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启发式教学格言

启发式教学格言

时间:2016-05-19 17:57

《学记》中启发式教育的名言有那些

1.玉不琢,不成器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4.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5.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

6.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主张启发式教学什么孔子名言

《论语》一书是孔门教学的实录,其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有观众的地方必有参与者的格言行事是什么教学的特点

6、按照“有观众的地方,必有参与者”的格言行事是 A 教学的特点。

A.支架式 B.填鸭式 C.启发式 7、对学习和理解信息来说, B 是关键。

A.支持 B.结构 C.阅读 8、儿童早期对知觉和物质世界的理解是始于 A 的学习过程。

A.跳跃式 B.渐进式 C.操作式 9、 C 的概念是理解儿童思维变化的关键所在。

A.学习 B.智力 C.发展 10、儿童学习非特惠领域时需要开发 A 的策略。

A.专心学习 B.提问 C.解决问题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启发式教学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四书集注》对这句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

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

反者,还以相证之义。

”孔子这段话明白揭开了启发式教学原理的四层意思:一是学生自己要主动思考;二是教学要讲启发式;三是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到差不多但不得其意,欲言不能时启发之;四是启发的结果能举一反三。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主动思考。

孔子是非常提倡学生学习必须学思结合的。

《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茫然),思而不学则殆(疑义不定)。

”孔子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然后进行启发式教学。

陶行知的做人名言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陶行知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

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

污即洗。

劳即谦。

乱即理。

债即还。

病即医。

过即改。

善即喜。

行即思。

倦即息。

信即复。

帐即记。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教学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启发式教学:  1.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

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

教育名言有哪些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 ——陶行知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

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张载 7、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 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1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叶圣陶 16、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 1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

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18、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 19、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20、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21、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狄德罗 22、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英国作家萨克雷 23、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 24、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洛克 25、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27、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马卡连柯 28、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马卡连柯 29、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30、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31、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林格伦 32、在我们的社会中, 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 而且是道德的范畴。

——马卡连柯 33、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

——阿米尔 34、真正的教育与其说是言辞,无宁说是在实践。

35、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

36、凡是出于人为的事,人都能破坏它,只有自然的本性是不能消灭的,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

3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38、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美,富兰克林 39、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朱舜水集.劝学》 40、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41、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郭秉文 42、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陶行知 43、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瑕、僵化不变的东西。

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

——普良尼施尼柯夫 44、读史使人明智,读私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

——培根 4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春秋政治家 46、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魏源 47、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48、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爱因斯坦 49、不愤不启,不启不发。

  ——孔子 50、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

51、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郭沫若 52、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蔡元培 5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年级愈高就愈是如此。

54、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乌申斯基 55、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

“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华罗庚 5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也。

——孟子 5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58、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唐彪 59、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巴基斯德 60、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 ——苏霍姆林斯基

孔子的礼貌名言名句

孔子(公元551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籍宋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5、子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1、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①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②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③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④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⑤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⑥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⑦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⑧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⑨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