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描写科举高中的诗句

描写科举高中的诗句

时间:2015-01-25 10:59

描写科举的诗句

我记得,是一首李景写的,高中历史课本上有. 《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

洒池偏误曲,留砚忽因方。

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

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关于科举考试的励志诗句

1、男儿欲遂平生志,六向窗。

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

春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第报家人》董德元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湘,愁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关于科举的古诗词

《鹤冲天·黄上》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登第报家人》 董德元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湘,愁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关于科举的诗句

1、《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名联谈趣》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4、《琵琶记》 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 5、天一生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6、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上品无,下品无士族. 7、《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无声玉满堂。

洒池偏误曲,留砚忽因方。

几处曹风比,何人谢赋长。

春晖早相照,莫滞九衢芳。

8、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恐是孙山朝升落、雏雁凯归草再升。

关于科举考试的古诗

1、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

关于“科举”的古诗词有哪些

愁云惨淡万里凝,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分加没

科举考试经典诗句或成语

金榜题名“金榜”是封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排名榜,因为它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

又因为它是由皇帝批准,并盖有“皇帝之宝”的大印,所以金榜又称皇榜。

后来,人们因其用纸的颜色,就美其名曰“金榜”。

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确实是捧上了金饭碗,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榜又确实称得上是金榜。

这样,人们自然就称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为“金榜题名”了。

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时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皇宫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沆瀣(hàng xiè)一气北宋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僖宗乾符二年的科考,主考官崔沆发现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认为他是本家人,尽管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另眼相看,把他取为进士。

于是一些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沆瀣,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考生们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结,臭味相投,倒是非常贴切。

后来就用这一成语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名落孙山宋朝范公 的《过庭录》记载: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乡试,考中最后一名。

回乡后,一位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委婉地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原来,当时中举后再去京城会试的,都由地方解送入试,所以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榜上的举人名字都称解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说他落选了。

后来就用“名落孙山”作为没有考取的委婉说法。

跟科举有关的成语

有关科举的成语  1、诗成得袍:夺锦:相传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

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

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2、攀蟾折桂:攀登蟾宫,折取月桂。

喻科举登第。

  3、风檐刻烛: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

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4、杨穿三叶::“楚有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原谓射技高超。

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5、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时间。

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

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6、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

桂花林中的,昆山中的一块玉。

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7、年谊世好: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

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8、杨穿三叶:原指射技高超。

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9、夺锦之才:夺锦:相传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

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

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10、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

指科举得中。

  11、富贵功名:富贵:有钱有势;功名:科举应试取中而做官。

指既有财势又官位显赫。

  12、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

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13、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

科举时代指点状元。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4、蟾宫扳桂:蟾宫:指月宫。

科举时代比喻应试及第。

  15、京解之才:京解:科举时代的进士和举人。

旧指有考中举人、进士的才能。

  16、朱衣使者:指科举考试官。

  17、:旧指没有科举考试,凭功劳而得到的官位。

  18、攀蟾折桂:攀登蟾宫,折取月桂。

比喻科举登第。

  19、高步通衢:衢:大路。

原指官居显位。

后也指科举登第。

同“高步云衢”。

  20、文选烂,秀才半:文选:指。

意思是熟读了,就可以成为半个秀才。

讽刺科举取士的话。

现也含有熟读诗文对写作有益之意。

  21、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

比喻科举及第。

  22、郄诜高第: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

见。

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23、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

明经:中科目之一。

比喻屡试不中。

  24、郄诜丹桂: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见。

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25、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

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26、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

后泛指学生。

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27、三元及第:三元: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及第:科举应试中选。

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

  28、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

原指官居显位。

后也指科举登第。

  29、攀援桂枝:旧指科举及第。

  30、小题大作: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

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31、龙标夺归:科举时代指状元及第。

  32、郤诜高第: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33、蟾宫折桂:蟾宫:月宫。

攀折月宫桂花。

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34、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3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

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36、名题金榜: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录取的榜。

原指中进士;后也泛指一般考试高中。

  37、郤诜丹桂: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38、曝腮龙门:曝:晒;龙门:河津。

鲤鱼在龙门下晒它的两腮。

比喻科举落榜。

  39、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

  40、寸晷风檐:晷:日影;寸晷:阳光少;风檐:透风的房檐。

阴暗透风的房檐。

形容科举时代考场中的苦状。

  41、折桂攀蟾: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

旧喻科举极第。

  42、屡试不第:第:科第,科举考中者的等第。

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43、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

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44、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45、大魁天下:大魁:指旧时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即状元。

指中了状元。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