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进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主持稿
什么是听?”:从字面上讲证会就是听取意见、证明是否正确合法的会议。
听证会起源于英美,从司法领域引入到立法、行政领域。
我国现在的听证会制度又与国外有所不同:主要是在行政、立法领域实行听证制度。
2、(1)关于立法听证:2000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首次将立法听证引入立法程序: 第五条:“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 第五十八条:“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 所谓的立法听证:是指立法机关采取会议形式,就某项社会问题是否需要立法、或者在立法过程中就草案内容是否合理、可行,公开地、直接地听取公众意见的程序制度。
如:最近举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有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举行立法听证会。
(2)关于行政听证:主要规定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中,是为了保证行政程序公开、民主、公正而设立的程序:《行政处罚法》第五章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三节 听证程序 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七)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
” 《行政许可法》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第四节 听证 第四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 第四十七条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 不同的是:《行政许可法》要求“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而《行政处罚法》则未做此要求。
3、“法律角度讲这样的会议和别的会议有什么不同”: 从法律角度来看,与座谈会、论证会相比,听证会具有法定性、程序性、透明度高、参与人员更广泛的特点,表现在: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内容一般要事先向社会公布,允许公民报名参加,允许公民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听证会要有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要进行激烈公开辩论;听证前一般都要规定听证参加人和旁听人的组成及权利,并对听证内容、方式、听证报告书等作出规定等。
听证会制度追求和体现的是民主、公正、客观,这是它与其他形式的会议的根本不同之处。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听证制度还很不完善,如参加听证会的人员范围有限、透明度不够、听证会的拘束力较低等,致使听证经常流于形式,人民满意度不高,但能够举行听证,毕竟是在民主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期待听证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吧。
财务主管具体做些什么
财务主管岗位职责 一,1.负责公司的全面财务会计工作;2.负责制定并完成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3.解释、解答与公司的财务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4.分析检查公司财务收支和预算的执行情况;5.审核公司的原始单据和办理日常的会计业务;6.编制销售公司的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7.编制公司的会计报表,在每月10日前报送分管副总及总经理;8.编制、核算每月的工资、奖金发放表;9.定期检查销售公司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是否帐实相符;10. 不定期检查统计岗位的商品是否帐实相符;11. 按照印鉴分管制度,负责保管银行预留印鉴中的一枚财务章;12. 承办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交办的其他工作;二,企业的持续存在是以不断赚取业务利润为基础的,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下去,取决于盈利能力大小及由此所决定的财务状况好坏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小。
现代企业会计功能不仅仅体现在计算企业利润多少,更体现在预测、规划、计划获取更多盈利的目标和方案,以及实现方案的控制手段。
1. 制定本企业会计制度财务主管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其他法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主持起草本单位具体会计制度及实施办法,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并领导、督促会计人员贯彻执行。
2. 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工作财务主管要落实会计部门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领导本部门人员认真贯彻遵守国家财经法律和政策,遵守会计法规,严格按照本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规定,加强会计核算。
财务主管还要组织本部门有关岗位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企业办理有关财产物资的各项会计事务的规章制度,协调各部门共同执行。
财务主管有行使监督职能、严格财经纪律、防范和制止违法乱纪行为的责任。
3. 充当高层领导的财务管理助手财务主管要作为高层领导的财务会计助手,充分提取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提供经济预测和经营决策的依据。
财务主管要参与经营决策,主持制定和考核财务预算。
财务主管还要从会计和经济法角度参与审查或拟定重要的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
4. 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企业会计要经常掌握货币资金收支结存情况和和种有价证券、短期投资的市场变动,按期编制各种长、短负债的偿债计划;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务收支;组织有关部门和会计岗位人员按期汇集、计算和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向高层领导提出成本控制分析报告和成本计划。
5. 保证按时纳税及应交利润财务主管应负责按照国家税法和其他规定上,严格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和其他应交款项,督促有关岗位人员及时办理解交手续,做到按期完成上交任务,不挪用、不截留、不拖欠。
6. 负责定期财产清查财产清查制度是企业财经制度的一个内容,财务主管的职责在于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共同进行财产清查工作。
结合财产清查,促使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
财务主管还要根据管理当局决定,按经营管理要求,协助有关部门核定机器设备需要量和物资储备定额。
7. 搞好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财务部门人员学习政治、业务,不断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
二、财务主管的素质要求财务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作为单位的财务主管,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与较强的工作能力。
业务素质中又包括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1. 良好的职来道德财务主管作为现代企业核心部门的领导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客观公正财务主管的目标应和企业财务组织的目标一致。
一方面为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抓好企业的管理工作。
这就要求财务主管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2) 对企业忠诚对企业的忠诚主要表现在:除履行法律责任外,不得汇漏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任何机密资料;视企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自觉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3) 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是财务主管必须恪守的规范。
作为财务主管这样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必须自觉、认真地履行各项职责,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擅权越位,不掺杂私心,不渎职。
(4)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作为企业财务部的负责人,财务主管要加强业务学习,钻研财务管理的新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财务预测、计量模型以及计算机数据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担负起财务管理的职责,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
2. 完备的业务知识与技能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各种法规和制度也在不断创新,作为人个财务主管,要不断给自己“输血”,学习新的知识。
通过不断丰富知识,才能保持一定的职业能力水平,才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合理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1) 财务主管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财务工作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只有掌握这些知识,财务主管才能较好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 财务主管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财务知识财务主管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信息来源于会计账目和会计报表,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地,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3)财务主管还应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基础和指南,财务主管应充分理解并自觉贯彻实施这些法律、法规,使自己的财务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处的部门,而是放眼于更大的企业经济环境,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努力地工作。
简述:两大法系的区别和相同点?
英系与大陆法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表现为:1) 法律不同:在英美法系,法律的主要渊源是判例法;而在大陆法系,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在各个部门法领域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体系;2) 继承罗马法的程度不同:英美法系并未走全面复兴罗马法的道路;而大陆法系则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法律体系和法官的作用不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基础,法律体系十分庞杂,缺乏系统分类;而大陆法系,不仅法律体系完整,而且法官的作用十分有限;4) 司法组织对程序法的重视不同:英美法系强调程序法的重要性,实行对抗制诉讼;而大陆法系比较注重实体法,认为程序法仅仅是适用实体法的工程,一般采用纠问式诉讼程序。
尽管有上述种种差异,两大法系之间仍有许多共同之处:1) 它们的法律本质相同;2) 传统要素接近,都是近代以前的罗马法、日耳曼法和教会法;3) 法律的指导思想相同;4) 法律背后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也都相同。
指导思想相同,都深受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学说的影响。
背景相同,都是以资本主义的经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等为基础。
辨析debate,argue,quarrel
debate,argue,quarrel 最明显的区别是quarrel指人际关系不和、埋怨乃至吵架,而debate,argue,debate倾向于比较特殊和正式的场合的争辩如立法机构,argue则倾向于一般的辩论而且往往还要提出反对和坚持的理由。
细微的区别比较请看下面debate [di'beit] vt. 辩论,争论,讨论vi. 辩论,争论,讨论n. 辩论;辩论会vi.1. (尤指在立法机构或集会上)辩论,争论;讨论:例句: When I left, the men were still debating.我离开时,那些人仍在辩论。
I debated with John upon(或about) the question.我和约翰辩论这个问题。
2. 参加辩论比赛;参加辩论会3. 仔细考虑,思考,盘算(with oneself或in one's own mind):例句: I debated with myself whether to tell her the truth or not.我盘算着是否把真相告诉她。
I'm just debating whether to go or stay.我正在考虑去留问题。
4. [古语]斗争;争吵vt.1. (如在立法机构或集会上)辩论,争论,讨论(问题):例句: They debated the matter of free will.他们辩论过自由意志的问题。
2. 争论(一个问题),争执,对…不同意:例句: The homeowners debated the value of a road on the island.房东们争论岛上一条道路的价值。
3. 与(某人或团体)辩论(或争论,讨论):例句: Jack will debate Jones. Smith will debate Mary.杰克将与琼斯辩论。
史密斯将与玛丽辩论。
4. 思考,考虑,盘算,细想(with oneself或in one's own mind):例句: She debated her decision in the matter.她对此事仔细考虑后做出决定。
I debated the idea in my mind until I fell asleep.我入睡前脑子里一直在考虑这个主意。
5. [古语]为…斗争;竞争;争夺近义词:discuss . 短语1. beyond debate无疑义,无可争辩2. open the debate在辩论时首先发言argue ['ɑɡju:] vi. 争论,辩论;提出理由vt. 辩论,争论;说服;证明vi.1. 提出(或提供)理由(赞成或反对某事),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意见,为赞成(或反对)而辩论(与for或against连用):例句: He argued in favour of capital punishment.他提出理由赞成严惩。
to argue for(或against) a proposed law辩论赞成(或反对)某法律草案2. 争辩,争论;争吵,争执;持异议:例句: The senator argued with the President about the new tax bill.参议员与总统为新税法案争辩。
vt.1. 辩论;争论;讨论;议论;提出赞成(或反对)的理由:例句: The lawyers argued the case.律师们辩论这案件。
2. 用辩论(企图)证明,论证;坚持;(坚决)主张,认为:例句: to argue that the news report must be wrong论证此项新闻报道必定错误3. 提供…证据;证明;表明(原因等);表示;意指:例句: His manners argue a good upbringing.他的举止表明受过良好教育。
His clothes argue poverty.他的衣衫表明贫穷。
4. 说明,劝告(into或 out of):例句: to argue someone out of a plan说服某人不作计划5. [1275 ~ 1325]近义词:discuss . 短语1. argue in a circle用循环论证来辩论;辩论不出结果2. argue someone into(或 out of)(doing)something劝告,说服某人做(或不做)某事,通过争论使某人做(或不做)某事3. argue something away(或off)找理由把某事辩解过去4. argue with(或against)someone about(或on) something与某人辩论某事quarrel ['kwɔ:rəl]vi. 吵架;争论;挑剔n. 吵架;反目;怨言;争吵的原因;方头凿n.1. 争吵,吵架,口角2. 不和,不睦3. 争吵原因vi.1. 争吵;不和:例句: This newly wedded couple are always quarreling.这对新婚夫妇总是吵架。
2. 挑剔;埋怨:例句: Don't quarrel with your fate. You should take it into your own hands.不要埋怨命运,你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
近义词:wrangle . altercation . squabble . spat . 反义词:agreement . harmony . 短语1. espouse someone's quarrel帮助某人争吵;为某人鸣不平;为某人报仇2. fasten a quarrel upon (或 on) someone向某人找茬儿吵架,向某人寻衅3. fight someone's quarrel (for him)为某人鸣不平;帮助某人争辩(为了主持公道或帮助某人取得赔偿等);帮某人报仇4. find quarrel in a straw找茬儿,挑剔,吹毛求疵5. have no quarrel against (或 with)对…无所责难;没有理由抱怨6. in a good quarrel争吵得有理,有正当争吵的理由7. patch (或 make)up a quarrel暂修旧好,暂时和解,暂停争吵8. pick(或 seek) a quarrel with someone借故寻衅,向某人挑衅;故意和某人争吵9. quarrel of long standing世仇;宿仇10. take up a quarrela. 参加争吵b. 排解,调停 [莎士比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