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江的诗句摘抄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唐. 杜甫 2.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3.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诗》唐. 王勃 4.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 5.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别》唐. 李白 6.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王兵马使二角鹰》唐. 杜甫 7.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水龙吟》宋. 苏轼 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唐. 张籍 9.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哭子十首》唐. 元稹
关于长江的优美语句
*长江烟波荡漾,仿佛是一条巨龙仰卧在祖国大地上,两岸呈现出的青绿色,清楚地勾画出长江伟岸的身躯。
*遥望长江水,我的心潮如同江水一样汹涌澎湃。
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关于黄河的名人名言
好词:1.三顾茅庐 2.草船借箭 3.望梅止渴(曹操用的计策) 4. 5.三分归一 6.乐不思蜀 7.三足鼎立 8.妄自菲薄(见的出师表,演义中有引用) 9.过五关,斩六将 10. 11.白衣渡江 12. 13.只欠东风 14.身在曹营心在汉 15. 16.温酒战华雄 17.割发代首(曹操干的) 18.单刀赴会 19.水淹七军 20.桃园结义 好句:1. 2.,浪花淘尽英雄(演义的开场白) 3.,(刘备告诫阿斗的话) 4.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
(演义中赞赵云的诗句) 5.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 如果好句诗句不行的话,不知道下面的啊行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 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
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
”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
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
”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
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
倘曹兵到,如何迎敌
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 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
庶辞曰:“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
”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
”说罢,泪如雨下。
庶亦涕泣而别。
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
玄德哭曰:“元直去矣
吾将奈何
”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
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
”众问何故。
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上面是刘备哭时的一个情景描写 望梅止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 <<赤壁之战>>但见:黄盖用力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皆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赤壁大战集天下雄豪,魏蜀吴三方较计,水陆空纵横交错.场面情景浩瀚壮阔,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其情其景至今犹历历在耳.其绝妙的时间人物地点的描绘安排足以冠绝古今. 这时,东吴也密切注视曹军动向,孙权亲率人马驻守柴桑。
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舌战群儒,晓以利害,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
孙权令周瑜领兵抗曹。
周瑜率兵往夏口,刘备移兵樊口,共拒曹操。
周瑜嫉恨诸葛亮才华不能为吴所用,先派诸葛瑾劝说诸葛亮事吴,不成,即起心暗害。
诸葛亮以大局为重请鲁肃劝告周瑜共同对付曹操,不要相互谋害。
周瑜在三江口初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
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
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
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除去了水路进攻的一大障碍。
随即,周瑜又派庞统去曹营献计,曹操误纳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以铁链相连。
这年冬天,吴蜀联军准备就绪,决定采用火攻之策。
而曹操则在战船上置酒设乐,大会诸将,持朔赋诗。
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军火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须的东南风。
然而,诸葛亮算准天时,准确预见了东南风的出现。
伴随大风刮起,诈降的黄盖冲来火船,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逃脱,此时军营、战船火焰腾空,曹军大势已去。
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彞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
待惊魂稍定之后,曹操望华容道逃奔,见此处并无伏兵,不禁大笑道:“人人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来,到底是无能之辈。
如在此处埋伏军队我等就只好束手被擒了
”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关羽跨赤兔马,提青龙刀,拦住去路。
曹操见是关羽,拱手告道:“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又见曹军将士惊惊惶惶,哭拜于地,越发心中不忍,于是勒马回头,令众军四面散开,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曹操败归许都,令曹仁驻守荆州。
周瑜攻曹仁,被伏兵射中左肋。
刘备众将则先后攻下南郡、襄阳、荆州,并招降了黄忠、魏延诸将。
至此,刘备占据荆州。
赞美黄河和长江的诗句
自己摘抄一下吧,没有单回的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收益非浅啊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
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
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
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我很是喜欢。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故事也同样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其中尤以赤壁之战最为出色。
使读者都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国演义》一书不愧为名著
值得一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