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哲学家胡塞尔方法论格言

哲学家胡塞尔方法论格言

时间:2016-06-03 08:11

哲学家胡塞尔的主要观点、历史地位,以及对他的评价,全面些。

主要著作,他的影响

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

张祥龙先生说胡塞尔的现象学关注在直观中原初地给予我们的东西。

百度对直观的解释(perceptual intuition),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而胡塞尔就已经明确指出,“我们认为被给予性就是:对象在认识中构造自身”。

本质直观不是对感性对象,而是通过对意向对象进行反思(reflexion)的体验活动.理解:本质抽象可以通过归纳,演绎获得.笔记本是黑的,台灯是黑的,笔是黑的,则黑作为颜色是三者的共相.然而此三个判断命题笔记本是黑的,台灯是黑的,笔是黑的之所以可能,一种关于颜色的意向体验必须发生,但黑本身不可能作为实项(如笔记本,台灯等感性体验到的对象)存在,因为所有颜色都要附于物体上,所以只能意项性的被体验到.这一过程已经是在对意向体验到的对象进行反思了,颜色作为从意向对象中析出的本质被体验到.只有这一过程发生,命题才能成立.本质直观在此先于本质抽象而发生.此例只是本质直观在<<逻辑研究>>中的最初含义,以后在胡塞尔的著作中还有其他含义出现.理解现象学,必须以逻辑作为出发点来认识,现象二字不能作为其区分于其他科学的唯一重要标志.

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些

著名的哲学家有:西方古代格拉底、柏、亚里斯多德;西方中世纪:奥古斯汀、那西方近现代:英国: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斯宾塞;罗素、维特根斯坦;法国:笛卡尔、莱布尼兹、帕斯卡、斯宾洛莎、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孔德、帕格森、萨特、福柯--;德国: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弗洛姆、马尔库塞、阿尔都塞--美国:詹姆士、杜威、波普尔--;最著名的十五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培根、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1. 柏拉图: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

2.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及科学的集大成者。

3. 培根:第一个提出了实验法、归纳法,进入近代的第一人。

4. 笛卡尔: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确定了理性的价值。

5. 洛克:对于经验论哲学进行了最系统的阐述。

6. 休谟:将近代哲学中的根本矛盾揭示出来。

7. 康德:哲学大师,完成哲学哥白尼式的革命,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型。

8. 黑格尔:辩证法大师,全面总结了近代哲学。

9. 马克思: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极大的影响了历史。

10. 尼采:他的唯意志超人哲学让人深受震憾,11. 罗素:逻辑实证主义权威,学富五车的人物。

12. 维特根斯坦:哲学天才,也属逻辑实证主义13. 胡塞尔:现象学宗师。

14.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大师。

15. 萨特:存在主义大师,对时代风气有重要影响。

关于哲学家胡塞尔的个人简介

胡塞尔 2003-10-1 1:00:43 aa 阅读347次 --------------------------------------------------------------------------------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

生于现属 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罗斯涅兹城,系犹太族后裔。

他早先 攻读数学、物理,1881年获博士学位,1883年起在维也 纳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1838~1917) 钻研哲学,先后在德国哈雷、哥丁根和弗赖堡大学任教, 1938年病逝于弗赖堡。

胡塞尔的大量著作有些发表于生 前,有些出版于死后,有些仍在整理编辑中。

重要的著作 有:《算术哲学》(1891)、《逻辑研究》(1900~1901)、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 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1929)、《笛卡尔沉思》(1950)、《欧洲科学的危机与 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1959)等。

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 3个时期:前现象学 时期(1900年以前)、现象学前期(1901~1913)和现 象学后期(1913年以后)。

前两个时期主要是批评19世 纪各种经验论的心理主义,发展布伦塔诺的意识意向性 学说,建立了从个人特殊经验向经验的本质结构还原的 “描述现象学”。

他提出了一套描述现象学方法,即通 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 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即“现象”或“现 象本质”。

这一方法又被称作本质还原法。

胡塞尔倡导 的早期现象学运动,主张在各人文学科内运用现象描述 或本质还原法,从中获取较直接、较真确的知识。

胡塞 尔试图借助描述现象学的悬置 (epoch□ )原则,将一切 有关客观与主观事物实在性的问题都存而不论,并把一 切存在判断“加上括号”排除于考虑之外。

他以为这一 哲学立场既可避免当时自然科学中的经验论的“自然主 义”,又可避免当时德国“精神科学”中的历史相对主 义,从而在哲学研究中奠定具有普遍确定性的认识基础。

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意识本身,尤其是意向 性活动或意向关系。

意向关系既包括意向作用(noesis), 又包括意向对象 (noema)。

他认为,意向对象不是客观 实体,意向作用也不是经验性活动,它们分别是聚结于 意向关系体内的特定方面。

他主要研究对象在意识中的 显现方式,即对象的“透视性形变”、显现时的清晰度, 以及意向关系体的统一化作用。

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最终 演变为更彻底的主观先验唯心主义。

目标是使现象学还 原深化为“纯粹意识” 或 “纯自我”,以便使知识的 “客观性”或确定性建立在纯主观性的基础上。

经过这 一还原,一切经验性内容都将被排除,只留下“纯粹意 识”或“先验意识”,包括所谓先验自我、意向作用和 意向对象。

他认为,先验自我是意识和意向结构的最深 核心,同时也是推动心理活动和引发知识结构的总根源。

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所关注的中心课题是先验意识的构成 作用及主体在其特殊视界内经验到的“生活世界”。

他 指出,从个人生活世界向人类共同世界的过渡,是通过 所谓“主体间关系体”来完成的。

胡塞尔因其在现象学 中的先验唯心主义与彻底主观主义的立场、观点,使他 在现象学学派内部不断受到批评。

但他提出的一些分析 方法,在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哲学与人文科学中一直具 有重要影响。

胡塞尔在哲学上引起了一场革命指的是什么?

是指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在20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

  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

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

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现象学”的词源可上溯至18世纪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G.W.F.的著作,但其含义均与胡塞尔的用法不同。

胡塞尔赋予“现象”的特殊含义,是指意识界种种经验类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现象是前逻辑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现象学还原法的结果。

  胡塞尔现象学是在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1838~1917)意向性心理哲学的影响下创立的,但布伦塔诺认为心理行为的意识与该行为对象的意识是同一现象。

胡塞尔则认为二者有分别,意识经验的内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与二者相关的意向性结构,从而离开了主张主体内在性的传统唯心主义,返回到原始的“现象”,即各类经验的“本质”。

在他的倡导下所形成的早期现象学运动,旨在使哲学关注的重点,从当时新康德主义的“批判唯心主义”的主体概念,转向意识经验中的实在对象。

这一运动的主要成员除胡塞尔和对意识中的情绪及价值结构进行现象学描述的舍勒,M.以外,还有所谓哥丁根与慕尼黑小组的A.赖那赫、A.普凡德尔(1870~1941)、M.盖格(1880~1937\\\/1938)、H.康拉德-马修斯以及因加尔登,R.等。

他们分别在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学、心理学、自然哲学、文学理论等研究中,运用现象学描述法探寻研究对象的“本质”,在对象中寻找不变的“先天”因素。

胡塞尔的追随者们当时认为,现象学是一种实在论哲学。

早期现象学运动兴起不久便由于胡塞尔转向先验现象学而趋分化。

胡塞尔通过对意向结构进行先验还原分析,分别研究不同层次的自我、先验自我的构成作用和诸主体间的关系以及自我的“生活世界”等等。

他认为,现象学的根本方法是反思分析,在先验反思过程中存在着意向对象和与其相应的“诸自我”之间盘结交错的反思层次。

胡塞尔指责其追随者们误解了他的“事物本身”的概念,并由于囿于客观主义和实在论而无法达到先验意识水平。

其追随者们指责胡塞尔重返侧重主体概念的唯心论老路。

现象学研究的胡塞尔时期,最终由于海德格尔,M.学说被提出以及舍勒去世(1928)和纳粹上台而宣告结束。

你知道做哲学家应具备什么基本素质吗

哲学家的英文是philosopher,其研究对象是哲学(Phil),意思是一个爱智慧的人。

爱思考就是哲学家的基本素质,以下是百度摘抄。

哲学家是思考自己、生命、世界的人,他要创造的是一种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种知识。

哲学家是一种称谓,而不是一种职业。

哲学家是一种人,它可以是任何人,可以干任何事。

哲学家的英文是philosopher,其研究对象是哲学(Phil),意思是一个爱智慧的人。

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别经验。

胡塞尔说他追求哲学的纯粹结果就像他小时候磨小刀,总是惟恐不够锋利,于是磨呀磨,有一天突然发现小刀磨没有了。

维特根斯坦说他父亲是个生意人,而他的哲学也无非是想把能够算清楚的事情像算帐一样一笔一笔地算清楚(当然,算不清楚的就是死账)。

扩展资料:哲学家的由来一个人或者本来就是或者永远不是哲学家。

希腊人早就知道智慧和知识是有所不同的两种东西,尽管有时候容易被混淆。

Herakleitos就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

否则它就已经使赫西阿德、毕达哥拉斯、克塞诺分尼和赫卡太智慧了”。

老子有另一个角度的类似发现,他要求“绝圣弃智”。

智就是知识,也就是对可道之道的知识(能够表达为规则和既定程序的知识),而智慧则是对不可道之大道的亲近(“道可道非常道”往往被错译为“可说的道理并非永恒的道理”,应该是“可以因循的道理并非永恒的道理”)。

知识总是特定有效的(adhoc),而既然人类的心灵并不是一大堆零碎的知识,那么就一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把各种知识、情感和经验编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心灵,那就是智慧了。

哲学讨论所有的重要问题和观念,表面上好象是其实并不是在生产关于那些问题和观念的知识。

科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等才能够生产知识,哲学家也可以参与生产各种知识(假如有这样的才能的话)。

但是哲学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思考如何使各种知识“艺术地”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具有生态和谐水平的观念\\\/知识体系,这样人们就能够更加和谐地充分地思考各种问题。

简单地说,哲学想创造一种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种知识。

如何学习哲学

你好

我认为初学者应先看些哲学史。

1.罗素《西方哲学史》(有文采,又有极高的学术性,可读性。

强烈推荐

); 2.《苏菲的世界》(适合初学者,因其通俗易懂,曾经风靡全球,也是我比较推荐的。

); 3.黑格尔《逻辑学》(把哲学学到一定程度是,可以看它,属于高难度的一本艰深哲学著作)。

4.《美学》(也是黑格尔的著作,如果你对美学感兴趣的话,美学也属于哲学,可以看此书)学习哲学后,我好像重新认识了世界一样,看事往往比以前入木三分,更深刻的理解世界、更加成熟、老成。

系统的学习哲学,需要有一位好的老师,自己看书时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您有过人的天赋,因为哲学实在过于抽象),报考哲学系是您最佳的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

怎样才能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1.选修哲学分支存在主义,本体论意义的书.建议从尼采读到海德格尔(中间选胡塞尔,萨特,雅斯贝尔斯)尤其你现在的状况选雅斯贝尔斯的<时代的精神状况>和<什么是教育>对你在本体论既个体存在以及认知存在的肯定,可能会有些帮助.2.政治学,里边分派更多,毕竟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都能依托出来其有关上层建筑的理论推荐看些哈耶克的东西,社会契约论也了解点至少,会让你感觉对政治学的感观不是在已经假定意义的神坛上的另外读研,读博或许是个很好的方式,至少我认为.能让你在一个相对去功利化的环境继续完成应有的人生资本积累完成一种去浮.欲.躁的过程.从我理解你的兴趣方向看,应用经济学中博弈论方向或许很适合你关于哲学,政治学的向往.并且理论上更为折中,实用.当然,我想说的是一切价值导向都在于你个体评价,相信你,几年后会很棒的:)

什么是胡塞尔的现象学 分析哲学对于胡塞尔的悬置有

从分析哲学界的总体情说,分析哲学家对尔现象学(包括其现象学悬置)的最主看法恐怕是——不了解、不知道、不关心的“三不”。

这个情况既来自于一些历史因素、流派传统的积累,也确实有一些学理上的深层理由。

从历史和传统的角度来说,分析哲学本身的研究更加注重问题求解和方法论层面的推进,而不太注重对已有哲学名家理论的重构、阐发和评价,或者说后者其实是服从于前者的。

这不光是针对现代之前的哲学家以及现象学家如此,对分析哲学内部的哲学家也是如此。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