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儒家忠孝格言

儒家忠孝格言

时间:2014-08-31 01:35

儒家文化忠孝仁善文章500字以上

首先,人们往往将“忠孝”与三纲五常、与所谓“主张等级制度”等同,影响到了人们对忠孝情节的良好延续。

其实,孔子和早期儒家都倡导修己,强调“为政以德”,尤其注重君上的道德典范作用。

孔子认为,人在不同的位置上有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人们身份不同,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同,故君、臣、父、子都应当“做好本职工作”,使个人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

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每个人都能以道德自律,各安其位,各行其职,方可实现国之大治。

从儒学的理论上看,早期儒家都非常重视“礼”,“礼”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认真研究孔子“礼”的思想,不难发现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实质在于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但后人似乎对于孔子“礼”的思想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尤其“五四”以来,很多人往往将孔子“礼”的思想等同于“封建的礼教”,认为孔子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从而对其持坚决的否定态度,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偏颇。

孔子时代,“天下无道”,他希望恢复西周初年的礼治秩序。

为此,他强调人人遵守礼的规范,希望人们要有仁德。

孔子强调“仁”显然是为了“礼”,所以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具有了仁德,才能真正使社会归于有礼和有序。

于是,孔子要求当政者做到“为政以德”,他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所说的都是有位在上者应发挥表率作用。

孔子所强调的主要是以礼作为君臣之间,以及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准则。

如君臣之间要以礼相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臣如此,父子、夫妇同样如此。

郭店楚简中有《六德》篇,谈的正是夫妇、父子、君臣的关系以及各自应有的德行,不同于后人所附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不对等关系。

儒家对不同的社会政治伦理关系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如《大学》所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中庸》还特别标举5种关系为“天下之达道也”。

这里对于君、臣、父、子的要求,几乎可以作为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注解了。

显然,与所谓强化君权、父权根本扯不上边。

总之,在新时期做好延续忠孝情结的工作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与认识,需要加大宣传与普及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的力度。

谈谈你对儒家提倡的“忠孝”的看法

儒家就是粮店,忠孝就是粮店里的粮食,只要是人就离不开它,人没有忠孝,那就可以说不是人了

儒家思想核心——忠孝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回顾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也好,温良恭俭让也罢,甚至简单的忠孝,所有的这些精神,该怎么诠释呢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