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关于吃喝的诗句和故事
关于吃喝的诗句和故事诗句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盌,饱得自家君莫管。
”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
后读《云仙散录》,载黄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曰“火候足”。
乃知此老虽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故事东坡肉的来历宋朝苏东坡(1036-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
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
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
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
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
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
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
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
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
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
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
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
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甙的怀念之情。
现在成为杭州一道传统名菜。
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
东坡肉的做法配料:猪五花肋肉1500克、葱100克、白糖100克、绍酒250克、姜块(拍松)50克、酱油150克。
制作方法:1、将猪五花肋肉刮洗干净,切成10块正方形的肉块,放在沸水锅内煮5分钟取出洗净。
2、取大砂锅一只,用竹箅子垫底,先铺上葱,放入姜块,再将猪肉皮面朝下整齐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酱油、绍酒,最后加入葱结,盖上锅盖,用桃化纸围封砂锅边缝,置旺火上,烧开后加盖密封,用微火焖酥后,将近砂锅端离火口,撇去油,将肉皮面朝上装入特制的小陶罐中,加盖置于蒸笼内,用旺火蒸30分钟至肉酥透即成。
注意:1、 猪肉选以金华两头乌乌猪为佳。
2、 100克葱其中50克打葱结。
东坡肉的传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个大丰收。
老百姓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东坡收下很多猪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块,烧得红红的,然后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送给他们过年。
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把他送来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菜馆老板见人们都夸说“东坡肉”,就和厨师商量,把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挂出牌子,也取名为“东坡肉”。
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猪还不够卖呢,别的菜馆老板看得眼红,也学着做起来,一时间,不论大小菜馆,家家都有“东坡肉”了。
后来,经过同得公认,就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来就很恨他。
这时见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心里更不舒服。
他们当中有一个御史,就乔装打扮,到杭州来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苏东坡。
那御史到杭州的头一天,在一家馆里吃午饭。
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
他接到菜单一看,头一样就是“东坡肉”
他皱起眉头,想了一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这头一道菜
”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倒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是同行公认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兴冲冲地回京去了。
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
他说:“皇上呀,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贪赃枉法,把恶事都做绝啦
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
”皇帝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有什么证据吗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腻的菜单呈了上去。
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掉职,远远地发配到海南去充军。
苏东坡被调职充军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然象过去一样赞扬他。
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形容不愁吃喝的成语有哪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拼音】: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解释】: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示例】:~,平日弗用功,自到临期悔。
★明·张岱《课儿读》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故事】:古代《乐府诗集》中有一首《长歌行》,作者借园中葵来揭示人生该如何度过青年这黄金时代,诗文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睎。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
常恐秋节至,睎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
(6分)中国人的吃喝绝对是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对此进
这样的句子其实挺多己想了点:1、 减肥大业,总是在吃饱喝后才想起。
2、吃饱才能肤白貌美身体好。
3、人家一天吃3顿,俺们一天吃5顿,身体棒棒哒。
4、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好不好吃才是人生的追求。
5、一瓶可乐、两袋薯条、三碗拉面才是享受时刻。
6、一个吃货的遗言:别的什么都不要了,给我烧一份海底捞和两个服务员。
7、我发现了,作为吃货,要么饿,要么撑
8、曾经沧海难为水,鱼香肉丝配鸡腿。
9、爸爸说,吃自己的要省,吃别人的要狠。
10、吃货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而是每到一个地方都有饭吃。
11、识食物者为俊杰。
12、能做到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那是吃货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13、没有吃就没有爱情,不信你一顿饭不带的谈一次恋爱给我看看啊
14、人是铁,饭是钢,吃货总比痴货好。
15、每天叫醒你的不是梦想,也不是尿急,而是不安分的灵魂,因为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