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仪式和揭牌仪式流程方案
挂牌仪式流程方一、挂间:二、挂牌地点: 三、参加人员:四、仪案 现场拴,安装牌匾 挂条幅五、具体分工:1、方案策划:负责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2、前期准备:联系落实相关单位领导讲话、时间安排、揭牌场地位置安排等接 洽工作。
需要领导讲话提前知会。
3、物品准备:布置横幅、揭牌庆典用红绸、礼仪授带4、准备音响、相机、摄像机一部5、资料收集,包括发言人发言稿、音像资料等,并整理成电子版 揭牌仪式结束后,各组将本组负责的用品于活动结束后负责收回。
六、宣布仪式开始 ,介绍到会领导、来宾,表示欢迎
请领导讲话;请领导揭幕;宣布挂牌仪式结束。
揭牌仪式流程是怎样的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到场领导与嘉宾,并简单介绍这次活动领导致辞领导致辞(按实际情况,几个发言)主持请主礼领导移步,揭牌处揭牌仪式(仪式特效)主持人宣布礼成。
。
炎黄文化节内容都有啥
炎黄文化节与名人社团拜祖 新郑市旅游局樊战东 历届炎黄文化节 1992年3月12日,寻根拜祖月(炎黄文化节的前身)开幕式在新郑电影院举行。
河南省人大副主任侯志英、郑州市副市长张世诚参加开幕式。
出席会议的代表和各地寻根的炎黄子孙4万余人到轩辕故里参加盛大拜祖活动。
4月5日,朝拜活动在具茨山开幕,参加登山拜祖的炎黄子孙多达7万余人。
同时,从3月5日至4月5日,县城还举行了四次大型的物资交流活动。
1993年3月23日即农历三月初一,第二届炎黄文化节开幕式在轩辕故里广场举行。
省顾委副主任韩劲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于友先,省旅游局局长蔡留海及社会各界人士5000余人冒雨出席。
与会宾客在轩辕故里门前参加了庄严肃穆的拜祖仪式。
3月25日,举行登具茨山朝拜活动。
1994年4月12日,第三届炎黄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轩辕故里广场举行。
河南省人大副主任范廉、河南省政协副主席胡树俭、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赵国成及新郑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和拜祖式。
4月12日下午,炎黄文化旅游节项目发布会在郑韩饭店隆重举行,共发布各类项目300多个。
4月13日,出席旅游节的海内外嘉宾同数以万计的群众共登具茨山,朝拜中华始祖轩辕黄帝。
1995年3月31日,由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旅游局和新郑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炎黄事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河南省’95民俗风情游首游式暨新郑第四届炎黄文化节在新郑体育场举行。
原中顾委常委、老将军李德生,原宁夏自治区政府主席黑伯理,省政协主席林英海等中央、省、市有关领导人,以及来自美、日、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嘉宾在新郑体育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各级领导和海内外嘉宾到轩辕故里举行朝拜文明始祖大典。
1997年农历三月三,新郑市政府在具茨山举办第五届炎黄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郑州市旅游局和新郑市领导参加开幕式。
1999年4月18日,新郑市政府在具茨山举办第六届炎黄文化旅游节,韩国佛教大师林允华率团110人前来寻根拜祖。
新郑市10万群众参加活动。
2000年4月2日,由河南省旅游局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民族子孙龙禧千年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大典在黄帝故里举行。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世英、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方洪莲和来自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的18个拜组团和社会各届人士30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典。
美国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为这次活动题词“中华民族千禧龙年寻根祭祖纪念碑”。
2002年中国新郑炎黄文化节暨经贸洽谈活动,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经贸委、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经贸委、郑州市旅游局主办,新郑市委、市政府承办。
它以寻根拜祖为主题,经贸活动为重点,推出新郑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名优产品、合作项目。
4月5日,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等领导共同为始祖山“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又乘车到黄帝故里,参加“黄帝宝鼎落成典礼”,并为宝鼎揭幕。
4月12日,河南省第二届国际陈氏历史文化暨新郑陈氏三宰相研究会在新郑宾馆召开。
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宗亲及姓氏研究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
13日,参加研讨会的16个代表团又来到郭店镇宰相陈村的崇孝寺祭祖。
河南省侨联名誉主席林雪梅、台北市陈氏宗亲会会长陈延厚等参加了会议。
4月15日上午,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新郑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新郑炎黄文化节暨经贸洽谈活动在新郑体育场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原河南省委书记刘杰,原中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刘正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鲁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有杰,副省长张以祥,省政协副主席杨光喜,省军区副司令员曹建新,郑州市市长陈义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文超和海内外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海内外嘉宾乘车又到始祖山轩辕庙前参加了“壬午年始祖山拜轩辕黄帝大典”,来自美国、法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华人华侨以及国家、省、郑州市有关领导与新郑市四大班子领导一同秉香拜谒了始祖黄帝。
郑州市市长陈义初颂读拜祖文。
4月15日晚,参加开幕式的来宾观看了在新郑市炎黄文化中心举行的我国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等演唱的《轩辕颂》大型歌舞晚会。
炎黄文化节期间,还于4月13日至17日,在始祖山举行了中国“人寿杯”全国滑翔伞强手邀请赛,来自全国各地的58名选手参加了这一赛事。
4月13日,我市辉煌成就图片展暨根雕艺术精品展在新郑博物馆开展,共有250余幅精美图片,一百多件根雕珍品参展。
4月15日至4月25日,“金芒果杯”河南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博览会在黄帝故里举行。
4月15日,“轩辕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在新郑华清园度假村举行颁奖仪式。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等知名人士到会祝贺。
(2001年3月,新郑市与省诗词学会、省楹联学会、郑州诗词学会共同举办了“轩辕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
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诗人和诗词爱好者响应,先后收到近万幅作品,包括5000多首诗词、4500多幅楹联,最终评出了诗词、楹联一等奖各3名,二等奖各6名,三等奖各12名,佳作奖各50名,入围作品各500多名。
这些作品结集《轩辕颂》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参加颁奖的作者还参观了始祖山、黄帝故里等景点。
2003年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登基大典传统纪念日。
2003年“癸未年中国·新郑炎黄文化节”是自1992年以来举办的第十届炎黄文化节。
本届炎黄文化节由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侨联、河南旅游集团、郑州市旅游局、新郑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
3月20至21日(农历二月十八至十九)炎黄文化节拉开序幕。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新郑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新郑宾馆举行中国新郑炎黄文化研讨会。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俊义等全国和省内专家10多人参加。
研讨会通过实地考察、讨论,认为新郑作为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创业地和建都地,应为中华第一古都。
近年来新郑通过大力弘扬炎黄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带动了新郑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取得瞩目的成绩。
专家们还就新郑炎黄文化和其他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提出许多宝贵建议。
4月1日至3日,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和郑州市文化局联合承办的河南省第二届舞龙大赛在黄帝故里艺术苑举行。
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19支舞龙队参赛,为此次炎黄文化节增添了节庆气氛。
4月2日至7日,在黄帝故里举办新郑绿色食品、旅游产品和工业产品展销会。
4月4日上午9时,拜祖团登上始祖山。
此时,山上鼓乐喧天,歌声飞扬,龙灯翻舞。
拜祖活动分三个场地进行,主拜区在始祖山轩辕庙前,主要由国家、省、市领导等贵宾、新郑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华侨参拜;第二拜祖区设在始祖山中天轩辕阁与黄帝祠之间,参拜人员主要是一些企业家和商贸界人士;第三拜祖区在市区黄帝故里祠前,参拜人员为新郑市各部门、乡镇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
在主拜区轩辕庙前,陈列三牲、五谷、六果,摆放花篮,南侧有100名中小学生组成的歌唱队,北侧置一硕大的乾坤鼓。
11时12分,拜祖大典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瞿弦和主持拜祖仪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有杰,新世纪企业联盟董事局主席刘向阳依次进香,郑州市市长王文超代表全体参拜人员颂读《拜祖文》,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总秘书长任兴亮代表全球华人颂读《拜祖文》、澳大利亚的帕瑞克代表澳大利亚华人颂读《颂祖文》。
最后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发表讲话。
11时40分,原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刘正威擂九响乾坤鼓,数千只白鸽和彩色气球飞向天空。
拜祖结束后,贾连朝、张文彬、王有杰、王文超和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梁铁虎等领导为“癸未年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拜祖纪念碑”揭幕。
下午,在炎黄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经贸洽谈会,有300多名企业家参加,签约项目98个,总投资额36.1亿元,其中合同项目53个,合同投资26.1亿元;合作意向45个,意向投资10亿元。
4月4日晚,2003年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在新郑市体育场隆重举行。
原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刘正威等中直机关、国家部级领导和北京来宾,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等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新郑市领导及海外著名侨领和知名企业家,40多家新闻单位与社会各界人士共4万多人参加。
当晚,参加这次炎黄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的领导、专家和各界人士观看中央电视台在市体育场举办的“中华根脉·同根同宗同源同唱一首歌大型文艺晚会”。
可容纳5万名观众的体育场座无虚席,毛阿敏、童安格、张明敏、邰正霄、张行、苏芮、腾格尔等100多名明星与艺员登台献艺,共叙寻根梦,同唱中华情。
至7月,中央电视台三大频道分别在黄金时段轮番播出“同唱一首歌”演唱会实况。
2004年中国新郑炎黄文化节于4月21日(农历三月三)在黄帝故里开幕。
原中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刘正威、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何琳、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河南省外侨办副主任文荣征、郑州市委宣传部长杨丽萍等省、郑州市领导及新郑市领导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曲润海、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任建新、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秘书长任兴亮等社团负责人等海内外嘉宾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甲申年公拜始祖轩辕黄帝大典”。
2005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乙酉年公拜始祖轩辕黄帝大典在黄帝故里举行。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承办。
出席《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学术研讨会的60多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刘正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文彬、河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吴全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洪华,郑州市委副书记、郑州市市长王文超,郑州市委常务副书记赵建才等国家部委、省、郑州市、新郑市领导,海内外华侨华人代表及新郑市各界人士千余人参加了拜祖大典。
拜祖大典由郑州市副市长孙新雷主持,新郑市委书记赵武安致词,郑州市市长王文超读拜祖文,台湾台东桃竹苗客属总会理事长刘震读拜祖文。
刘正威、张文彬、吴全智、张洪华、罗哲文、黄景略、王文超、赵建才等领导和专家敬献花篮,朱士光及海外华人代表上香,全体人员向始祖黄帝像行鞠躬礼。
新郑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辑马艳辉 癸未年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根在中原”拜祖大典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1971年在香港举行第一届恳亲大会,至2002年11月2日至6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已历十七届。
河南省客属联谊会会长林雪梅、郑州市副市长白红战和新郑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赵国鼎参加第十七届恳亲大会,介绍河南新郑是轩辕黄帝和神农氏炎帝的故里、故都;炎黄二帝是客家人的始祖,是客家人的血缘总根;2003年是轩辕黄帝建国至今5000年等,在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恳亲大会本规定二年举办一次,但为庆祝黄帝建国5000周年,第十七届恳亲大会决定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提前一年即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
这次恳亲大会的宗旨是“联谊、寻根、合作、发展”,主题是“中原寻根”。
2003年7月至10月中旬,新郑市委、市政府为迎接这次恳亲大会,成立筹备委员会,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0月27日上午,在新郑市黄帝故里举行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根在中原”拜祖大典。
是日,8时30分,拜祖团乘坐大巴车从郑州出发,至新郑市境时,受到新郑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和数千名身着红妆、手持鲜花的少年学生列队欢迎,一路受到沿途新郑人民的欢呼。
拜祖团进入黄帝故里景区时,接待人员为每位客家乡亲佩戴“黄帝符”,敬献“黄帝贡酒”,为他们祝福、洗尘。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黄帝故里鼓乐声声,龙旗飘飘。
黄帝纪念馆前红毡铺地,黄帝像前陈列牛、猪等牺牲和四时鲜果。
参加这次拜祖仪式的国家、省、市领导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全国人大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曾宪梓,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赵阳,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张道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唐闻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清成、吴全智,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郑州市市长王文超,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执行主席、河南省客家联谊会会长林雪梅,客属首领饶颖奇、黄石华、刘盛良、李金松、熊德龙、张庆寿、吴德芳、吴能彬、杨克林、黄德新、熊恒浩、温学濂、贝南龙以及新郑市市委书记赵武安,代市长白虎林,副书记陈莉、刘国政、张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林华等。
参加客属恳亲大会的社会各界人士3000多人,其中客家社团110多个2500多人。
拜祖仪式在黄帝纪念馆前举行,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政主持。
拜祖前,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梁铁虎介绍嘉宾;新郑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白虎林代表新郑人民致欢迎词,介绍新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成就,热切盼望客家乡亲“常回家看看”;河南省副省长贾连朝代表河南人民欢迎客家乡亲回故乡,缅怀黄帝功绩,号召炎黄子孙继往开来、振兴中华;全球客家联谊会创会会长熊恒浩代表亿万客家人表达思念故乡情,他激动地说:“年年岁岁盼着能回中原故土寻根,今天终于梦想成真——故乡啊,我们回到您的怀抱。
”上午10时,24编钟奏起楚商乐《黄帝魂》,34响礼炮震天动地,数千只吉祥鸽腾空飞翔,抛撒的丝带花雨漫天飞舞,黄帝故里一片欢腾。
接着,罗豪才、吴全智、贾连朝、陈义初、王文超、赵武安及客家代表曾宪梓、吴能彬等在黄帝塑像前敬献花篮。
世界客属总商会会长李金松等敬拜上香,99名白衣少年高唱《黄帝颂》。
福建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曾耀东颂读《拜祖文》,2500多名客家乡亲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行三鞠躬礼。
拜祖仪式结束后,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清成、客家代表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曾宪梓等一起为“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纪念碑”举行揭碑仪式。
其他客家乡亲和人士参观黄帝故里景区,瞻仰黄帝圣容
世界客属总商会会长李金松拜祖后动情地说:“今天是客家人的大喜日子,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寻根拜祖的地方
”印度尼西亚客属总公会会长、信心旅游业集团总裁吴能彬率300多人来拜祖,拜祖后说:“河南是客家人的根,到新郑拜祖,就是到家了
”在这次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上,河南省签订合作项目35个,总投资27.2亿美元,合同外资24亿多美元,其中境外客商合同外资19.9亿美元。
在35个项目中,郑州市对外合作项目21个,总投资12.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5亿美元;新郑市签订合同项目5个,达成合同意向项目22个,其中英属维尔京群岛亚太投资有限公司与河南顺兴本草科技开发公司联合在新郑建设2×30万千瓦热电联厂。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央统战网和河南省、郑州市等新闻媒体对这次客属恳亲大会作了全面、系统、详细报导。
其中《河南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导题为:“百川汇流归大海,炎黄子孙心系根——黄帝故里‘根在中原’拜祖大典昨日举行”。
从此,世界客家人知道河南新郑是中华民族圣地。
新郑因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郑市旅游局樊战东 社团名人拜祖实录 自汉代于新郑县城北关轩辕丘前建轩辕故里祠后,历代士民到轩辕故里拜祖无史书记载。
据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山大学近代史研究室编《林则徐日记》中记载:道光十七年,林则徐擢升湖广总督赴任,二月二日途径新郑,由省府同知黎淦、郑州施牧和新郑知县李嘉丞陪同,先至新郑县城北关轩辕故里拜谒黄帝,后至县城东行馆下榻。
→ 1995年 ← 3月13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中顾委常委李德生到黄帝故里、市博物馆、具茨山参观考察,并题写“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
是年,海外华人有42个国家,组团400多人先后在具茨山、黄帝故里拜祖。
→ 1996年 ← 2月14日,郑州市常务副市长陈义初到具茨山考察黄帝大宗祠项目。
2月22日(农历正月初四)下午3时许,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陪同,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副省长张世英,省委常委、中共郑州市委书记王有杰,市长朱天保,中共新郑市委书记于新长,市长岳文海,副书记范金离、郭更新等陪同下,先后到黄帝故里、具茨山、郑韩故城、博物馆等景点参观考察。
宋健在黄帝故里问李学勤,新郑是黄帝故里、故都,这些是否有史可查时,李学勤回答说:黄帝生于轩辕丘。
轩辕丘、有熊国在河南新郑,不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讲述,而且还有大量的历史记载。
宋健对李长春说:“我来到黄帝的出生地,我对黄帝问题很感兴趣,新郑连小孩都知道这里是黄帝的故乡,可见黄帝文化气氛的浓厚,说明历史记载没有多大分歧,专家的意见也基本一致,看来轩辕黄帝出生在新郑是完全可信的。
……”他建议将黄帝编进教材,让世世代代永记始祖功德,还对新郑市长岳文海建议新郑编写一本关于黄帝的文献资料书,扩大对外宣传。
5月29日(农历四月十三日),以萧光麟为团长的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文化寻根访问团一行162人来黄帝故里,拉开了河南省96年寻根游序幕。
上午9时,访问团在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河南省侨办主任林雪梅等陪同下来黄帝故里。
在黄帝故里广场,新郑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于新长、范金离、蔡克广、鲁维选、戴来正、邢学林等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中共新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来正致欢迎词。
著名侨领拿都、马来西亚客家联谊会会长萧光麟率团焚香拜祖,并举行“马来西亚客家联合会拜祖碑”揭碑仪式,还捐资人民币8.8万元,资助扩建黄帝故里景区。
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三日),张可夫、钟送玑、陈荣林等澳门地产商会考察团7人来新郑考察,先后到郑州新郑机场、望京楼水库、天下第一庄等考察,而后到黄帝故里焚香拜祖祭始祖黄帝,题词“寻根拜祖”。
→ 1997年 ← 4月8日(农历三月初二),大韩佛教、佛诞本地开发委员会顾问林允华大师率领由韩国水原白氏、林氏宗亲会组成的佛教界、医药界、艺术界和商界代表47人,来到新郑市黄帝故里寻根拜祖。
4月9日(农历三月三日),拜祖团在始祖山轩辕庙,采用韩国民间拜祖方式祭拜始祖黄帝。
林允华大师为修建始祖山“中天轩辕阁”捐款1.6万美元。
而后,拜祖团又到辛店镇白居易纪念馆祭祖。
5月8日(农历四月初二),韩国佛心教林允华大师率韩国原罗州市副市长林洞洛先生、诗人林宣光先生等一行13人再次来新郑市寻根拜祖。
下午2时,新郑市领导在郑州新郑机场举行欢迎仪式。
而后到黄帝故里祭拜黄帝,参观了市博物馆。
林允华大师当场捐款1万美元,并决定始祖山“中天轩辕阁”建筑由他承担90%的费用。
5月18日(农历四月十二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范康带全国政协离退休干部28人,来新郑市考察。
考察团在参观河南新郑卷烟厂后,到黄帝故里拜谒始祖黄帝。
7月1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来新郑市黄帝故里视察,并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始祖圣地”和“发挥空港优势,扩大对外开放”。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三),新加坡周明忆率团23人抵达新郑市寻根拜祖。
第二天6时,拜祖团在始祖山轩辕庙举行拜祖活动。
2月1日,新加坡李昭进应周明忆邀请,乘机来新郑拜祖。
2月2日,他们又在始祖山举行拜祖仪式。
4月8日(农历三月十二日),香港必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叶嘉星率领由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世界著名华裔领袖和知名人士组成的“世界华人中华圣地寻根拜祖团”80多人,来新郑市始祖山寻根拜祖。
拜祖场地设在始祖山东侧的拜祖台。
中共新郑市委副书记郭更新主持拜祖仪式,市政协主席鲁维选宣布拜祖仪式开始。
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冯书义和中华圣地建设促进会秘书长李华鹏分别致词。
河南省市领导和嘉宾共为始祖山拜祖台落成剪彩,而后举行拜祖仪式。
拜祖后,在拜祖台附近植功德树。
然后,拜祖团回市区黄帝故里,又瞻仰黄帝塑像,焚香祭拜。
下午,在新郑宾馆举行“天下华人共宗祖”座谈会,缅怀始祖功德,共商建设中华圣地大计。
8月20日(农历六月二十九日),“陇海兰新地带中部城市发展研讨会暨新郑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论证会”在新郑宾馆召开,与会代表100多人在黄帝故里举行拜祖活动。
新郑市市长李和平主持拜祖仪式,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鲍世行宣读拜祖文。
随后,主办此次论证会的八个单位向始祖敬献花篮,全体行躹躬礼。
当时在新郑考察的华人著名女作家赵淑侠参加了拜祖仪式。
10月19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韩国佛心道文林允华大师一行再次来新郑市参观拜祖,参观市貌、故城公园、滨河公园、炎黄广场,又捐资5万美元资助建设始祖山“中天轩辕阁”,至此先后捐资达17万美元。
20日,林允华大师一行登始祖山轩辕庙以韩国传统礼仪祭拜始祖黄帝。
10月23日,马来西亚记者代表团14人到黄帝故里考察拜祖。
10月28日,“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古都新郑与中原文明学术讨论会”在新郑召开。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率领来自全国15个省和直辖市及7大古都学会会员120多人在轩辕故里举行祭祖活动。
新郑市市长李和平主持拜祖仪式,史念海宣读祭祖文。
11月2日(农历九月十四日),原山东省省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赵健民和原河南省副省长岳肖峡等来新郑市考察。
他们在黄帝故里躹躬祭拜始祖黄帝。
→ 1999年 ← 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日),团长萧光麟率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寻根拜祖团128人,在河南省华侨联合会主席林雪梅、郑州市华侨联合会办公室主任邵国政等陪同下,到新郑市黄帝故里拜祖。
新郑市市长张春香致欢迎辞。
拜祖团还游览了郑风苑和炎黄广场,并为建设黄帝故里捐资。
10月23日(农历九月十五日),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郑明如一行5人再次到黄帝故里拜祖,并题词“华夏同祖,万姓归宗”。
→ 2000年 ←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新郑市旅游局与河南省旅游集团合作举办了“港胞农家过大年”活动。
香港32名同胞到黄帝故里拜祖后,到梨河镇老观李村,与农民一道“舞狮子、扭秧歌、放鞭炮、吃饺子”,度过了他们旅途中难忘的一天。
4月23日(农历三月十九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部分官员和客商,到新郑市黄帝故里拜祖,题写“人文始祖”。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郑国雄陪同。
11月17日(农历十月二十二日),我国驻泰国大使晏庭爱等35名驻外使节及工作人员,到新郑卷烟厂考察,在黄帝故里参拜始祖黄帝。
→ 2001年 ←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二),来自马来西亚的65名华侨,由新郑市副市长张石磙陪同到黄帝故里拜祖。
→ 2002年 ← 1月5日(农历辛巳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台湾省旅行工会联合会代表团一行39人,到新郑市考察旅游建设情况,在黄帝故里参拜始祖黄帝。
4月5日,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参加始祖山“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并到黄帝故里为黄帝宝鼎揭幕。
4月7日,“杨氏中原寻根暨工商考察之旅”一行65人,到轩辕故里拜谒黄帝。
→ 2004年 ← 4月1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到黄帝故里、郑王陵、始祖山考察,拜谒始祖黄帝。
→ 2005年 ← 5月5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黄帝故里拜谒始祖黄帝并题词。
9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曹维新,郑州市委副书记赵建才同相关人员一行10多人到新郑黄帝故里进行调研黄帝文化,并拜谒始祖黄帝,徐光春题词“人文始祖”。
求中国2008年发生的30件大事,并简要分析一下,请详细一点
一月 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新年茶话会。
1月3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扩大)在北京召开。
1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外相高村正彦。
1月4日日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
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1月8日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月11日中共中央党校举行2007年秋季学期毕业典礼。
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的全体代表。
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印度总理辛格会谈 二月 2月3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 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8年春节团拜会。
2月6日温家宝结束贵州的考察工作 2月5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广西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看望了柬埔寨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和太后诺罗敦·莫尼列·西哈努克,向他们致以新春问候。
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双方就中国经济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2月18日胡锦涛在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
2月19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三月 3月2日第四十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在广州隆重闭幕。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3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梅德韦杰夫通电话,对梅德韦杰夫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表示祝贺。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3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香港、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3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
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受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吴邦国委员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3月12日首都各界人士聚集在中山公园中山堂,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3周年。
3月1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大会选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为全国政协主席,同时选出25位全国政协副主席。
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7年国别人权报告》 3月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3月15日下午,“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开幕。
3月1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
3月1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
3月18日拉萨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3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秘鲁总统加西亚举行会谈。
3月21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
3月21日,昆明至曼谷国际大通道中国路段全线贯通。
3月23日,第九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3月24日,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第二十九届北京夏季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3月28日中国科学家张令玉在韩国首都首尔获得韩国“蒋英实国际科学文化奖”大奖。
3月29日应老挝总理波松·布帕万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晚乘专机抵达万象,开始对老挝进行工作访问, 3月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 四月 4月1日晚,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演出大厅,一台名为《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清明篇》的电视晚会正在录制。
4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
4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举行会谈。
4月7日第十六届国家和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协会(简称国际奥协)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北京大学用中文发表演讲 4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海南省三亚市同汤加国王图普五世举行会谈。
4月11日,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 4月12日北京奥运村(残奥村)村长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奥运大厦举行 4月12日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幸福工程组委会联合发起的“光彩与幸福2008慈善之夜”在北京举行。
4月13日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所举办的“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展望”圆桌会议在海南省博鳌举行 4月15日上午,第103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共有来自境内外的18721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3667家,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广交会。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宣布,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
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出席了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 4月24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法国参议长蓬斯莱。
五月 5月1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77度赤道上空。
5月2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香港尖沙咀展开中国国土第一站的传递。
5月3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大学考察 5月6日胡锦涛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5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东京日本皇宫会见了日本天皇明仁。
5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东京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举行会谈。
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5月13日,紧急出动兵力近5万人奔赴灾区 5月15日温家宝于中午辗转赶到位于四川北部的青川县木鱼镇 5月15日CNN总裁致函中国驻美国大使,代表CNN正式向中国人民道歉 5月16日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赶往四川省地震灾区 5月17日胡锦涛来到位于四川特大地震震中区的汶川县,察看受灾情况,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5月18日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5月18日胡锦涛到四川特大地震灾区什邡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
5月19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7天时,全国各地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5月23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
5月23日晚,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陪同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四川汶川地震俄罗斯救援队队员代表。
5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
5月27日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1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六月 6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6月中国船舶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日前在上海长兴岛提前半年竣工。
6月5日200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6月6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6月7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
6月8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6月9日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直播卫星中星九号送入太空。
6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6月11日开始在北京举行长城5号国家处置奥运会期间恐怖袭击事件检验性演习。
6月11日至14日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邀请,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率海基会协商代表团访问北京。
6月13日共青团十六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午在北京举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中央领导机构。
6月14日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今天上午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
6月15日《盛世华光--摹本壁画展》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
6月14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给邱光华同志追记一等功。
6月19日第五届亚欧议会伙伴会议,在北京举行。
6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 6月23日 第六届奥林匹克文化节将开幕 6月23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6月24日,京津城际列车测试 6月26日中国首批个人出资开展的碳汇造林示范项目在北京八达岭林场揭碑 月初,中央组织部发布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国党员总数为7415.3万名。
七月 7月2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7月2日,交响音乐会《奥运欢乐颂》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 7月4日,求是杂志社举行纪念创刊50周年大会 7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应邀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 7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江西三清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月9日在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后,国家主席胡锦涛乘专机回到北京 7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7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举行会谈。
7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江苏太仓举行 7月11日下午四年一度的国际测绘盛会——第二十一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在北京闭幕 7月18日在奥帆赛主办城市山东青岛举行启动仪式 7月21日起,担负抗震救灾任务的部队按照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指示,采用铁路、摩托化和空中机动方式,开始分期分批回撤。
北京奥组委体育部长张吉龙8月1日在主新闻中心召开的“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截至7月31日,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9489张报名表,已录入11526名运动员的信息。
召开了151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代表团注册会议,已经确认11028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363名持P卡的替补运动员参赛资格。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有关规定,国务院日前成立了反垄断委员会。
主要职责是:研究拟定有关竞争政策;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等。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2日在此间召开会议,最后一次听取北京奥组委关于奥运筹办工作的陈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代表北京奥组委作陈述报告。
罗格发言时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可以用“十分出色”来评价,他相信本届奥运会将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8月3日,北京奥运火炬在四川省传递,抗震救灾英模蒋敏成为第一棒火炬手。
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二十次全会开幕式8月4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去年2月更名为“台湾邮政”的“中华邮政”,4日正式复名,重新成为“中华邮政”。
6日下午5时,在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序号01的阿根廷队与加拿大队女足比赛揭开了北京奥运会战幕。
沈阳和秦皇岛两地也先后开始了女足另两个小组的比赛。
晚上,具有主场优势的中国女足凭借徐媛和韩端的进球以2∶1战胜瑞典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北京奥运会第一场胜利。
6日下午,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北京2008奥林匹克青年营正式开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青年营营委会执行主席陆昊,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等出席了在青年营营地北京101中学举行的开营仪式,并与全体营员合影留念。
481名国内外营员以及383名青年营场馆志愿者参加了开营仪式。
百年奥运梦,今夜终成真。
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
八月的北京,处处洋溢着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欢乐气氛。
8日中午,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隆重宴会,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来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的五大洲贵宾。
胡锦涛在祝酒词中强调,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我们应该通过参与奥运会,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强友谊、跨越分歧,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日上午,北京展览馆内外装饰一新,《北京欢迎你》热情亲切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响,首届奥林匹克博览会10时整在这里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开幕式剪彩。
观众纷纷在邮品销售区排起长龙,向亲友寄出8月8日这一天的奥博会首日封和邮票。
奥运会比赛首日,捷克选手埃蒙斯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以503.5环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获得奥运会首枚金牌。
8月9日,整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都被“中国加油”的欢呼声所淹没。
在这里举行的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陈燮(xiè)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和总成绩212公斤轻松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北京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同时也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
8月10日,中国选手张琳在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3分42秒44的成绩获得银牌,这是中国男选手获得的史上第一枚奥运会游泳项目奖牌。
张琳赛后激动地说,“我今天的表现算是超水平发挥,成绩超出了预想,希望中国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韩国选手朴泰桓以3分41秒86获得该项目金牌。
作为奥运文化活动重点项目,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开幕式暨颁奖典礼11日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
国家发改委12日发布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重建任务,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
据中国三峡总公司消息,三峡电站7月份发电量首次超过百亿千瓦时,达到103亿千瓦时,这一电量大约可供北京市使用两个半月。
目前,三峡电站已投产24台70万千瓦机组,投产装机容量达1680万千瓦。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13日晚上抵达祖籍地——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开始他的省亲谒祖之旅。
据《永定吴氏宗谱》载,吴伯雄是北宋天圣年间吴氏入闽始祖承顺公第二十七代裔孙,也是思贤村开基祖念纲公第十六代裔孙。
吴伯雄的曾祖父吴胜昌清咸丰六年(1856年)携妻儿自汕头迁至台湾桃园县中坜乡(今中坜市),传至吴伯雄已是第四代。
9月6日 残奥会在北京举行。
9月8日山西尾矿库溃坝人员被埋。
9月8日甘肃暴出毒奶粉事件,婴儿患肾结石。
9月25日21时10分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清明节立碑仪式的讲话稿
宗亲、诸位乡亲、以及出次盛典的各界朋友们: 年年祭人墓,犹存长者风。
今天正值清明时节,坟边草木葱郁,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正是祭奠先辈英魂,弘扬祖先精神的重要日子。
今天同时是家史中的值得特别纪念的一天,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必将在家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我们将在此举行清明祭祖大会暨功德碑立碑仪式,告慰祖先英灵,缅怀祖先功绩,承接祖先恩泽,并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以下嘉宾,他们是:XXX,XXX,XXX同时,我代表全体族人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参加此次盛典的诸位乡亲表示诚挚的问候
(热烈鼓掌) 在我们中国人心中,赓续家谱和修建祠堂都是每个姓氏宗族中的大事,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家谱和祠堂是一个姓氏的血脉寄托和精神家园。
俗话说,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必有源。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连自己的根源都不清楚不明白,岂不是愧对祖先的生养之恩
因此,续家谱可以理清家族发展历史和血缘辈分脉络,让祖先的姓名事迹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第二,家谱承担的是记载祖先功德、凝聚宗族亲情和教育子孙后代的作用。
家谱中记载的家训族规以及祖先的言行,不仅是家族后人追思祖先恩德的珍贵载体,更是教育子孙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持家、如何立业、如何报国的优秀教材。
第三,家谱还可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增强同姓亲族间的血肉联系。
近百年来,我们梁家又出了不少贤能栋梁之才,为国家为民族为家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们的坟墓就在我们的身旁,我们后人必须通过续谱为他们立传,将他们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对于我们的子孙后辈来说,也同样是给他们留下了一笔重要精神财富。
所以说,续家谱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我们中国人经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也就是说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当然我们也不例外,而且还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就是黄帝的嫡系至亲。
同志们
乡亲们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牢记祖先的功德和教诲,为子孙后世的家运昌隆和事业发达祈祷吧
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烈欢呼家族发展史上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吧
我们祖先坟墓上的松柏,必将万世长青
(长时间热烈鼓掌)
揭匾仪式 揭牌仪式 具体流程
入场——签到——领导讲话——揭牌——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