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读书节成果展主持词

读书节成果展主持词

时间:2015-05-12 00:38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夏去秋来,让我们伴随这些诗句,走进秋天。

现在,我宣布,“秋日诗语”活动正式开始。

幼儿园大班期末总结家长教学展示课主持词

各位家长,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际抽出时间参加本班的期末总结会。

我代表本班所有的阿姨,对那些一直支持我们工作的家长表示十分的感谢,尤其感谢那些对班级的管理提出宝贵意见得家长,使得我们做得更好。

我们的宗旨就是:您们的孩子,我们的宝贝。

为了更好的服务孩子,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

谢谢

领导来检查工作如何写开幕词及结束语,会议上用

开幕词:近的各项建设取得足的进步和发展。

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公司上下携手并进、奋力拼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天我们在这里,将我们的专业化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展示和汇报。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充分彰显企业文化,展示员工素质,发展团队意识。

结束语: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的工作,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高标准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

谢谢

关于宋词

互动游戏一、天气预报(热场)小雨拍肩,中雨拍腿,大雨鼓掌,狂风暴雨跺脚。

二、一反常态上场的队员听主持人的号令,作出与号令相反的动作

三、萝卜蹲1.7-10名参与者站成一排。

2.将每位成员用不同的颜色命名。

如:黄萝卜,白萝卜,绿萝卜……3.成员边做蹲起动作边说“X萝卜蹲,X萝卜蹲,X萝卜蹲完Y萝卜蹲。

”说完的同时用手指相应的成员。

4.如果最后指定的成员不存在,或者手指成员的与口中说的名字不符,则被淘汰。

四、偷天陷阱(需要道具)7人参与,2人一组拉一根绳子,由3根绳子拉成一个不规则的网,1名参与者,不许身体接触绳子的任何地方,从一边钻过另一边。

增加难度:将参与者眼睛蒙住,按照主持人解说前进、抬腿等,通过前方的网。

让此人在解说下蒙住眼睛再从钻一次,此时拿绳子的人员可以偷偷撤下,实际上他蒙住眼睛钻的时候并没有网子了。

工具:长绳子、蒙眼布。

五、心有灵犀(猜词)1、现场大屏幕给出词汇,要求参加游戏的选手自由决定表演者和猜词者;2、游戏中表演者表达出屏幕上所给词汇,描述中不得出现所给词汇中的字,不得使用外语;3、猜词者每猜对一题加一分,猜错或者跳过不得分,每组有三次pass机会;4、时间为3分钟。

六、字谜(压轴游戏)1.示与弟兄伴身旁【谜底:祝】2.衣食靠着一口田【谜底:福】3.滚滚春潮东逝水【谜底:朝】4.郊西陌上明月隐【谜底:阳】5.三月直须看柳色【谜底:青】6.朕下谕旨附耳听【谜底:联】7.场下观众同呼以上6个谜底“祝

深圳有当代艺术区吗?

华侨城OCT Loft创意文化园地址:深圳市华侨城恩平路主页: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一、OCAT性质、任务、组织结构OCT当代艺术中心(英文名称OCT-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隶属于何香凝美术馆,它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隶属于国家级美术馆的非盈利性当代艺术机构。

OCAT于2005年1月28日在深圳正式成立,目前在上海设有分展区。

中心以其所在地华侨城命名,其核心任务是以整合海内外当代艺术资源,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互动为目标;通过举办展览、学术论坛和建立国际当代艺术工作室交流计划等项目,把OCAT建构成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又具专业化、国际化水准的独立当代艺术机构。

形象地说,OCAT希望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交通网、补给站和起飞点,事实上,OCAT是中国独立艺术的代名词,它的理念口号就是“做中国当代艺术的航空港”,它的英文名称更直接地表明了这一理念。

OCAT活动以当代视觉艺术为主体,辐射实验表演、音乐、影视和多媒体等跨界领域,一方面进行多层面的艺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吸引海内外赋有才华的艺术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展示空间和交流平台。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指导委员会为何香凝美术馆及OCAT提供专业指导与咨询;成员由海内外从事中国当代艺术活动的资深批评家、策划人、艺术家和美术馆专业人员构成,主席为巫鸿。

OCAT工作委员会是OCAT的策划与日常工作机构,其成员包括:主 任:黄 专工作人员:方立华、李彧莎、王景、骆思颖、李荣蔚、陈跃华、郑文生OCAT徽标源于“补给站”、“交通网”、“起飞点” 这一“做中国当代艺术的航空港” 的基本理念。

徽标元素来自达·芬奇的《人体标准比例图》和飞机模型设计,前者象征OCAT以人文精神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底蕴,后者象征OCAT的当代属性,两者共同构成对OCAT理念的展示。

二、 中心的地理环境OCAT室内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由办公、OCAT国际艺术工作室、主展厅、副展厅、作品仓库、多功能厅等区域构成。

三、艺术活动1、重要展览OCAT一直致力于发展跨领域、跨学科和具实验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同时引进和推介国外优秀的当代艺术。

自成立三年以来,曾组织和举办过一系列学术性的展览,如“起飞:何香凝美术馆暨OCT当代艺术中心当代艺术品典藏展”、广东当代艺术生态(1900-2005)文献展、“柏拉图和它的七种精灵”展、“文化翻译: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展、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气韵:中国抽象艺术国际巡回展”、“点穴:隋建国艺术展”、“视觉政治学:另一个王广义”、“静音:张培力个展”、“空间生产考察报告·北京——曾力摄影展(图)”等。

2、公共艺术计划何香凝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当代艺术的公共化建设,如“深圳国际雕塑展”便是这一持续努力的体现,OCAT秉承了这一学术传统,先后策划了“深圳华侨城段地铁壁画工程”、“上海新浦江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等项目,这些公共艺术计划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公共空间问题的关注,为艺术与公众的对话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点和有效的途径,并为进一步探讨公共艺术在建立有本土特色的公共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

3、学术讨论会在重要的展览期间,OCAT举行相应的学术研讨会,以推进当代艺术中相关文化命题的深入研究。

如:陈侗主持的“广东当代艺术(1990—2005)文献展报告会”,活跃于广东地区的大尾象工作组、阳江艺术青年、缘影会等艺术家群体参与了讨论;由巫鸿策划的“翻译与视觉文化国际研讨会”,就“翻译”与文本、文字及视觉文化,与现、当代艺术及视觉文化,视觉符号与文化翻译及谷文达艺术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由黄专主持的“创造历史: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的精神奠祭”学术座谈会,对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进行了反思。

与《读书》杂志合作组织的“国家遗产:政治学还是艺术史

”学术座谈会,则深入地讨论了关于“国家遗产”和“视觉政治学”的相关问题。

而在OCAT上海分展区举办的公共艺术论坛,与会学者就“自由主义与公共艺术”的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配合“气韵:中国抽象艺术国际巡回展”的展出,OCAT分别在纽约和深圳举行了相关命题的讨论会,其中由李公明主持、题为 “以自由看待艺术”的学术研讨会,对艺术问题提出一个有关自由和自由主义的视角,为深入研究艺术的本性以及艺术在当下中国人心灵中的担当提供思想史的理论框架。

此外,OCAT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互动为目标,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合作进行《中国当代艺术资料选(1976-2006)》的编纂计划,组织了由巫鸿教授主持的编辑工作会议,该工作会议成为确定此书的结构和选择文献的基础。

4、OCAT国际艺术工作室交流计划是OCAT常设性的交流计划项目之一。

该项目自OCAT建立初期便开始筹备,至2006年9月正式启动,每期应邀者将入驻三个月进行考察、创作和交流。

工作室共设有5套,配有相应的居住生活和必要的创作等软硬件设施,此外,OCAT还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应邀者进行考察和创作,为他们的创作、策展、研究提供空间,进行多层面的艺术交流活动。

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策展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均有资格自愿申请。

推动具有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间的有意义的对话是这个项目的特色之一。

5、“交叉:OCAT当代舞蹈剧场演出季”自2008年起,成为OCT当代艺术中心的另一常设性项目,于每年12月11-14号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演出季取名“交叉”,是沿用在北京草场地工作站演出之名,而选择在OCAT演出的当代舞蹈剧场作品,既是现代舞和视觉艺术及多种媒体艺术的交叉,也是当代表演艺术和公众展开的对话。

2008年“交叉”演出季一共上演了四个现代舞蹈剧场作品,其中有荣获过苏黎士国际戏剧节大奖(2004年)的生活舞蹈工作室的作品《37度8报告》和《裙子》;来自荷兰的双动舞团演出其代表作《消逝》、《奇数》。

与此同时,为了丰富演出季活动,让公众更多了解当代舞蹈剧场的创作,主办方安排有舞蹈工作坊、户外表演、讲座、以及荷兰国际舞蹈影像节优秀作品展映和介绍。

6、OCAT主题活动日是OCAT常设性的交流计划项目之一,其举办的具体时间和探讨主题的设定相对灵活。

该项目始于2006年6月,迄今共举办了四期主题活动日。

四、出版物OCAT一向重视学术性图录、著作和论文集出版工作,编辑以展览为基础,收录作品图录、各类学术研究文献和相关资料结集出版,力图为观众和研究者提供一个不同于一般画册的,融可读性、史料性、研究性为一体的学术文本,这些出版物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展览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文化翻译: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谷文达是一位受传统文化浸染极深的艺术家,上世纪参与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经历和移民西方的身份,都使他对当代文化交流中的种种复杂现实有着更为敏锐和深刻的认识,这一方面形成了艺术家对西方和母语文化双重的批判意识,另方面又表现为对重建母语文化强烈的责任感。

《碑林-唐诗后著》是艺术家从1993年开始构思创作,至2004年艺术家在西安的碑林工作室完成的另一组大型装置作品,历时12年。

在作品中,谷文达以当代艺术中惯用的反讽手法完成了对当代文化交流现实的一次视觉再现。

本书详尽展示了《碑林-唐诗后著》的创作过程,并收集了对此作品的一系列研究文章,是极具参考价值的艺术史个案。

全书351页,中英对照,2005年出版。

《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变革意义的时代,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上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为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国家奠定了深刻的精神基础,而80年代在艺术领域发生的现代主义运动,不仅是这场变革在视觉领域的反应,也是它的现实内容之一。

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以星星画会、无名画会和油画研究会等为开端,尤以星星画会从思想、文学、艺术和政治等综合领域开启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的基本方向。

“创造历史”是对这场艺术史运动的一种精神祭奠和情境还原,它收集80年代珍贵的艺术品原件和部分艺术创作文献,展现了以星星画会到85新潮美术运动、89现代艺术大展的基本历史线索。

全书共324页,中英对照,2006年出版。

《气韵:中国抽象艺术国际巡回展》在艺术史上有两种精英形式的自由主义,一种是中国古代的“气韵”学说,一种是格林伯格(Greenberg)的“前卫”理论,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产生的艺术自由主义构成了我们讨论中国抽象艺术的思想史依据。

中国这一代抽象主义也正是在认同自由主义价值诉求和精英立场的同时,在母语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重新确定对“艺术自由”的内省性的精神理解和风格取向,我们可以把这种艺术倾向称为“气韵”的新历史,它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中一种建立自己的历史身份的尝试。

本画集共收录了李华生、林延、刘子建、邱世华、沈忱、王川、杨识宏、周力等8位艺术家的抽象作品及包华石、罗伯特C.摩根等学者的论文。

全书共315页,中英对照,2007年出版。

《点穴:隋建国的艺术》隋建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也是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远的中国雕塑家。

在整整20年的时间中他的工作既具有个人实验的意义,而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影响,这种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又可视为中国雕塑界在这个巨变时代的一种标识。

本书搜集了艺术家二十年来各个时期代表性作品20余件,同时收入多篇针对隋建国艺术的研究文章及对话录,是迄今为止隋建国艺术的首次全面展示,全书508页,中文,2007年出版。

《剧场:汪建伟的艺术》汪建伟是中国目前最活跃、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媒体艺术家之一,《征兆》是他新创作的大型剧场艺术作品,它以一个寓言性的剧场背景,展开对艺术生产、社会环境、心理身体等多重艺术问题的探讨,作品运用影像、图片、剧场、雕塑、表演等多项艺术媒体、全景式地展示当下中国人错综复杂的文化、社会、心理、身体、伦理和空间状态。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汪建伟历年来的重要作品,无疑是全面研究汪建伟艺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本。

本书共404页,中文,2008年出版。

《视觉政治学:另一个王广义》王广义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一直占有某种特殊的位置,他喜欢不断创造一个个视觉悬念,但在人们还来不及猜到谜底时又将它们打破,对于艺术史而言,他是属于那种充满力量但又无法捉摸的艺术家。

本书不仅涵括了王广义一生创作的最重要的装置作品,还收录了其大部分作品的草图,以及作品和艺术家在各种类型展览中的现场记录,另外还有学者在各个时期所撰写的重要研究文章。

展览文献力图打破常规的画册编纂方式,并提供一个理解王广义及其作品的更具说服力的视角。

本书共528页,中文,2008年出版。

《张培力艺术工作手册》早在1988年,张培力创作了录像作品《30X30》,并因此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85时期,张培力参与组织了“新空间”展览、“池社”团体;1995年,他开始放弃绘画创作,全力投入录像艺术创作,包括相关的摄影、装置艺术创作;从2001年开始至今,张培力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系主任,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教育事业。

本书主要内容囊括张培力所有作品各方面信息的详细记录,艺术家谈自己与别人谈艺术家的文本,以及张培力教学方面的核心观念等等层面,是为全方位展现张培力艺术工作的首本个人手册。

本书共508页,中文,2008年出版。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历时近两年的“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是由黄专、约翰·海雅特主持、OCAT和MIRIAD共同开发的文化视觉史研究项目,该项目与英国曼彻斯特最为前卫的非营利性艺术空间角屋画廊共同主办,于2009年4月2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办。

项目包括了巫鸿、汪晖、赵汀阳三位学者的重要论文、以及由王广义、汪建伟、卢昊、曾力、隋建国参加的重要展览以及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本书则力图以一个思想史与视觉史研究文献集的形式呈现以上成果。

五、OCAT藏品OCAT的收藏方向是当代艺术的经典作品,主要以艺术家捐赠和艺术展览活动的形式收藏。

目前,OCAT第一批的藏品有黄永砯的《蝙蝠计划》、顾德新的《2001年12月12日》和林一林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这三件作品均参加了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国际雕塑展――“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被移植的现场”。

OCAT还收藏了重要的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王广义的《世界,你好

》、张晓刚的《大家庭-地铁》和方力钧的《欢乐颂》及草图。

这三幅重要的地铁壁画源自“地铁美术馆”的策划理念,具有改写中国地铁美术史及特殊的社会学含义。

在OCAT主要的收藏中还包括谷文达的《碑林-唐诗后著》,这件作品历经了12年才于西安碑林石刻工作室最终制作完成,总共50块石碑,每块石碑尺寸为110×190×20cm,重约1.3吨。

OCAT收藏了其中的一块石碑。

抽象艺术家李华生还向OCAT捐赠了一幅名为《023》抽象水墨画。

另外,OCAT还收藏年轻艺术家具有实验性的作品,包括张春旸的《粉饰》之一、秦晋的《最后的晚餐》、王川的《生还者系列之献给小津安二郎》、盛海的《一个立方》等作品。

OCAT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良性的收藏机制。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