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名里带醴字的诗词有哪些
1、阊黄道,衣冠拜紫宸。
——唐·杜甫《太岁日全诗:楚岸行将巫山坐复春。
病多犹是客拙竟何人。
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
荣光悬日月,赐与出金银。
愁寂鸳行断,参差虎穴邻。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散地逾高枕,生涯脱要津。
天边梅柳树,相见几回新。
2、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唐·杜甫《冬至》全诗: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3、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
——唐·张说《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全诗: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
离光升宝殿,震气绕香台。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乐来。
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
4、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
——唐·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全诗:旧宫贤相筑,新苑圣君来。
运改城隍变,年深栋宇摧。
后池无复水,前殿久成灰。
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
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
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5、乘时警天御,清暑涤宸襟。
——唐·李峤《刘侍读见和山邸》全诗:神岳瑶池圃,仙宫玉树林。
乘时警天御,清暑涤宸襟。
6、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全诗: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
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
杨花飞上路,槐色荫通沟。
来预钧天乐,归分汉主忧。
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7、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唐·权德舆《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全诗: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
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
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
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
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8、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唐·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全诗: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遍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9、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
——唐·孟郊《晚雪吟》全诗: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
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
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
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
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
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
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10、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
——唐·刘禹锡《赴苏州酬别乐天》全诗: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
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后尘。
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
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11、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唐·白居易《和晨露》全诗: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12、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
——唐·李商隐《思贤顿》全诗: 内殿张弦管,中原绝鼓鼙。
舞成青海马,斗杀汝南鸡。
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
13、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
——宋·苏轼《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全诗:阆苑千葩映玉宸,人间只有此花新。
飞霙要欲先桃李,散作千林火迫春。
14、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宋·陆游《送黄文叔守福州》全诗:黄公天下士,遇立绍熙年。
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
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
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
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带李字的诗句有哪些
1 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2 树下成蹊,东园桃与3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4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5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6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8 、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
9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
10、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
11、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12、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
13、竹风荷雨来消暑,玉李冰瓜可疗肌。
14、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15、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16、他时人物君须记,玉笋班中李泰和。
17、燕掠风樯款款飞。
艳桃秾李闹长堤。
18、已闻水部神仙语,更诵骑鲸短李诗。
19、灵寿却,斑衣绕。
如瓶李,如瓜枣。
20、强追陪、李侯痛饮,刘郎清啸。
21、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
22、倩得李延年。
清歌送上天。
23、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24、那更是,可人宾客,未饶崔李。
25、金屋窈,几时曾贮,粗桃凡李。
26、真个好,一般标格,聘梅奴李。
27、谢东山,裴绿野,李平泉。
28、李北平,班定远,魏云中。
29、李郭共仙舟。
准拟苏台烂熳游。
30、玉泉清洁,正好浮瓜沈李。
31、郭中书,广成子,李长庚。
32、当下神功有准。
李贵妃曾坏双睛。
33、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34、飞来燕子寻常事。
开到李花春已非。
35、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後,对月相思。
求李白的诗句,附出处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拟古其五>
求带米字的古风诗句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行路难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古诗中的酒文化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比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君子有酒,旨且多。
东晋诗人陶渊明之前,酒中虽然已经积淀了若干情感因子,仍然只是作为创作素材之一种被吟咏入诗。
荆轲谋刺秦王,酒酣辞行而歌《易水》;刘邦甫定天下,宴饮既醉而唱《大风》;曹操鏖兵赤壁,把酒横槊而赋《歌行》,秦汉时期,酒只是激发情绪而已。
直至魏晋时代阮籍、嵇康,“也还是酒是酒,诗自诗”,两者之间并没有显示出必然的内在联系。
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忘忧物”的指称,便是他的发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中古清高自洁的大诗人。
在其现存174篇诗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
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
饮酒诗(之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他的饮酒诗主要表现自己远离污浊官场,归隐田园的乐趣,称颂从酒中品到的“深味”。
这个“深味”,就是“渐近自然”的人性自由。
所谓“寄酒为迹”,即借诗酒寄意遣怀,抗衡浊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与自为。
他的咏酒诗,首开风气,为后人树立了酒徒、隐士、诗人“三位一体”的风范,对后世文人的饮酒生活和吟酒诗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魏晋之后的隋唐,史称“盛世之治”,既是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文学的全盛时期。
唐代诗人以其开阔的胸襟,宏伟的气魄,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转而讴歌“盛唐气象”。
既有心神的澄静,复具人性的高扬,活泼欢畅,饱满健举,创造出一种唐人特有的诗酒浪漫情调,使酒文化在这座古代诗歌的颠峰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著名的饮酒诗人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据统计,李白现存诗文1050首,与酒有关的有170首,占总数16%左右;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与酒有关的约300首,占21%;而在《唐诗三百首》选本中,明确提到酒的诗有46首,占15%。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