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游子吟》 <唐>孟慈母手中游子身上衣。
临密缝,意恐迟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品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回乡偶书写出离乡游子的变与不变的诗句
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句诗写出了游子的乡音不变,可是容貌已经衰老改变了。
关注采纳哦
《游子吟》诗词繁体字怎么写?
《游子吟》教学设计 曾小雯 《游子吟》教学设计 执教:勒流中心小学 曾小雯教学目标:1、学会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借助注释自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4、感受诗歌表达的母爱及诗人赞颂母爱、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表达的母爱及诗人赞颂母爱、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组织】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我是来自勒流中心小学的曾老师。
既然我们大家不熟悉,那我们就先来学学古人,以诗会友吧
我给大家带来的诗是李白写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现在轮到同学们读出你送给大家的诗。
——学生背诗。
现在,我们再来学学现代的歌星,以歌会友。
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会唱的可以一起唱。
【教学过程】一、歌声激情,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激发学生情感,营造学习氛围。
2、提问并结合板书:刚才听到歌声,你想到什么
(母亲、母亲对我的关怀、母亲对我的爱。
——师:有母亲,我们就能获得母爱 结合板书:母爱) 二、揭示课题,点明学习要点。
导语: 母爱无处不在,母爱无微不至。
如《荔枝》这篇课文,作者从母亲“让荔枝”这一细节就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母爱。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游子吟》,看看诗人孟郊又是通过什么来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母爱的,又是怎样赞美母爱的。
三、释题:游子吟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四、学生朗读全诗、正音、指导朗读。
五、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全诗的意思。
六、学生汇报、老师订正。
七、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描述诗句体现母爱的感人的情景。
1、导:同学们都大致理解了全诗的意思。
从你们的理解当中,能不能知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情景呢
——母亲为即将出门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
2、(出示图画)导:诗人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情景描绘出来。
八、小结、板书: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描写母亲缝制衣服这一细节表现了母爱,特别是衣服上那密密的针脚,更倾注了母亲浓浓的爱。
) 九、理解诗歌末两句,体会诗人对母爱的赞颂。
1、导入:看着年迈的母亲在灯下缝制衣服的情景,沐浴着母亲浓浓的爱,诗人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底话。
2、感情齐读末两句。
3、分析:这两句心底话是诗人对伟大母亲、浓浓母爱的赞颂。
寸草心——小草的心意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 游子的爱心 慈母的恩情 (小草报答不了春天温暖的阳光——儿子的爱心报答不了母亲深重的恩情)4、学生口头说末两句诗的意思。
十、感情诵读全诗, 导:《游子吟》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儿子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带着感情诵读全诗。
十一、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拓展说话、编写诗句练习。
导: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情感,看不到,摸不着。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原来母爱就存在于一些很平凡的生活细节当中。
问:你能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小事)当中感受到母爱吗
——学生说事例(生活细节)小结、指导编诗:母爱真是无处不在,母爱真是无微不至,生活当中的很多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母爱。
现在,我们又来以诗会友,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我们对母爱的体会。
【出示诗节】母爱是什么
母爱是儿子衣服密密的针脚。
请同学们仿照编写,编好了,以小组为单位连着读,让彼此感受。
3、学生汇报读诗。
十二、结束语。
请我们用心地体会母爱,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报答伟大母亲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