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安的古诗词
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阳春歌》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横吹曲辞 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西安就是古代的长安;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何处可为别
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李商隐《滞雨》)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西安“曲江”的“曲”字读第几声
三声
描写西安的成语
曲江池原来是秦代的宜春苑,汉武帝刘彻因此处地势高于长安城“阳气太盛”不利帝王,随派民夫凿而广之。
引水灌之,其水来自秦岭山大峪谷,蜿蜒流淌如嘉陵江水,故曰;“曲江”(水性阴,以阴压阳)。
现在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水来自黑河
西安的曲江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一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
从2002年到2009年,短短7年,曲江新区已经从最初的规划概念,发展成为日臻成熟的经济实体;从单一的旅游园区,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房地产开发在内的多功能城市新区。
近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理念,依托陕西、西安大文物、大文化、大旅游的优势,以盛唐文化为特色,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国际化为目标,先后建成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组建了曲江影视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演艺集团、大唐不夜城公司等文化企业,成功地对大雁塔风景区管理处、西安国展中心、西安秦腔剧院等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或整合,并在陕西省、西安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承担了大明宫遗址区、法门寺文化景区、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西安古城墙景区的策划规划和开发建设。
现在的曲江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出版传媒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迅速跃升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从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到大唐芙蓉园,从法门寺佛教文化到楼观台道教文化,从西安秦腔剧院到曲江影视集团,从西安曲江到宝鸡扶风,曲江新区发展的历史跨度、文化跨度、空间跨度都前所未有。
曲水流觞有遗韵,山水长安曲江行。
7月5日,商子雍、吴克敬、朱鸿、郭兴文、孙见喜、商子秦、穆涛、安黎、杜爱民、第广龙10位陕西知名作家应邀赴西安曲江新区采风。
作家惊叹,古籍记载中、历史诗歌中、西安人梦中的“曲江流饮”等历史美景,如今在曲江新区“复活”了
“曲江”从秦到唐是皇家园林所在地,曲江池等风景园林一直是皇家贵族、才子佳人、布衣草民游赏、宴饮胜地。
曲江流饮、雁塔题名、寒窑故事等历史典故传说留在了历史典籍里。
其中,人们从历史的文字中读到,唐诗中约有400首描写曲江胜景的。
大诗人杜甫等名人雅士留下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自鸟飞”等动人诗句。
然而,时光流逝,山水变迁,古典诗词中描绘的曲江胜景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度曾美景不再,成为遥远历史中难忘的记忆…… 如今,古老的“曲江”正以“曲江新区”的面貌续写历史的辉煌。
短短几年时间,从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到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旋风式”的建成和开放,昔日的历史美景被挖掘、复制和“激活”,这里的一个个“大唐盛景”成为现代化西安的新景观。
曲江新区在城市生态人文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成功实践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继6月25日国内9名院士专家考察来访之后,7月5日应西安市文联、三秦都市报社、西安晚报社、美文杂志社之邀,10名陕西知名作家来到曲江新区采风。
漫步在曲江池遗址上兴建的曲江池遗址公园,1500亩的山水园林,勾起了作家们的文化记忆,作家们赞叹连连;穿行在唐城墙遗址公园以唐诗300首组成的雕刻组群里,作家诗兴盎然;徜徉在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参天蓊郁的林木之间,佛意禅风,扑面而生,作家们感慨万千。
参观后,商子雍说:“在我读书的时候,曲江的历史胜景只是课本里的一个文化符号。
如今,曲江池遗址公园等的建设,激活、复活了沉睡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产”。
商子秦讲,40年前,他去过西湖,40年后又去看过西湖。
他一直希望西安城里有一处像“西湖”一样的好去处。
这次看过曲江池遗址公园,感觉到这里甚至比西湖还美,圆了他的一个梦,也是圆了广大西安市民的一个梦。
商子秦说:“曲江新区给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留下了一个有生命力、活的绿色丰碑”。
第广龙用“像在梦幻中一样”表述了他游览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感受。
朱鸿表示,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池、唐城墙、唐大慈恩寺三大遗址公园的建成,为现代化的古城西安增添了灵气。
西安曲江模式的主要内容
分为破局、民生、城市、解惑、产业五大篇章,结合国内外城市发展典型案例,系统梳理、提炼了曲江新区2002年以来在城市建设、文化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与一座城市有关,它从一个侧面记述了近十年西安这座城市的变迁; 与文化遗产有关,它反思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些新做法新实践;本书与开发区建设有关,它全面深入介绍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西安曲江新区8年来的发展成就; 与文化产业有关,它记录了一个欠发达地区城市的文化产业振兴之路;本书与中国改革有关,它探讨了在我们国家改革进入新的分水岭之际,广大的内陆地区城市应该如何继续前行的问题。
与“实战”有关,它以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西安曲江新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前城市公共政策决策所涉及的一系列主要问题,为政府和各类文化企业组织决策者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考路径与操作指南。
西安曲江为什么叫曲江
曲江,曾经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她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历时一千三百年之久,被誉为的先河。
秦时曲江称“陔州”,意为临水的长洲。
汉时建有皇帝行宫“宜春苑”,“因其水曲折,形似广陵之江”,故有了“曲江”的美称。
唐时,被辟皇家园林,引终南山的水源,修茸扩充出千亩水面,建有芙蓉园、杏园、紫云楼、汉武泉、青龙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楼台亭阁绵延不绝。
这里湖岸曲折、楼台高耸,烟柳明媚,水满花盛,紫云楼雍容华贵,大雁塔雄伟挺拔,乐游原夕阳无限,青龙寺红叶满廊。
每年春季,长安百姓来此踏青,“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
皇帝来曲江芙蓉园,赐宴百官,观赏万众畅游曲江欢乐景象。
在此游宴娱乐,、雁塔题名、杏园探花,留下了二千余首描绘曲江美景的珠玑佳咏。
关于西安曲江中学
具体位置在:曲江新区曲江路以南,北池头一路以东。
也就是海洋馆旁边。
招聘电话不详,你可打114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