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溪湿地秋天的诗句
忆钱塘江 作者:【李觏】年代:【宋】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描写湿地的诗句
2011年10月11日,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隆重举行。
开幕式上,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700余位湿地专家、代表聆听了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安纳达先生的精彩致辞。
“下面,我宣布中国新增的4块国际重要湿地的名单,它们是: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黑龙江省南翁河湿地、黑龙江省珍宝岛湿地、甘肃尕海湿地
” 当安纳达先生念出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坐在会场内的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袁峰晓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激动地鼓掌。
会场上,掌声雷动,有人冲着袁峰晓竖起了大拇指。
湿地,能排除有毒物进入水体,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尕海湿地位于我省碌曲县境内,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丰富的湿地资源特别是泥炭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全球意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林业厅、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大力支持下,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了尕海湿地恢复性增长,引起了国际湿地组织的高度关注。
2007年,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为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做准备。
期间,国内外湿地专家多次来到尕海考察,对尕海的湿地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国际著名湿地专家、德国格雷夫斯大学教授汉斯称赞:在全球湿地总体上呈现萎缩的趋势下,唯独尕海湿地实现恢复性增长。
2011年深秋,当尕海湿地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的消息传来,为此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欢呼雀跃。
这是一份来自世界湿地领域最高规格的殊荣与认可。
然而,这一刻,他们等待了11年。
拯救高原圣湖尕海 尕海湖被誉为“高原圣湖”,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当地牧民的生命源泉。
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过度放牧,尕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地表裸露,草场沙化,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湿地萎缩。
1995年,尕海湖首次干涸见底;1997年,湖水再次干涸;2000年,尕海湖出现了最严重的一次干涸,湖区成为一个硕大的沙坑。
尕海湖的三次干涸,引起了我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2年,碌曲县投入资金,在尕海湖西北侧出口修筑了一条长174米的梯形拦水坝,以抬高水位,扩大湖水面积。
同时,修建了一条长4.7公里的生态补水渠,将附近忠曲河的河水引入尕海湖。
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
此后,一场拯救尕海湖,保护湿地的“持久战”全面打响。
为了保护核心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5.2万多公顷的汇水区实施草场承包,合理利用,使草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大大增强。
同时,将尕海湖核心区3600公顷的牧场与牧民进行草场置换,明确了尕海湿地的权属。
此外,管理局对湖区周边实施了围栏禁牧,沿湖设置了高2米、长21公里的隔离网,有效保护了核心区湿地资源。
与此同时,保护区管理局还通过各种形式,向区域内的群众进行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等方面宣传。
通过宣传,当地许多牧民自觉加入到了保护尕海的行动当中。
2006年,住在尕海湖边上的碌曲县尕海乡秀哇村的一些牧民发现,尕海湖周边干涸多年的泉眼中,又“咕咕”地冒出了甘甜的泉水。
草场中的水草,也恢复了原有的茂密。
而在7年前,他们曾为牛羊的吃水和草料发愁…… 来自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资料显示:这一年,尕海湖区周边60%以上的干涸山泉碧水涌动,水域面积大幅增加,三次干涸见底的尕海湖重现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
在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保护区管理局还积极与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国际组织、全球环境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寻求资金支持,先后在保护区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会(GEF)湿地保护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等生态项目。
大自然就是这样,只要用心呵护,她就会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你。
2011年初冬,记者在尕海湖边看到,碧波万顷的湖面与远处银装素裹的草原,构成了一幅壮美的高原画卷。
“在全球湿地退化的趋势下,尕海湿地得到恢复性增长,这是我们尕海人的骄傲,也是甘肃人民的骄傲。
”袁峰晓告诉记者,尕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尕海湿地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80公顷增加到目前的2170公顷,尕海湖区沼泽湿地的面积恢复到了1.2万多公顷,蓄洪和调节气候的能力大大增强。
如何描写秋天
描写秋天与其节的不同之处宁静的、高雅的、清爽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金色的海洋,秋天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美好的礼物,晴空碧蓝,白云飘渺,风光别样好
当然,这还要看作者的心情如何了,古者常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萧索,所以古诗中悲秋的诗很多,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赞颂秋天的诗也不少,最重要是体现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