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数学教研组座右铭

数学教研组座右铭

时间:2013-12-29 17:18

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学会以下的几种教学方法:   减少坡度,平稳过渡  教学内容由初级中学较浅显、具体的内容一下转到高级中学较深奥、抽象的内容。

如在数学阅读方面,初级中学对阅读教材的深度、难度、广度要求较低,而高级中学阶段要求了解更多的物理及其它自然学科知识。

特别是初级中学普通代数及平面几何与高级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因而这个阶段的教学关键在于使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阶段的教学自然衔接和平稳过渡,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刚升入普通高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学生能力相差悬殊。

所以高中数学起始教学,尤其要适当降低起点,减少坡度,放慢速度,尽可能使全体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齐步前进。

这样可使本身数学不理想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活其自身的学习机制,满怀信心地学好高中数学。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高中阶段以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分析、指点为主。

这不仅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甚至以自己能独立解决问题还获得了一份自豪感。

此外,起始教学就意味着新的起点。

学生普遍有新的打算,有学好功课的决心和信心,即使成绩差的学生,也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因而教师因该珍惜这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学深的兴趣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学生生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学生提供数学思维的时间和机会。

比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

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

请问:那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2.设置思维环境,进行思维式教学。

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进行独立思考,他们就会保持4~5分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尽量利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如讲倒数与微分时可以直接引入物理学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下前提下了解新内容。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使学生进一步形象地观察所学的知识。

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使用中掌握知识能力,在思考行为中发展思维,在做题实践中提高解题能力。

  3.进行成功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否持久,与他们能否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创设适度紧张的气氛,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

成功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教学。

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爱护、关心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那种动辄批评,或歧视差生的态度和做法,会极大地创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每个教师必须注意克服的。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责任感、亲近感,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欢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

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

例如: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王--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

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5.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确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

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

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数学教学的效果与别的学科不同,更带有立竿见影的性质,成功与失败的机会更多。

教学不得法,一月半月下来,学生的成绩马上会拉开距离,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所以,高中阶段数学的起始教学,更显得重要。

中学数学教学有哪几大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经验的结晶,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我国教育界在教学论中确定的一般教学原则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感知与理解相结合的原则,循序前进性与系统性原则,掌握知识技能的巩固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一般教学原则的指导下,由于各科教学还有其特殊性,所以各学科的教学还应遵循符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科教学原则。

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时代,我国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根据中学数学的特点、教学实践经验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中学数学教学原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研组都可以 确立什么样的主题

尽管每堂数学课有每堂课的既定目标,也有各自的重心所在,但就整体来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应该下功夫的“点”在什么地方呢

什么是最需要去做的事呢

  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好玩”曾经是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

但为什么数学所特有的魅力对好多学生来说常常难以感受呢

这值得我们思考。

特别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二是“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固然在教学中需要去做,但如果这些措施离开了数学思考,也只能是无效行为。

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这是在数学课程大纲或课标中首次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问题。

学习习惯指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倾向和习性。

之所以提出数学学习习惯,一是因为在长达九年的义务教育学习阶段,一个人在学习上的习惯总是处于不断的养成过程中,它是与学习行为相伴而行的,客观存在的。

只不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习惯有好有差,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加以培养;二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心理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惯性力,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今后在适应终身学习上受益。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最后方能习以为常。

  四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此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类型模仿、习题演练成为最主要的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显得比较被动,缺乏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含。

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数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Array1、通过观察事物、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表象,丰富感性认识,正确理解知识2、尽可能把事物本身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实物直观[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模象直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电影、VCD、多媒体等]2、直观+讲解---------[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师]讲解学生的疑难,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理性认识。

3、运用语言直观-------------[师]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给学生感性认识,形成表象直观。

Array------承认学生的主体,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1、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好奇、兴趣、求知欲、获得良好成绩、得到表扬、奖励、实现某个远大理想]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起逻辑思维能力----------[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问要切中要害,发人深思,脑子一开窍,气氛就活跃[师]因势利导,逐步深入以获取新知。

启发过程要有耐心,给学生思考时间,有重点,问题不多深入下去,提出补充问题引导去获取新知,启发掌握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研组如何组织小学数学口算.计算方面竞赛

通常低年级的学生都是喜欢幽默的老师,只要你生动地讲课,他们就会听得津津有味。

讲课时要风趣,组织时喊:\\\\“一二三,\\\\”或者拍几下手以示停下。

初中数学教研组活动

胶南市海青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配档周次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中心发言人32011.9.19三楼多媒体教室1.教研组活动: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2.学习新课程标准3. 崂山仰口培训报告徐敬伦52011.9.26三楼多媒体教室1.教研组活动: 徐再玉老师示范课及评课2.研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徐效萍徐再玉各任课教师72011.10.9三楼多媒体教室1.教研组活动: 初三教师评课2.研讨:如何书写教学反馈徐敬伦 丁忠各任课教师82011.10.16三楼多媒体教室1.教研组活动: 2.研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徐敬伦 杜希娟各任课教师112011.11.14三楼多媒体教室1.教研组活动: 评课2.研讨:如何上好复习课2.初一、初二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徐敬伦 丁忠 徐效萍132011.11.28三楼多媒体教室1.教研组活动: 评课2.研讨:青年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教学徐效萍 徐敬伦各任课教师152011.12.5三楼多媒体教室1.教研组活动: 评课2.研讨:反馈教案中存在的问题3.评选组内优秀教案徐效萍 徐敬伦各任课教师172011.12.19三楼多媒体教室1.初一、初二年级期末复习计划徐敬伦 杜希娟各任课教师1.教研组每两周检查一次教案,参加教研组活动时请各位老师主动带教案检查.2.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同时检查教案。

3.凡是教研组活动公开课,均调整到下午第一节,在前二楼多媒体教室进行;备课组内公开课以当天课表为准,妥善安排。

若教研组活动与学校活动冲突,以学校活动

初中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0.3.24 活动地点:初一办公室参加人员:全体数学组成员 主 持 人:赵立亭记 录 员:冀洪香活动过程记录: 上课内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程为复习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回顾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探索二次函数图象的画法,给出概念和性质,练习,小结,作业。

听课评价: 张永清:在回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画法中要强调用什么线,说明x的取值范围,列表时从中间开始往两边取,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张玉强:在二次函数的图象画法中,老师最好是边操作边说明,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

当学生的图象上出现不光滑现象时,要让学生明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杨静:在画图的这个环节上面花费的时间太多,后面的练习有点脱节。

张建国:y=X2与Y=-X2这两个图象之间有何联系

不比较怎么能得出a的正负决定开口的大小。

庄兴广:张老师在列出表格后,能及时让学生发现数的对称性,和Y的非负性,但是最好是能在后面的练习中首尾呼应。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