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主持词开场白
1、搬新好运到,入金窝,福星照,事事顺,心情好平安,成天笑,日子美,少烦恼,体健乐逍遥,朋友情,忘不了,祝福你,幸福绕。
2、房子换新的了,心情也变得更好,孩子学习成绩更高了,夫妻便得更恩爱,工作更加顺心,那就祝贺你万事随心意吧!3、平安福地,紫微指栋,吉庆人家,春风架梁。
4、五云蟠吉地,三瑞映华门;旭日辉仁里,祥云护德门。
5、新居落成之际,恭贺乔迁之喜;欣闻华厦新成,恭贺乔迁之喜。
6、乔宅喜,天地人共喜;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7、“良辰安宅,吉日迁居”,幸福的生活靠勤劳的双手创造!8、迁入新宅吉祥如意,搬进高楼福寿安康。
乔迁喜天地人共喜,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9、鸟枪换炮,新居报到,挥手作别老宅,好友亲朋齐欢笑!新新的房,新新的墙,还有美丽小新娘。
幸福搬,快乐搬,健康和谐一起搬,良辰吉日庆乔迁!10、一代祥光辉吉宅; 四面旺气聚重门。
三阳日照平安地; 五福星临吉庆门。
11、搬新家,好运到,入金窝,福星照事顺,心情好,人平安,成天笑,日子美,少烦恼,体健康,乐逍遥,朋友情,忘不了,祝福你,幸福绕。
12、喜到门前,清风明月;福临宅地,积玉堆金。
谁有关于开业庆典的报道
南方周末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
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3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从2004年起,《南方周末》扩版为32版,分新闻、经济、文化三大版块,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的热点与焦点,承载着“记录时代进程”的使命,以其深入、全面、客观的报道及公 信力,一直以来深受读者的爱戴。
南方周末二十年大事记 1984年 1月21日,试刊号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
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
1985年 6月,南方周末报社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8月,免费给全国各地学生赠阅《南方周末》,总数达50万份,丰富了学生的 暑期文化生活。
1986年 3月28日,南方周末编辑部被中共广东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1987年 1月2日,《南方周末》第一个航空分印点在上海设立。
8月至12月,《南方周末》开展业务大讨论,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
1988年 8月26日,由南京市集报协会举办的第二届民间评选“您最喜欢的十佳报纸”活动揭晓,本报名列第三。
10月21日,《南方周末》第一张彩色报纸面世。
1989年 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五周年。
中顾委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题 词“喜闻乐见”以示祝贺。
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词:南方多佳讯,周末有奇文。
11月1日,山东齐鲁集报协会举办的“全国首次华夏报纸博览大点索”活动,本报被列入“最受喜爱报纸”名录中。
1990年 1月6日,《南方周末》北京航空版分印点开印。
1991年 1月,北京分印点期发数飚升至15万多份。
9月,由南京市职工集报协会、南京市工人文化宫联合主办的“您最喜欢的全国十佳报纸”评选在南京揭晓,本报再度金榜题名。
1992年 1月,《南方周末》第一次扩版,从对开4版扩大为对开8版。
9月,“1992年全国文化艺术类报纸十佳”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本报与《光明日报》《文汇报》一起名列三甲。
1993年 9月,由北京工人集报协会、石家庄集报协会、呼和浩特市职工集报协会、苏州市职工收藏协会集报分会、莱州市剪报中心、四川省渠县集报协会联合主办的评选“我们最喜爱的中国五星级报纸”活动,本报被评为“五星级报纸”。
10月29日,本报第507期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大关。
1994年 5月6日,由本报主办的“全国十家周末报(版)报纸改革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提出了“强化新闻性,再上新台阶”的口号。
5月7日晚上,300多名嘉宾荟萃广州东方宾馆,共庆《南方周末》创刊10周年。
来自全国各地 13家新闻单位向本报赠送了“耕耘十载,风行神州”的锦旗,祝贺本报对推动新闻改革做出的贡献。
1995年 9月2日,由本报捐资22万元建成的“南方周末希望小学”落成典礼在革命老区江西省于都县岭背乡隆重举行。
“希望小学”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有两层主教学楼一座,有近500名适龄儿童入校就读。
10月18日,《南方周末》驻上海记者站正式成立。
1996年 1月,本报第二次扩版,从对开8版扩大为对开16版。
1997年 6月,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时任本报主编的江艺平同志榜上有名。
9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北京工人集报协会主办的“我们喜爱的全国百家优秀报刊评选活动结果在北京揭晓,本报荣获“全国百家优秀报刊”称号。
10月,增设济南分印点。
1998年 年初,第三次扩版,从对开16版扩至对开20版。
7月,增设南京分印点。
8月,长江、嫩江特大水患,本报员工共捐款81450元。
1999年 2月,本报创刊15周年,收到4万多封读者来信,对报纸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7月,增设福州分印点。
2000年 本报第四次扩版,由对开20版扩为对开24版。
2001年 1月,南方周末《新经济》、《新文化》、《新生活》正式登台。
7月,南宁分印点开印。
2002年 1月,郑州分印点开印。
3月28日,本报版面全面刷新,分为新闻、经济、文化、城市专题四大版块(京、沪、粤三地每期赠阅城市专题8个版)。
2003年 4月4日,本报成都记者站成立。
7月,杭州卫星传版分印点设立。
至此,全国共有15个印点同时印刷本报。
8月1日,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本报主办的《名牌》杂志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一本主要针对精英男性群体的高品位杂志。
2004年 1月,本报第五次扩版,将32版发行到全国,并且重新整合为新闻、经济和文化三大版块。
南方周末20年,不懈追求,赢得巨大声誉 普及经济学知识,促进社会致富 ——经济学家 茅于轼 彰显正义 引领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党国英 为民喉舌难,坚持社会良知,合众而不媚俗尤难。
为难而进,不避艰险,锲而不舍,凡一千期,可敬可贺
书以志盛,并寄厚望。
——国际关系专家 资中筠 客观、公正、讲实话、讲正义的一份好媒体。
——宏基大中国区总经理 林显郎 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喜欢南方周末,我也喜欢这份报纸。
——文学家 余华 呼吁公正,唤起良知,时刻警醒世人的好媒体。
——联想集团总裁 柳传志 向知识分子的亲密朋友、为人民呐喊的《南方周末》致敬
——著名学者 袁伟时 南方周末——“真唱运动”为你加油
——音乐人 崔健 1997年以来,《南方周末》受到国际著名新闻机构广泛关注。
截止2002年8月,美、法、英、德、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二十多家权威媒体对南方周末进行专访或报道。
包括Newsweek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BBC、《联合早报》等。
《南方周末》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
——联合早报\\\/新加坡,2002年1月2日 南方周末被广泛视为中国最坦率和敢说话的报纸,她令人仰止的形象,以及她的国际盛誉可能意味着她比其他商业报纸更受瞩目,事实上,她甚至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垂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 2003年 中国最好的报纸叫《南方周末》,她已畅销至中国以外很多地方。
——新闻周刊\\\/美国, 1998年6月29日 在舆论监督这方面,没有报刊能比得上《南方周末》,《南方周末》也因此成为中国最畅销的周报。
——远东经济评论\\\/香港,1997年8月14日 南方周末应该说思想是非常解放的,很有创意。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 20年是什么概念
十年磨一剑,20年两把剑。
中国有名的两把剑,古代是什么
干将莫邪。
近代是什么
金庸先生说是倚天、屠龙。
南方周末手里这两把剑,可以舞得更好。
。
。
。
。
。
我们希望南方周末永远是春天。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刘吉 南方周末是给人带来春天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许罗丹 南方周末20年经历了太多,做的太多,跟这个社会发生的互动,是其他许多报纸所难以比拟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 愿与你们一起见证与思考,一起愤怒与流泪。
——经济学家赵晓 行
——凤凰卫视评论员杨锦麟 南方周末对中国社会的长久关注,亲切细腻的叙事风格,是它多年积淀下来的独特气质,是南方周末20年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 一纸行空,华夏争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展江 二十年对于南方周末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南方周末早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周报。
——著名主持人陈鲁豫 南方周末和读者的关系,就象鱼儿离不开水。
——著名歌手艾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