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李清照的<雨霖铃>全首词谢谢
李清照并没有写过雨霖铃。
最出名的雨霖铃为宋代柳永所写,具体如下: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
相传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銮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
《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给柳永《雨霖铃》和李清照《一剪梅》全文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李清照 (1084~约1155)柳永逝世的时候,李清照还没生,所以是柳永的早
求 李煜的《虞美人》 晏殊的《蝶恋花》 柳永的《雨霖铃》 李清照的《声声慢》 翻译成200字左右的 散文
雨霖铃*春悼李清照千秋才女,两朝怨妇,旷古词巨!伊人杳然离去,香魂殒处,寒烟凝雨。
抚墓观词人瘦,增白发千缕!夕照下,千古荒丘,柳柳杨杨乱飞絮!多愁自古皆悲剧,更那堪,再嫁遭凄遇!今生易安何处?求苦海,惜香怜玉!宋灭多年,难觅才人美媛长聚!我便有,万苦千愁,更向何人语?作者:2016年的第一场雪(昵称),涂开勉(姓名),湖北潜江(藉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鉴赏比较
先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
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风流人物。
次三句,铺陈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
“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也不知道此处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只是借“赤壁”之名咏写古事,抒发感叹。
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了下片对周瑜的追怀。
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
总体看来,这首词写得雄浑豪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
再看《雨霖铃》这是一首离别之作。
作者柳永是一个浪漫词人,柳永的词大都是在“偎红倚翠”生活中“浅斟低唱”的产物。
他离乡背井,长期浪迹江湖,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因此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故所作多怨苦凄悲之辞。
《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
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刘熙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壮豪放、旷达飘逸,《雨霖铃》婉约清丽、缠绵绯侧,各有特色。
从题材上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读来精神倍增;《雨霖铃》描写的是秋夜恋人离别,表现作者的依依之情,“怅饮无绪”,更突出作者因即将与恋人离别而烦燥、忧思之情。
从主题上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了作者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豪情壮志。
拿周瑜和自己相比,喟叹不遇明主、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而是一种豪情壮志,道出人生易老,宜早建功业的感慨;《雨霖铃》表现的是凄凉的离别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终日亲相爱的恋人,一旦分别,留恋难舍,“泪流语噎”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表现出难分难舍的深深爱恋。
从表现手法上看,《念奴娇・赤壁怀古》采用概括和抒情的方式,展开的是宏伟的画卷:古战场,抒发的是豪放的感情:建功立业,开头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整个词的豪放气势便跃然纸上,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更壮大了整首词的宏伟气势,展现一幅壮伟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花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雨霖铃》采用的是细腻的白描,委婉的抒情,恋人离别当然不可能是豪壮的场面。
“寒蝉凄切”、“怅饮无绪”衬托出离别的凄婉,描写了这样一个具体而细腻的画面:秋雨霖铃刚停,秋蝉在树上凄凄地鸣叫,天色将晚,即将分别的恋人,双手相执四目相对,泪流满面,哽噎无语,哪有什么心情在帐篷内饮酒
渲染的完全是一种凄凉的气氛。
从语言上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的是崇高壮美的景象,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雨霖铃》表现的是感伤柔美的意象,读者未免不受影响,读着读着自然而然便觉得自己也似与恋人离别。
苏柳这两首词表现了不同意象,也抒发了不同的感情,对于我们都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借鉴的意义,在文学史上具有永不磨灭的光辉。
求带晚字和凉字的诗句(>ω<*) 或者说古风一点编出来的也行叭 七字以内
带晚字: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红》晚凉天净月华开——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寂寞空庭春欲晚——刘方平《春怨》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晚来天欲雪——白居易《问刘十九》兴尽晚回舟——李清照《如梦令》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看取晚来风势——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带凉字: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碧天凉冷雁来疏——李郢《江亭晚望》北风其凉——《诗经·邶风·北风》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一番雨,一番凉——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凉生枕簟泪痕滋——李清照《南歌子》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凉冷三秋夜——白居易《秋雨夜眠》“凉”字开头的诗句可以参考 接龙大全
哪首诗与雨霖铃·寒蝉凄切,表达的情感相同
大概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吧。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