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辞手法有哪些?
修辞手法的种类: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幸福是什么排比句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初一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
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
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
(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
(1)学生根据初一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积累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师: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争妍斗艳 奇 崛 枯 瘠 陆 离盎 然 忍俊不禁 丰 腴 潜 能 明确:(指定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
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明确:(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明确:(只要学生答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第六段中“它会笑你呢”,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
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心脏,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耍。
促使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明确:(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中心。
)(本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关——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争。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
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
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出示课件4。
)①全段是由哪个词领起?②作者为什么说“最可爱的是它的花”?③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①由“最可爱”领起。
②因为它的花不但形态美,而且还具有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
③在各种花面对赤日炎炎的淫威“不想再争妍斗艳”之时。
石榴花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七、布置作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第二课时一、导入1.教师借助多媒
语文议论文有哪些修辞手法
液体太多,使得一些物体被包含于液体之内了,好处是水多。
《木兰诗》中所有修辞
互文: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复沓: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排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对偶: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反问: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
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
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 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1)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 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 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 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 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 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 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 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谈水浒人物与结构》 以上11种修辞手法,层递,反复,设问,反语这四种比较好判断,出现的频率也不多。
而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诘则很重要,出现的频率也很多,望认真学习掌握。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小学生排比句大全(30句)
拟人句些1、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往玻上抽。
2、浪花亲吻着岩石,岩石更光。
3、寂寞的日光灯无奈地发出惨淡的光。
4、盛夏,知了也好像没有了力气,也只在断断续续的告诉人们太阳还悬挂在空中,还是一如既往的火辣辣。
5、麦苗犹如一位舞姿优雅的舞蹈家在风中左摇右摆。
6、到了晚上,昙花展出了她美丽的纱裙,她是亭亭玉立之天上仙子,柔柔弱弱的罕见美人。
7、金鱼像活泼的小朋友,这边游会,那里看看,好不惬意。
8、蝴蝶摆动着手臂,羞答答地飞走了。
9、风一吹,小草兴高采烈地把脑袋摇晃起来。
10、寒冬里,梅花像雪白的雪花静静的开了。
11、微风一吹,那白色的**就像一个个纯洁善良的白雪公主在向我们招手,向我们问好。
12、夏天来了,小树们长高了,长大了。
当你从校园门里走进来时,你会感到周围的每一棵树都在欢迎你,向你点头。
你看到它们,你一定会开心的。
13、螳螂像是睡着了似得在树上趴着。
14、失去了绿色的柳树那纵横交错的鳞状树皮,像是一个沉默苍老的人脸上的皱纹。
15、秋姑娘到来了,原本五彩缤纷的山坡披上了黄色的风衣。
16、桂花半遮着面,羞羞答答地绽开了。
17、风婆婆来了,小草高兴得跳起了舞。
18、浪花和浪花在海边追逐着,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9、春天来了,处处姹紫嫣红,花儿们争先恐后的开放着。
20、水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的腰肢,像一个个美丽的舞者,尽情的舞动
21、黑夜里,大海已经沉沉入睡了。
22、大海是一个勤劳的工人,不停地生产盐。
23、秋雨像淘气的小孩从瓦片上滑下来。
24、杨树默默的低着头沉思者。
25、春天,柳树最先发芽,然后长出嫩叶,再舒展它那婀娜多姿的娇躯。
26、大雨过后,彩虹象笑弯了腰的老人挂在天边。
27、小草也怕疼。
请您别伤着它。
28、一根根铁轨在前面安静地“躺”着,在柔和的灯光下,不时地闪着光亮,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律。
29、桂花顽强得顶住了风雨洗礼,终于盛开了。
30、一棵棵橡木懒洋洋地伸开枝叶。
31、月亮掀开了白白的云朵,露出自己那婀娜的身姿。
32、知了热得在枝头上“知了,知了”唱起了歌。
33、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孕育了沿岸无数中华儿女。
34、顽皮的雨滴将雨伞当作了舞台,尽情的跳起舞来了。
35、春风成了一双手,抚摸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
36、秋天到了,庄稼换上了新装。
37、小狗对着我唱起了欢乐的歌儿。
38、春风悄悄来的,杨柳还是知道了,探出个嫩嫩的头偷偷地瞧。
39、树上落下的一片树叶,表演着她最美妙的舞姿。
40、那只狗向我打着招呼,开心地朝我这边走来。
41、快成熟时,桃子由白变红,红中透白。
一个个像胖娃娃似的,红着脸,扒开树叶,俏皮地偷偷向人们笑。
中班古诗长干行教案
李白干行》其一妾发初覆额,折前剧。
郎骑竹马来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作品简介】《长干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通过一个女主人的口吻,写她对经商在外的丈夫的怀恋。
全篇通过人物的独白,辅以景物相衬,把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诗的情调爽朗明快,真挚动人,且还带点故事性。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
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注解】:1.妾:古代妇女自称。
初覆额,指头发尚短。
2.剧:游戏。
3.骑竹马:儿童游戏时以竹竿当马骑。
4.床:指的是井边的护栏,《静夜思》中的也是这个意思。
弄:逗弄。
5.无嫌猜,指天真烂漫。
6.羞颜句:指结婚后,就一直含着羞意了。
详见下面的低头两句。
未尝:《全唐诗》校作“尚不”。
7.始展眉:意谓才懂得些人事,感情也在眉宇间显现出来。
8.愿同句:意谓愿意永远结合在一起。
尘与灰,犹至死不渝,死了化作灰尘也要在一起。
9.抱柱信:相传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届时女子不来,潮水却至,尾生为表示自己的信实,结果抱着桥柱,被水淹死。
事见《庄子·盗跖》。
《战国策·燕策》也以此为信行的范例。
10.岂上句:因深信两人的情爱都是牢固的,所以自己决不会成为望夫台上的人物。
望夫台,类似的望夫石、望夫山的传说有好几处。
故事的大意是,丈夫久出不归,妻子便在台上眺望,日久变成一块石头。
王琦注引苏辙《栾城集》,说是在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南。
11.瞿塘:峡名,长江三峡之一,在重庆市奉节县东。
滟滪堆:瞿塘峡口的一块大礁石。
每年阴历五月,江水上涨,滟滪堆被水淹没,船只不易辨识,易触礁致祸,故下云不可触。
古乐府也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语。
12.猿声句:三峡多猿,啼声哀切。
13.门前句:意谓女主人常望着丈夫出门时的踪迹而等待着,只见踪迹上都已生出青苔了。
迟(直zhí),等待,一作“旧”。
14.蝴蝶黄:明杨慎说是秋天时黄蝶最多,恐系附会之说。
黄:《全唐诗》作“来”。
15.此:指蝴蝶双飞。
16.坐:因而。
17.早晚:何时。
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都在今四川省东部。
18.不道远:不会嫌远。
19.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东的江边上。
据陆游《入蜀记》说,自金陵(南京)至长风沙有七百里。
地极湍险。
20.《长干行·其二》又作张潮诗,黄庭坚亦作李益诗。
【韵译】: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滪堆。
五月水涨滟滪难辨担心触礁,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评析】:李白的这首《长干行》(其一)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
它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副副鲜明动在的画面。
它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
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
“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
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
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
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这里不妨拿李白另一首也是写思妇之情的《江夏行》来作一比较。
《江夏行》也是佳篇,但其中除了“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这样的句子写得较动人外,大多是直接的一般的感情抒发,缺乏鲜明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细节描绘。
如“令人却愁苦”,“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独自多悲凄”,“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等等,显得比较发露,给人的感觉比较率直平淡,感情的深度挖掘得不够,难以使人反复咀嚼体会。
第三段“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也显得议论气息过重,比较概念化,不如,“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用比兴手法描写,显得含蓄而耐人寻味。
而且那种“悔作商人妇”的情绪在唐诗中也显得一般,远不如《长干行》中那种炽热而专一的感情来得真切。
《长干行》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
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一、深沉。
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
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
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
我们拿作者的《北风行》来比较一下就更清楚了。
《北风行》具有急风暴雨般的格调,因为它表现的是幽州思妇悼念战死丈夫的极度的悲戚。
《长干行》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却细致入微,语言含蓄精炼。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
”这些诗句包孕着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又具有柔和流丽的音乐美。
朗读时自然能感受到一种声情摇曳的艺术力量,体会到那种柔婉的艺术风格。
《长干行》还很好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比如写新婚的羞怯,便说“千唤不一回”;写爱情的坚贞,便说“愿同尘与灰”;写离别的长久,便说“苔深不能扫”;写盼望的殷切,便说“直至长风沙”。
这些语句有力地表现了思妇热烈而深沉的感情,给人深刻的印象。
全诗都用女子自述的口吻,这些夸张语句都符合她的感情和性格。
例如“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既充分表现了思妇此时此刻的急切心情,也与她商人妇的身份相合;如果这话出于一个从来足不出户的妇女之口,就会显得不够真实了。
《长干行》在艺术上明显地受到古乐府诗歌的影响。
前面按年龄序数写少妇的生活历程,使人想起《孔雀东南飞》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一段。
但《孔雀东南飞》一句写一岁的事,只是作为全篇一个比较简略的引子;《长干行》却是有具体生活场景,有血有肉,构成了全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面通过描写节序变换来刻划女子怀人的深长愁思,则是学习南朝乐府《西洲曲》。
在风格的柔婉、音节的流美方面,《长干行》后半篇与《西洲曲》很相象。
我们录《西洲曲》的一节于下,以资比较: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然而《长干行》并不是机械地模仿。
它描绘的生活图景是崭新的;商妇的情感写得较为丰富而有变化,也不同于《西洲曲》的单纯。
它们各擅胜场,都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艺术珍品。
我国古典诗歌,从《诗经》以来,一向有反映妇女生活的传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们受着沉重的压迫。
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她们往往遭到被玩弄、被欺凌的痛苦。
因此,她们特别,强烈地企求着纯真专一的爱。
汉乐府古辞《白头吟》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感叹,《孔雀东南飞》和南朝乐府《华山畿》中青年男女在死后终于结合的浪漫主义描写,都体现了这种理想和追求。
封建社会中男子常因服役、宦游、经商等缘故离乡背井,妻子只得独守空闺,受着离别之苦,这也是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因此在反映妇女生活的诗篇中,表现思妇之情的相当地多。
封建社会的诗人们,若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深切的同情给予被欺凌、被卑视的妇女,反映她们的正当的善良的愿望,那就该得到应有的肯定。
李白诗歌中有关妇女的篇什,大多数都表现了这种进步的倾向。
《长干行》塑造了具有美好情操的青年妇女形象,体现了妇女们对于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艺术上又极完美,是比较突出的一篇,它无疑地也应该受到我们的珍视。
另外,因其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个别字句及至后世更是演化成民间常用的成语,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已成描摹年幼的男女间天真无邪情谊的代表词。
【讲解】《长干行·其一》从女子的童年写起。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古代小孩不束发,“妾发初覆额”表明年纪还很小。
“剧”是玩耍的意思。
这几句是说商妇和她的丈夫在童年时代就有着亲密无间的友谊。
以下从“十四为君妇”到“十六君远行”,用年龄序数法写女子婚后的生活历程。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虽然是竹马之交,但从一起游戏的伙伴而结为夫妻,新婚期内毕竟也还是使她羞答答地难以为情。
诗人以真实而细腻的笔法,为我们描画出一个羞涩、天真的少妇形象。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即使化为灰烬,也生生死死,永不离分
这里是化用《吴声歌曲·欢闻变歌》中“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的意思。
我们仿佛听到了少男少女海誓山盟的赤诚心声。
这位女子的热情、坚贞的性格,开始展现在我们眼前。
“抱柱信”“望夫台”二都是古代的传说。
“抱柱”是说一位名叫尾生的男子,与他的爱人约定在桥下见面;尾生先到,忽然河水暴涨,他不肯失信,便紧抱桥柱,结果淹死。
关于望夫台、望夫山、望夫石的传说很多,都是说妻子如何望眼欲穿地盼着丈夫的归来。
两句意思说:丈夫象尾生那样忠诚地爱着她,而她又哪里会登上望夫台,去尝受离别的痛苦呢
这四句诗让我们体会到一对少年夫妇沉浸在热烈、坚贞、专一的爱伍中的幸福。
然而好景不常,他们不久就尝到了离别的痛苦。
而诗情也就在这里顿起波澜,产生了明显的转折。
“十六君远行,瞿唐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瞿唐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
峡口有巨大的礁石,名滟滪堆。
农历五月夏水涨时,滟滪堆淹没水中,仅露出顶部一小块,舟船来往,极易触礁遇祸。
所以舟人谚曰:“滟滪大如襥,瞿唐不可触。
”古代三峡山上多猿,它们的叫声凄厉,常常牵动旅人的乡愁。
歌谣唱道:“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诗人巧妙地把这两首谣谚熔铸为精炼的诗句。
我们读到这里,好像听到了咆哮的江声和哀切的猿鸣,也感受到了商妇对丈夫安危的深切关怀。
从“五月不可触”到“八月蝴蝶黄”一段,描写节序变换,烘托出女子对丈夫深长的思念。
“门前迟行迹,—一生绿苔。
”“迟”字一作“旧”,有的本子又作 “送”。
“迟”是等待之意。
这两句大约是说,在门前等待(或送别)行人所留下的足迹,也已都生长了青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夏天过去了,初秋来临了,她还在默默地盼望、等待。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已经到了仲秋时节,她依然在不断地盼望、等待。
看着双飞双舞的胡蝶,心中翻动着孤栖的苦味;想到时光在不停地流驶,又悄悄地为青春逝去而忧伤。
我们不难想象她是如何地在相思中忍受着煎熬。
“早晚”是“何时”之意。
“三巴”即巴郡、巴东、巴西,都在今四川东部。
长风沙在今安徽安庆市东长江边上,离开今天的南京已经有数百里之遥。
商妇实际上不可能真到那么远去迎接丈夫,但这样的夸张对于表现她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十分有力的。
诗人写出了女子对于会面的渴望,对于丈夫热烈的爱,写出了蕴蓄在她心底的奔放的热情。
全诗到这儿结束了,而这位满怀热烈而深沉的爱情的妇女形象,却久久地留在我们心上。
这首《长干行·其二》恰似上首《长干行·其一》中的少妇风尘仆仆地划着小船来到长风沙的江边沙头上等候久别的丈夫。
该诗在描述女子情感脉络上非常细密柔婉,像是山林中的清泉涓涓流畅而又还回曲折,给读者留下数不清的情韵,把少妇的闺怨描写得淋漓酣畅。
在这阙诗中,诗人用“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两句便将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
“五月南风兴”以下四句交代了诗中丈夫的行踪。
“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则表现了她对夫婿安危的深切关怀,最后,“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以少妇感怀身世的方式将满腔离愁别恨渲染得恰到好处。
这首诗将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刻画得十分到位。
全诗感情细腻,缠绵婉转,步步深入,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也属诗歌艺术的上品。
但是,与《长干行·其一》相比起来《长干行·其二》显得要稍逊一筹。
《长干行·其二》与其他描写闺怨题材的诗一样,是从少妇时期入手, 而《长干行·其一》却别出心裁,偏偏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无疑,李白在此诗中打破了陈规,自出机杼。
它通过描绘出的一副副生活场景 ,精心渲染环境气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鲜自然,显示出完整性和独创性。
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显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
这些是《长干行·其二》所没有达到的艺术高度。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透过《长干行·其一》典型化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小妇形象。
这就是典型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这首诗是最贴切不过了,相形之下,《长干行·其二》略显平庸,一则在于它的遣词用句没有前者的创新性,二者它的叙述方式没有摆脱掉其他相同题材诗歌的影子。
它更加注重愁怨的描写,而第一首的最后两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则带有一丝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
因此,《长干行·其一》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饱满,更令读者喜爱。
后人评价《唐宋诗醇》云:“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
尝爰司空图所云‘道不自器,与之圆方’,为深得委曲之妙,此篇庶几近之。
‘”纪昀亦曾云:“兴象之妙不可言传,此太白独有千古处。
”【点评】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
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
“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
“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
“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绵悱恻,深沉无限。
“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
最后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
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
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lǐ 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李白生前就有诗名。
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
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
白居易说: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
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杜甫曾对李白有过这样的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英汉对照】The River-merchant's wife:A LetterEzra Pound 转自古诗词殿堂::艾兹拉·庞德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While my hair was still cut straight across my foreheadI played about the front gate, pulling flowers.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You walked about my seat, playing with blue plums.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And we went on living in the village of Chokan:Two small people, without dislike or suspicion.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At fourteen I married My Lord you.I never laughed, being bashful.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Lowering my head, I looked at the wall.Called to, a thousand times, I never looked back.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At fifteen I stopped scowling,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out?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At sixteen you departed,You went into far Ku-to-en, by the river swirling eddies,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And you have been gone five months.The monkeys make sorrowful noise overhead.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You dragged your feet when you went out.By the gate now, the moss is grown, the different mosses,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Too deep to clear them away!The leaves fall early this autumn, in wind.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The paired butterflies are already yellow with AugustOver the grass in the West garden—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They hurt me. I grow older.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If you are coming down through the narrows of the river Kiang,Please let me know beforehand,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And I will come out to meet youAs far as Cho-fu-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