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古诗里标题开头的刁是什么意思
比如苏轼的诗《刁同年草堂》
只是姓氏的意思,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其他含义。
(展开查看排版好一点)这个诗中苏轼用这个【刁】,是他有一个同年姓刁,所以是 刁同年 草堂。
以下摘自百家号。
不论走到哪里,苏轼总能找朋友,到了镇江也不例外。
他有一个同年刁璹去年刚从於潜县令任上被罢官,在镇江建了一座草堂,闻得苏轼到访,当即相邀与之共饮。
酒酣耳热之际,苏轼又题诗一首:《刁同年草堂》不用长竿矫绣衣,南园北第两参差。
青山有约长当户,流水无情自入池。
岁久酴醾浑欲合,春来杨柳不胜垂。
主人不用匆匆去,正是红梅着子时。
……(苏轼在拜访时,刁璹的叔叔刁约刚好也住在附近)(刁约 [宋](
―一0八二)字景纯,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从辈分来说,刁约还是苏轼的前辈,苏轼当然得到他家拜访。
除了读书写字,刁约还喜欢养花弄草。
刚好,早春的瑞香花开得正艳。
文人之间,观赏完花草,怎么少得了赋诗
按照习惯,长者先来,晚辈再次韵。
苏轼诗曰:《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原来,刁约想起了往年在京师陪皇帝喝酒的往事,苏轼顺其意而咏之。
——————————其他还有比如《寄题刁景纯藏春坞》《哭刁景纯》
苏轼写的旧书不厌百回读连标题的全诗是什么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作品赏析神宗熙宁三年(1070),二十八岁的安敦,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了乡试,其结果是“失解西归”。
这首虽是宋朝苏东坡赠给安敦的诗,但内容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原诗旨在劝慰、鼓励安敦莫以中举为念,而要去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先贤的典籍中蕴藏着的无穷学问,“熟读深思”自能领悟。
失解:参加贡举考试未中。
谁能告诉我几个在高考中出现的苏轼诗词鉴赏题
07年全国卷一:12.下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南 超然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赏析〕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当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上任,其时,当地“比岁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超然台记》)。
经过他一年尽心竭力的治理,局面趋于安定。
为了调节“济世”与“归隐”的矛盾心境,他于熙宁八年底修葺园北田台而成超然亭,由其弟弟苏辙命名,点出其超然物外,优游自乐的情性。
这首词便是次年春登超然亭而作。
词题一作“暮春”。
词调《望江南》即《忆江南》,本为单词,宋人将其重复一遍,成为一种双调新格体。
词的上片写密州春景。
词前两句写登台前所见春色——“春未老”,以拟人的手法写仲春的富盛,含意亲切;“风细柳斜斜”,似一特写镜头,细腻地描绘出季节的特征。
“斜斜”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柳条垂垂,随风摇荡的风姿。
后三句再写登亭后眺望的景色,词人为眼前的春色所触动,情兴盎然地登上超然亭去欣赏全城的春景,只见“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壕”,指护城河,半沟碧绿的春水环城绕墙,满城娇红的鲜花相映绽放,好一幅艳丽夺目的春光图!“烟雨暗千家”,进一步勾画出千家万户笼罩在烟雨迷蒙之中的朦胧意境,既紧紧扣住春天特有的景象,又暗伏着深沉的意蕴,为下片抒情作好铺垫。
下片抒乡思之情。
词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眼前花红柳绿满全城、轻烟细雨暗千家的景象,寒食、清明时节的传统风俗,勾起了词人思乡的情思,强化了欲归不得归的感慨和叹息。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为哀悼不愿出山而被烧死的介子推,下令举国禁火三日,故称寒食节。
古人寒食、清明,又有扫墓的传统风俗。
寒食节后,重新生火,谓之“新火”。
“咨嗟”,叹息。
酒醒后,词人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归乡探亲、扫墓而叹息,为仕途失意、抱负未展却又不得归隐山林而叹息。
但苏轼是一位豁达超然的人物,此时未泯灭“致君尧舜”的宏愿,故而结尾三句笔锋一转,抒发了特有的随缘自适、自我解慰的旷达胸怀。
面对着来自家乡的“故人”,词人说,让我避而不谈思念家乡的愁肠,而悠然自得地生起新火煎烹新焙制的茶,邀客人一道美美地品尝吧,趁着自己年富力强的美好时光,赋诗饮酒、享受人生、超然物外、忘却世间一切愁思苦闷吧
全词写登超然亭所见的春景及由此牵动的羁留异乡的乡愁,又以“超然”的情怀贯穿其中,情景相融,天衣无缝。
写景抓住时节特征,诗意盎然,为抒情制造气氛,抒情出自肺腑,情真词显,又紧扣季节景物,上下呼应。
其谋篇布局,章法韵格,乃天设地造,无懈可击,显示了苏轼按谱填词的过人技巧,堪称双调《望江南》的典范之作。
07年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
(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闲雅而有生气。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
“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
“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
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
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
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
由于以上所写的景物分别诉诸于视觉(绿槐、高柳)、听觉(咽新蝉)和触觉(熏风),使初夏的到来具有一种立体感,鲜明而真切。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进入室内描写。
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著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
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幽静闲雅。
这时传来棋子著枰的响声,把正在午睡的女主人公惊醒。
苏轼有《观棋》四言诗,其序云:“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
”诗句有云:“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这首词和这首诗一样,都是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
而棋声能“惊”她的昼眠,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么静的环境中,她大概已经睡足,所以丁丁的落子声便会把她惊醒。
醒来不觉得余倦未消,心中没有不快,可见首夏清和天气之宜人。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
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
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
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在苏轼之前,写女性的闺情词,总离不开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种种弱质愁情,可是苏轼在这里写的闺情却不是这样。
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不害单相思,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
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
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
苏轼的此种词作,无疑给词坛,尤其是给闺情词,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描写是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方法。
它注意景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由绿槐、高柳、鸣蝉、南风等景物描写与碧纱窗、香烟、棋声等环境描写,以及午梦初醒的人物描写共同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
下片又以微雨、小荷、榴花等景物描写与洗弄清泉的人物描写结合,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图,女主人公的形象卓立其间。
同时他还注意了动态描写,且不说“棋声惊昼眠”、“玉盆纤手弄清泉”的人物活动,就是景物也呈现出某种动感。
小荷为微雨而翻动,可以想见它的迎风摇曳之姿。
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
这些动态描写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
苏轼的词在2007年通吃10省高考题,所以在08和09的时候会少些,08年我找过了,没有苏轼的,多为李白的~~~~~~~~~好累~~~~~~~
苏轼的诗句和题目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的励志诗句有?(带题目)
约上刘梢头,人约黄昏后呀,我自己的素食的这一句上面有后
苏轼的著名诗句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苏轼的著名诗句
词句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 。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洞仙歌》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陌上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等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