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秋天菊花的诗句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 唐---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花》 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明---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以上是我的回答,望采纳,谢谢。
描写秋天菊花的古诗句有哪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菊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描写秋天的古诗菊花配画
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
写出描写“秋天菊花”的古诗并配画
《菊花》表示诗人菊花的诗句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原诗: 《菊花》元稹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
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
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
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
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
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
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
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
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
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
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
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来自:】
关于秋天花草的诗
秋天主要有菊花、桂花、海棠等。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海棠》作者: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题海棠美人》作者:唐寅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春暮游小园》作者: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作者:苏轼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
”形容海棠艳美高雅。
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桂花如下:1、山云漠漠桂花湿。
2、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3、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4、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5、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
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6、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
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7、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8、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9、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12、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3、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14、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
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15、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6、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
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17、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
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
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18、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19、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20、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21、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3、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2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5、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26、沛吾乘兮桂舟。
27、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28、奠桂酒兮椒浆。
29、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30、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31、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32、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33、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34、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35、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36、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37、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38、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39、雾密前山桂。
40、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41、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42、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
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43、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
石坛香散步虚声,杉云清泠滴栖鹤。
44、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5、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
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46、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47、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