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是一个人不小心掉在沙漠后,有许多条形小虫从沙漠里钻出来
第一集是新疆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是天山,这三座大山之间环抱着中国最大的两个盆地。
空中旅程从天山开启,探寻水孕育生命的奥秘,在海拔5000米之上,亲近博格达峰,在冰雪之中,造访天池,向西飞进新疆最大的草原。
比起山脉,河流似乎更经常被认为是文明的源起。
新疆处于亚欧大陆中心,处于极度干旱地带。
天山近万条冰川,从这里发源了370多条河流和众多湖泊。
水将这片干旱之地的命运彻底改变。
大气环境的变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冰川消融。
天山北坡山腰上的天池,是典型的高山湖泊,海拔高度1900多米,依靠天山冰川融水和雨水,天池为下游河流提供水源补给。
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巨大的山间盆地出现在眼前,这是仅次于呼伦贝尓的中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在平坦的草原上,一个小小的外力就能改变河流的方向,由天山融水汇成的开都河,全长500多公里,拥有弯道一万多处,太阳落山时,只要找准最佳观赏点,人们甚至可以同时看到9个太阳的倒影。
草原中隐藏着天鹅自然保护区,此时正是天鹅繁殖季节,今年又有100多只小天鹅在这里出生。
小天鹅要在未来几个月里,学会飞行,冬天到来前,它们就要开启生命中第一次迁徙的旅程。
喜马拉雅山将会是它们飞行途中的第一个挑战。
天山北坡是绿洲连缀的富饶之地,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飞越一片色彩丰富的土地。
乌鲁木齐是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最近的海洋在2000公里之外,但它也是离冰川最近的大城市,100多公里外的冰川,为它提供水源。
国际大巴扎,巴扎是集市的意思,当地有句俗话说,巴扎里除了父母,什么都可以找到。
在新疆,万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9月,石河子的棉花率先登场,人们印象中的棉花是白色的,其实自然界中存在彩色棉花,这些棕色棉花就是其中一种。
棉花可以用来制作纸币,比如人民币的主要成分就来自棉花。
石河子阳光充足,每年产出的棉花,需要9000辆卡车才能装完。
跟棉花相比,番茄是这片大地的新移民,它来到新疆只有短短几十年,番茄这类红色作物,喜好充足的日照和剧烈的温差,新疆全年日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昼夜温差高达十几摄氏度,来到新疆,番茄算是找对了婆家。
今天新疆的番茄加工量,仅次于美国和意大利,全球每四瓶番茄酱中就有1瓶来自这里。
人们喜欢把辣椒晾晒在戈壁滩上,炎热干燥的大地是天然的脱水加工厂。
并不是所有辣椒都甘心被吃掉,这里的辣椒尤其爱美,它们被做成色素,成为口红的原料。
沿天山北坡向西飞行,峡谷是常见的景观,发源于雪山的河流从陡坡冲下,在大地上切出万丈悬崖,从高空看,安集海大峡谷色彩最为丰富,河流将不同颜色的砂岩和泥岩冲刷溶解,形成了一幅大地抽象画。
新疆最湿润的伊犁河谷,这座花园,将改变你对新疆干旱之地的印象。
一路向北,大西洋的水汽在盆地边缘聚集成一滴最美的眼泪。
万里之外的大西洋,在伊犁河谷大展魔力。
向西打开的谷口,最大限度迎接了大西洋带来的水汽。
丰沛的降雨和雪山融水打造了这片塞上江南。
伊犁河谷的西部,有一座奇特的小城,要破解这座县城的玄机,需要从高空往下看,这是从八卦图中获得的灵感,70多年前,特克斯城的县长用20头牛拉着犁,从中心出发,划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雏形,八条主干道,加上4条环路,整座县城环环相连,道道相通。
一进入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就迫不及待地绽放,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杏花是江南的象征,其实它们能够忍耐干旱与严寒,更适合生活在北方。
杏花从开放到凋谢,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尽管如此,杏花依旧演绎了一番别有风情的春意盎然。
伊犁河谷的每一道沟谷里,都呈现着不一样的精彩,6月薰衣草开始盛开,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中国的薰衣草香料全靠进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在几个省份分别进行试种,等待了6年之后,只有伊犁培育成功。
今天,中国95%的薰衣草都来自这里。
伊犁河谷的冬季。
训练金雕捕猎,这是哈萨克人的传统,金雕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猛禽之一,两米的翼展,让它可以轻松的滑行,金雕还拥有8倍于人类的敏锐视觉,接近320公里的俯冲时速,很难有猎物能从这位高超的捕猎者手中逃脱。
塞果高速,是新疆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需要经过许多险峻的山谷,其中最大的落差出现在果子沟,它是伊犁通往北疆的门户,穿越这座大桥,赛里木湖就在前方,环湖自行车赛在每年春夏之交举行。
赛里木湖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当时众多山脉隆起,在高山之间形成了许多断陷的盆地,赛里木湖作为其中之一,逐渐演变成为高山封闭湖。
除了少量微生物,没有鱼类能在这里生存。
后来人们在湖里成功投养了冷水鱼,鱼类的增多吸引了更多的鸟,它们追寻着食物的气息而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进入北疆沙漠绝境,这里有自然雕塑的魔鬼城,也有人类创造的奇迹之城。
有跑得比狼还快的蒙古野驴,寻找地球上仅存的野马种群。
新疆有多处魔鬼城,大风常年在此东奔西突,把岩层侵蚀出不同的样子,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
海上魔鬼城位于吉力湖东岸,湖水为它引来生命,峭壁上的洞穴是鸟类栖息的家园。
飞行300公里,进入准噶尔盆地,另一座魔鬼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魔鬼城)赫然可见,这里曾经也是水草丰茂的动物乐园,亿万年前的众多生命成为今天漆黑黏稠贵比金子的原油。
随着石油开采,戈壁上长出了一座城市,克拉玛依。
往东部飞行,进入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沙漠上空少俯看大地,一片金色的叶脉,延绵十几公里,这些脉络其实是高度超过10米长达数公里的沙垄。
和流动沙漠不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部主要是由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组成,受风向影响,曲线状的沙垄沿着南北走向延伸,从高空看,褐色的大地上布满了自由伸展的树枝。
蒙古野驴,到了冬季,组成一个声势浩大的集体,一只信得过的野驴肩负起首领的重任,一旦发生危险,它会迅速发出预警信号,在首领的带领下,野驴维持着整齐的队形快速撤退,超过60公里的时速,甚至连狼群都追不上它们。
普氏野马已经繁衍生息了6000万年,在中国一度灭绝,在30多年前人们用阿尔金山野驴从国外换回了18匹普氏野马,在人类的帮助下,普氏野马重新学会了野外生存技能。
由南向北穿过准噶尔盆地,我们将逐渐靠近新疆最北端的山脉阿尔泰山,这里有中国最低的雪线,3000米之上终年冰封。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三号矿坑,135米深,是一座稀有金属库,地球上已知的140种矿物在这里发现了86种。
正是有了这些稀有金属,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才能遨游太空。
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是金山的意思。
数百年前,在山上淘金的人曾多达5万。
阿勒泰地区被公认为人类滑雪的起源地之一。
喀纳斯湖水深将近190米。
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所谓水怪是生活在湖水深处的哲罗鲑鱼。
福海是北疆最大的渔业基地,5月是禁渔期,池沼公鱼是唯一可以捕捞的鱼类,个头很小,寿命大多只有一年,但繁殖力惊人。
每当季节变化,牧民们都要更换一次牧场,背上家当,赶着牛羊,这一次他们要前往的是300多公里之外的夏季牧场。
根据牧草的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每年这样大规模的转场,每年至少有四次,迁徙的路途数百甚至上千公里。
哈萨克族算得上是世界上搬家最多的民族。
高山之上有最优质的牧草,每年6月前后,新疆的夏牧场会迎来超过1000万只牲畜。
在冬天来临之前,牧民们将带着牛羊,从高山往下迁徙,回到温暖的河谷低地。
新疆的转场,是在不同高度上的移动。
牧民们总能敏锐地踩到季节的节拍。
雪岭云杉生活在天山深处,它们的根系发达,每一棵大树都像是一座小型水库,可以储水2.5吨。
它们蒸发水分的速度很快,甚至超过了同纬度海水的蒸发速度,升腾的水汽容易形成降雨,成片的雪岭云杉在努力塑造湿润气候的同时,也涵养了草原。
进入塔里木盆地。
盆地中央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进得去,出不来。
超过80%的沙丘随风流动,1000年来,整个沙漠大约向南延伸了100公里。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新疆将近一半的人口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活。
全世界超过一半的胡杨分布于此。
追随水流生长,是它们的特性,一旦缺水,它们会假装放弃地上的身体,让地下的根继续维持生命,一些看上去旱死的胡杨,只要遇见水源,还会重新抽出新芽。
骆驼不喝水也能在沙漠里行走一周左右,真正的储水器不是驼峰,而是它的体液系统,一只500公斤的骆驼,它的体液至少能提供125公斤的水分。
罗布泊,蕴藏含盐卤水,它们从地下被抽取上来,在高温的炙烤下,形成天然结晶的盐。
盐湖只是罗布泊的一小部分,这片区域大多是茫茫戈壁滩。
罗布泊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塔里木河注入其中,60多年前,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最终干涸。
在罗布泊西北岸,楼兰古城。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因水而生,有的甚至因水得名。
交河故城,建在柳叶形的河心洲上,曾经有两条河流从它两侧交叉而过,它因山此得名交河城。
还有许多这样的古城,它们依水而建,彼此接力,为丝绸之路上远行的商队提供补给。
没有这些古城,文明和贸易不可能行走得如此之远。
火焰山地表温度最高超过七十摄氏度,地势是造成火焰山酷热的主要原因,这里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低点,它与周围山地之间的高度落差有5000多米,热空气在盆地中不易发散,火焰山因此成为同纬度中最热的地方。
火焰山寸草不生,但它附近的山谷却是葡萄成荫。
最甜的葡萄。
葡萄丰收后被送往荫房晾晒,荫房的墙壁留有许多花孔,既能通风,又能避免阳光直射在葡萄上,短短的四十天,干燥的热风就能把鲜葡萄烘干。
葡萄生长需要大量韵水,2000年前,人们创造了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为了减少蒸发,人们将雪山融水引入地下沟渠,送往农田和村庄,据说将坎儿井所有的水渠连起来,超过5000公里。
借助坎儿井,人们在干旱地带,创造出了农业奇迹。
帕米尔高原,中国最西端,零下50摄氏度的极端气温,将大约24000亿吨水,以冰川的形式,冻结在群山之巅。
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冰山之父,它拥有相当于280个天池水量的超级冰盖。
阿图什天门,耸立在海拔3000多米的天山上,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逐渐凿出了这个风的通道,1947年一位英国探险家发现了石拱门,高度457米,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
南北丝绸之路在喀什交会,往来西域的人们在这里落脚。
喀什没有中轴线,艾提尕尔清真寺就是中心。
古尔邦节和开斋节。
多元文化成就了喀什老城独特的建筑风格。
东部延绵的临海地带,让中国与世界相连,西部深入腹地的内陆,让中国靠近更多的邻居。
曾经一条向西延展的古丝绸之路,承载了人们对于远方的所有激情和想象,今天新疆成为新丝路的核心地带,这条道路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新连接世界。
生活在沙漠里的人,有一句“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谚语,你能解释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吗?
整个谚语是:早穿皮袄午穿围着火炉吃西瓜。
“在新疆出带三件宝:风水壶、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两句新疆俚语十分形象的表现了新疆地理气候的特色,并且提醒来新疆旅游的朋友们注意一下旅行的准备工作。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角,深居亚洲大陆的腹地中心,远离海洋,周围都有高大的山脉,阻挡着海洋暖湿气流的进入,形成了新疆境内的干燥的大陆性气候。
这种气候的特点就是干旱少雨多风沙,夏热冬寒,昼夜温差大。
但是,新疆各个地区的气候又不完全一样。
新疆全境多山,北有阿尔泰,南有昆仑山,中间有天山山脉东西横贯,形成了天山南北两大部分,即俗称的南疆和北疆,也就是所谓“三山夹两盆”的地理格局(两盆指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北疆的准噶尔盆地)。
山地中有连绵的冰峰、雪岭、森林、草原,盆地里有大大小小的沙漠、戈壁、绿洲、河流、城镇。
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特色。
一般说来,北疆气温较低、雨雪较多,南疆气温较高、雨雪稀洚;山区寒凉,绿洲温暖;草原秀美恬静,大漠雄浑粗犷。
你打算到哪个地方旅行,就应该知道那里的地理气候环境,预先做好必要的准备。
出门带风镜,为的是防尘护眼,这是一般的旅行常识。
新疆的古今道路大都要跨越大漠戈壁,这里风乍起,就飞沙扑面,浑身尘灰,不戴帽子(妇女用头巾)、风镜,就会大大地吃亏。
出门带水壶,这道理一想就明白。
因为新疆地域辽阔(占全国六分之一的面积),旅行坐汽车,一边几个小时,走百十公进而是常事,车行戈壁,又热又渴,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到哪里要水去
这时,就看你有没有带上足够的挣水饮料,水壶就成了你的“救渴恩人”。
如果你旅途上留意到路旁骑毛驴的维吾尔族故乡,他们总会在驴背上挂着一两个装懑了水、沉甸甸的葫芦,那就是他们出门必备的“水罐”,有了它,路上断水也不怕。
可是,为什么夏天出门还要带大皮袄
这一问,真是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原来,这是因为新疆气候直接受西伯利亚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时一日数变,所以人们的穿着也必须随更换。
这里,早上还是旭日蓝空,过午,说不定就朔风呼啸,乌云漫天,雨雪纷飞。
特别是新疆的山区,平时气温就比平原凉爽,夏日也不过摄氏20度左右,常言道“山区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一旦云低雨骤,气温马上就会下降十多度。
所以当地牧民上山放牧,都会未雨绸缪,把大羊皮袄、大皮帽子都带在身边。
即使是戈壁滩上赶脚的驮夫、商贩,也多在驴鞍上垫件皮袄或棉袍,遇到大风,用来挡风,一到天黑,就裹着这件皮袄,钻进低洼处或红柳丛中歇息过夜。
还有那许许多多成年累月驾车跑长途的老司机,他的座位旁也总是放着一件厚厚的老羊皮褛,加上一口袋馕饼。
一旦在戈壁滩上遇到沙暴、寒潮,或者是汽车出了故障在野地里抛锚,这件羊皮大褛和那点平时不屑一顾的干粮就足以保护他度过一场冻饿的灾劫。
从内地第一次到新疆旅游的客人,在乌鲁木齐、喀什这样的大城市,对天气变化大可不必忧虑,但是,如果到著名的山区旅游景点,像阿勒泰的喀纳斯湖自然保护区、天腹地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和尤乐都斯天鹅保护区,或者是到乌鲁木齐周边的天池、南山风景区、一号冰川等山地,尽管此时还是七八九月黄金旅游季节,出门时丽日蓝天,气温宜人,但笔者还是要奉劝诸位,请学学那些“老新疆”出门远远行的老办法,还是带上你的“风镜、水壶、大皮袄”吧,当然水壶不必是大葫芦,而羽绒衣、毛衣就是你的“大皮袄”,这叫有备无患,遇上气候骤变也不用慌。
前些年,有数队来自广东、港澳的年轻游客,只穿着衬衣、短裤到了巴音布鲁克草原游玩,正在游兴大发时,突遇一场雨雪,气温骤降到零度,一个个都冷得浑身筛糠,差点冻僵在车子里。
回到乌鲁木齐,历诉“险情”,被人当成笑料。
他们不知道乌鲁木齐海拔只有600-800米,而那些山区旅游景点却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
按常规,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8摄氏度。
所以山上山下,往往温度相差一二十度。
同样在接近雪线(海拔约3500米)的高原风景区,一天之内时晴时阴,忽雨忽雪,竟出现了春秋冬的四季气候。
许多旅游者就为了要到那里感觉一天过四季的奇趣而驱车前往的。
但是他们确确实实是带全了出门三件宝:风镜、水壶、“大皮袄”,所以个个是高兴而去,尽兴而归。
三楼的兄弟说的不错的沙子的比热容很低 保温性很差 所以导致全天气温变化大 这个似乎是个物理方面的知识噢
我常常看到一些历史书上提到漠北,不知道这里的沙漠是哪个沙漠,请知道的朋友帮我解答一下,谢谢
指的是瀚海沙漠群的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