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赏桂林的日月双塔作文300字
日月双塔坐落在桂林市的杉湖中,位于湖中心。
日塔为铜塔,高41米,共九层。
月塔为琉璃塔,高35米,共七层。
在进入双塔之前有个石门,门上刻着“入胜”两个大字。
在这门周围有三座石雕。
第一座是一只美丽的天马,那只马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第二座是“二不像”,因为它是既像鸳鸯有像孔雀的怪物,不过这样还真好看。
最后的也是座“二不像”,它又像海马又像天鹅的怪物。
它们真是怪极了。
但是它们又像时时刻刻保卫着日月双塔的“天兵天将”。
双塔的四周.内墙和门窗都画满了五颜六色的图案,颜色主要为黄.绿.白.蓝.黑。
日塔所有构件如塔什.瓦.画.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天面和地面完全都是由铜壁画装饰的。
夜幕下的双塔最美了。
在双塔的顶部会闪着美丽的光,一会红,一会绿,一会白,就像是五彩的星星挂在日月双塔上方似的。
日塔的顶端是尖尖的一把剑。
月塔的顶端则又是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古代少女。
通往日塔的是一个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实际上是一座湖底公园。
通过拱形的玻璃,可以看到头顶上和两侧的鲢鱼.鲤鱼.花斑鱼……从日塔底部乘坐电梯就可以来到日塔的最高层。
从塔顶往下看,桂林城秀美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我觉得日月双塔真是太迷人极了。
而且日塔还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桂林日月双塔导游词
日塔地处桂林市中心区,座落在桂林城的线上,与“象山水相邻。
象山是桂林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
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
日月双塔是在唐代佛塔基础上于2001年重建的。
在日月双塔地宫博物馆里,展出了唐代佛塔出土佛物,其中最珍贵的出土佛物是“十二属相皇家密典”, 是佛教密宗千年密法在国内的首次大公开。
日月双塔是中国名塔,是桂林市的文化地标,是中国第一家以“儒释道之和”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宗教、建筑、科技、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其中日塔创造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铜制佛塔、世界上最高水中电梯塔、世界上最高铜制建筑物。
双塔之间以湖底18米的水下通道相连接,游客可以乘电梯登上日塔,一览桂林市区美丽的城市风光。
“上天入地、水下穿行,电梯登塔、有益身心”,这种独特的游览方式,可谓桂林第一游,其游览经历将会使您终身难忘
日月双塔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与桂海碑林中的宋代雕刻日月神菩萨隔河相对,又因为双塔高耸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
两座塔均为楼阁式山水塔。
日塔是9级8角宝塔,高41米,为混凝土包铜结构,内层系钢筋混凝土,外包黄铜,其所有构件如塔什、瓦、画、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楼梯、天面和地面都是由纯黄铜建造的,共耗铜350吨,塔内还安装有垂直升降电梯,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梯铜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而且日塔建在水中,自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即,日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电梯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月塔是7级8角宝塔,高35米,用琉璃装修,庄重典雅。
月塔一层面湖处有“太极鼓”,您可以击鼓一展雄姿。
通往日塔的是一个地下水族通道,长18米;通过拱形的玻璃,可以看到头顶上和两侧的锦鲤、锦鲫、花斑鱼、乌草……在湖底悠闲自得地生活。
在日塔一层有祈福铜钟,您可以撞钟祈福。
同时,在一、二层还设有茶庄,您还可以品茗赏景。
从日塔底部乘坐电梯,您可以很轻松地到达日塔的第七层,再移步往上走两层,便可登上最高层---第九层。
从塔顶俯瞰,桂林城秀美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南面是专为为群众文化活动设计的杉湖小广场,东面是知音台,北面是四湖游览的登船处日月湾,西面更远处,阳桥、玻璃桥、北斗桥、古榕双桥等形态各异的桥梁,双塔完全融入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
进入塔内是要收费的,费用是: 票面价:30元 旅华价:25元
桂林日月双塔是什么时候造的?
第一铜塔日月双塔位于“两江四湖”的日月双塔,其中日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铜塔,铜塔位于美丽的杉湖中心,是中国第一座全铜宝塔,高达42米,共9层,用600吨铜铸成。
湖底有一条10米长的湖底隧道与另一7层高的宝塔相连,双塔相映成趣,为两江四湖一绝。
此铜塔有九层,第九层面积20平方米,能容纳10人开会,在此处开会将会有一种高高在上,一揽众山小的感觉。
比较适合企业及政府高层圆桌会议。
第一层可分别容纳50人用自助餐,塔旁可以表演15人的文艺演出,塔内适合演奏民族乐器。
湖面上也适合表演节目,如鱼鹰捕鱼等。
桂林日月双塔的历史由来
关于历史方面:是一座文化古城。
两千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 和漓江。
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是母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时属广西省。
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
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
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距今约一万年前,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当时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为桂州。
隋朝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1911年为广西省会。
1914年(一说1912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
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
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历史沿革: 桂林历史悠久,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
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
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
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日月双塔里的十二生肖守护本尊?
你好、我是日月双塔的讲解员、你在网上看到的12生肖的守护本尊共有8个、我可以说是并不完整的、因为唐朝时期那本十二生肖皇家秘籍的内容多多少少会透露一些出去。
所以呢网上的是不完整的。
而且在网上、谁想胡编乱造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们日月双塔的12生肖守护本尊、是有着真品的经书所记载的、你认为哪一个可信一些呢
鼠——释迦牟尼佛牛——金刚手菩萨虎——普贤菩萨兔——药师佛龙——文殊菩萨蛇——地藏菩萨马——虚空藏菩萨羊——摩利支天菩萨猴——观世音菩萨鸡——阿弥陀佛狗——大势至菩萨猪——弥勒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