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积累15个成语典故
“平为福,居之安”——援引自《庄子·盗拓》《孟子》 ——题记 “过年喽
”妹妹喊着。
然后便是那寻常看似却又令人依然讶喜的红色——满眼: “红衣红袄跳红鞋,红福红灯笑满街。
红香鬓边桃映雪,红竹闹天唱春节。
” “砰”的一声,旧岁就在漫空的喜庆里笑跑了。
鸡豚狗彘的精装版也齐齐地候在了桌边。
腊八的粥三十的饺子再加上暖到人心里的屠苏酒,一张张涨得通红通红的脸庞就灿如春花,斜开窗前。
大年初一就这样走近。
——“千门万户瞳瞳日,早把新桃换旧符。
” 围炉守了一夜的我最爱的便是初一早上贴春联。
奶奶磨了墨,爷爷递了笔,父亲手一挥,便是一年的新气象。
“好呀,好一个‘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我依稀记得那是中堂的联。
姐姐蹦蹦跳跳地接过了这样一副,小鸟似得飞到厅里,高高得贴了起来。
我和妹妹随后赶到,笑着与姐姐们挤着推搡着,赶着在冰花绽雪的窗子上补一对儿年画。
…… 回忆到这儿,不禁莞尔——现在,我仍旧最是中意春联。
喜欢洒金红纸隐描的几尾龙鲤,喜欢粗毫浓墨重染的一番飘逸苍劲,喜欢年油腻的气息逗得人嘻嘻哈哈——然后摇身一变,跃上门楣,平添一对儿灵气。
客厅里可以贴个“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那么一点贪谗的期待,像极了偷吃灶糖粘住牙的孩子狡黠的眼神;阳台上可以贴个“朝阳乐天莺飞早,春风喜雨草长迟”;若是家傍青山一座,不妨挑了唐人的句子写上——“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厨房里找一个长对儿吧:“紫气东衍乾坤朗,笑迎人间烟火更盛;绿意北行江山明,喜盼天上雨露益泽”。
门廊里鼓鼓劲儿——“平地生青云,徒手拔紫电”;大门外福字两旁再翻翻新意,——歌一歌太平盛世,念一念华夏文明,横批点睛一笔,这春联组曲也便大功告成了。
这么有趣的文化形式,究竟是哪个聪明人的奇想呢
实在无从知晓第一副春联写的究竟是什么了,不过那时好象还不甚兴用红纸。
最早的春联叫桃符,显然,桃木制的——驱鬼。
还有一个相关的传说。
后来到了蔡伦的年代吧,人们才纷纷换上题满祝福的喜庆朱红——寥寥数语,写尽了多少祝福与期待
又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里捎带了春联:祝枝山凭那一点巧想几笔好字赚了多少银子
文征明就因为一点怒气坑苦了多少达官贵人;解缙的解颐妙语秀逗了圣颜也冰释了天下文化——春联一唱天下白,更在今日与今时。
中华的国风萃取了春联以为神,中华的土魂蒸馏了春联以为韵。
洋洋洒洒的春联文化,足迹遍踏大江南北,舞出了盛唐丽宋以及元明清今的华彩,明亮了散文小说以及诗词歌赋的容颜。
笔写千秋的老者捧起它如同垂髫稚齿,言通四海的侨胞捧起它有似相思少年。
祖国的情怀许就是一纸春联所能寄托的——大年初一,不是所有的中国人在华夏大地上大朵快颐,然而海外的游子却依然能在年夜饺子外找到心灵的平衡点——那便是因了春联。
” “春服美,春联趣,春喜普天同庆; 红烛摇,红灯照,红福寰球共祈”
形容老师和蔼可亲的句子 40字
1:李老师快四十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
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
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
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显示着青零星的活力。
2:很秀气,可就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了。
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点都遮饰过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心与脑开出可爱的花来。
尽管她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什么使佩服的人格与行动3:任老师有一双明亮又会说话的眼睛。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把小飞机拿出来玩儿,不料被任老师看见了。
她用严厉的目光望着我,好像在说:“你手里拿着什么呢
”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赶紧把小飞机收起来,重新专心听讲。
还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我看见地上有张废纸,就随手拣起来扔到簸箕里。
当时,教室里没人,谁也不知道这是我干的。
过了一会儿,上课了,老师发现地上的纸没有了,很奇怪,我一边笑,一边看着老师。
老师发觉了,眼睛弯得月牙似的,微笑着把目光投射到我身上。
4:但的眼她是小个子,和她的爸爸一样的小而俊俏。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着灵动俏媚。
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虽长得很匀称5: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6: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句子7:老师的眼睛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一丝一毫的过错。
老师的眼睛又像妈妈的眼睛一样,充满了对我们的关心和慈爱。
8: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
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
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
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
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 他自风雪中走来,大氅翻飞,还真带着八分桃源仙人的飘逸。
白衫公子长长的黑发束起,用一只玉簪子固定住。
剑眉星眼,嘴角微微翘起看着我,晃晃手里的书,仿若天上的谪仙。
抬头对上那双盛满怒意的凤目,我的心漏跳了一下。
果真如传闻中国色天香,雌雄难辨,只有捏我下巴的那只手让我确认他是一名男子。
9:可是她的眼会使她征服一切;看见她的眼,人们便忘了考虑别的,而只觉得可爱。
她的眼中的光会走到人们的心里,使人立刻发狂。
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10: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11: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干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自已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奇妙,引人发笑。
12:个子,衣着比较朴素。
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13:今天,我可得好好学习了,要不妈妈回家后,又该瞪大眼珠子了。
妈妈的眼睛很漂亮,黑眼珠长在眼的的正间。
妈妈的左眼睛是专门用来看日本的视剧的,右眼睛是专门看着我学习的,两 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
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
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
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14:一天,一场大雪过后,王老师带我去写生。
公园里成了银色世界,我俩仿佛来到了北极。
可是王老师毫不怕冷,选好了景就动手画了起来。
她画啊画啊,嘴唇冻得发紫,手也冻得发红了。
我心疼地拉拉她的衣角,轻轻地说:“王老师,回去吧,下次再……”可她只是出神地眯着眼看看景、看看画,在纸上来回挥舞着她的画笔……
赞美老师品质的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教无:凡有者,皆可为师. 良师益能给人以教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亦作“师严道尊”. 研桑心计:谓人有理财的本领. 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尊师重道:泛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诲.亦作“尊师贵道”.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良工心苦:泛指优良之制作,都由苦心经营而成. 门墙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默默无闻:不出名,没人知道.亦作“没没无闻”.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废寝忘食:极言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和吃饭都顾不上了.今多用以形容工作或学习专心努力.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勤恳恳. 尽心尽力:犹“尽心竭力”,谓费尽心力. 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系毫不马虎.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作出惊人的事情. 桃李争妍: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亦作“桃李争辉”. 后继有人:有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 循循善诱: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潜移默化:为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亦作“潜移暗化”.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备至.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 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桃李满天下:比喻优秀人才遍天下.为到处都有.亦作“桃李遍天下”,桃李:亦比喻学生.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多用于赞美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赞美教师为学生用心的艰苦.【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赞美教师道德高尚,名望很大.【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现引申为形容教师德高望重.【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老师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高业弟子】高业:高才,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学业优异的学生.【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满城桃李】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立雪程门】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入室弟子】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桃李遍天下】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桃李门墙】门墙:指师门.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悮人子弟】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误人子弟】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房屋的墙高达数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学无师承】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多作自谦之辞.【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共枝别干】比喻一个教师传授下来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满堂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苜蓿盘空】比喻小官吏或私塾教师生活清贫.【火传穷薪】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薪传有自】薪:柴;自:从……出来的地方.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关于描写事物的好词好句
下面是我从某处复制来的,请看: (一)西弗勒斯 斯内普 我也是在哈七出来后才稀饭教授的,但是一旦稀饭上教授就无可救药勒。
贴吧里关于教授的赞美实在太多了,我一向不擅长抒情,这里关于他老人家的赞美之词就略过。
虽然很舍不得,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教授的死是必然的,而且对他来说也是个最好的结局。
在哈六出来后还没稀饭教授是就可以猜测出他的命运了,可以说他是书里除伏地魔外命运最无悬念的角色。
不管是正是邪,他生活中的危机重重已经暗示了他的结局。
但是哈七让我们对他的死也释然了。
或许在17年前,教授的心就已经随莉莉而去了,后来这么多年支撑他的就只有责任。
只有死亡才能突破所有阻碍,让他和莉莉在一起。
他的死亡是充满祝福的,也许之后他们可以一起走下去,一个没有伏地魔没有纯血混血歧视的世界在等待着他们,前世的努力应该可以换来后世的幸福。
(二)哈利 波特 哈七出来之前,哈利的生死一直被不断猜测。
罗琳阿姨暗示哈利可能会死去,因为她也像柯南道尔那样,不希望再有人随便创作哈利的故事(有点自私啊。
。
。
)。
不过还好最后哈利是死而复生了,我觉得这个落俗套的大团圆结局是最合理的。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七本哈利波特,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斯内普,邓布利多,小天狼星,卢平,唐克斯,弗雷德,多比,穆迪,柯林。
。
。
。
。
。
但是死去的人大部分是上一代的,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代表的哈利的某种依赖。
而哈利波特系列的主题就是爱,勇气和成长。
为了表示哈利的成长以及斗争所必需的代价,他们都不得不死去。
但如果哈利死去,那哈利代表的希望也就消失了,毕竟哈利波特的基本定位还是儿童读物,所以希望和正义总该留下来。
其实哈利本人并非是天赋禀异,甚至可以说是“资质平庸”(教授语),但他有格兰芬多的勇气,虽然有的时候勇气过剩成了“爱逞英雄”(貌似又是教授语。
。
。
这条性格应该是詹姆斯的遗传)。
但就如邓布利多所说,他的内心世界更像莉莉——充满了爱和热情——伏地魔所没有的武器。
但是别人也都有爱,能成为“救世之星”完全是因为伏地魔选择了他。
哈利会嫉妒,会吃醋,会控制不了情绪(小天狼星死后在邓爷爷办公室),会爱逞英雄,他只是个善良的普通人。
普通人和救世之星,这应该就是罗琳阿姨想告诉小朋友们的东西。
(三)伏地魔 伏地魔是命运最没悬念的人物,剩下的只有罗琳阿姨会怎样杀死他(同情ING。
。
。
)。
这是一个没有爱的极端人物。
因为没有爱,所以他可以分裂自己的灵魂;因为没有爱,他可以杀了自己的父亲害了自己的舅舅;因为没有爱,他可以彻底的玩弄权术收买人心可以掌握最黑暗高深的黑魔法。
但也是因为没有爱,他失去了斯内普得到了一个间谍;因为没有爱,他被莉莉所施的流淌在血液里的古老魔法击败两次,最终毁灭;因为没有爱,他忽略了克利切,葬送了自己的一片魂器。
。
。
。
。
。
真是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
罗琳阿姨写的很好的是,爱并不是一种伏地魔没有的武器,而是因为没有爱,所以他的命运被注定一步一步走向毁灭。
哈利作为击败他的人是偶然的,但出现一个击败他的人是必然的,因为他出于恐惧必然会亲手将这样一个人从人群中拉出来,而这个人是哈利还是纳威还是别人都不重要,这就是邓布利多强调的是伏地魔选择了哈利。
说到伏地魔的恐惧,这是非常真实的一笔。
我记得一句话:令人恐惧的人是因为他要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真正勇敢的人是能带给他人勇气的人。
恐惧让老伏迟迟不敢和哈利决斗,给了我们铁三角充分时间来毁灭魂器。
恐惧可以说是伏地魔残留的一点人性之一。
在伏地魔死前还显露了他的另外一点人性。
就是在贝拉被韦斯莱夫人杀死后,他失去理性的狂怒。
贝拉是唯一彻底忠于他的人,且比较讽刺的是,这忠心正是建立在他不屑的爱上的(罗琳阿姨说过贝拉是爱着伏地魔的)。
伏地魔的怒气虽然没有到爱的程度,但至少是从未有过的对别人的关心。
罗琳的人物都很真实,即使身为一号BOSS的老伏也是。
(表示一下对阿姨的敬仰之情) (四)邓布利多 罗琳阿姨曾说过在第七部里,我们将更加了解邓布利多的过去,可从来没想过是这样一个过去。
自私的权力欲望的青年时代,失去了所有的家人(唯一活着的弟弟到最后才理解原谅了他)。
正像哈利的感觉,邓布利多似乎从来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一个青年邓布利多的形象似乎有点荒诞。
所以有关于the life and lies of Albus Dumbledore让我非常非常非常的不舒服。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合理的一笔,毕竟伟人不是顺境可以造就的。
邓布利多是哈利精神上的最后一个依赖对象。
之前,似乎只要有邓布利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邓布利多死后,我和哈利都感到深刻的迷茫无助(佩服罗琳阿姨)。
这时的哈利还没独立,他总是抱有邓布利多已经为他铺好路的想法(我也有,再次敬佩一下)。
直到邓布利多的过去被一点点揭开,饱偿偶像破灭痛苦的哈利在痛苦挣扎后(确实很痛苦,我甚至认为这一笔写的有点夸张了),哈利终于彻底长大独立了。
而独立的标志,应该是当伏地魔去挖邓爷爷的坟墓取魔杖时,哈利“第一次选择不去行动”,这时他克服了自己最大的爱逞英雄的缺点。
而邓爷爷的历史使命也算基本完成了,一个一百五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世纪风风雨雨,培养了下一代,也该安静的离去了。
(五)罗恩和赫敏 很多人都不支持罗赫恋,其实我刚开始也不能接受,但细想后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在行文结构上,有高手分析过,若让罗恩赫敏再各找一位,就太罗嗦也不好把握。
我想在性格上讲也有道理。
赫敏智商是公认的高,而且也很要强(哈利在魔药课上超过她后就一直忿忿不平)。
而罗恩,可以说有点傻乖傻乖的。
可能也只有罗恩才能包容(忍受
)赫敏的一切。
可以想象他们会过得家里鸡飞狗跳,一地鸡毛的幸福。
并且一般来说初恋都不会有太好结局(罗琳阿姨估计是这一观点的忠实支持者,比如哈利和秋张,金妮在哈利前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
所以罗恩就曾经一度崇拜过三把扫帚的漂亮老板娘和嫂子芙蓉,还和拉文德布朗同学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赫敏则先是崇拜风流倜傥的罗哈特教授,然后就是帅哥明星克鲁姆。
虽然是青梅竹马,但也是风风雨雨各自在感情方面都成熟后才走到了一起,真有点像法国电影《两小无猜》。
(六)纳威和卢娜 把他们写在一起是因为我非常非常不甘心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
可能是大家都这么想吧,所以特立独行的罗琳阿姨就否认一对的可能性(卢娜和一个博物学家结婚,纳威未知)。
和寓言擦肩而过的纳威,也是成长这一主题的体现。
从一年级入学时近乎哑炮的笨拙,到杀死最后一个魂器纳吉尼,他在从分院帽中抽出格兰芬多宝剑的时候真正证明了自己。
罗琳写的很好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魂器都是由哈利毁灭的(实际上哈利只毁灭了里德尔的日记,然后勇敢的接受死亡让伏地魔毁了他体内老伏的灵魂)。
卢娜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说她和哈利他们在一起“就像和朋友们在一起一样”,最感动的就是她卧室里细细的FRIEND围住的哈利他们的画像。
什么时候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但是再危险的战斗都会毫不犹豫的参加。
而且她是非常敏锐且善解人意的。
她和纳威实在是太可爱了,再次不甘心他们没有在一起(算了,罗琳阿姨让人家活下来就很好了) (七)小天狼星 卢平 唐克斯 虫尾巴 都是应该用过去时的人(罗琳真狠心) 先说小天狼星。
其实小天狼星的一生都非常不顺利。
童年和家里针锋相对直到离家出走,毕业后同食死徒战斗,好不容易到了和平年代又被冤入狱十几年,逃出来后流浪了一年,无所事事的痛苦了一年,之后终于在自己向往的战斗离开。
死的时候也是钻石王老五(似乎他从来没有爱上过谁,我觉得他一生最爱的人就是詹姆斯,呃。
。
。
我不是那个意思。
。
。
呃。
。
。
但是我觉得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
。
。
)但是他的悲剧远不如教授的震撼,估计是罗琳在他身上就没有投入太多感情。
刚开始是作为哈利唯一的亲人,然后为了表示哈利的第一步成长就杀了他,死后更是音讯全无,哈七完全就彻底忽略他,小孩取名的时候都忘了人家(我们只能指望哈金再生一个孩子了。
。
。
) 虫尾巴必然死的。
我一直都很同情他。
能进格兰芬多的人身上一定有某种潜质,就像当初的纳威一样。
但是他长期被忽略(詹姆斯和小天狼星对他应该是享受被崇拜多于友情),最终改变了他。
卢平的死我挺惊讶的,没想到罗琳做的如此绝情。
这样,当年的四人小组和永远的冤家对头斯内普都离开了,不知是不是觉得他们注定同生共死。
而卢平死了唐克斯也活不下去,这倒是情理之中。
写完了 很不好意思的发现教授的文字是最少的。
。
。
这里再补充两句 我在贴吧里看到一个写教授的题目是“银色的圣洁”非常经典 银色和绿色都是斯莱特林的颜色 一般来说,银色意味着斯莱特林对于纯血统的偏执和天生的高傲,而绿色则代表了他们的野心和手段 但是对于教授,银色是他的圣洁 绿色则更单纯,是莉莉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