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晚蔡明郭达《红娘》小品台词
人物概述刘桂娟,汉族,生于1965年,天津市人。
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
艺术经历1975年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1981年毕业,工程派青衣,兼学花旦和刀马旦。
《玉堂春》、《昭君出塞》、《梅玉配》等流派、风格迥的剧目,她演来均能驾轻就熟,绝不雷同。
后潜心钻研程派艺术,得名宿陶汉祥提携,亲授其《六月雪》、《荒山泪》等剧目。
1986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学演了《红鬃烈马》、《陈三两》等剧。
艺术特色刘桂娟嗓音甜润,扮相俊美,演唱中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她尤其善于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并以各种相应手段贴切的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代表剧目她擅演《红鬃烈马》、《六月雪》、《锁麟囊》和《陈三两》等剧。
获奖情况她曾荣获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奖,2000年荣获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
深得李世济真传刘桂娟是1975年考进天津戏校的,她在这届同学里年纪最小,入学时只有 l0岁。
她入学之初喜欢上文戏课,一提武功课就担忧。
所以从她历年的学习成绩单上看,唱腔课总是名列前茅,而武功课则不理想。
她的唱腔课成绩所以好,是因为她考进戏校之前跟人学扬琴时顺便学会了识简谱,这为她在戏校上文戏课学唱腔打下了基础。
桂娟从小就灵性过人,几年时间,她兼容并蓄青衣、花旦、刀马旦,不同的风格流派都驾轻就熟。
1980年天津市文化局举办全市青少年演员基本功汇报演出,她以尚派《昭君出塞》和梅派《贵妃醉酒》两出戏参演,顺利地拿了演员一等奖;1982年文化局再次举办全市青少年演员基本功汇演,她以程派《六月雪》参演,又获得表演一等奖。
1983年,文化部、全国剧协等单位在北京举办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逝世25周年专场演出,刘桂娟应邀在《六月雪》“探监”一折中扮演窦娥,她那浓郁的程派声腔备受首都戏曲界瞩目,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等领导同志也看了她的演出,都对剧坛上的这位新秀称赞不已。
1984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建立,刘桂娟成为主演之一。
当时李瑞环市长倡导青年京剧团实施封闭式百日集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被请到天津,为刘桂娟加工《陈三两爬堂》和《红鬃烈马》这两出戏,尔后她在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上,以甜润的嗓音、声情并茂的演唱和准确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演功力,获得大奖赛的最佳表演奖,在全国剧坛一举成名。
刘桂娟经多次向李世济提出正式拜其为师,李世济则暗中对桂娟从多方面观察和考验,到了1987年8月1日,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了一场意义特殊的京剧演出,先由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刘桂娟与张克合演《武家坡》,后由中国京剧院的李世济与冯志孝合演《三娘教子》。
戏终,李世济偕刘桂娟站到台前,当众宣布:“从本日起,李世济与刘桂娟建立正式师生关系。
”原来,这场演出竟是以师徒同台献艺的特殊形式替代刘桂娟的“拜师宴”,观众对此报以雷鸣般掌声,此时李瑞环市长也登上舞台,向这对师徒表示祝贺。
李世济要求桂娟学戏不求多而求精,必须学一出落实一出,每一出戏都应该是拳头产品,质量第一才对得起观众。
桂娟遵照老师教导,对自己所演剧目不敢有丝毫马虎,总是精益求精。
刘桂娟得李世济真传,演唱水平日益提高。
十多年前北京《戏剧电影报》面向全国评选最受群众欢迎的五小程旦,她是当选者之一。
2001年她以《六月雪》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京剧演员展演,获表演一等奖。
随后她应第五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邀请,在闭幕式上演出《锁麟囊》,2004年她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再次荣获最佳演员奖。
这些年来她经常在中央电视台的“九州戏苑”、“空中大舞台”、“跟我学”等一些栏目出演,在同代戏曲演员队伍中她是出镜率非常高的一位。
更令人称羡的是她有幸参加了“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先在程砚秋与马连良合演的《桑园会》里为程先生的录音配像,之后又在谭富英与李世济合演的《武家坡》实况录音里为老师李世济配像,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
涉足电视与歌曲刘桂娟在努力钻研传统京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拓宽自己的艺路。
十多年前她开始涉足戏曲电视,先在《包龙图》的《访阴铡判》里扮演柳金蝉。
京剧电视片的台词、唱腔、化妆、表演不同于舞台演出,一切得从头尝试,她不怕挫折,认真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调动自己多年的艺术积累,按照电视艺术片的规律去塑造所扮演的角色,电视片播出后获得了各界的肯定;此后,她又在京剧电视片《玉莲之死》里扮演王玉莲。
这部京剧电视片是根据传统戏《斩经堂》改编的,在改编后的《斩经堂》中,她是个举足轻重的主角,光是唱腔就占去全片二分之一,剧中的一段“反二黄慢板”唱段长达12分钟,且每个镜头都要泪流满面,以致这个单元的戏拍了两天桂娟就哭了两天。
刘桂娟不光戏演得好,歌也唱得相当不错。
1985年《天津日报》举办“希望杯”流行歌曲大奖赛,她是获奖的前12名歌手之一,天津、齐鲁、中旅、内蒙古、香港等音像出版社都为她出版了歌曲磁带。
1987年她随天津青年京剧团赴香港演出,在那里她遇到歌坛明星邓丽君,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好朋友。
近年来她还在一些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里当主持人。
刘桂娟还在《天津日报》上经常发表演出心得、周游世界见闻、校园生活经历之类的散文、随笔。
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
2005年12月她随中央电视台手拉手艺术团赴阿根廷参加央视在那里开播新闻频道的庆祝演出。
尽管她演出、参观等活动繁忙,但仍旧坚持写日记,常将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演出反响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日记的字里行间常常闪烁着这位程派名旦的洒脱情怀。
名闻津门的才女刘桂娟十岁开始学戏,没有进过中学、大学的课堂,但她喜欢读书看报,加强自己的文化和文艺修养。
1996年中国戏曲学院开设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桂娟闻讯后立即向组织申请报考,成为该研究班的第一届学员。
她在研究班除继续跟李世济老师磨练程派艺术外,最重要的课程是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史、戏剧史以及其他文艺理论,这使她的艺术视野顿时开阔起来。
文化素养的加深,使她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提升。
近些年刘桂娟作为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多次到美国、阿根廷、韩国、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演出,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她在港、澳、台地区也很有影响。
2005年她随全国青联“杰出青年访问团”走遍台湾全省,在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与当地同胞作广泛交流,2005年5月她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国艺术学院邀请,为师生们讲授中国京剧,并且表演了《锁麟囊》《六月雪》等传统剧目片断,她的演讲和表演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2006年11月5日,从美国林肯艺术中心传来喜讯:刘桂娟荣获本年度亚洲最杰出艺人金奖,纽约市文化局局长亲自为她颁奖。
这一奖项自1981年由美华艺术协会、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纽约市文化局联合创办以来,先后有张君秋、袁世海、梅葆玖、红线女、傅聪等我国著名艺术家蟾宫折桂,如今年轻的刘桂娟又金榜题名,实属难得。
90年春晚的戏曲小品拷红,唱词和曲调为什么和西厢记当中的拷红不一样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跟随我小红娘你就能见着她,听号令切莫要惊动了她。
为了小品的艺术性和搞笑目的,他唱的是京剧的腔调,穿的是越剧的衣服。
这是京剧《红娘》里的经典唱段《逾墙》一折。
不是《西厢记》。
祝安
戏曲小品《红娘》里,扮演崔莺莺的刘桂娟是那个流派的京剧演员
张派吧(张君秋),要不就是梅派了。
红娘是荀派,不可能是尚派。
戏曲小品《红娘》里,扮演崔莺莺的刘桂娟是那个流派的京剧演员
C. 程派 刘桂娟,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一届),著名程派大师李世济的得意弟子。
蔡明郭达所有的小品
1993年春节联欢晚作品:《黄土坡》 演者:郭蔡明 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越洋电话》 表演者:郭达、蔡明 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父亲》 表演者:郭达、蔡明、赵宝乐、于海伦等 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机器人趣话》 表演者:郭达、蔡明 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过年》 表演者:郭达、蔡明、郭冬临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球迷》 表演者:郭达、蔡明、郭冬临 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红娘》 表演者:郭达、蔡明、刘桂娟、刘晓梅 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邻里之间》 表演者:蔡明 郭达 牛群 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都是亲人》 表演者:郭达、蔡明、李文启、刘晓梅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浪漫的事》 表演者:蔡明、郭达、韩影、于恒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马大姐外传》 表演者:蔡明、郭达、岳秀清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送礼》 表演者:蔡明、郭达、句号、王晴 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梦幻家园》 表演者:郭达、蔡明、王平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 作品:《北京欢迎你》 表演:郭达、蔡明、于恒 作品:《追星族》 表演:郭达、蔡明、赵丽蓉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 小品《家有毕业生》 表演者:蔡明、郭达、郭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