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江宇二人转总动员皇亲梦哪一期
【二人转代表作】 <\\\/B> 《西厢记》后《二大妈探病》、 《回杯记》、 《连心曲》、《马前泼水》、《梁赛花擀面》、《皇亲梦》、《攀亲家》、《老汉背妻》、《单出头》、《包公赔情》、《孙二娘开店》、《张郎休妻》、《禅宇寺》、《双赶集》、《送鸡还鸡》、《莲还魂》、《六月雪》、《劈山救母》、《红月娥做梦》、《打龙袍》、《密建游宫》、《刘金病》、《罗成算卦》、《大将名五更》、《春哥对花》、《张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韩琪杀庙》、《小拜年》、《富贵九子图》、《湖》、《杨八姐游春》、《锯大缸》、《包公吊孝》、《冯奎卖妻》、《楼台会》
阎学晶杜源张一龙合演的电视剧叫什么
1990年,闫学晶代表学校参加吉林省汇演,表演了二人转《刘秀坐楼》并获得表演一等奖,1991年参加总后勤部调演,二人转《风雪巡诊》获表演一等奖,这让闫学晶信心倍增。
1994年,纪念成兆才诞辰120周年,评剧新剧目汇演中,在现代评剧《多彩的梦中》饰演丑丫,获配角一等奖。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演出音乐剧《秧歌浪温曲》中饰白天娥。
1997年,吉林省政府主办迎香港回归文艺汇演,演出《喜迎香港回归》获表演一等奖。
1998年,吉林省第十四届二人转新剧目推广会演出二人转《胡知县断案》,在评剧团的那些年,她没有机会正式登台演出二人转,当她重返二人转舞台参加全省汇演时,凭着专业与民间相融合的精湛演技征服了专家与观众,摘取了表演一等奖(2000年该剧目被文化部授予文华新剧目奖,闫学晶获文华表演大奖)。
闫学晶的小品(6张)1999年,中央电视台与吉林省电视台合拍戏曲电视连续剧《三请樊梨花》中饰演樊梨花,同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录制,演出了拉场戏《冯奎卖妻》。
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演出单出头《红月娥做梦》,同年参加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推广会演出《皇亲梦》获表演一等奖,并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
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与潘长江、黄晓娟合作演出小品《三号楼长》[18] ,这是闫学晶首次踏上春晚舞台;同年出演电视剧《刘老根》中刘老根之女山杏一角,首次接触影视领域便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2002年,吉林省首届二人转艺术节演出《刘安杀母》获表演特等奖,在中央电视台、吉林市电视台合拍16集戏曲电视连续剧《小白玉霜》中饰演白玉霜。
2003年,4月主演百集室内喜剧《为您服务》,饰演女一号银巧巧。
11月,处女作电影《老婆万岁》中饰演女一号王悦。
电影《决战枭雄》中饰演闫学晶影视作品(2005-2010)(26张)女一号席娟。
2004年,与潘长江主演120集室内情景喜剧《笑笑茶楼》中饰演女一号韩笑笑[19] ,在电视剧《凤凰起舞》中饰演女二号李欣欣。
同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并在全国十五省市戏曲晚会任节目主持人之一。
2005年,7月首次主演电视剧《都市外乡人》,饰演女一号高美凤[20] ,获得第26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提名[21] ,电视剧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2] 。
在贺岁剧《爱你口难开》、《求爷爷告奶奶》中担纲女一号,8月吉林省二人转汇演二人转《韩琪杀庙》获表演一等奖。
2006年,第二次登上央视春晚与牛群、刘小梅合演小品《打工幼儿园》,并获得小品类二等奖。
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参演小品《唐伯虎点香》,在全国十六省市戏曲晚会转歌漫舞《回杯记》。
同年2月获吉林市“十佳魅力女人”称号。
2007年,建军节前夕,闫学晶被海政文工团特招入伍[23] 。
海政文工团在西沙群岛为她举行了入伍仪式[2] ,该团的宋祖英、吕继宏、甘萍、陈红等著名的歌唱家、歌星闫学晶影视作品(2011-2013)(24张)前来祝贺,并与她一起登上西沙的海岛和战舰,为在这里守礁护岛的海军官兵慰问演出。
同年在室内喜剧《小房东》中饰演大华子。
与郭冬临、王洪梅等合演的电视剧《欢乐的海》中饰演女一号相海[24] 。
同年参与《同一首歌》走进白村大型慰问演出[25] 、《同一首歌》“英雄-母亲”大型公益行动[26] 、《倾国倾城》吉林大型主题晚会的主持[27] 。
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与冯巩、王宝强合作演出相声音乐剧《公交协奏曲》[28] 获一等奖。
2009年,国庆60周年献礼剧《解放》中扮演江青[29] 。
电视剧《女人的村庄》中饰演李二白[30] ,电视剧《满堂爹娘》中饰演宋丹红[31-32] 。
与孙俪、姜武联合主演的《小姨多鹤》中饰演朱小环[33-36] ,闫学晶通过小环这一角色的刻画而深度转型,步入演艺新高度[37-38] 。
同年与潘长江联合主演的首部二人转电影《贵妃还乡》中饰演贵妃郎丽华[39-42] 。
担任《同一首歌》走进新农村挂甲峪主持人之一[43-44] 。
闫学晶(10张)2010年,闫学晶在演艺道路上一直寻求突破,在与林永健、姚刚、萨日娜等联合主演的《老病号》中饰演女一号彭瑞云[45-47] 。
同年,领衔主演农村题材电视剧《女人当官》,饰演新农村女村官杨桂花[48-51] 。
同年在央视春晚上参演小品《不能让他走》并获得二等奖。
2011年,11月7日第三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在北京开幕,闫学晶凭电视剧《女人当官》荣获最佳女主角奖[3] ,12月8日凭电视剧《女人当官》荣获2011电视剧华鼎奖乡村类最佳女演员奖[52] ,电视剧获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53-54] 。
同年与何冰、李菁菁、张玉嬿联合主演的电视剧《老爸的爱情》中饰演肖平[55-58] 。
都市剧《晕头不转向》中演绎职业女性陶叶。
与于小伟、赵毅领衔主演高满堂《闯关东》系列收官之作《闯关东前传》演绎闯姐管缨[7] [60] 。
同年担任吉林卫视《家在东北——关东明星大拜年》主持人之一[61] ,10月起担任天津卫视综艺节目《笑傲江湖》评委。
2012年,闫学晶与曾黎、王丽云等联合出演电视剧《妯娌的三国时代》,饰演大媳妇朱晓[62-63] ,获得2013年安徽卫视国剧盛典“观众喜爱的女配角奖”[6] ,观众赞接地气儿。
主演电视剧《我家的春秋冬夏》,饰保姆马瑙[64] 。
同年央视春晚闫学晶和冯巩、牛莉合作小品《爱的代驾》。
2013年,闫学晶主演的《山里娘们山里汉》5月4日登陆吉林卫视播出,演绎重情重义的嫂子山里红[65-67] ;与于小伟、赵毅领衔主演的商战传奇大剧《闯关东前传》5月20日登陆CCTV-1黄金强档盛大开播,饰演女一号闯姐管缨。
主演电视剧《老家门口唱大戏》[68] 、《家有一老》[69-71] 、《豆腐西施杨七巧》。
同年央视春晚,与冯巩、郭冬临表演小品《搭把手不孤独》;吉林卫视春晚,闫学晶与王小利、张光北表演小品《山里娘们山里汉》;辽宁卫视春晚,与潘长江等表演小品《老婆向前冲》[72] 。
2014年,闫学晶领衔主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豆腐西施杨七巧》7月11日上星播出[9] ,与罗晋、焦俊艳联合主演的都市轻喜剧《幸福36计》9月18日上星播出,闫学晶首演婆婆[10] 。
8月,编剧张继“女人当官”系列《女人当官2》由英宁执导在辽宁拍摄,闫学晶出演女一号杨桂花[74-76] 。
11月6日,出演习辛执导的电视剧《继父回家》开拍,饰女一号丁洁。
2015年3月16日,都市轻喜剧《不能没有家》在吉林卫视播出,闫学晶饰陶叶。
情感励志剧《俺娘田小草》在蚌埠开机,闫学晶饰田小草[77] ,11月25日,主演的《俺娘田小草》上星播出[78] 。
同年9月9日,闫学晶主演的都市现代励志剧《真心想让你幸福》开机[12] 。
2016年1月21日,都市情感剧《和妈妈一起谈恋爱》在营口开机,闫学晶饰演女主人公晨曦[79] 。
开机发布会上,闫学晶受聘担任营口市文明形象大使[80-81] 。
2017年1月27日,央视春晚,孙涛、闫学晶、刘仪伟表演小品《真情永驻》。
二人转十大悲调都叫什么名字 歌词
《大出殡》、《苏武牧羊》、《哭皇天》、《离骚》、《汉宫秋月》、《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搔首问天》。
闫学晶的简历
闫学晶 明星档案阎学晶姓名:阎学晶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 生日:1971年12月23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职业:演员 生平介绍: 阎学晶出生于吉林东辽县云顶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妹三人,她是家中的长女。
阎学晶自幼喜欢唱歌,村里广播站播放的曲目她一学就会。
15岁那年,阎学晶考进了东辽县渭津镇农民业余小剧团。
刚进剧团时阎学晶的嗓音条件并不好,音域不宽,音色也不亮。
由于嗓音条件所限,团里安排她唱“下装”(二人转丑角),反串男演员。
阎学晶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能改唱“上装”(二人转旦角),她每天都坚持练嗓,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后,她的音域终于拓展了,音色也亮了,这才改演“上装”,唱女腔。
在小剧团,阎学晶的用功是出了名的,剧团常演的近四十个剧目她都会演唱,戏中每个人物的唱词她都能一句不落地背下来。
团里不管是谁有事无法演出,她都能上去补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彩旦、花旦、丫头、小姐她都演过,而且演谁像谁,团长送她个外号“戏耙子”。
进小剧团不长时间,阎学晶就被转为正式演员,每月挣30元钱,这些钱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可是个不小的数字。
由于阎学晶表现突出,曾连续两年获得精神文明标兵称号。
回忆起在小剧团时的那段生活,阎学晶说:“在小剧团的四年,虽然苦点、累点,但也锻炼了我。
” 1989年,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招生,阎学晶和爸妈商量要去报名。
爸妈说,你现在能挣钱,到学校还要倒搭钱,家里困难,没钱供你上学,别去了。
可阎学晶实在太想去上学了,她偷偷报了名,而且很顺利地考上了。
当阎学晶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爸妈时,爸爸却面无表情地说:“家里没钱供你。
”满心欢喜的阎学晶听了这话如同当头一棒,她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你们就让我去吧,将来我能挣钱了,一定帮你们还债。
”父亲的好友看她实在可怜,就对她父亲说:“你让小晶去吧
没钱我借给你们。
”爸妈这才同意让她去上学。
从农村小剧团走出来的阎学晶,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进校的第二年,阎学晶代表学校参加吉林省汇演,表演了二人转《刘秀坐楼》,第一次参加吉林省最高级别的比赛,竟然获得表演一等奖,这让阎学晶信心倍增。
1992年戏校毕业时,阎学晶进入吉林市评剧团。
在评剧团的四年时间里,阎学晶学唱过评剧,演过小品,当过主持人。
1994年阎学晶第一次演评剧《多彩的梦》,获“纪念成兆才诞辰120周年评剧新剧目汇演”配角一等奖。
观众非常喜欢阎学晶扮演的丑丫,每场戏演完之后台下都有许多观众不肯离去,喊着让她再来一个,观众对她的评价是“丑丫不丑”。
1998年,为了参加吉林省第十四届二人转新剧目推广会,团里安排阎学晶排演二人转《胡知县断案》。
来评剧团的这些年,阎学晶虽然没有演出二人转的机会,但她常在小剧场演出。
阎学晶说:“在和民间艺人同台演出中,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的唱功,和观众的沟通,这种‘道行’是专业演员所不具备的。
” 尽管阎学晶好几年没有正式登台演出二人转了,但民间艺术的熏陶让她具备了专业演员所没有的灵活与机智,当她重返二人转舞台参加全省汇演时,凭着专业与民间相融合的精湛演技征服了专家与观众,摘取了表演一等奖。
2000年,该剧目被文化部授予文华新剧目奖,阎学晶获文华表演大奖。
1999年,阎学晶主演了戏曲电视剧《三请樊梨花》,同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录制,演出了拉场戏《冯奎卖妻》;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中表演单出头《红月娥做梦》;同年她表演的《皇亲梦》在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推广会上获表演一等奖,被评为吉林省“四大名旦”之一。
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是阎学晶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她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1年,阎学晶成功出演《刘老根》中的“山杏”,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名字,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亲切地叫她“山杏”。
阎学晶说:“我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漫长,但不管怎样,我都不会放弃给予我精彩人生的二人转。
” 国家一级演员,生于1971年12月23日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云顶镇双城村。
先后工作于东辽县渭津镇小剧团、吉林省武警文工团,吉林评剧院、吉林市戏曲剧团。
现工作在吉林市戏曲剧团。
主要获奖情况 1991年,二人转《风雪巡诊》获吉林省戏曲学校表演一等奖。
1994年,纪念成兆才诞辰120周年,现代评剧《多彩的梦》获配角一等奖。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演出音乐剧《秧歌浪温曲》中饰白天娥被授予荣誉奖。
1998年,《胡知县断案》获吉林省第十四届二人转新剧目推广会一等奖。
2000年,《皇亲梦》获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推广会一等奖,并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
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与潘长江、黄小娟合作小品《三号楼长》。
2002年,《皇亲梦》获首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金奖,捧得了本山杯。
2002年,《刘安杀母》获吉林省首届二人转艺术节“表演特等奖” 2004年,《胡知县断案》获第二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金奖,再次捧得本山杯。
2004年,辽宁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句号合作小品《麻人恋曲》。
2004年,天津电视台春节晚会与句号、刘流合作小品《猫眼》。
2005年,《韩琪杀庙》获吉林省二人转汇演一等奖。
2005年,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与郭东临合作小品《极品男人》。
2006年,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与林永健、李静合作小品《短信风波》。
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与牛群、刘小梅合作小品《打工幼儿园》,获小品类二等奖。
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与冯巩、王宝强合作相声剧《公交谐奏曲》主要影视作品: 二人转: 《皇 亲 梦》《天宫盗宝》《刘安杀母》《民歌精粹》《包公陪情》《胡知县断案》《洪月娥做梦》《杨八姐游春》《三请樊梨花》《小白玉霜》《韩琪杀庙》 影 视: 《笑笑茶楼》《黑白之战》《为您服务》《刘 老 根》《挑战生活》《都是外乡人》《鬼马老婆斗刁蛮老公》《讨个老婆过新年》《老婆万岁》《四喜临门》《凤凰起舞》《爱有多深》《爱你口难开》《求爷爷告奶奶》 小 品: 《三号楼长》《猫眼》《麻人恋曲》《极品男人》《短信风波》《打工幼儿园》08年辽宁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迷糊》08年央视春节联华晚会:《公交协奏曲》
二人转怎么唱
【二人转简介】[编辑] 二人转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起源和发展】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
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
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
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
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
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
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
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
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
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
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
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
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
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
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唱腔】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
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
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
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
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
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
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二人转的根】 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
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二人转艺术家和剧作家】[编辑本段]【二人转十大宗师】 李青山 王尚仁 李庆云 杨福生 刘士德 阎永福 王悦恒 栾继承 程喜凤 谷柏林 【著名演员】 男:秦志平 韩子平 董孝芳 李雷 董宝贵 孙文学 尹为民 董连海 佟长江 徐振武 岳春生 李海 阎光明 傅昌发 丁少良 女:郑淑云 李晓霞 关长荣 闫书平 董玮 朱和平 白凤兰 苏文秀 郑桂云 陈树新 王艳春 白玉民 于莲 李丽颖 石桂琴 张建华 杨宏伟 阎学晶 杨金华 孙晓丽 【民间演员】 王文轩 白玉令 刘桂玉 孙艳芳 赵晓军 小豆豆 王小力 张 涛 关小飞 瞿 波 路小波 关小平 李小宇 董明珠 于小飞 常艳萍 张小波 刘冬梅 孙丽荣 毕佳琪 吉忠利 徐秀丽 魏 三 唐鉴军 王小宝 蒋小东 李毛毛 王小福 张松涛 赵春雷 张小野 崔大笨 崔明亮 王槐阳【二人转导演、编剧、编曲及研究人员】 王中堂 王轶夫 高凤阁 高云梯 隋国钧 刘文彤 刘新 张明远 牛正江 张文奇 白万程 张连俊 王兆一 何川 崔广林 孙士学 隋书今 张宪彬 于永江 杨维宇 王肯 董延瑞 赵云程 张志勋 那炳晨 顾玉增 于宪涛 王彻 苗中一 王凤贤 李忠堂 金士贵 李鹏飞 何庆魁 耿瑛 陈功英 马金萍 马 力 张 震 赵月正 崔 凯【二人转代表作】[编辑本段] 《包公断后》、《二大妈探病》、 《回杯记》、 《连心曲》、《马前泼水》、《梁赛花擀面》、《皇亲梦》、《攀亲家》、《老汉背妻》、《单出头》、《包公赔情》、《孙二娘开店》、《张郎休妻》、《禅宇寺》、《双赶集》、《送鸡还鸡》、《李翠莲还魂》、《六月雪》、《劈山救母》、《红月娥做梦》、《打龙袍》、《密建游宫》、《刘金定探病》、《罗成算卦》、《大将名五更》、《春哥对花》、《张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韩琪杀庙》、《小拜年》、《富贵九子图》、《游西湖》、《杨八姐游春》、《锯大缸》、《包公吊孝》、《冯奎卖妻》、《楼台会》【传统剧目】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
以后又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如《给军属拜年》《丰收桥》等等。
【二人转名人】[编辑本段]赵本山 以演出喜剧小品闻名的赵本山,出身就是二人转演员.赵本山以喜剧小品取得了国内无人能及的地位后,开始极力推广二人转.以刘老根大舞台为代表的一些演出团体和剧场相继出现. 但是包括赵本山所宏扬的绿色二人转在内,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二人转演出已经看不到传统的剧目和演出形式.绿色二人转已经发展为集忽悠、说笑、模仿秀、杂技表演为一体的表演形式. 传统二人转中的表演形式、曲牌、曲调、典目都被打破,突显了对传统的传承发展的一些矛盾.小沈阳 2006年阴历八月十五被赵本山收为徒弟,他男扮女装的另类二人转表演在刘老根大舞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艺名:小沈阳 性别:男 原名:沈鹤 年龄:26岁 属相:鸡 身高(厘米):174 体型:匀称 星座:白羊座(3.21--4.19) 老家: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妻子:沈春阳(即小沈阳的搭档,23岁) 有一女儿(大概两三岁) 人生格言: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性格:浪漫迷人,成熟稳重,风趣幽默,活泼可爱,开朗大方,感情专一,善解人意,诚实坦白 口头禅:为什么呢? 偶像:成吉思汗 喜欢的活动:民间艺术,唱K,看电影,游戏对战 喜欢吃啥:素食 喜欢听的歌:孙楠 刀郎 许巍 喜欢的电影:情色 冯小刚 喜欢去的地方:上海 海边 酒吧 个人介绍:山不转水转 水不转人转 风风火火二人转 转不出的缘里缘外 5月2日,东北三宝小沈阳、孙小宝、郭旺二人转明星集聚北展剧场
二人转好听吗
我是东北人,还是有发言权的。
二人转是很好听的,唱腔非常优美。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
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
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
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
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
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
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要听好听的二人转,一定要听经典的,赵本山、小沈阳等的二人转已不是正宗意义上的二人转了。
推荐以下经典二人转曲目(我最喜欢《回杯记》、《杨八姐游春》):《西厢记》《包公断后》、《二大妈探病》、 《回杯记》、 《柜中缘》、《连心曲》、《马前泼水》、《梁赛花擀面》、《皇亲梦》、《攀亲家》、《老汉背妻》、《单出头》、《包公赔情》、《孙二娘开店》、《张郎休妻》、《禅宇寺》、《双赶集》、《送鸡还鸡》、《李翠莲还魂》、《六月雪》、《劈山救母》、《红月娥做梦》、《打龙袍》、《密建游宫》、《刘金定探病》、《罗成算卦》、《大将名五更》、《春哥对花》、《张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韩琪杀庙》、《小拜年》、《富贵九子图》、《游西湖》、《杨八姐游春》、《锯大缸》、《包公吊孝》、《冯奎卖妻》、《楼台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