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卖的一种像非洲鲫的红色鱼,叫彩云雕,到底是什么鱼?营养价值如何?是否跟非洲鲫一样很脏?
彩云鲷又称红郭鱼,其实就是非洲鲫鱼变种 丽鱼科Cichlidae非鱼属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英文名:Red Tilmpa,是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也称红罗非鱼。
依据:“概论红色吴郭鱼(Red Lilapia)是台湾经历近20年不断的研究、改良而获得的新品种,它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
目前已能控制生产完全红色系列的单雄性红色吴郭鱼”。
--------出自《彩云鲷(红色吴郭鱼)的养殖技术.彩虹雕和罗非是一样的都是热带鱼 都差不多 也不是太脏 欢迎追问哈达海鲜市场三和水产员工为你解答一切淡水鱼的问题
钓非洲鲫用什么鱼饵比较好
罗非,又叫非洲鲫鱼,体形很像鲫体色灰褐,背鳍发达,背较厚,体短而高,肉鲜嫩。
它性强,产量高,已成为我国南方各省广泛养殖的鱼种之一。
近年来,北方某些地区,也开始人工饲养。
(1)罗非鱼属杂食性。
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和藻类,成鱼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对蚯蚓、小虾、蚂蚱、红虫、蟋蟀、桑蚕等活饵都很爱吃;人工喂养的饲料主要是由玉米面、麦麸、豆饼、鱼粉等混合制成。
(2)食量大,贪吃好钓。
比较呆傻,上钩后不易脱钩,生手也能钓着,不用担心“剃光头”。
(3)喜温惧寒。
最适宜生存的水温是20℃~35℃,低于8℃便会死亡。
繁殖水温必须在20℃以上。
(4)繁殖力强。
水温条件适宜,每年可产卵5~8次,而且是雌鱼用口孵化,每次少则几十粒,多则几百粒,成活率百分之百。
雌鱼在孵化期间(大约两周左右),停止摄食。
(5)生长快,产量高。
6个月鱼可长到250~350克左右,当年可长到400~500克。
罗非鱼属淡水小型鱼种,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
这种鱼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饲养。
北方地区,罗非鱼只能是当年饲养当年清塘,不越冬。
(6)适应能力强,很少有疾病。
其忍受力和耐低氧的能力超过其它鱼。
对水域环境要求不高,即便是在污水中也能存活。
(7)属于下层鱼,早晚栖息于水体下层,其他时间多在中层或中上层活动。
盛夏季节食欲旺盛,也最肥壮。
(8)“老实憨厚”,有些呆傻。
耐干扰不易受惊,岸上人说话走动有声响,基本不影响就饵。
喜欢成群抢食,一点不滑头。
是淡水鱼中最好钓的一种鱼。
样子像非洲鲫色是红色的是什么鱼
学名叫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全身除了颜色是红色和体腔无黑膜外,其它地方和罗非鱼一样。
弱弱的问一句,罗非是不是非洲鲫鱼
是的,罗非鱼俗名南洋鲫、非洲仔、福寿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
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
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
罗非鱼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
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非洲鲫的生活习惯
非洲鲫就是罗冬春养殖罗非鱼谨防冻 罗非鱼繁殖抗病力强,生长,成本低,产量高,是农家奔小康致富的好门路。
但是,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抗寒力弱,在冬春季节里,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则会被冻死。
因此,在冬春季养殖罗非鱼时要注意防治冻害情况发生。
在室外池塘自然越冬的罗非鱼,在冬季低温期及寒流来袭时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可在池塘上大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防止冻害发生。
具体方法是: 大棚首先以竹木搭建成“人”字型棚架,从池底到棚顶距离约4米,然后自顶部向塘边拉钢丝绳并用短木桩固定,所拉钢丝绳要保持平行,间距在25厘米左右。
最后盖上0.8毫米的白色聚乙烯保温薄膜,与池边连接成一个密封的保温罩,并用绳索加固,以防大风揭开,在薄膜与塘基相连处要留排水沟,防止冬天的冷水渗入塘内。
另外,池边周围设上几个活动窗帘,供工作人员日常进出。
除了在越冬前和寒流来临前要加强投饲外,越冬期间也应根据天气和罗非鱼生产情况适当投饲,保证罗非鱼不掉膘,一般每天每千尾鱼要投放花生麸1公斤左右于土池内,但水温在20℃以下时因罗非鱼摄食能力较低,则应停止投喂;天气晴朗暖和时,可将窗帘打开,以调节、交换池中空气;当气温下降,寒流来袭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薄膜要加厚,尽量选择品质好的薄膜并提高薄膜的规格。
并且在北面迎风面拉两层薄膜以增强保温能力。
(2)温棚的基柱要加粗,固定的木桩要加长到1.5米。
(3)钢丝干线最好拉密一些,并且要将薄膜拉紧绷平。
(4)在冷空气来临时要加注地下水,保持水深在2米以上,因为地下水水温高并且稳定,可以提高养殖池水温以防鱼冻伤。
(5)越冬池内增设火炉,当水温下降到13℃时,用铁锅把水煮沸,使蒸汽直接通入室内,火炉的烟囱围绕越冬池壁四周,以提高室内温度,从而控制水温。
或在越冬棚内用电热棒加热池水,或用热水器加热自来水喷洒水面等,这样罗非鱼就能安全越冬了。
在越冬期间严格做好以上工作,能为罗非鱼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防止冻害的发生,提高养殖收益。
编辑本段“中国罗非鱼之都”———广东茂名 广东省茂名地区属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23℃左右。
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罗非鱼养殖,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58%,年产罗非鱼18万吨,产量占全省1\\\/3,全国1\\\/6,年产值超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罗非鱼产区。
今年1月,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茂名罗非鱼产业稳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引进试养阶段 1959年,高州、化州两县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试养成功,继而在两县推广“混养密养,轮放轮捕”的高产技术。
1961年9月,茂名市郊引进推广莫桑比克罗非鱼养殖。
1979年重建化州县国营鱼苗场,从海南引入中国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的苏丹尼罗罗非鱼7,000多尾,翌年产卵育苗成功,逐步推广养殖。
普及推广阶段 1981年6月,高州县淡水养殖试验场利用雌性非洲鲫鱼与雄性尼罗罗非鱼杂交,繁殖福寿鱼成功,该成果获广东省水产厅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
福寿鱼显示出杂交优势,雄性率达70%~80%,比自然繁殖的雄性率提高20%~30%,生长比亲本快,耐寒力比亲本稍强,且肉质好,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
第二年在高州县推广养殖,成为“四大家鱼”之外的主要养殖鱼类品种。
1985年,茂名市三大商品与生产基地———化州县杨梅镇、高州县石鼓镇、茂南区城郊基地相继建成,普遍实行鱼、禽、畜、果结合,种养配套,综合经营,经济效益显著。
全市淡水养殖产量迅速增长,达1.3万吨,罗非鱼作为“四大家鱼”的补充品种,主要采取混养和套养的方式,产量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10。
发展壮大阶段 1986年始,茂名市淡水良种繁殖试验场先后引进了苏丹尼罗、莫桑比克、尼罗、埃及尼罗、奥利亚尼罗等罗非鱼品种,并利用两个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培育了“奥尼鱼”。
这种鱼最大特点是雄性率高达90%以上,可避免因过度繁殖而影响生长,其个体生长比亲本快11%~72%。
“奥尼鱼”的选育成功,较好的解决了罗非鱼自繁能力强,生长规格不一等问题,提高了养殖的可控性,且生长快,产量高。
原来兼养罗非鱼的养殖户逐渐转变为以罗非鱼养殖为主,兼养其他鱼类。
1987年至1996年十年间,罗非鱼产量以年均40%的速度递增。
至1996年,罗非鱼产量达3.8万吨,首次超过鲩鱼,成为茂名地区淡水养殖第一品种。
黄金时期 2004年5月,茂名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建设茂名市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方案》,将本区域内高州的石鼓、镇江、宝光、金山、石仔岭、沙田、泗水;化州的杨梅、南盛、同庆、长岐、丽岗、石湾、东山、下郭、河西、鉴江开发试验区;茂南的金塘、公馆、新坡、高山、镇盛、鳌头等23个镇(街道办)建设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
在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带动下,罗非鱼养殖热潮一再高涨,各地养殖户纷纷推塘养鱼。
庞大的罗非鱼产量,吸引了各方的商家加入到罗非鱼加工销售行列。
其中以长兴、佳辉、绿园为龙头的本地加工厂,年加工出口罗非鱼能力达6万吨。
粤龙集团公司和茂名市食品集团公司冷冻厂以及一批水产品运输企业则主要负责对国内的销售,全年鲜活罗非鱼和条冻罗非鱼销往国内各地市场的销售量达4万吨。
另外,湛江恒兴集团以及珠海、阳江、汕头、广西北海等外地加工企业也纷纷到茂名采购罗非鱼作为加工出口原料,年采购鲜活罗非鱼约7万吨。
整个罗非鱼销售逐渐形成本地外地加工流通畅旺,国内、国外市场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较好地解决了罗非鱼的销售出路。
茂名市有罗非鱼种苗繁育场28家,其中在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2家,在建省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年产优质罗非鱼苗9亿尾。
建成一批罗非鱼全天候孵化车间和亲本保温大棚,实现了全年10个月出产罗非鱼苗。
至2008年12月止,全市已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罗非鱼养殖场(企业)有23家,面积达2.6万亩。
罗非鱼出口原料备案基地面积12万亩。
大型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有佳辉食品、长兴食品、加力食品、海名威食品4家。
此外,在建的茂名绿生园、高州龙利、化州群康等3家。
2008年实现出口罗非鱼加工产品1.47万吨,创汇5,214万美元。
全市罗非鱼养殖户达15,586户,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从事罗非鱼加工、运输、销售的人数逾万人,年劳均收入2万元以上。
罗非鱼产业已成为茂名市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茂名市罗非鱼产业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律、检验检疫部门监管、行业协会引导以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服务监管四级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同时坚持抓好罗非鱼认证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目前已建立了罗非鱼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个,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罗非鱼养殖基地23个;13个罗非鱼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8家罗非鱼养殖企业成为出口备案基地,出口备案面积12万多亩;4家企业6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从而有力保障了罗非鱼的质量安全。
茂名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罗非鱼产业发展,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行“企业+基地+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打造集养殖、加工、出口于一身的罗非鱼产业“金三角”基地,促进了罗非鱼产业集群发展。
此外,茂名市还积极在招商引资、加工流通、技术推广、病害防治方面做好引导和扶持,组织企业参加渔博会以及国外考察等活动,拓展国内外市场,把罗非鱼加工出口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产业基地,把茂名罗非鱼品牌推向世界。
罗非鱼和非洲鲫的区别
没有区别,罗非鱼就是非洲鲫鱼
非洲鲫是什么?
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
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鲫鱼是白鲫吗? 请问一下非洲鲫和鲫鱼是白鲫是同一种鱼吗
1鲫鱼不是白鲫,白鲫来自日本,2非洲鲫又名罗非,来自非洲,不是鲫鱼,3非洲鲫与白鲫或鲫鱼除了是动物,鱼类,淡水外,其他的都不贴边,4鲫鱼白鲫,都是鲫鱼的品种5下次记得先百度,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