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廉政的格言
培根的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书并不以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对一个真心的朋友你可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心上的事情。
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
疑心病是友谊的毒药。
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愤怨和抑屈之气得以宣泄释放。
临时结交的人,不能算是朋友。
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
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当你处世行 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 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 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 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
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 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揣摩。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 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只愿孤 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 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 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 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 数学稍不仔细就去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 最讲究繁琐辩证。
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
这种种头脑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论爱情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
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 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
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 那位复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 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
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 情。
只有罗马的安东尼和克劳底亚是例外。
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后者却是严肃 多谋的人。
这说明爱情不仅会占领开旷坦阔的胸怀,有时也能闯入壁垒森严的心灵-- --假如守御不严的话。
埃辟克拉斯间说过一句笨话:“人生不过是一座大戏台。
”似乎本应努力追求高 尚事业的人类,却只应象玩偶般地逢场作戏。
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 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
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 那种浮夸谄媚的词令。
而在其它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
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的。
”----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
因为甚至最 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 回答者:foolmouse - 秀才 三级 4-15 09:35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当你处世行 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 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 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 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
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 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揣摩。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 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只愿孤 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 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 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 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 数学稍不仔细就去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 最讲究繁琐辩证。
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
这种种头脑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论爱情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
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 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
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 那位复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 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
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 情。
只有罗马的安东尼和克劳底亚是例外。
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后者却是严肃 多谋的人。
这说明爱情不仅会占领开旷坦阔的胸怀,有时也能闯入壁垒森严的心灵-- --假如守御不严的话。
埃辟克拉斯间说过一句笨话:“人生不过是一座大戏台。
”似乎本应努力追求高 尚事业的人类,却只应象玩偶般地逢场作戏。
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 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
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 那种浮夸谄媚的词令。
而在其它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
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的。
”----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
因为甚至最 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 作者: ☆星月夜 2006-7-27 15:55 回复此发言 -------------------------------------------------------------------------------- 2 培根随笔3则 持聪明。
”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会很 明显----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
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 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
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 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古诗人早就告诉我们,那追求海伦的人, 是放弃了财富和智慧的。
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爱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当人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 窘困孤独凄零的时候,虽然后者未必能得到爱情。
人在这样的时候,最急于跳入爱情 的火焰中。
由此可见,“爱情”实在是“愚蠢”的儿子。
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 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
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就会阻碍人坚定 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我不懂是什么缘故,许多军人更容易堕入情网,也许这正象他们嗜爱饮酒一样, 是因为危险的生活更需要欢乐的补偿。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种博爱倾向,若不集中于某个专一的对象身上,就必然施 之于更广泛的大众,使他成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侣那样。
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
朋友的爱,给人以帮助。
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 人堕落毁灭啊
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 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 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 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 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 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 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 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 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 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 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 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的格言警句
急
线上等
礼貌是一种语言。
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洛克 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
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王尔德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
——约翰·霍尔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荀子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陈毅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
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
——契珂夫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
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阿诺德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
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唐张九龄良好的礼仪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与满足,没有别的。
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这种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谄媚、伪善或卑鄙,是一种很大的技巧。
——洛克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因此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真挚朋友的能力、真诚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严肃与坚实的表示所产生的不安。
——洛克知识必需用礼貌来装饰并抚平他在世间的道路,没有它们,知识就像一颗硕大而粗糙的钻石,为了好奇与它实质上的价值而收置在树里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后却更为珍贵。
——查里德菲尔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阿诺德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佚名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
不做影子,而做人。
——罗曼·曼兰切忌浮夸铺张。
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管仲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仲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
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罗曼·罗兰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柳宗元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
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
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默生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雨果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孟子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子贡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
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综们便生出光彩来了。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洛克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怀忌恨。
——斯宾诺莎、这就是纯朴性格的好处:如果说这种性格有时会叫人作出非常笨拙的事情,如果说这种性格在上流社会几乎可以肯定会让具有它的人遭到毁灭,那么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性格对于具有相近性格的人来说,它的影响却是迅速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司汤达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
——富兰克林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惟一不衰老的东西,是心地。
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
——巴尔扎克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就应当与大言不惭和骄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
——雨果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然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的心灵的表现形式。
——纪德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老不可满。
————魏微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后,缓步的骆驼却不断前进。
——萨迪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唐·吴兢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
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
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
——歌德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
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培根假如自负,虚荣心或愤怒使儿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听恐怖心的劝告,这种心理便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消除掉,应该使他稍稍考虑一下,降低火气,三思而后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险。
——洛克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莎士比亚不应嫉妒天才人物,就像不应该嫉妒太阳一样。
————尤里·邦达列夫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是不会自满的。
——圣西门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
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
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
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裴斯泰洛齐我们不应该把自己想得太好,以致把自己的价值估计得高;我们也不可因为自己具有某些长处,别人没有,便以为应在别人面前占优势;我们只应该在我们的本分以内谦逊地接受别人对于我们的给予。
——洛克他的谈吐总是平易近人的,这种单纯既掩饰了他对某些事物的无知,也表现了他的良好的风度和宽容。
——托尔斯泰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列夫·托尔斯泰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歌德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和气汤。
——陶觉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马南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如果把礼仪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
这是最难又是最好的。
——培根所谓从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遇别人。
——查理德菲尔为了使儿童具有自信,获得一点点与人相处的技能,就去牺牲他的天真,让他和那些没有教养的邪恶的孩子交往,这是很不对的;刚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为保持他的德行。
男孩子有了与人交接的机会,没有不能学得镇定的,只要时间够。
——洛克言非礼仪,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属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对我们的习惯不加节制,在我们年轻精力旺盛的时候,不会立即显出它的影响。
但是它逐渐消耗这种精力,到衰老时期我们不得不结算帐目,并且偿还导致我们破产的债务。
——泰戈尔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真正的品质。
——理查德·斯蒂尔我愿意以天才比美德,以学问比财富。
如美德越少的人,越需要财富,天才越低的人,越需要学问。
——杨格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切斯特菲尔德
关于感情的名人名言
1.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培根(英国) 2.感情淡薄使人平庸。
---狄德罗(法国) 3.人们无穷无尽地痛斥情感;人们把的一切都归罪于情感,而忘记了情感也是他的一切快乐的源泉。
因此说,情感就其本身性质性质来说,是一种既不能说得太好也不能说得太坏的因素。
---狄德罗(法国) 4.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
---笛卡尔(法国) 5.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笛卡尔(法国) 6.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
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
---亚里士多德(希腊) 7.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
---富兰克林(美国) 8.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富兰克林(美国) 9.朋友是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斯蒂文生(美国) 10.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培根(英国) 11.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培根(英国) 12.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对一个真心的朋友你可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心上的事情。
---培根(英国) 13.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培根(英国) 14.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
---培根(英国) 15.疑心病是友谊的毒药。
---培根(英国) 16.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愤怨和抑屈之气得以宣泄释放。
---培根(英国) 17.临时结交的人,不能算是朋友。
---培根(英国) 18.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
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英国) 19.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培根(英国) 20.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忧。
---爱迪生(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