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句子10字
1、总是在意的时候,回眸远眺,看着一路走来脚步苦,有甜,有笑,有泪。
在走走停停之后,放匆忙的脚步,感受那一路走来的弥足珍贵,回头的时候,终于发现,在人生的拐角处,逗留了一份情,这份情,曾温暖了生命
2、温暖是两颗心彼此敞开,相互与深刻的交流带来的感受。
当那无言的东西深入彼此心底时,冰冻冷漠的心的外壳在瞬间融化,退去表面的风霜,让彼此进入自己的心灵深处。
3、漫漫人生路上,一个人踯躅前行,无助、孤单,寂寞袭来之时,心里总是渴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温暖的臂膀,亦或一句简单的话,让你的身心温暖的如同寒冷的冬季围坐在熊熊的火炉边,驱散身体的寒冷,温暖冰冷的心。
4、爱情给予的温暖是长久的,温暖需要两个人彼此心贴心的关怀着对方,如果你付出了温暖而没有回报,那么再火热的心最终也会失去最初的热度;爱一个人时希望用自己的执着的心去温暖对方;而温暖是两个人的相互的体贴与关怀,只有两个人充满真挚的爱和感情才能体会到彼此温暖的心,感受到彼此的关爱,让心里的苦与累冰释。
5、这难得的闲适时光,阳光给予了我温暖,也给予了我安然。
楼顶花坛里的金盏菊虽然经过了霜染,但是,在阳光的爱拂下依然笑容可掬,依然傲霜临立,那一团团,一簇簇怒放的生命,令人震憾,令人肃然起敬。
6、内心的温暖是每个人渴望着的,而这温暖却亦难求。
心灵对温暖的渴求随着时间、环境和生命成长的过程飘忽不定,在某一个时刻希望得到的温暖,也许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事过境迁,追求温暖的方式也在变化着,但渴求温暖的心依然没变。
7、爱情让男女敞开心扉,让温暖融入彼此的生命,但前提是必须将心灵深处的硬壳剥去,彼此信任,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呈现给对方,那样才能体会到对方给予的温暖。
8、这个冬天,蓝天的色彩是我的期待,而更多的时光,雪花成了天空的主角。
此时,阳光是柔和是温暖是奢侈是静怡是清幽,沏一壶暖茶,握在手心。
喜欢这种感觉,宁静如水,凝眸,有辽阔而深远的天空;轻触,有温暖如莲的心境。
9、不到严冬,就很少想到太阳多么无私伟大;不到孤独寂寞时,就不明白人与人互相关爱是多么重要。
人,离不开太阳的光辉,但人更需要彼此感情上的相互温暖。
10、在你悲伤失落的时候,友情带来的温暖可以暂时温暖寂寞的心;而一次次的去追逐这种温暖时,男女之间的友情即变的暧昧,其结果也就演绎成爱情或者无法道明的暧昧感情了。
如果在从此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在某个寂寞的夜晚回想起那一刻的温暖,确是生命里经历过的美好瞬间。
11、没有爱情的温暖无法达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情的温暖也许会发展成暧昧的关系,这种温暖广义上说是特定时刻的心灵交流,狭义上讲只是身体接触的激情,更甚着无非是****的满足罢了。
在瞬间的****得到满足后,残留的依然是空虚、寂寞和深深的失落,心依旧冰冷如初。
12、冬日里,我们需要太阳的光辉,我们更需要人情的温暖,那就让我们像太阳那样微笑着、温暖着吧
13、喜欢家的静雅,喜欢家的温馨,喜欢家的实在。
如果可以,只愿意做一个居家的小女子,早晨,目送爱人离去,目送孩子上学;晚上,笑迎爱人的归来,笑迎孩子的归来。
这样的日子,虽然平淡,但却不失一份温暖。
14、翻了翻以前无意间留下的痕迹,想起Ta们带给我的每次感动,我想。
还是用温暖吧,暖暖的,像冬天的太阳那样,不强烈,却让人很舒服。
15、我们渴求的是一生相依相伴的温暖,只有爱情和亲情才能带给内心的温暖。
16、特定的时间和心境发现自己依然那么执着地等待着温暖。
渴望亲情给予我们温暖,渴望从爱人那里得到温暖。
17、寒冬里,温暖更弥足珍贵。
这时,人们才知道太阳的可贵,谁都渴望阳光明媚,当空普照。
18、温暖是相互的,需要彼此的付出;温暖是可以传递的,需要共同的呵护;温暖更是无私的,就像太阳,不求回报,默默奉献,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那个1过故人庄中的鸡黍是什么意思,和桑麻
2邀我致田家中我是谁3什么是指窗户,什么是指草原
任劳任怨 负责 慈爱 勇敢辛苦谆谆教导 和蔼可亲,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悔人不倦,废寝忘食,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尽心尽力,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德才兼备,辛勤劳碌温和的笑容,慈爱的眼神,睿智的头脑…… 快上课了,她快步走进教室,脸上带着动人的微笑,温和的看着每一个学生…… 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晕染在她嘴角微扬的笑花中,温润的音调有如春日的清风缓缓吹拂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众里寻语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文却在灯火阑珊处.(语文老师)你用异域的文明让我们对世界心之向往、、、(英语老师)周密的思维,敏捷的变换,解开一个个用数字构成的世界、(数学老师)
水浒传人物500字赏析 要十个 拜托啊
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悲剧人他十分冤枉。
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本应活得很好,天有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
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
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
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
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
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
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窝囊气”的不满情绪。
鲁智深:(1)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吴用,字学究,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三。
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
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
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善使两条铜链。
与晁盖自幼结交。
无疑,吴用的智慧是高超的,水浒作者还把他比作诸葛亮。
不过,综观水浒对吴用的描写,他这个智多星大有与诸葛亮不同之处,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相提并论: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高瞻远瞩,而吴用则处处因事而施计、依“主”而定策,并无战略远见;诸葛亮事主两世,目标主张始终如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吴用亦辅佐两代寨主,其行为却随波逐流,他的计谋、机断总是依附在寨主身上,离了晁盖和宋江,吴用似乎就变得真的“无用”了。
所以,范正红先生曾形象地形容道:“吴用似属兔子肉的,放在什么锅里就随什么味。
” 卢俊义是不幸的,尽管他名震京师,宋王朝却偏偏不用他。
在一个充斥着贪官污吏的朝廷里,是断断容不得有真才实学的刚直之士的。
所以,多年来,卢俊义仍是一个“员外”。
若不是宋江、吴用发现了他而赚他上山入伙,卢俊义空抱一身武艺、毕生才学和满腔报国热忱终老城里也未可知。
李卓吾先生认为:“宋江、吴用也是多事,如何平白地要好人做强盗
最可恨是赚玉麒麟上山也。
”殊不知,施耐庵大写 “吴用智赚玉麒麟”,正是对腐败不堪的宋王朝的极为辛辣的嘲弄的讽刺
正当国家用人之际,代表国家的宋朝廷有雄才偏偏不用,在知人善任方面反不如占山为王的“强盗”
卢俊义宋江与僧闲话,听得卢俊义的大名,道:“梁山泊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
岂愁兵马来临
”这是何等的气度
相形之下,东京城里的那群尸位素餐的王侯将相以及大名府那个“裙带”留守梁中书真是“狗也不值”了。
卢俊义中了吴用的计谋后被赚上梁山,誓死不愿落草,他说;“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
”可见他的正统思想还是很重的,虽然“大宋”并没把他看到眼里,他却对“大宋”一往情深。
宋江闻言大受感动,便不再勉强。
不料,卢俊义回到家后,却被梁中书逮捕了。
梁留守宁信小人李固的诬陷,也不信英雄卢俊义的申辩,硬是将卢俊义屈打成招,判处死刑。
将一个本应为己所用的忠臣义士推给了敌人,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水浒》中的公孙胜是个牛鼻子老道,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降妖邪。
他的师父罗真人是位神通三界、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的世外高人。
公孙胜抱负远大、志在千里。
他学到一身本领后,不甘心在深山古刹中埋没此生,想在尘世中建功立业,因此伙同晁天王等七人智取生辰纲。
此人尊师孝母,家有老母无人照顾,而师父又布满玄机的阻止他介入俗世,使他迟迟没有上山入伙。
后来戴宗智取公孙胜,公孙胜本就是天罡星下凡,上梁山入伙顺应天意。
最后他看破世事,功成身退,蓟州出家.呼延灼,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法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
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
宋靖康之乱,国难当头,金兵南犯。
建炎3年宋高宗赵构为避追兵辗转至海盐,那是呼延灼也隐居海盐,将军老当益壮,英姿飒爽,手握双鞭奉昭赴海盐西门御敌,将军先斩金将杜充后战主将金兀术,终因吊桥年久朽烂,马陷前蹄,将军壮志成仁,可歌可泣。
现在海盐人民为了纪念呼延灼老将军为他筑了塑像,威风凛凛立在街头。
花荣,我国著名小说《水浒传》中108将之一,有“百步穿杨”的功夫。
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一员。
只因为义兄宋江抱不平而被小人陷害,后被好汉王英等相救,上了梁山。
受朝廷招抚后,在对辽国、方腊战役中屡立奇功,然大哥宋江被高俅等害死后,与吴用一同在宋江墓前自缢身亡。
另有现代知名证券操盘手余郑华又名花荣,业内人称“花狐狸”。
花荣,上梁山前为清风寨武知寨,少年将军,宋江的旧友。
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劣马,能开硬弓,掌中一条银枪,有着一身惊人的好武艺,射得一手好箭,能够百步穿杨,人们爱其武艺,把他比做汉朝的名将李广,因此,江湖上人送美誉“小李广”。
朱仝,《水浒传》人物,郓城县人,富户出身,曾为 郓城县马兵都头。
为人极为重义气,先义释晁盖等劫掠生辰纲的七星,后因义释因打死白秀英的步兵都头雷横被刺配沧州。
盂兰盆大斋日之夜,因失却沧州府小衙内(吴用授计,李逵执行。
)被迫随吴用等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第十三回出场。
随宋江征辽,田虎,王庆,方腊。
最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
另有现代企业家朱仝。
朱仝,梁山英雄中位列第十二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六名。
原是郓城县巡捕马兵都头,因面如重枣,目若郎星,很像关羽,满县人称“美髯公”,有一身好武艺。
朱仝为人性情温和,宋江杀了妾阎婆惜后被朱仝、雷横放走。
雷横用枷板打死白秀英被捉,朱仝在去济州的路上放了雷横,因此被发配沧州。
沧州知府见朱仝相貌非凡,就让朱仝带着四岁的小衙内玩。
李逵杀了小衙内,断了朱仝的归路,朱仝被迫上了梁山。
受招安后,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
后在保定府管军有功,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尽管如此,但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是《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
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
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细,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等等等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其中要数“黑旋风”李逵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也许你会说“李逵
不就是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嘛
”但今天我要谈一谈我眼中的李逵。
一、野蛮背后的可爱 众所周知,李逵在《水浒传》中是个最为野蛮粗鲁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杀人,不问好坏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
但我却认为,他的野蛮背后有着无比大的可爱。
和其他107将不同,李逵上梁山,成为梁林好汉,并不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革命思想的彻底,而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
可以毫不牵强地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黑旋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
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
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时遇到回家的哥哥李达,就劝李达“同上山去快活”。
就连黑旋风那最被一些人称道的一番话,即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
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这一番话,也远不是出于什么彻底革命的高尚动机,因为就在“夺了鸟位”句后还有最关键的一句:“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 说来说去,所有的目的就在于此,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等贵贱均贫富,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这才是李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坚决的农民思想根本谈不上。
总之,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因此他的举动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烂漫的一面,所以说他可爱也不无道理。
二、忠诚背后的依恋 也许你会认为李逵能至死不渝地追随宋江,不顾一切地替他卖命帮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对宋江那种格外的、特殊的忠心。
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忠诚,还不如说是种依恋。
因为对于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
你一定记得当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是何等的狂喜,兴奋。
而宋江也是又送银子,又带李逵喝酒,对他那鲁莽的行事一味微笑着任从,你说需要银子还债,便给你银子还债,你说小盏吃酒不过瘾,便吩咐酒保专给你换大碗,看你吃鱼吃不饱,又专为你要了两斤肉,临别还送了五十两一锭大银。
世间能有几人能这般对待粗鲁蛮横,杀人不眨眼的李逵
答案是仅此一个。
宋江因题反诗入狱的那一次,李逵怕贪酒误了宋江饭食便“真个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服侍,寸步不离”,这是何等情分,须知粗鲁的黑李逵能做到这种地步也是绝无仅有,这只怕要比他后来跳楼劫法场还难得多。
后来,二人一个说“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一个道“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吧”。
宋江带数人元夜上东京时,曾对李师师戏称李逵是“家生的孩儿小李”。
所以李逵对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属对统帅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儿童对父亲的深深的依恋。
三、惹祸背后的成全 纵观《水浒传》全集,你会觉得李逵是个“惹祸鬼”,因为自己鲁莽的个性,简单的头脑不知为大家闯了多少祸。
这一点可以从宋江亲手结果李逵的行为不难看出。
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但是再往深一点看,李逵的惹祸背后却隐藏着对宋江的成全。
夏志清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就说,李逵的叫嚣造反要拥戴宋江做皇帝,“道出了宋江强压着的想当皇帝的心声”,而宋江对李逵的喝斥,则“似乎是在谴责自己内心那不可告人的部分”。
夏志清的这一结论也许是受金圣叹的启发,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一直就认定宋江是满口忠孝心怀不轨的伪君子,而直肠直肚的李逵则常常将宋江那不可告人的心事叫喊出来,不正成全了宋江吗
多翻一些中国古代小说,就会发现,这种“宋江+李逵”式的组合在中国古代类似题材的白话小说中是太多见了如刘备和张飞,岳飞和牛皋,杨六郎和孟良,秦琼和程咬金等等。
宋江也好,刘备也好,岳飞也好,杨六郎也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行事谨慎、理性,是中国式的榜样、楷模。
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一心想招安的宋江、被昏君勒死而不反抗的岳飞、受奸臣陷害而认命的杨六郎、明知道罗成是给人害死而不敢多说的秦琼,如果作品中出现的全是这类忍气吞声的中国式的楷模,那读者还不得给憋闷死
那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有李逵这类人物了,秦琼不敢骂唐天子没良心,让程咬金来骂,杨家受了得势小人的窝囊气不好发作,那就让孟良连夜去杀那小人,岳飞不便犯上反抗昏君,但牛皋可以造反,宋江老是念叨招安,但一心想当皇帝,那就由李逵来叫喊夺皇帝的鸟位…… 李逵虽然像李逵这样所谓的“莽将”人物,一般不会是大部头作品的第一主角,但他却又实实在在是作品里不可或缺的异常活跃的角色,因为他不仅成全了像宋江那样的“儒将”,还使作品增添了一大半鲜活的生命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逵——野蛮背后的可爱、忠诚背后的依恋、惹祸背后的成全。
也许我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正确,但我希望的是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不会再说:“李逵
不就是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嘛
太公道:“教头在上∶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界,前面便是少华山。
这村便唤做史家村,村中总有三四百家都姓史。
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一气死了。
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剌了这身花绣,肩胸膛,总有九条龙。
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审美观点来看,史进确实是一个帅哥,因为宋代以有花绣为美,远如五代周太祖郭威,由于他脖子上刺了一只飞雀,所以人们又叫他郭雀儿。
再比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丐帮帮主乔峰胸口,便刺着一个青郁郁的狼头,而且丐帮所有弟子,身上有刺青的也大有人在。
说得再远一点,第八十一回,宋江曲线救国,想从皇家二奶李师师那里作为突破口,派遣燕青作为特使。
李师师当然美女爱英雄,借口看燕青一身PP的花绣来暗示。
当然燕青不可能为了区区美色而犯原则错误——不是不想,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掩卷而思,水浒好汉里面身上有刺青的大有人在,除了史进燕青,还有鲁智深解宝等人。
宋江不派鲁智深解宝去是有道理的,只要是正常人都能想象:一个浑身花绣的大和尚去窑子里,估计不是什么好事;解宝腿上绣两只飞天夜叉,总不能看见李师师就扯开裤管露出多毛的小腿罢
燕青比史进出色的地方在于他的吹拉、弹唱本领,这些都是史进匮乏的,宋代歌妓不比如今,是要讲究身份和修养的。
因此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到了燕青的头上。
闲话少说,由于史进家不仅留宿王进母子,而且治好了王进老母的心疼病,因此感恩图报,王进在一棍搠倒史进之后,正式成为史进的师傅——史进之前的七八位“有名师傅”,尽是吹牛之徒,教的招式都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这里面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打虎将李忠——史进的启蒙武术老师,一个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汉子,后文详述。
历时大半年,史进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一一学得精熟。
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
王进见他已经颇有小成,于是提出继续投军,史进父子苦留不住,只能送别老师。
书里写到“只说史进回到庄上,每日只是打熬气力;亦且壮年,又没老小,半夜三更起来演习武艺,白日里只在庄射弓走马。
” 由此可见,不爱女色,或者说当时他还少不更事,是史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