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有许多歌咏长江的佳句:如
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不知江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孔尚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
——杜甫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李白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白居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高启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张志和
描写长江的古诗句是
一、长江的古诗句很现摘录一些,如下:日日不见君,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宋琬《江上阻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王勃《山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宋濂《阅江楼记》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吴潜《水调歌头·焦山》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杜甫《梅雨》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二、长江简介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三、关于长江的历史文化长江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华人民的母亲河”。
长江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她孕育产生了长江文明、石家河文化等文化体系。
长江,横贯中华大地,日夜奔腾不息,迄今大约有两亿多岁了。
它同黄河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属于“猿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
考古学家在长江上下游,还发现不少地方仍留下中华民族童年的遗迹。
如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就有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湖北“长阳人”的化石和石器。
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遗迹,距今亦有十几万年至一亿多年了。
70年代发现的江西清江美城和湖北黄陂盘龙城两处商代遗址,证实了这里至少在3000年以前已经发展了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基本相同的文化。
在距今4000至600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人已经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创造出较高水平的原始社会文化。
在长江下游地区,同样有许多文化遗址。
诸如,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诸文化等。
南宋以后,长江流域更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长江,数千年来以自己甘美的乳汁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英才,陶冶了许许多多各领风骚的文坛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尽了风流。
春秋时期的庄周和屈原,他们都是荆楚文化的肥沃土壤培育出来的。
庄周的《庄子》和屈原的《离骚》合称“庄骚”,开创了南方文化浪漫主义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白,宋时的苏轼,等等,也都是长江造就出来的。
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长江上、中、下游,他一生写下了若干首歌咏长江景色的佳作,如: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长江流域又是历代宗教昌盛的地区。
历代兴建的庙宇建筑和佛像雕塑,遍及大江上下,云南鸡足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则是道教圣地。
金璧辉煌的寺观,重檐飞阁的殿宇,高耸于巍峨秀丽的高山峻岭之上,古木林海之间。
下游地区的寺院也很多。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描述了六朝古都南京地区寺院之盛: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代兴建的寺庙,几经兴衰,至今仍保留一部分。
有的经过重修,焕然一新,苏州的寒山寺,杭州的灵隐寺,装金彩塑的大佛,依然展现它昔日的风姿。
唐代修凿的中国最大的石佛——四川乐山大佛,迄今依然,端坐在临江的凌云山上。
赞美长江的诗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李白《早发白帝城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绝句二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
歌咏安徽安庆的诗词歌赋?
《望安庆》(明)胡瓒宗青山下碧流,江树引舒州。
千里轻帆外,层层见水楼。
《长风沙》(宋)陆游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
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
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
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
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
《登大观亭》(清)刘大櫆孤亭临四野,老眼上层楼。
水树千帆乱,云烟万岭低。
乡关今重到,景物昔都迷。
乌鸟知余恨,偏来傍耳啼。
《清水塘》(清)刘大櫆事往城池在,年深栋宇荒。
全家俱赴水,异代迥生光。
浩气充儒服,颓垣压女桑。
白头甘濩落,怀古意苍茫。
李白有哪些歌咏“剑门关”的诗句
将进酒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形容长江美景的句子
你从雪山走,春潮是你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概.长江----我们的母亲,你以你磅礴汹涌势,以你静谧温柔的体态吸引了多少华夏儿女对你顶礼膜拜,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你赞美你,不尽长江滚滚来 唯见长江天际流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来江水绿如蓝长江春水绿堪染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举不胜举,无以数计.长江---我们亲,你在那冰天雪地上溶注而成,淙淙而下,你积无数细流于一体,形成你浩瀚澎湃的气势,博大沉静的胸怀.我欣赏你春的柔美,夏的强壮,秋的宁静,冬的凝练.你一路高歌顺流而下,你浇灌了多少干涸的农田,滋润了多少广袤的大地,你为祖国的工业\\\\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多少贡献!描写长江的古诗词: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