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是什么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是1937--1945年 918是在1931年.在国民大革命时期
什么是91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接著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武装侵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於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
日军以此为藉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当时,正集中力量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执行「」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妥协退让。
东北军执行「不抵抗主义」的命令,未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当晚,日军攻占北大营,19日占领了整个沈阳城。
接著,日军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东北军基本上不战自溃。
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2月5日,占领了北满最大城市哈尔滨。
至此全部沦陷。
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在长春建立起傀儡政权——。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国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於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在中囯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囯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
侵入沈阳的日军装甲车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关系」。
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
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回答者: 孙之望 - 举人 五级 2-22 20:00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自从发生以后,张学良实行东北易帜,遭到日本侵略者的反对和仇视,他们决心要消灭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政权,武装占领东北地区,实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变中国东北为日本殖民地的大陆政策。
因此,日本侵略者常常派遣关东军以保护南满铁路和附属地的侨民为名,举行演习,在我方军事要地之间流窜,探测虚实,伺机挑衅。
我方当地驻军屡次电告张学良,请示机宜,但张学良却执行蒋介石对日妥协政策,要求东北军避免与日军冲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乘张学良患重伤寒住北平协和医院和东北防务空虚的机会,决定进攻沈阳,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当晚10时20分,日本南满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按照关东军司令部预定计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段铁轨,以此来制造所谓的柳条湖事件,用以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并袭击日本守备队。
11时许,日本守备队会同第二师团的第十六、二十九、三十联队大举进攻沈阳。
驻沈阳北大营旅长王以哲,奉东北边防司令部力持镇静,不准抵抗的严令,不得已仓惶退去,营地遂被日军攻占。
9月19日,日军侵占沈阳城,乘虚而入,在几天之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并继续向吉林、黑龙江方向扩展。
9月19日,张学良电告国民政府并通电全国,报告日本军队占领沈阳情形。
同一天他在北平协和医院对《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时称:吾早已令我军士兵,对日军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那天夜里日军以三百人攻入我军阵地,开枪射击,我军本无武装,自无抵抗。
同日,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吴铁城、李石曾、张继等赴北平协和医院与张学良商讨应付日军方针,决定无论日方如何得寸进尺,始终持不抵抗政策,并对日侨予以安全保障。
对此,爱国士兵义愤填膺,群请一战。
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北平各大学立即组织抗日救国会。
全国各报纸均竞相揭露日军入侵罪行。
上海市党部、市商会、反日会、各同业工会也分别发出通告、通电、宣言,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救国。
回答者:萧萧雨歇梦飘零 - 助理 二级 2-22 20:10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
“九一八”事变前,它已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洲铁路沿线并派兵驻扎,这正是它能够阴谋进行事变的前提。
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
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国旗和国徽
和国徽中国: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运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
因为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国旗的整个图案,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红色表示热烈,象征革命,祖国大地似红霞一片;配以黄色五星,显得光明灿烂;五星呈黄色,还有象征中华民族属黄色人种之意,以表民族的特征。
旗面左上方缀着的五颗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
这也体现了中国政权的特征。
俄罗斯:国徽双头鹰头上是彼得大带的三顶皇冠,鹰爪上的权杖和金球象征皇权;鹰胸前的盾中是一位俄罗斯传说中杀死怪物的勇士。
国旗这面国旗是由彼得大帝时的红、白、蓝三色旗演变而来。
白色象征真理;蓝色象征忠诚和纯洁;红色象征美好和勇敢。
澳大利亚:国徽盾面六幅图案代表六个州;袋鼠与鸸鹋代表特有动物;金星的七个角代表六个州和北部自治区;底部饰带上的文字为国名。
国旗英国“米”字形图案代表与英国的传统关系;最大的七角星象征六个州和联邦区;五小星象征南十字星座。
1788年英国在悉尼开始建立殖民据点,1901年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国自治领。
这面国旗是1903年全国设计比赛三万个图案中选出的优胜作品。
美国:国徽白头鹰左爪紧握的月桂象征对和平的热爱;右爪紧握十三支箭象征战无不胜的决心;雄鹰胸前的十三道红、白宽条、头顶的十三颗星都象征建国时的十三个州;蓝色象征国家的各个机构;雄鹰口衔的饰带上的文字为拉丁文“合众为一”;圆形顶饰象征众多国家星系中的一个新的星座。
国旗十三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建国时的十三个州;五十颗五角星象征现在拥有五十个州;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白色象征正义和纯洁。
苏丹:国旗红色象征社会主义革命与进步;白色象征和平、希望与荣誉;黑色象征属于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繁荣、幸福。
国徽当地特有的沙漠鹭鹰的双翅与身体象征六大行政区。
上下一条饰带上分别是阿拉伯文“胜利属于我们”和“苏丹共和国”。
巴西:国旗绿色象征广大的丛林;黄色象征丰富的矿产和资源。
中央的天球仪上的廿二颗五种大小的五角星代表廿二个州和联邦曲及首都等。
拱形饰带上是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
国徽红边五角金星象征国家的团结和独立;金星内圆面上的五颗白色星象征在巴西上空最为明亮的南十字星座;两条金色环带上的廿二颗星代表廿二个州;绿叶红果的咖啡树枝叶和烟草象征国家的主要农作物;太阳的光芒象征希望和信心;饰带上是葡萄牙文“巴西联邦共和国”和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日期“1889年11月15日”。
阿根廷:国徽双手紧握的“自由之竿”以及竿顶的“自由之帽”是十九世纪拉丁美洲解放战争中爱国者的标志;月桂花环象征胜利;“五月太阳”象征自由和解放。
国旗浅蓝和白色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反抗侵略军的标志;“五月太阳”象征自由和黎明。
这面国旗是1812年2月由阿根廷独立运动领袖之一曼努埃尔•贝尔格兰诺将军创制,并在同年6月20日在炮兵阵地上首次升起,该日因而被定为“国旗日”。
冰岛:国旗蓝色象征天空和海洋;白色象征国土是一块银色大地。
十字图案源自丹麦国旗,但更多冰岛人坚信这十字象征基督。
国徽中央是盾形国旗,国旗上方的国鸟白隼和蛇;以及左右的黑牛和手持拐杖的老者,是传说中冰岛的四个守护神;底部的石块象征多岩石的海岸。
韩国:国旗源于道教的太极图象征宇宙天地浑成以及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周围的四卦象征政府;白色象征神圣国土。
国徽韩国人称作“无穷花”的木槿花象征世代生生不息以及坚韧 不拔的民族精神;花朵中央的阴阳太极图案象征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
意大利:国旗绿色象征象征土地;白色象征和平、正义的崇高精神;红色象征爱国者的热血以及自由、平等和友爱。
国徽镶红边的白色五角星象征民族主义;齿轮象征发达的工业生产;橡树枝和橄榄枝象征力量与和平;饰带是国名: “意大利共和国”。
英国:国旗由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的白地红十字、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的蓝地白交叉形十字以及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白地红交叉形十字叠合而成,启用于1801年。
国徽国徽即是皇室徽章。
三头金狮象征英格兰;点缀着鸢尾花的方框中跃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银弦竖琴象征爱尔兰。
环绕盾徽的嘉得勋章绥带上的文字为“恶有恶报”;两侧是英国王狮和苏格兰独角兽,上方的头盔上供奉着帝国冠冕;底部丝带上是英王的座右铭:“神赐予我权利”。
法国:国旗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率先采用了蓝、白、红三色旗,白色象征皇室,蓝、红色象征市民。
三种色彩来历于法国历史,蓝色是圣•:马丁长袍的颜色;白色纪念圣女贞德;红色源自英雄圣丹尼斯使用的军旗。
1946年,法国宪法正式规定这面国旗国徽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一枚椭圆形纹徽作为国家的标志。
中心图案是一支代表正义与权威的束棒,象征国家的自由、独立和主权;两侧交叉的橄榄和月桂枝叶象征和平与胜利;饰带上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下悬挂着一枚光荣勋章,象征1789年法国大革命。
怎么样
给我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