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过渡阶段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最应该把握的什么
第一写好汉字,老师在上课板书要领导孩子一起书写规范字。
好字是人的第二张脸
第二写好段落,作文从三年级开始要有个提升阶段。
先不要强加一些规则,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话可写。
第三加大阅读量,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中可以重现字词,多情境下理解字词。
还可以从中找到好句子,摘录下来,运用到作文中,提升质量。
其次,课上多上孩子发言,多交流,然后老师最后指导学生口语中的错误,实现课文规范语言对口语的纠正。
还是要多锻炼学生的记忆力,记忆是智慧的源泉
具体的方法网上会有的。
小学古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诗: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
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
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
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
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
或名《阳关曲》,或名《阳关三叠》。
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 “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 所谓《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
按白乐天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
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700
-765),唐代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
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
有《高常侍集》。
送别的诗还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策略
不可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以下几个误区:1、倾盆大雨式的题解:有些老师急功近利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信口开河式的问答:古诗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
可有些老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其意境。
3、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串讲是古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过课前要注意启发学生预习,在串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不能填鸭式、注入式。
4、文学鉴赏式的分析:小学古诗不排除分析,但要注意深入浅出,注意一个度,不能把握这个度而侃侃而谈,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因为小学无法理解的这么深奥,也不能了解,毕竟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
5、囫囵吞枣式的翻译:古诗的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但是教师在此要忠实而流畅的直译,尽量保持诗的原意和结构,如此才能恰到好处。
6、花样翻新式的表演:虽然一定的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但是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而把古诗搞得不伦不类,表面上很很热闹,可实质上破坏古诗的原意,白白浪费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和热情。
对语文教学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
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两多(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学生读得少,说得少),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
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
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
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
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
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
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
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积极诵读古诗呢
儿童诵读古诗的教学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提高诵读兴趣,让他们多接触,多念多背,只此一诀,别无他窍。
(一)流行可以制造兴趣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上学了。
也并不一定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大家都去学,他也就不排斥了。
所以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
为此,我们把大纲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让学生利用早读每天读一首。
首次诵读要点燃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必须注意发挥教师对同学们的控制作用,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
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养成诵读的习惯。
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大人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若起初儿童未进入情况,须有耐心去等待,一天不行两天,只要坚持下去,定能感染孩子。
到后来有些家长不但有兴趣,甚至真的和小孩一起读古诗文,互相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情感可以维系兴趣家长平日与小孩情感浓厚者,较易带动兴趣,老师让儿童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读古诗文。
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的诵读以强化,可以开展诵读争星等活动,维系诵读兴趣。
(四)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有进步,就应当场表扬,加以赞赏,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
(五)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
主要是读出、读好句子的语气。
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的。
(六)奖励可以吸引其努力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可以是记点数(盖章或发卡)而给奖,奖品可以是一颗五星、一张卡片、一个本子或图书礼券等;最方便的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
只要学生每天坚持在课外读一首古诗,教师就要给其鼓励,学生诵读的兴趣才会持久。
(七)提供机会多念多背由老师来教读古诗文几乎没有兴趣不兴趣的问题,只要老师有热诚、有信心,就可以带起来。
因此,可以在全校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名诗鉴赏。
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读,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读,不过,最好是每天早读课利用几分钟,一天读一首,不但不会增加工作压力,反而可以收到读古诗文之乐。
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作业,大体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对于部分学生,有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掉了。
鉴于此,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让这些孩子以背古诗文代替写作业,这样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诵读机会。
我想,现在的孩子如果能做到平均每天背诵一首,坚持几年,将会终身受益。
等候答案。
怎么才能学习好。
小学时候学的不怎么好 ,进入初中后开始努力,现在处于一般偏上
数学成绩要提高,除了多做典型的例题、计算题……还要多锻炼自己的思维,适当玩一下益智类的游戏,活跃大脑细胞。
不要“死”做题,要举一反三,适当的联想。
只要你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活到老学到老。
不要因为考试才学习,要知道是为了提升自己才学习锻炼
祝你考个好成绩
小学三年级忍的诗句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组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翻译: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河边青青的草地,园里茂盛的柳树.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青楼歌舞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古诗十九首之四《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译文:今天这麼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这场弹筝的声调多麼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为什麽不想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翻译: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
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翻译: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的清唱著。
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深秋,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转有多疾速呵!而从那枝叶婆婆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怪不得往日的鸿雁(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了。
京华求官的蹉跎岁月中,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
在平步青云之际,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遥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牵牛的星座,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为什麽还要取这样的名称,真是虚有其名,然而星星不语,只是狡黠地眨著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麽样呢
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著同门之谊的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安在叹息和感慨,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呢
古诗十九首之八《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翻译:那柔弱孤生的野竹啊,最希望能有所屏护生长在大山坳中。
而我与你刚刚结婚啊你却离家外出,我孤独无靠犹如菟丝攀附着低矮的女萝。
菟丝生长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啊,夫妇间聚会也应及时而不要错过了美好的时光。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啊,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道道山坡。
结婚后你就离家外出啊思念你我感到容颜衰老,不知你何时能衣锦还乡乘坐着轩车早日归来。
我心忧伤啊我就如同那娇艳的蕙兰花,现在虽然正处于含苞待放容光焕发的时候。
但若错过时间你还不回来采摘啊,它也必将象秋天的野草一样衰萎。
相信你啊能信守高节对爱情坚贞不渝,我也没有法只有在家守著相思苦苦地等着你
古诗十九首之九《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翻译: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古诗十九首之十一《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译文:调转车头我驾着车子开始远行啊,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到达
我举目环顾广阔的四野啊,浩浩春风吹拂着无边青青的野草.。
一路上所见的没有-样是我认识的故物啊,人怎能不感到自已会像野草-样很快地衰老。
人生和草木的兴盛与衰败都有各自的时限啊,苦恼的是自已没有很早地建树起-生的功名业基。
人不象坚固的金石啊,因此人的生命又岂能长寿而无尽期
生命很快就会急遽地衰老死亡啊,所以人要把荣禄与声名啊作为珍宝-样看重
古诗十九首之十二《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
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译文:帝都洛阳高高的城墙啊,曲折绵长回环相连。
旷地上那强劲的旋风拔地而起啊,原野上那葱绿的青草己变得一遍枯黄。
四季交替不断地变化啊,转瞬之间一年又将过去!鸷鸟在风中忧伤地盘旋啊,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不断地悲鸣。
为什么不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啊,人生苦短何必处处自我约束
燕赵之地自来就有很多的美女啊,那个美丽的女子肤色真是如玉般的皎洁秀美。
身穿飘逸薄柔的罗裳啊,仪态雍容端坐在窗前弹奏着清商的曲子。
那乐曲为何是这样的悲伤啊,弦音这样高亢激越原来是弦柱调得太过紧促,令人无限遐想情动难禁啊不由得抚弄着衣带,反覆沉吟体味曲中的涵义啊我踯躅不前。
我愿与佳人化作那恩爱的双飞燕啊,衔泥筑巢永结同心相伴终生
古诗十九首之十三《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译文:驱车出了上东门,回头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
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着枝条,万叶翻动发出萧萧的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陵墓的下面,是早已死去的先人,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
寄身于永恒的黑暗中,沉睡于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
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
岁去年来,千岁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
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常常被药毒死贻误此生。
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快活吧
古诗十九首之十四《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译文: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
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而更加亲切。
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怆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
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
白杨为劲风所吹,发出萧萧的哀鸣,肃杀的秋意愁煞了人们的心。
人生如寄,岁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长期在外的游子,怎不触目惊心。
只有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
想要归返故里,寻找过去的亲情,就是这个原因了。
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译文: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
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
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
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
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古诗十九首之十六《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译文:寒冷的岁末,百虫非死即藏,那蝼蛄彻夜鸣叫而悲声不断。
冷风皆已吹得凛厉刺人,遥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无寒衣。
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经商求仕远离家乡。
独宿而长夜漫漫,梦想见到亲爱的容颜。
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
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度此生。
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闺中同自己亲热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没有晨风一样的双翼,不能凌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
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脖子远望寄意,聊以自遣。
只有依门而倚立,低回而无所见,内心的感伤,不禁得垂泪而流满双颊了。
古诗十九首之十七《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译文: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十五月圆,二十月缺.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译文: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
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
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
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离。
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古诗十九首之十九《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明月如此皎洁,照亮了我的床帏;我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内徘徊;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还是不如早日回家;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初二的,我作文处于中下,我从小学就开始模仿别人写的作文,才可以很高分,如果让我自己写的话7,80分
天下文章一般抄都是抄来抄去的有什么不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