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动物声音的句子
1、母鸡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叫个不停,仿佛在告诉主人:“我下蛋了,给我点奖励吧”.2、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清澈的鸣叫相抗衡,并且没有后者粗糙的声音.比较来说,蟋蟀的叫声要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它知道怎样调节它的曲调.蟋蟀的翼鞘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开阔.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点,那么就能改变其发出声音的强度.根据它们与蟋蟀柔软的身体接触程度的不同,可以让它一会儿能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一会儿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
描写小动物外形动作声音的句子
兔子的耳朵又大又只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下竖起来,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这只花猫的全身是白底黑斑,远看上去,像一团雪白的棉花点上了几滴墨汁。
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
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请采纳,谢谢
形容动物声音很多的句子
闭上眼睛细细聆听,田野里似乎在组建一支交响乐队,和谐的声音似乎连音乐家都不能很好的演绎。
表示动物发出声音的词语
海底的各种动物常常发出令人陶醉的声音!
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
改为拟人句。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描写动物发出声音的词
鹤唳 猫喵 鹿呦 猿啼(鸣) 鸡鸣 犬吠 猪哼哼 牛哞 马嘶 虎啸,狮吼,狼嚎,鸟鸣,羊咩 ,龙吟 蛇嘶 鼠叽 鸦啼 1、吱吱——老鼠 2、呦呦——鹿叫 3、狺狺(yinyin)象声词,狗叫的声音 4、咿呦——山鹿叫 5、咿咿——虫叫、豚鸣 6、咿喔、喔——鸡叫 7、哮、嗥——兽吼叫 8、喔喔——用来写公鸡的声音。
9、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10、汪汪——狗 11、嘶噪——马鸣声 12、嘶——马鸣、虫幽咽凄切叫声 13、嗯啊嗯啊-驴 14、哞哞——牛 15、咩咩——羊 16、咪咪、喵喵——猫 17、咯嗒、咯咯嗒——用来写母鸡的声音 18、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
19、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20、唧唧、叽叽——小鸡描写动物声音的词语02 21、叽叽——用来写小鸡、小鸟的叫声。
22、蝈蝈——蝈蝈 23、呱呱——用来写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24、笃笃,呱呱——青蛙 25、嗒嗒——马蹄声 26、嗷呜——老虎 27、知了知了——知了关于动物声音的词语03风声鹤唳【解释】唳:鹤叫声。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万马齐喑【解释】喑:哑。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
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出处】宋·苏轼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解释】象龙在鸣,虎在啸。
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
也形容人发迹。
【出处】汉·张衡:“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鬼哭狼嚎【解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元·无名氏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燕语莺啼【解释】莺:黄鹂。
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
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莺歌燕语【解释】黄鹂歌唱,燕子呢喃。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见了些,红红绿绿桃共杏,最喜春日晴。
莺歌燕语,云淡风轻,水秀山明。
”鸟哭猿啼【解释】泛指禽兽悲鸣。
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唐·王维:“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猿啼鹤唳【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明·《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狗吠不惊【解释】吠:狗叫声。
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
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
请说出下列拟声词代表哪些动物发出的声音.
笃笃--马奔跑的声音蹦蹦--小兔子跳的声音沙沙--蚕吃桑叶的声音其他小动物的声音:小猫(喵喵) 老牛(哞哞) 鸭子(嘎嘎嘎)蜜蜂(嗡嗡嗡)小鸟(唧唧) 小羊(咩咩) 青蛙(呱呱呱)蟒蛇(咝咝)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
拟声词虽然也是摹仿自然的声音,却有很大的主观性。
自然界的声音无限,通过我们耳朵和大脑的诠释,主观音感的辨别,再由自己语言的音位系统模拟,这样的模拟必会失真。
因此,它和口技的声音摹仿,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