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启发式格言

启发式格言

时间:2013-10-21 00:38

《学记》中启发式教育的名言有那些

1.玉不琢,不成器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4.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5.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

6.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主张启发式教学什么孔子名言

《论语》一书是孔门教学的实录,其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哪些语句具有哲理性或启发性,堪称警句格言

1.中间地位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也最能使人幸福。

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那样从事艰苦的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互相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

《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贵。

” 2.如果不把平安度过第一次灾难看作是上帝对自己的拯救,那么,下一次大祸临头就会变本加厉。

3.一个人如果真的世事通明,就一定会意识到,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从患难中拯救出来,而是从罪恶的深渊中拯救出来4.作任何工作,倘若有助手和工具,本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若单凭一个人空手去做,便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5.做任何事,若不预先计算一下所需的代价,不正确估测一下自己的力量,那是十分愚蠢的

6.我们老是感到缺乏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7.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 ,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世界上一些好的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 8.“我不断地带着一种高兴的心情想到我多么像一个国王。

第一,全岛都是我个人的财产,因此我具有一种毫无疑义的领土权。

第二,我的百姓完全服从我,我是他们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

” 9.“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现状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最适于称为人类的幸福,与人体的机械活动部分的劳累和痛苦毫无关联,也不会因人类中上层社会的自豪、奢侈、野心、嫉妒而感到难堪。

” 10.“陆地和海洋我见了那么多,它们是什么

产生于何处

我和所有其它生物,野生的和驯化的,有人性的和兽性的,都是什么

产生于何处

” 11.“我默认天意的安排,现在我开始占有这种安排,开始相信一切安排已是最佳。

”人生有两出悲剧。

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的弱者的借口。

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

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

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

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安慰。

我们老是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

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

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

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占了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了

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

陶行知的做人名言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陶行知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

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

污即洗。

劳即谦。

乱即理。

债即还。

病即医。

过即改。

善即喜。

行即思。

倦即息。

信即复。

帐即记。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教学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启发式教学:  1.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

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四书集注》对这句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

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

反者,还以相证之义。

”孔子这段话明白揭开了启发式教学原理的四层意思:一是学生自己要主动思考;二是教学要讲启发式;三是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到差不多但不得其意,欲言不能时启发之;四是启发的结果能举一反三。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主动思考。

孔子是非常提倡学生学习必须学思结合的。

《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茫然),思而不学则殆(疑义不定)。

”孔子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然后进行启发式教学。

孔子的礼貌名言名句

孔子(公元551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籍宋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5、子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1、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①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②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③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④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⑤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⑥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⑦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⑧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⑨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

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格言中受到的启发作文

一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我记忆的心扉里,有着许多方面的名言:道德方面的、思乡方面的,读书方面的.....在这些名言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句。

小时候,我不会写作文,老师一部置作文我就犯难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写。

有一次我去问妈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妈妈笑着对我说:“妈妈先给你讲个故事吧,在以前有一个秀才平时不喜欢多读书,一到写文章时就写不出来,他的妻子就说你怎么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要难,秀才苦丧着脸说:我写文章就是比你们女人生孩子还要难,因为你们肚里有东西,我肚里没有东西所以就非常难。

”妈妈说完看看了我又说:“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就是说只有平时多看书多积累,到写作时仿佛就有神仙帮助你一样简单。

所以,你要多读书才行哟,可不要像那个秀才那样到写文章的时候才知道难。

”我恍然大悟,似乎想到了什么,跑到书房就开始读书,从此我就和书交起了朋友开始大量阅读书籍。

我的作文成绩也突飞猛进,常常夺得班里作文的贵冠。

我终于体会到了读书给我带来的乐趣和好处。

还有一次,当我拿着一份写的不错的作文给妈妈看时,她说:“你这篇作文运用了许多名句、名言、名但是,又有哪一个作家是抄出来的呢

“抄”对于你以前不会定作文时的确是一条不错的捷竟,但是,真正能打动别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呀

所以,你应该在你“抄”的基础上再加深些,让它彻彻底底的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从妈妈的话中,我再次悟出了一点道理,光抄是没有用处的,它只不过是提高自己作文的一种方法罢了

我只有把好的语法、好的词语运用到我自己的文章里去才行。

从此,我的作文逐渐的有抄到在抄的基础上进行改,又逐渐到自己写。

渐渐地,我的作文也写出了我自己的风采。

这些当然是那些书给我的馈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使我受益不浅,它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的座右铭,它激励着我怎样写作,我非常喜欢这句名言,它将伴着一直到永远。

有观众的地方必有参与者的格言行事是什么教学的特点

6、按照“有观众的地方,必有参与者”的格言行事是 A 教学的特点。

A.支架式 B.填鸭式 C.启发式 7、对学习和理解信息来说, B 是关键。

A.支持 B.结构 C.阅读 8、儿童早期对知觉和物质世界的理解是始于 A 的学习过程。

A.跳跃式 B.渐进式 C.操作式 9、 C 的概念是理解儿童思维变化的关键所在。

A.学习 B.智力 C.发展 10、儿童学习非特惠领域时需要开发 A 的策略。

A.专心学习 B.提问 C.解决问题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