哒,结实、响亮。

黑鸟一路从城墙外的浩瀚森林里飞来,如骑在风上的信使,一路丢下邮件。

——陈丹燕《旅行去另一个消失的世界》

求鲁迅呐喊的摘抄 最好是里面比较著名的片段 谢了- -

《 呐喊》好句佳句好段摘抄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一件小事》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的来由。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

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 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 是 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 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 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 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 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呐喊中的名句摘抄

【1】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4】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摘抄一句鲁迅关于时间的格言,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挂就算成功了。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已。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

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历来都竭力表彰“五世同堂”,便足见实际上同居的为难;拼命的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

而其原因,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的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

晋朝已经是大重门第,重到过度了;华胄世业,子弟便易于得官;即使是一个酒囊饭袋,也还是不失为清品。

庶民中纵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并。

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

势位声气,本来仅靠了“祖宗”这惟一的护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毁,便什么都倒败了。

这是依赖“余荫”的必得的果报。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

1 时间就像海的水,只要,总还是有的。

2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 象是一只牛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4、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8、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这些孱头们。

1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20、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2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22、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2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2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2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26、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28、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2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0、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3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3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33、智识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软。

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 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6、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38、从来如此,便对吗

39、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0、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4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

只有这两条路。

4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3、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4、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

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

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4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6、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4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8、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49、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50、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5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2、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53、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5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6、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