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南怀瑾生死格言

南怀瑾生死格言

时间:2014-03-04 12:08

南怀瑾:你的平生所学抵得过生死吗?

解释: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彻世机枢,私一滴投于巨壑。

--德山禅师  ...........................  <<金刚经说什么》诗词辑录  1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2万里青天开口笑,三间白屋竖拳头。

  3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清 赵翼  4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唐 武则天  5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武则天  6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7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8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9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10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 王实甫《西厢记》  11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宋 苏轼  12缁衣换却冕旒轻,托钵千家汗漫行。

何事劳生终草草,蒲团洗尽旅途情。

--南怀瑾  13万象都缘一念波,护心那用修多罗。

岩中宴坐已多事,况起多余问什么。

--南怀瑾  14四相初生四象殊,羲皇以上一无无。

剧怜多少修途客,寿我迷人犹讳愚。

--南怀瑾  15人生踪迹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南怀瑾  16形役心劳尘役人,浮生碌碌一心身。

繁华过眼春风歇,来往双丸无住轮。

--南怀瑾  17反复叮咛无相形,觉时恋梦梦恋醒。

慈悲空洒常啼泪,沉醉心扉依旧扃。

--南怀瑾  18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

  19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

--文喜和尚  20烧香不敲磬,菩萨不相信。

拜佛不放炮,菩萨不知道。

  21才说点头头已点,案山自有点头时。

  22金鸡夜半作雷鸣,好梦惊回暗犹明。

悟到死生如旦暮,信知万象一毛轻。

--南怀瑾  23巢空鸟迹水波纹,偶尔成文似锦云。

得失往来都不是,有无俱遣息纷纷。

--南怀瑾  24锦绣乾坤似奕棋,人天福德枉成痴。

原来佛法无多子,脱缚离粘说向谁。

--南怀瑾  25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

  26曾拜瑶池九品莲,希夷授我指玄篇。

光阴荏苒真容易,回首沧桑五百年。

--清 刘鹗  27四果阶梯着意成,由来一念最难平。

儿啼黄叶飘然落,诳捏空拳大小擎。

--南怀瑾  28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29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唐 丹霞天然禅师  30外我无身是大身,若留净土即留尘。

然灯吩咐庄严地,挂角羚羊何处寻。

--南怀瑾  31万斛珠量斗富豪,江山无主月轮高。

娑婆泪海三千界,争入空王眼睫毛。

--南怀瑾  32天人针砭一言师,尊敬方知无可疑。

涕泪感恩拜未了,万缘放却只低眉。

--南怀瑾  33世界微尘沤沫身,悬崖撒手漫传薪。

黄花翠竹寻常事,般若由来触处津。

--南怀瑾  34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35优昙花发实还无,尘刹今吾非故吾。

笑指白莲闲处看,污泥香里养灵珠。

--南怀瑾  3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 龚自珍  37跃马投鞭星斗横,一呼百喏作雷鸣。

江山无恙渔翁老,何似灵山补衲轻。

--南怀瑾  38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39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唐 永嘉玄觉禅师  40业识奔驰相续流,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但了无心当下休。

--南怀瑾  41抟空为块块非真,粉块为空空亦尘。

罔象玄珠踪迹杳,故留色相幻人人。

--南怀瑾  42形形色色不同观,手眼分明一道看。

宇宙浮沤心起灭,虚空无著为谁安。

--南怀瑾  43浮图楼阁立中天,点滴功勋岂自然。

倒却刹竿回首望,繁华散尽梦如烟。

--南怀瑾  44形象由来不是真,都依心色起闲因。

可堪举世痴狂客,偏向枯桩境里寻。

--南怀瑾  45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46为谁辛苦说菩提,倦卧空山日又西。

遥指海东新月上,夜深忽闻远鸡啼。

--南怀瑾  47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 罗隐《蜂》  48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

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南怀瑾  49镜花水月梦中尘,无著方知尘亦珍。

画出牡丹终是幻,若无根土复何春。

--南怀瑾  50富嫌千口犹伶仃,贫恨身存似绁刑。

何事庄生齐物了,一声青磬万缘醒。

--南怀瑾  51同为物化到娑婆,忧乐无端且放歌。

钟鼓歇时魔舞散,悠然一曲定风波。

--南怀瑾  52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时不重来。

  53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南怀瑾  54粉墨登场笙管浓,谁知槛外雪花重。

推窗窥见清凉界,明月芦花不定踪。

--南怀瑾  55翻云覆雨雨成云,点滴如丝乱不分。

冻作冰河冰化水,漫从光影捉斜曛。

--南怀瑾  56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牵挂,涅磐生死等空花。

--唐 张拙  57默然无语是真闻,情到无心意已薰。

撒手大千无一物,莫凭世味论功勋。

--南怀瑾  58安排摆布只为他,身外无心不着磨。

若向画眉深浅看,迷人岂止髻堆螺。

--南怀瑾  59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

同时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

--南怀瑾  60九霄鹤呖响无痕,泣血杜鹃落尽魂。

谱到狮弦声断续,为谁辛苦唱荒村。

--南怀瑾  61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唐 吕纯阳  62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是吾心绪太无聊。

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63衡阳归雁一声声,圣域贤关几度更。

蓑笠横挑烟雨散,苍茫云水漫闲行。

--南怀瑾  《楞严大义今释》诗词辑录  1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无题》  3紫陌芳尘日转斜,琵琶门巷偶停车。

枝头罗绮春无限,落尽天人一夜华。

  好梦初回月上纱,碧天净挂玉钩斜。

一声萧寺空林馨,敲醒床头亿万家。

  碧纱窗外月如银,宴坐焚香寄此身。

不使闲情生绮障,莫教觉海化红尘。

--南怀瑾  4羊亡几度泣多歧,错认梅花被雪迷。

疑假疑真都不是,残蕉有鹿梦成痴。

  一枕沉酣杜德机,尘埃野马乱相吹。

壶中偶放偷天日,照破乾坤无是非。

--南怀瑾  5华发无知又上颠,几回揽镜奈何天。

离离莫羡春风草,落尽还生年复年。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南怀瑾  6碎却菩提明镜台,春光秋色两无猜。

年来不用观花眼,一任繁华眼里栽。

  不汝还兮更是谁

儿时门巷总依稀。

寻巢犹是重来燕,故傍空梁自在飞。

--南怀瑾  7鱼龙鹏雁互相催,瞬息千秋息往来。

小坐闲窗观万化,乾坤一马走云雷。

  万物由来自不齐,南山高过北山低。

空明虚室时生白,子夜漫漫啼木鸡。

--南怀瑾  8谁教苦自结同心,魂梦清宵带影临。

悟到息机唯一念,何须解缚度金针。

  妙高峰顶路难寻,万转千回枉用心。

偶傍清溪闲处立,一声啼鸟落花深。

  秋风落页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  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将进酒》  10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 孟郊《游子吟》  11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12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

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欲海情波似酒浓,清时翻笑醉时浓。

莫将粒粒菩提子,化做相思红豆红。

  几年魂梦出尘寰,浊世保方乞九还。

一笑抛经高卧稳,龙归沧海虎归山。

--南怀瑾  13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彻世机枢,私一滴投于巨壑。

--德山禅师  金刚经说什么》诗词辑录  1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2万里青天开口笑,三间白屋竖拳头。

  3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清 赵翼  4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唐 武则天  5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武则天  6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7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8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9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10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 王实甫《西厢记》  11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宋 苏轼  12缁衣换却冕旒轻,托钵千家汗漫行。

何事劳生终草草,蒲团洗尽旅途情。

--南怀瑾  13万象都缘一念波,护心那用修多罗。

岩中宴坐已多事,况起多余问什么。

--南怀瑾  14四相初生四象殊,羲皇以上一无无。

剧怜多少修途客,寿我迷人犹讳愚。

--南怀瑾  15人生踪迹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南怀瑾  16形役心劳尘役人,浮生碌碌一心身。

繁华过眼春风歇,来往双丸无住轮。

--南怀瑾  17反复叮咛无相形,觉时恋梦梦恋醒。

慈悲空洒常啼泪,沉醉心扉依旧扃。

--南怀瑾  18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

  19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

--文喜和尚  20烧香不敲磬,菩萨不相信。

拜佛不放炮,菩萨不知道。

  21才说点头头已点,案山自有点头时。

  22金鸡夜半作雷鸣,好梦惊回暗犹明。

悟到死生如旦暮,信知万象一毛轻。

--南怀瑾  23巢空鸟迹水波纹,偶尔成文似锦云。

得失往来都不是,有无俱遣息纷纷。

--南怀瑾  24锦绣乾坤似奕棋,人天福德枉成痴。

原来佛法无多子,脱缚离粘说向谁。

--南怀瑾  25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

  26曾拜瑶池九品莲,希夷授我指玄篇。

光阴荏苒真容易,回首沧桑五百年。

--清 刘鹗  27四果阶梯着意成,由来一念最难平。

儿啼黄叶飘然落,诳捏空拳大小擎。

--南怀瑾  28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29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唐 丹霞天然禅师  30外我无身是大身,若留净土即留尘。

然灯吩咐庄严地,挂角羚羊何处寻。

--南怀瑾  31万斛珠量斗富豪,江山无主月轮高。

娑婆泪海三千界,争入空王眼睫毛。

--南怀瑾  32天人针砭一言师,尊敬方知无可疑。

涕泪感恩拜未了,万缘放却只低眉。

--南怀瑾  33世界微尘沤沫身,悬崖撒手漫传薪。

黄花翠竹寻常事,般若由来触处津。

--南怀瑾  34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35优昙花发实还无,尘刹今吾非故吾。

笑指白莲闲处看,污泥香里养灵珠。

--南怀瑾  3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 龚自珍  37跃马投鞭星斗横,一呼百喏作雷鸣。

江山无恙渔翁老,何似灵山补衲轻。

--南怀瑾  38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39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唐 永嘉玄觉禅师  40业识奔驰相续流,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但了无心当下休。

--南怀瑾  41抟空为块块非真,粉块为空空亦尘。

罔象玄珠踪迹杳,故留色相幻人人。

--南怀瑾  42形形色色不同观,手眼分明一道看。

宇宙浮沤心起灭,虚空无著为谁安。

--南怀瑾  43浮图楼阁立中天,点滴功勋岂自然。

倒却刹竿回首望,繁华散尽梦如烟。

--南怀瑾  44形象由来不是真,都依心色起闲因。

可堪举世痴狂客,偏向枯桩境里寻。

--南怀瑾  45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46为谁辛苦说菩提,倦卧空山日又西。

遥指海东新月上,夜深忽闻远鸡啼。

--南怀瑾  47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 罗隐《蜂》  48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

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南怀瑾  49镜花水月梦中尘,无著方知尘亦珍。

画出牡丹终是幻,若无根土复何春。

--南怀瑾  50富嫌千口犹伶仃,贫恨身存似绁刑。

何事庄生齐物了,一声青磬万缘醒。

--南怀瑾  51同为物化到娑婆,忧乐无端且放歌。

钟鼓歇时魔舞散,悠然一曲定风波。

--南怀瑾  52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时不重来。

  53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南怀瑾  54粉墨登场笙管浓,谁知槛外雪花重。

推窗窥见清凉界,明月芦花不定踪。

--南怀瑾  55翻云覆雨雨成云,点滴如丝乱不分。

冻作冰河冰化水,漫从光影捉斜曛。

--南怀瑾  56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牵挂,涅磐生死等空花。

--唐 张拙  57默然无语是真闻,情到无心意已薰。

撒手大千无一物,莫凭世味论功勋。

--南怀瑾  58安排摆布只为他,身外无心不着磨。

若向画眉深浅看,迷人岂止髻堆螺。

--南怀瑾  59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

同时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

--南怀瑾  60九霄鹤呖响无痕,泣血杜鹃落尽魂。

谱到狮弦声断续,为谁辛苦唱荒村。

--南怀瑾  61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唐 吕纯阳  62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是吾心绪太无聊。

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63衡阳归雁一声声,圣域贤关几度更。

蓑笠横挑烟雨散,苍茫云水漫闲行。

--南怀瑾  《楞严大义今释》诗词辑录  1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无题》  3紫陌芳尘日转斜,琵琶门巷偶停车。

枝头罗绮春无限,落尽天人一夜华。

  好梦初回月上纱,碧天净挂玉钩斜。

一声萧寺空林馨,敲醒床头亿万家。

  碧纱窗外月如银,宴坐焚香寄此身。

不使闲情生绮障,莫教觉海化红尘。

--南怀瑾  4羊亡几度泣多歧,错认梅花被雪迷。

疑假疑真都不是,残蕉有鹿梦成痴。

  一枕沉酣杜德机,尘埃野马乱相吹。

壶中偶放偷天日,照破乾坤无是非。

--南怀瑾  5华发无知又上颠,几回揽镜奈何天。

离离莫羡春风草,落尽还生年复年。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南怀瑾  6碎却菩提明镜台,春光秋色两无猜。

年来不用观花眼,一任繁华眼里栽。

  不汝还兮更是谁

儿时门巷总依稀。

寻巢犹是重来燕,故傍空梁自在飞。

--南怀瑾  7鱼龙鹏雁互相催,瞬息千秋息往来。

小坐闲窗观万化,乾坤一马走云雷。

  万物由来自不齐,南山高过北山低。

空明虚室时生白,子夜漫漫啼木鸡。

--南怀瑾  8谁教苦自结同心,魂梦清宵带影临。

悟到息机唯一念,何须解缚度金针。

  妙高峰顶路难寻,万转千回枉用心。

偶傍清溪闲处立,一声啼鸟落花深。

  秋风落页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  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将进酒》  10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 孟郊《游子吟》  11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12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

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欲海情波似酒浓,清时翻笑醉时浓。

莫将粒粒菩提子,化做相思红豆红。

  几年魂梦出尘寰,浊世保方乞九还。

一笑抛经高卧稳,龙归沧海虎归山。

--南怀瑾  13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彻世机枢,私一滴投于巨壑。

--德山禅师  金刚经说什么》诗词辑录  1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2万里青天开口笑,三间白屋竖拳头。

  3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清 赵翼  4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唐 武则天  5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武则天  6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7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8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9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10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 王实甫《西厢记》  11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宋 苏轼  12缁衣换却冕旒轻,托钵千家汗漫行。

何事劳生终草草,蒲团洗尽旅途情。

--南怀瑾  13万象都缘一念波,护心那用修多罗。

岩中宴坐已多事,况起多余问什么。

--南怀瑾  14四相初生四象殊,羲皇以上一无无。

剧怜多少修途客,寿我迷人犹讳愚。

--南怀瑾  15人生踪迹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南怀瑾  16形役心劳尘役人,浮生碌碌一心身。

繁华过眼春风歇,来往双丸无住轮。

--南怀瑾  17反复叮咛无相形,觉时恋梦梦恋醒。

慈悲空洒常啼泪,沉醉心扉依旧扃。

--南怀瑾  18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

  19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

--文喜和尚  20烧香不敲磬,菩萨不相信。

拜佛不放炮,菩萨不知道。

  21才说点头头已点,案山自有点头时。

  22金鸡夜半作雷鸣,好梦惊回暗犹明。

悟到死生如旦暮,信知万象一毛轻。

--南怀瑾  23巢空鸟迹水波纹,偶尔成文似锦云。

得失往来都不是,有无俱遣息纷纷。

--南怀瑾  24锦绣乾坤似奕棋,人天福德枉成痴。

原来佛法无多子,脱缚离粘说向谁。

--南怀瑾  25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

  26曾拜瑶池九品莲,希夷授我指玄篇。

光阴荏苒真容易,回首沧桑五百年。

--清 刘鹗  27四果阶梯着意成,由来一念最难平。

儿啼黄叶飘然落,诳捏空拳大小擎。

--南怀瑾  28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

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29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唐 丹霞天然禅师  30外我无身是大身,若留净土即留尘。

然灯吩咐庄严地,挂角羚羊何处寻。

--南怀瑾  31万斛珠量斗富豪,江山无主月轮高。

娑婆泪海三千界,争入空王眼睫毛。

--南怀瑾  32天人针砭一言师,尊敬方知无可疑。

涕泪感恩拜未了,万缘放却只低眉。

--南怀瑾  33世界微尘沤沫身,悬崖撒手漫传薪。

黄花翠竹寻常事,般若由来触处津。

--南怀瑾  34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

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35优昙花发实还无,尘刹今吾非故吾。

笑指白莲闲处看,污泥香里养灵珠。

--南怀瑾  3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 龚自珍  37跃马投鞭星斗横,一呼百喏作雷鸣。

江山无恙渔翁老,何似灵山补衲轻。

--南怀瑾  38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39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唐 永嘉玄觉禅师  40业识奔驰相续流,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但了无心当下休。

--南怀瑾  41抟空为块块非真,粉块为空空亦尘。

罔象玄珠踪迹杳,故留色相幻人人。

--南怀瑾  42形形色色不同观,手眼分明一道看。

宇宙浮沤心起灭,虚空无著为谁安。

--南怀瑾  43浮图楼阁立中天,点滴功勋岂自然。

倒却刹竿回首望,繁华散尽梦如烟。

--南怀瑾  44形象由来不是真,都依心色起闲因。

可堪举世痴狂客,偏向枯桩境里寻。

--南怀瑾  45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46为谁辛苦说菩提,倦卧空山日又西。

遥指海东新月上,夜深忽闻远鸡啼。

--南怀瑾  47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 罗隐《蜂》  48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

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南怀瑾  49镜花水月梦中尘,无著方知尘亦珍。

画出牡丹终是幻,若无根土复何春。

--南怀瑾  50富嫌千口犹伶仃,贫恨身存似绁刑。

何事庄生齐物了,一声青磬万缘醒。

--南怀瑾  51同为物化到娑婆,忧乐无端且放歌。

钟鼓歇时魔舞散,悠然一曲定风波。

--南怀瑾  52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时不重来。

  53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南怀瑾  54粉墨登场笙管浓,谁知槛外雪花重。

推窗窥见清凉界,明月芦花不定踪。

--南怀瑾  55翻云覆雨雨成云,点滴如丝乱不分。

冻作冰河冰化水,漫从光影捉斜曛。

--南怀瑾  56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牵挂,涅磐生死等空花。

--唐 张拙  57默然无语是真闻,情到无心意已薰。

撒手大千无一物,莫凭世味论功勋。

--南怀瑾  58安排摆布只为他,身外无心不着磨。

若向画眉深浅看,迷人岂止髻堆螺。

--南怀瑾  59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

同时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

--南怀瑾  60九霄鹤呖响无痕,泣血杜鹃落尽魂。

谱到狮弦声断续,为谁辛苦唱荒村。

--南怀瑾  61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唐 吕纯阳  62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是吾心绪太无聊。

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63衡阳归雁一声声,圣域贤关几度更。

蓑笠横挑烟雨散,苍茫云水漫闲行。

--南怀瑾  《楞严大义今释》诗词辑录  1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无题》  3紫陌芳尘日转斜,琵琶门巷偶停车。

枝头罗绮春无限,落尽天人一夜华。

  好梦初回月上纱,碧天净挂玉钩斜。

一声萧寺空林馨,敲醒床头亿万家。

  碧纱窗外月如银,宴坐焚香寄此身。

不使闲情生绮障,莫教觉海化红尘。

--南怀瑾  4羊亡几度泣多歧,错认梅花被雪迷。

疑假疑真都不是,残蕉有鹿梦成痴。

  一枕沉酣杜德机,尘埃野马乱相吹。

壶中偶放偷天日,照破乾坤无是非。

--南怀瑾  5华发无知又上颠,几回揽镜奈何天。

离离莫羡春风草,落尽还生年复年。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南怀瑾  6碎却菩提明镜台,春光秋色两无猜。

年来不用观花眼,一任繁华眼里栽。

  不汝还兮更是谁

儿时门巷总依稀。

寻巢犹是重来燕,故傍空梁自在飞。

--南怀瑾  7鱼龙鹏雁互相催,瞬息千秋息往来。

小坐闲窗观万化,乾坤一马走云雷。

  万物由来自不齐,南山高过北山低。

空明虚室时生白,子夜漫漫啼木鸡。

--南怀瑾  8谁教苦自结同心,魂梦清宵带影临。

悟到息机唯一念,何须解缚度金针。

  妙高峰顶路难寻,万转千回枉用心。

偶傍清溪闲处立,一声啼鸟落花深。

  秋风落页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  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将进酒》  10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 孟郊《游子吟》  11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12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

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欲海情波似酒浓,清时翻笑醉时浓。

莫将粒粒菩提子,化做相思红豆红。

  几年魂梦出尘寰,浊世保方乞九还。

一笑抛经高卧稳,龙归沧海虎归山。

--南怀瑾  13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彻世机枢,私一滴投于巨壑。

--德山禅师  金刚经说什么》诗词辑录  1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2万里青天开口笑,三间白屋竖拳头。

  3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清 赵翼  4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td>

听南怀瑾讲老子读后感

不管听谁讲 都是作者自己的一种态度。

他会把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自觉或不自觉的借用老子。

(当然不是说我。

你要非以为是我,那也行,吃亏就是占便宜)来影响到众多的或许接触过或许还未曾接触过老子(如上)的人。

老子一生秉信的都是无为。

你或许可以在无为这个词上动下心思。

想想骑着青牛出函谷的小老头,也头发如霜染,或许也佝偻身影。

他没有带走什么,也没想过一定要留下什么来让自己被纪念。

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而有恒的或许只有他信仰的无为

怎样理解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

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角。

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

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然后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盘不二。

将修行和现实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

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

佛法就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如化,必然是在世间才能觉悟到,觉悟与世间是不能相离的,没有世间,你又哪儿去求觉悟呢

哪儿去找菩提呢

要知道,从体上讲,菩提和烦恼是没有两样的,千万不要离开了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

学佛之人若无法将佛法落实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从身、口、意三业之中彻底的反省与改变自己,以得到革新与超越,那么,你对佛法的追求将也会是虚妄一场。

说到修佛学佛修行,很多人认为,找个清静的地方,远离这个世间红尘才可修,或者搞个闭关、出家才能修,却不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

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行住坐卧乃至吃饭穿衣、种地砍柴、游山玩水,无不是参禅悟道。

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

一切修行不能离开世间,离开世间的修行永不可能成就。

一切如来示现八正道成佛,必然是在世间。

一切菩萨必然入世、度生。

一切大罗汉即便经过八万四千大劫,还是要回到世间,还是要入世度生。

一切世界有三界,跳出三界,却无个第四界可去,仍然是在三界入世度生。

若是修不好世间法,而妄图修行成佛,是没有可能的。

即便是带业往生,在极乐世界修行,也只是暂时不还旧债,迟早还是要来这个世界了清债务,绝不是永不再来的。

正如南怀瑾老先生在《南禅七日》里所讲,成佛做祖了怎么样,还是要来渡众生的。

所以修好世间法很重要,是基础。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 这是许多学佛人背得烂熟的话;在六祖许多精辟的语句中,这也是其中的一句。

说来容易,真正理解了、实行了的人还是少见啊

佛法就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如化,必然是在世间才能觉悟到,觉悟与世间是不能相离的,没有世间,你又哪儿去求觉悟呢

哪儿去找菩提呢

要知道,从体上讲,菩提和烦恼是没有两样的,千万不要离开了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

烦恼都不会用,喜怒哀乐都没有了,你说这象什么佛

该喜则喜,该怒则怒,喜怒哀乐的本性就是菩提。

佛经上说:“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

以第一义不二故。

”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回头时,胡作非为是张三,回头后,安分守己、助人为乐的还是那个张三。

回头做好事的那个力量,就是他以前干坏事的那个力量嘛。

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千万不要离开世间,离开自己的烦恼到别处去求什么法。

你要在世间深悟到世间的真相,倒过来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变成了你的妙用,全是菩提了。

如果没有这些喜怒哀乐,佛又用什么来给众生说法呢

用什么方便来接引众生呢

佛是烦恼学的专家,是烦恼学的大博士,其原因,佛就是从烦恼中钻出来的,深通烦恼,故能明了一切众生的烦恼,也才因之建立了种种降伏烦恼、转烦恼成菩提的法。

所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

这四句的确太好太妙了,可以说是禅宗的总纲。

有的人一说修行,总想找个清净地方,去闭关。

你见那些闭关的有几个成功的

“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

”闭关是有大本钱才行的。

这些人不懂得佛法在世间,只有在世间才能觉悟的道理,也没有半点火候,就去闭关,往往烦恼一来,想老婆了,想酒肉了,想朋友了,想热闹了,结果是闭不了几天。

有的人倒有勇气,强撑着,结果弄出病来。

有些人倒是有“成果”,结果修成了“百不思、百不想”的废人。

要多些时间看看自己,看自己做过的事,用以上来对照,不照已,照心。

『佛法』是指佛祖相传顿教之法。

『世间』,「世」有迁流的意思,「间」有界限的意思。

世间与世界是相同的意思。

佛法讲世间,一般讲两种世间:一种是「有情世间」,另外一种是「器世间」。

佛法就在世间里面,不需要离开世间去求取正觉。

儒家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

」如果离开世间做人的本分,去寻觅菩提觉道,就好比向兔子头上去找角一样的傻。

兔没有角,就好比离开世间,决定没有菩提一样。

古德也常用金与器来比喻,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若舍器去求金,就与求兔角是一样愚痴。

世间一切诸法,佛在《法华经》为我们作「如是」之解,所谓「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能见到这十大要领,你就能见到百界千如。

见到百界千如,才是真正的世间觉,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分作三句读。

以「相」来说,第一句「如是相」,第二句是「是相如」,第三句是「相如是」。

一个字有三种读法,十个字合起来就三十种读法,从这个读法里面,我们就能悟入一切法的真实相。

我们修学果然能依照十如是用心,时节因缘成熟,头头是道,遇缘触着,当下豁然大悟。

这种境界,在古代依照这种方法修行见性的人很多。

由此可知,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

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然后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盘不二。

可见,迷就叫世间,觉就叫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迷悟在心,不在境界。

所以,境界确实是「如」、「是」;换句话说,有所「不如」,有所「不是」,都是迷心的错误妄见。

古人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

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一切戒定慧,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如是之法,我们要是能稍稍体会得,与佛又有什么不相同呢

所以,只要我们在一切境界中不起贪瞋妄念,离开一切善恶的妄想,行住坐卧,触目遇缘,与佛之妙用也没有什么不相同的。

古人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我们要是把一切心息掉,妄情从哪里起来

妄情不起,起作用的就是真心。

所谓「但息妄缘,即如如佛」,这就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慧律法师也曾开示过:学佛要能有正确的修行观,才能开启内在本有的智慧。

有的佛教徒在尚未学佛以前还算是很快乐的,但是学佛以后,他自己觉得痛苦,旁人也跟著难过。

曾有一位女信徒的先生跑来找我,向我「讨回」他的老婆。

他抱怨:「从他太太学佛以后,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修行的功课,家事不做,小孩子上、下课也不接送;而我下班回到家里,肚子饿得不得了想吃饭,她却叫我带著小孩去馆子吃。

」如此,平日和谐的生活不再,增加的是每日固定的争吵。

在家居士有心学佛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认清楚自己与出家的法师在修行上是有分别的;不论修行的基本态度或修行的方法都应该不相同。

出家人以修行为他一生的职志,每日必须花很多时间在念佛、拜佛或打坐等等,与修行相关的功课上。

而在家居士就无法做到如此,因为如果你每天花十多个小时来做功课,结果往往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亲子疏离,友情消失。

因为你为了「修行」而忘了自己的本份,自然而然,学佛就变成了一种痛苦与负担。

事实上,修行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绝不是有了师父不要老公,有了佛法就不用吃饭。

学佛了,更应先尽到自己为人妇、为人母的本份,将家庭料理照顾好之后,这样,你用多馀的时间来念佛拜佛、亲近三宝,不仅家庭和谐美满,而自己也更能以观照的工夫来突破贪欲与执著,巧妙地思惟如何运用佛法待人处事,如此,智慧才能获得提升与开发。

学佛之人若无法将佛法落实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从身、口、意三业之中彻底的反省与改变自己,以得到革新与超越,那么,你对佛法的追求将也会是虚妄一场。

言而有信的名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言必行,行必果。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美)马克.吐温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法)莫里哀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 信用难得易失。

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

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美)罗斯福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英)哈伯特 (以上名人名言摘自 1.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美)马克.吐温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法)莫里哀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 信用难得易失。

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日)池田大作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

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中)三毛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美)罗斯福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英)哈伯特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季布“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札挂剑徐君墓树 ——《史记》抱歉,这段故事忘记出自《史记》中的哪一篇了,但想起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周室治国齐家的故事》中有载。

乌将军一饭必酬 ——《三言二拍》范巨卿鸡黍生死交 ——《三言二拍》余伯牙摔琴谢知音 ——《三言二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

(悟道是请长假,还是要再来的.)南怀瑾大师说过这句话吗

南怀瑾先生不是这么说的。

他说的是小乘罗汉入有余依涅槃是了分段生死,不是究竟,是请长假,即使入定八万四千劫,还是要出定,还是要回心向大乘。

我理解的,成佛了是对生死是自在的,想生在哪道就生在哪道,但佛是不会不来世间的,因为他们“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还是会来度众生的。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