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声苗阜《五行诗》台词
相声剧本:《五行诗》剧本 --> 五行诗 乙:今天咱们说一段“五行诗”. 甲:什么叫五行诗? 乙:用金、木、水、火、土一个字说诗叫“五行诗”. 甲:好,咱们试试. 乙:先说...五行诗乙:今天咱们说一段“五行诗”。
甲:什么叫五行诗
乙:用金、木、水、火、土一个字说诗叫“五行诗”。
甲:好,咱们试试。
乙:先说金字。
咱们每人说四句诗,诗里要有一位古人,最后说四个字,包括诗的内容。
二位古人还要一朝一代。
甲:那你先说个样子,我跟着你说。
乙:我先说金字诗:“金锤一对上下翻,两军阵前砸金蝉,谁人不知岳云勇,力大无穷拔泰山。
”甲:你这里有古人吗
乙:有,岳云。
岳云锤震金蝉子。
该你说了。
甲:金,“金枪一杆拌威风,杀退番邦百万兵,秦桧金牌十二道,岳飞尽忠风波亭。
”乙:你这里边有古人吗
甲:有。
你说的古人是谁
乙:岳云。
甲:我这儿是岳飞,是一朝一代吧
乙:是一个朝代。
父子俩。
我这诗后边有四个字。
甲:我这诗后边也有四个字。
乙:“父子英雄。
”甲:“随父尽忠。
”(拉乙)乙:我不去。
咱们说木字:“木梳青丝女婵娟,花园拜月恨苍天,王允巧设连环计,离间父子美貂婵。
”甲:听我的。
乙:说
甲:“木栏杆外美英雄,散步来在凤仪亭,抬头看见绝色女,吕布画戟刺奸雄。
”乙:这里有古人吗
甲:有。
你的古人是谁
乙:貂婵。
甲:我的古人是吕布,咱们是一个朝代吧。
乙:不但是一个朝代,还是两口子。
听我说四个字:“眉目传情”。
甲:我这是:“心神不定。
”乙:你怎么“心神不定”
甲:你对我“眉目传情”嘛
乙:你这叫找便宜。
甲:碰巧了。
乙:这回咱说水字。
换个方式。
一人说一句,要字头咬字尾,一句一位古人名,还得是一个朝代的。
甲:你先说水。
乙:“水漫蓝桥蓝瑞莲”,你接“莲”字说。
甲:“莲花池旁魏魁元”。
乙:我是蓝瑞莲。
甲:我是魏魁元。
我是吕布。
乙:我是貂婵,前后两对儿。
甲:你接“元”字说。
乙:“辕门救夫穆桂英”。
苗阜王声五行诗写粽子的台词
【粽子诗】生在江南地面,流落塞北幽州。
实指望金盏配玉瓯,不料想拿我胡诌。
内有红娘相伴,外有棉被蒙头。
宽衣解带任君游,好俊一身白肉。
苗阜 王声,五行诗相声,音频,谢谢
优酷上有视频 直接搜就能看 还能下载 用qq影音转换成音频就可以
苗阜王声五行诗空空如也什么意思
也 字在古象形文字中为 女 阴 意思你懂得空空如也 就是空空的像b一样 所以后面王声说看谁敢乐,其实也是底下的观众都没听懂,王声的圆场
苗阜王声相声里有句台词叫愿你嫁我,是哪个相声里的,前四个字是什么
《五行诗》前面四个字是 有份 附上相关台乙:“火纸围新” 甲:坟—— 乙:“坟前人。
” 甲:人—— 乙:“人苦谁似我。
” 甲:我—— 乙:“我夫早归阴。
” 甲:小寡妇上坟。
乙:你说“火”。
甲:“火化纸灰散”。
乙:散—— 甲:“散步青年汉。
” 乙;汉—— 甲:“汉子未结婚。
” 乙;婚—— 甲:“婚姻把谁怨。
” 乙:说四个小字,我接姻(阴)字说。
甲:我接愿(怨)字说。
乙:“姻缘有份。
” 甲:“愿你嫁我。
”
请问苗阜王声老师的相声《五行诗》里说到林黛玉化妆,说“用碳条点一个wuzi”,这里的这个wuzi是
生在江南地面,流落塞北幽州。
实指望金盏配玉瓯,不料想拿我胡诌。
内有红娘陪伴,外有锦被蒙头。
宽衣解带任君游,好俊一身白肉
郭德纲相声《大禹治水》的台词
八月中秋薄露,路上行人凄凉。
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
心中不得宁静,清早览罢文章。
十年寒苦在书房,方显才高智广。
刚才是高峰、栾云平,俩人儿说的这段儿叫:《洪阳洞》,传统节目,文哏的代表作品。
我也研究过这个啊,好多文哏它离不开伦理哏:《五行诗》、《八大吉祥》不在伦理上找它也不出包袱啊。
这个挺奇怪的,有时间可以探讨一下。
这个听相声呢无非听的是两种,一种来说呢听的是包袱,但是单口相声里面的还有的是比较注重知识性、趣味性。
你看昨天咱们说的这个,水浒,宋江发配大闹江州城。
其中介绍了很多杀人的知识,唉你看昨天的观众就来着了。
这都知道怎么杀人了以后。
今天几不教这个了啊,老教这个受不了。
今天呢给大伙儿讲一点儿历史的小故事。
刚才咱们最早说的那段儿《可固进京》,有观众找到后台了,说这事儿我们听说过。
对,就是解放前的事儿,家里要是有老人你要一问,还是应该知道的。
现在说的这段儿也是如此,都回家去问一问去,有老人应该知道,这叫:“大禹治水”。
很希望老人们长寿啊。
说这大禹治水大伙儿都乐了,说这太早了。
对,太早了。
在辛亥革命之前……大之前,且得往前呢。
过去有这么句话嘛: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早年间,在封建社会之前,据说啊那会儿啊天地是这么一个大肉球,跟个鸡蛋似的。
有一位盘古老师,在这鸡蛋里面生活。
他觉得闷得慌啊,随身拿出一个大斧子来,斧子呢肩宽背儿厚刃飞薄,杀人不见血光毫,斧子上面还錾着仨字儿:王麻子。
盘古挺高兴的,我来我得着吧,我试试吧。
拿这个噌一下子把这个大鸡蛋切开了,清者上升者为天,浊者下降者为地。
这么才分出来天地,当然这是民间传说,咱们谁也没见过这位盘古老师。
民间神话,很多事情就是姑妄听之姑妄言之,别较真儿。
那会儿也没有什么文字,也没有记载,都是口口相传。
反正到后来吧,人们呢就逐渐得文明起来了,也有了首领了。
首领里边儿有一位:尧。
名字就叫尧,咱们总说尧王,就是这位。
尧舜禹汤嘛,这个尧。
尧王了不起,这个人没有缺点,全是优点。
天下老百姓万众一心,选举尧作我们的首领。
后来这个尧岁数就大了,我不能老跟这儿当这个王啊。
就得找一个能接我班的。
当时来说有一个名词叫:禅让。
那会儿还没有说这爹不干了,倒腾给儿子,没有。
当时是禅让。
挑选天下的高人。
大伙出主意,你们说谁能耐大,谁能当这个王,统治万民。
群臣们就出主意,最后推举出一个人来,叫舜。
尧王说这人叫舜哪,怎么个好法儿呢
大伙儿说了,这人哪,好人,能耐大,没有缺点。
说怎么个没缺点,很了不起这个人:不随吐痰,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上公共汽车给孕妇让座儿,不买黄牛的票,听相声不搭下茬儿。
尧王说那比我强,我听相声我还喊:噫
(观众喊:噫
)对,就这样。
那挺好,把他找来吧,把舜就找来了。
他说王啊,您找我什么事儿
尧王很高兴,说来兄弟坐这儿,现如今哪有这么一件事儿找你,我需要禅你。
舜就跑了:咱不逗啊,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不随地吐痰,上车给孕妇让座儿,给军烈属挑水,听相声不搭下茬儿,怎么要骟了我呢是吧。
尧王说你没明白,不是那个骟,乃是禅让之禅,要把江山社稷让给你来坐。
舜当时一听就傻了,这怎么可能呢
说尧王您往这儿一坐,普天下是万民归心哪。
我没有您这么大的能耐,我做不到。
三说五说最后决定让舜先摄政。
王还是尧,舜先替他行使君王的权利。
我先干一段儿时间,如果您觉得说行的话,那么我来作这个王,如果觉得不行,再找别人也来得及,您还是王。
那一年,尧是一百零七岁。
舜心说我也摄不了多少年政,我估计你坚持不到二百岁。
就这么着,舜成了天下的主宰。
但是当了这个王时间不长,普天下闹了洪水了。
那个年头儿说实在的不像现在似的,琢磨得这么透。
远古时期,什么都不懂。
水一来老百姓就惨了,死人无数,中原一带成为一片泽湖。
百姓们着急,怎么办呢
身为人中高领袖的这位舜,当务之急就要治水。
跟群臣们商量你们大伙儿出主意,咱们要救黎民于水火之间。
谁能干这个事儿呢
打这边出来一位大臣,说为臣我愿意治水。
哦,爱卿,怎么称呼
鲧
(发音同滚)舜很生气,咱有事儿好商量,我只是摄政,你要看我不顺眼你找尧王去说。
你骂人不行,知道吗
但是我,在我这个角度来说,我也不能跟你着这个急生这个气。
这篇儿揭过去,我不提了。
你叫什么名字
鲧
把舜气坏了,孙子
有完吗
怎么能这样儿呢
文武群臣都劝他:您别着急,他的名字就叫衮。
噢,舜点点头,这是寡人我的疏忽,爱卿叫鲧,你这个人缘儿够次的。
我估计小的时候也不听话,要不然你爸爸能管你叫这个嘛。
那咱们商量商量吧,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治水
鲧先生就说了,我是碟城筑坝。
什么意思呢
水流过来了,我们用一道墙把它堵上。
舜说那水要是再涨呢,那我们的坝还要长。
舜点点头,恩,也是一个办法,那你就去吧。
鲧先生带着很多的民工就开始筑坝。
哎呀,这个坝是越筑越高啊,老百姓抬头看,河在天上流。
那么说这东西管用吗
不管用。
这是很野蛮的一种做法,水来了你堵上了,这儿又裂口子,这儿堵上。
你终归有堵不上的时候。
天下之大,这么多的洪水你怎么能都堵得住呢
越堵越出事儿。
鲧还跟大伙儿出主意,你们看哪,这儿咱们垒起来了很高,水从天上走,这个咱们是挡住了,下一步啊……大臣们都指,你回头儿看看吧。
一回头儿,那裂一大口子,哗,水全下来了,死黎民无数。
就有大臣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舜,说他那法儿不灵。
舜说对呀,我觉得也不灵啊。
既然死黎民无数,他有罪于万民,必须要处死。
派了一个大臣叫祝融,你带着我的手谕前去处死鲧。
祝融打这儿走,昼夜兼程赶奔禹山,因为鲧当时正在禹山干活儿呢。
祝融来了,这儿一说,鲧爷,这够呛。
您这点儿活儿干的王已经知道了。
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也没有办法,现如今奉舜王的手谕,我要来把你杀死。
那没有办法,君叫臣死臣得死,手谕现在何处
说在路上,为什么呢
那个年头没有纸,皇上传一圣旨写一手谕得凿在石头上。
后面拿车拉着在道儿上呢。
那等些日子吧,等些日子吧。
等了些日子,终于把这手谕抬来了。
一百来斤大石头块儿,上面是这么写着呢。
鲧叹了口气,没有办法,看起来是我无能,致使黎民受罪。
干脆我一死以谢天下。
把脑袋搁石头上,祝融掏出一大锤来,啪,噗,脑浆子都出来了,打这儿起,祝融再也不喝豆腐脑了。
可是治水的臣子是死了,治水的工作还要进行下去。
那么谁能干这个事儿呢
这个时候衮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
来到了都城面见大舜。
说我能治水。
舜很高兴,说你怎么知道你能治水呢
说我父亲就一直治水。
哪位呀
鲧
舜点点头,这随你爸爸这随你爸爸,那么你叫小鲧
我不叫小鲧,我不叫小鲧。
我叫禹。
噢叫禹啊,那么说你还像你父亲似的碟城筑坝吗
不能那样做,我爸爸那样做是错的,他这样做的后果一定造成万民涂炭,死人无数。
对,你爸爸就这么做的,确实死人无数。
那我父亲应该为此付出代价,他已经付出了代价,他已经死了。
那么好,我要做的呢,要顺治。
我不能逆流而行。
那怎么办呢
说水走到哪儿堵上了,我得把堵着的地方疏通开。
舜一听,对
他说这个,你早告诉你爸爸他死不了。
你这个主意出的比你爸爸强得多。
好,钦赐八位大臣,跟他一块儿,在史书上记载此为八大重臣。
八个人,还带着几万民工,跟着禹一起,是疏通所有的河道。
首先第一道难关就是龙门山。
在哪儿呢
现在山西省西南角,有一个地方叫利津县,这个山哪它往西和吕梁山脉是连着的。
黄河南流走到这儿,被龙门山拦住了,这怎么办吧。
现在当务之急要把山打通了,让水过去。
那个年头也没有拖拉机,也没有这些个机器。
所有个工具只有这八样儿东西:金瓜、钺、斧、朝天镫、执、掌、铨、衡,八样儿。
咱们看戏台上皇上一上殿,后面跟着的,举着棍儿,或者头里是个手啊,或者是一个什么金瓜啊,就是当初留下来的。
在上古时代,这八样儿东西是建筑用的工具。
单凭这八样儿东西要把这山给刨开了,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哎呀,这个工程是特别的不顺,而且工人们非常的苦。
大禹呢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我知道大家很辛苦,但是大家为了百姓的利益,咱们再苦也得努力。
俗话说得好:苦不苦,想想人家萨达姆;顺不顺,想想人家克林顿。
工人们干劲儿十足啊,您能告诉我们这萨达姆是谁吗
禹说,我也不老知道的,我都听说相声的说的。
禹王登基之后,首先分封诸臣。
之前舜王手下这些大臣们,一个个加官进禄。
包括舜王的儿子以及尧王的儿子,也分别有了自己的封地。
尧王的儿子叫丹朱,封的地名叫唐,这个地方叫唐,就是现在保定附近;舜王的儿子叫商住,封到虞,就是现在河南省虞城县,封到这个地方。
自己呢把江山迁到了阳城,都城在阳城,万民乐业,这是一个人人都称赞的好皇上。
说这一年吧,虽然天灾没有了,但是人祸又来了。
为什么呢
三苗作乱。
三苗,在湖南省南部地区,有苗族作乱。
当地是两种少数民族:苗族和黎族。
这么两种。
想当初黎族作乱,那个首领叫蚩尤,被轩辕黄帝斩于逐鹿,也就是史书记载的坂全大战。
退回去之后现如今三苗不服,要为蚩尤报仇,带着兵来了。
禹王不怕这个,既然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带领着兵丁就迎上前去,四个月的光景,把三苗首领擒获到都城。
按所有人想法应该是把这三苗的首领给杀了。
但是禹王没有,把他们请上来,落座,好好得跟你说。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天下百姓需要的是平安,人民需要的是安居乐业。
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在你们的属地好好得生活。
唉呀,三苗的首领感动得啊,眼泪哗哗的,鼻涕泡儿都出来了。
我们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我们改了。
收服了三苗,普天下都挑大拇指啊。
这个时候传来了消息,说舜王要死了。
舜王去哪儿了呢
带着娥皇女英走到苍巫山这儿,苍巫山是九个山头,这九个山头像九个人脑袋,所以当年也有人管它叫九嶷山,俗称就是苍巫山。
走到这儿的时候呢舜王也不知道是吃了什么东西了啊。
反正不是很舒服,一病不起。
赶紧派人把大伙儿都找来。
托付一下江山的事之后在这儿死了。
唉呀,娥皇女英啊,哭得跟泪人儿似的。
禹王传下口谕,普天下之人穿孝三年。
为什么民间说家里父母死了之后穿孝三年呢,都是那个年头儿留下来的规矩。
第一年穿白、第二年穿灰、第三年穿青,这就是想当初禹王哭大舜的时候传下来的规矩。
所有人都走了,娥皇女英俩人没走,在这儿盖了小房子,要为舜王守孝,种了一片竹子,就每天在竹子这儿哭。
到最后竹子上面都有了花纹了。
种了两种竹子,上边儿有斑点的人们称为凤尾竹,有圈儿有花儿的叫香妃竹。
这么两种竹子,有机会大伙儿要是瞧见唱快板儿的李菁,可以拿这个问一问,他未必知道。
禹王很好啊,登基之后,只要闲的没事就到民间去私访。
私访就是穿上很普通的老百姓的衣服,与民共欢乐,与民共疾苦。
没事儿上大街上一喊:我是禹王
我来私访了
我很低调
把老百姓叫来之后,有什么冤枉有什么事情跟我说,我给你们解决。
这走着呢,有打对过一大帮人,差人们押着一个罪犯过来了,这个罪犯口口得喊冤,禹王瞧见了,等一下,我问问他,为什么喊冤
犯什么错误
说他呀,偷人家粮食吃,现如今被抓获了。
禹王说我问问你呀:你为什么偷人家粮食吃呢
这个我饿。
禹王点点头:有道理。
那你偷对吗
我原来偷,我现在是抢。
这个饭量是长了啊。
说这样做不对呀。
罪犯说了:说不对罪不在我,罪在君王啊。
你让我作臣子,你让我吃不饱饭哪,难道说你没有责任吗
禹王点点头:来呀,解开他的绳索,放他走。
我问你,今天放了你,以后还抢粮食吗
大个儿一回头:吃不饱就抢。
禹王说给他捆上。
这个,你这样做不对,别人的粮食你怎么能抢呢
话又说回来了,不对当中也有你的道理。
你回去给我点儿时间,我力争是让万民安居乐业,你不可行凶伤人哪。
吩咐人把大个儿送回家去,命人是严加管教。
回到了京城禹王了泪如雨下,想当初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己心,今寡人在位,众人以己心为心。
往小处说,此人之罪也,往大处说,朕之罪也。
什么意思
当初的老百姓拿尧舜那种圣人的心当自己的心,现在我当了王子了,大伙儿一人儿一个心,看来是我无能也。
其实禹王糊涂,尧舜那会儿,还是原始公社的时候呢。
到他这会儿已经往奴隶制社会走呢。
人们对财务以及个人观念已经开始有了。
但这些东西是禹他并不知道的。
那么怎么办呢
为了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禹王决定了,兴五乐。
兴五乐,提倡五种乐器。
什么呀
叫钟、鼓、磬、铎、鋾。
钟,大伙儿都知道,敲的那钟,是有大有小。
首先说,在禹王住的宫里边儿,睡觉的床边上就挂着一个。
每天清晨的时候,由这个值日的官员叫阴阳官要敲。
敲三次,每次三下。
当当当,这儿敲,禹王就醒了,该起了。
当当当,穿衣裳。
当当当,出来上轿赶奔金殿。
到金殿,小金钟换大钟,当当当,君王临朝跟文武商议国家大事。
这是钟。
鼓呢,就是跟钟对着来的。
衙门口啊,这边儿是钟,这边儿是鼓。
左为钟右为鼓。
敲这干嘛用呢
过去来说啊,衙门口都有这个,有叫登闻鼓的,四个字的评语呀,叫捙鼓鸣冤。
说有冤枉事,可以敲这个鼓。
让百姓及时反映自己的冤枉。
磬,咱们现在说磬,都是和尚敲的那个,当当当当那个磬。
在那个上古时候那个磬,是用玉石制成的,曲尺形的一种乐器。
干嘛用呢
史书上记载,与寡人忧者击磬。
就是有什么皇上不对的事儿,文武群臣来了,崩崩崩一敲这个,说你来吧,咱们商量商量,这是磬。
钟鼓磬铎鋾。
铎是什么呢
就是一大铃铛,大口儿,往下来小,底下有一把儿,摇这个。
里边儿的舌头若为木头的,这为木铎,要是铜的呢,叫铜铎,也有金铎。
摇晃这个,干嘛使呢
宣传教育昭告百姓的工具。
不管是地方官还是谁,包括禹王自己,没事儿就拿着铎出去,上街上,哗棱哗棱哗棱,大伙儿都围过来了。
老百姓都过来,禹王给大伙儿讲:天气干燥防火防盗,锁好窗锁好门,慎重接待陌生人。
钟鼓磬铎,鋾,鋾是一什么东西呢
现在说,它就是一拨浪鼓,这么说简单,就是一拨浪鼓。
最早拨浪鼓在古代是乐器里面掌握节奏的。
啵啷啵啷啵啷啵啷啵啷,到后来到了禹王的时代它成了百姓家报警的东西了,一家有一个,来小偷了,这儿就啵啷啵啷啵啷啵啷,街坊就听见了。
快走,有收拨浪鼓的。
这几样东西后来呢流传挺广远。
但有的东西也都起不到它的作用。
比如说这个刚才咱们讲到的铎,大铃铛。
后来落到倒土的人手里边儿了,一出来哗啷哗啷倒土箱子使唤了。
禹王兴五乐,让天下的百姓们知道,这个君王和大伙儿是心连心的。
而且吩咐下去,和群臣共勉,说咱们君臣一心朝和鼎鼐,什么叫朝和鼎鼐,鼎咱们都知道,三足的青铜器,过去是做饭用的。
鼐呢,比鼎大叫鼐。
调和鼎鼐。
好比是做饭似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们怎么治理大国,让大伙安乐,这叫做朝和鼎鼐。
又铸了一口鼎,铸了九口,每口代表天下一州,合称九鼎。
鼎上面有天下各处的地图,以及奇珍异兽山川花木都俱在上面。
九鼎铸成了天下万民是安居乐业,这就是上古传说禹王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