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的事迹
中南海最繁忙的人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总管家,也是中南海里最繁忙的人。
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周恩来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辛勤操劳。
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是在 12 小时以上,有时甚至达到18小时。
因此,他被外国友人亲切地称为“全天候的总理”。
周恩来对身边工作人员有这样一个规定:一天 24小时,凡是有重要紧急事情,无论他是在睡觉还是在吃饭,主办急件的同志都要随时向他报告。
1956年夏,河南境内连年暴雨,引发山洪暴发,酿成巨大的水灾,受灾群众达数十万之众。
作为国务院总理,眼看着数十万群众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周恩来忧心如焚,为妥善、周到地处理水患所带来的灾害,尽快地恢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他殚精竭虑,夜以继日,一连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
西花厅的灯光亮了熄,熄了又亮。
周恩来的双眼熬得布满了血丝,凝重的脸庞上写满了疲惫。
这一天,已经是深夜两点多钟,精疲力竭的周恩来坐在办公桌旁,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就在这时,突然又来了急件,秘书认为总理实在是太累了,不忍心去叫醒他,想等他睡醒了再向他汇报,就没有叫醒他。
谁知周恩来仅仅是打了个盹,大概半小时后,周恩来从睡梦中一下惊醒,他睁开朦胧的睡眼,猛地站起,非常自责地说:“我怎么睡着了呢
”然后,他又心急如焚地询问秘书有没有灾区的消息,秘书吱吱唔唔地说:“半小时前,刚刚传来一则消息。
”周恩来听后,立即扬起两道浓眉,非常生气地说:“简直是胡闹
同志,你知道你误了多大的事,你这样做就是对灾区人民不负责任。
”秘书感觉非常委屈, 嘴里嘟哝着说:“总理,你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身体是要累垮的。
我想让你多睡一会儿。
” 周恩来似乎感觉自己对秘书的批评有点过分了,他舒缓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秘书说:“对不起
刚才我言重了。
但是,在我身边工作这么多年,你应该知道,我是一国总理,我的时间不属于我个人。
我少睡点觉算什么,发大水关系到几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你记住,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我在干什么,只要有急件,你必须及时向我报告。
这个规矩坚决不能破坏。
” 西花厅那深夜不熄的灯光,陪伴我们敬爱的总理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西花厅那璀璨不灭的灯光告诉你,周恩来是中南海里最繁忙的人。
摘自周恩来故乡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网站 1.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 女
”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
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
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
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 女在我国台湾省。
”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
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 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 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
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 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
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
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周恩来的故事 —— 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 这天下午周总理就要离开杭州了。
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总理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总理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
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
11 时左右,周总理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
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
当周总理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 ! ”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总理叫秘书去结账。
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总理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 ! ”周总理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
”店里 经理知道周总理的脾气,若不收钱,总理会生气的,就收了 10 元钱。
谁知周 总理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 10 元钱怎么够呢 ? 一定要按牌价收足。
”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 5 元钱。
不料,又被周 总理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
总理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 一样付钱嘛 ! ”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 5 元钱。
这样共收了 20 元钱。
哪里晓得过了 1 个小时后,笕桥机场给楼外楼经理打来了电话,说周总理临上飞机前留下 10 元钱,付中午的饭费。
楼外楼经理和职工们捧着这 30 元钱,都深深地为总理的这种廉洁奉公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
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总理的吩咐去做,当即把当天午餐的饭菜,按照牌价单仔细算了一下,总共 19 元 5 角,和普通顾客一样结了账,并给周总理写了份详细报 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 10 元 5 角,寄给北京国务院周总理办公室。
周恩来的事迹
漫说周恩来的“平易近民” ○ 高长武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归从。
进一步说,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条治国为政的道理:制定的政策贴近老百姓,维护他们的利益,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这个道理反映在执政者的风格上,就是“平易近民”四个字。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政府总理,周恩来是“平易近民”的典范。
“平易近民”,必然与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虽身居高位,但从来都把自己视为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1958年夏,黄河中下游出现严重洪灾。
7月18日上午,正在上海考察的周恩来接到报告,立即赶往受灾最严重的郑州视察灾情。
当晚,他来到邙山脚下的黄河岸边,查看水势和救灾的情况,并冒雨鼓励大家与洪灾作斗争。
秘书见周恩来衣服都淋湿了,忙撑起雨伞。
周恩来立即阻止,说:“你看大家不都是一样在雨里淋着吗
”对一位政府总理来说,面对雨中灾民,虽然打伞与否只是一件小事,可二者体现出来的为政风格则是迥异的。
“平易近民”,必然平等待人,不摆官架子。
周恩来一有空就深入群众中间,亲切地询问百姓冷暖,倾听群众心声。
1956年5月6日,周恩来到太原钢铁厂视察。
当他来到高炉现场时,值班工人史悠国正在忙碌。
周恩来热情地向他伸出了手。
史悠国看着自己满是油污的手,有些不好意思,正在进退为难之时,周恩来和蔼可亲地笑着说:“小伙子,没关系,来
”说着便紧紧握住史悠国的手,并亲切询问有关情况。
正是这样的握手,把周恩来以至党和国家与老百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平易近民”,必然勤恳为民,不当官老爷。
周恩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春蚕吐丝的精神兢兢业业,忘我工作。
正如后来所说的:“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
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
得知地震的消息后,周恩来乘直升机迅速赶往震区,冒着余震的危险,检查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
一直忙碌到夜里,他才在驻邢台部队的营房里,与战士们一起吃了一点烙饼和煮白菜。
周恩来始终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勤务员”,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在他晚年重病缠身之后也依然如此。
1975年3月,周恩来在医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20天时间内,曾先后会见了赞比亚、圭亚那、新加坡、摩洛哥、斯里兰卡的政要或政府代表团,同时还在3月15日主持了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此外还处理了许多日常政务。
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手术前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
以上只是捡拾了几个例子。
实际上,“平易近民”的为政风格早已融化到周恩来一生所做的许许多多琐细事情中,是他爱民之情的自然流露,成为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正因如此,老百姓才会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
也正因如此,凡接触过周恩来的人,包括不少外国人士,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染。
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周恩来邀请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松崎君代到中南海住所作客。
就餐时,周恩来请松崎坐在紧靠自己的右侧,并用他那不太方便的右手,不断往松崎菜碟里夹菜,劝她多吃点。
在得知松崎的父亲曾在制酒行业工作后,周恩来取出自己珍藏的两瓶茅台酒,让松崎带回去,请她父亲尝尝。
周恩来平易近人的举动使松崎十分感动。
1978年再访中国时,松崎曾用日文写下“周恩来总理,您活在我心中”这十一个字,来表达她对周恩来的景仰和怀念。
在为政风格上,与“平易近民”截然相反的是官僚主义。
而对于官僚主义,周恩来则是坚决反对的。
1956年5月17日,他在关于昆曲《十五贯》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严肃批评:“现在有个风气,对领导不称首长就会有人怪”,“老百姓想见做‘官’的是多难啊
”我们做“官”的人,应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正在为人民服务”。
1963年5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列举了官僚主义的12种表现,并细数了其种种危害,认为“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作风已经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许多损失,如果听其发展,不坚决加以克服,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同时,他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
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更是严格要求,无论谁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他都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并责令改正。
古人云:“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一批又一批“平易近民”的共产党人的严格自律和不懈努力,新中国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保持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17〕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