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我家演讲稿
悬壶济世情真切,和谐发展谱新章 尊敬的院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悬壶济世情真切,和谐发展谱新章。
党的十七大精神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
看,春雷一响,春光无限,神州大地遍开花。
在党中央以及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我们绍兴市中医院全体领导和职工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医疗队伍素质,改善服务质量,卫生事业和谐与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我们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开拓奋进,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使卫生工作为建设和谐绍兴、效益绍兴、平安绍兴、生态绍兴、人文绍兴提供了良好的健康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立志“为发展中医当先锋,为维护健康作贡献”
力借十七大之东风,强推卫生发展之船,通过自身“硬件”和服务“软件”的改造,提升医疗水平,服务社会。
硬件上,医院综合大楼正在建造之中,一座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医院终将成为水乡绍兴一颗耀眼的明珠;医院里活跃着一群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白衣天使;先进的磁共振、螺旋CT、血液透析机、腹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优化了医院的医疗环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网络化计算机管理谱写了现代化医院的文明。
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医院择选良才出国深造,招揽贤才增强实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院选派精兵强将对口支援青川关庄卫生院。
软件上,推出冬病夏治、冬令进补膏方,成立门诊服务中心,设立惠民窗口,采取多种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使卫生保障不断为全人类的健康务实基础;我们市中医院以高超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质量吸引了周边县市众多病人前来就诊 。
以病人为中心,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以崭新的风貌为和谐社会的医疗事业再绘新的篇章。
当病人接踵而来,当社会好评如潮,当人们赞不绝口时,我们却更加冷静: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还要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和口碑,我们在思考。
是的,是我们高度领会和全面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使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又上一台阶,才使病人们对我们如此的信任。
展望2009,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以“为发展中医当先锋,为维护健康作贡献”为载体,结合我院实际,创新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
围绕着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反思三问”活动。
问一问自己对医院的贡献有多大
问一问自己的潜能发挥了吗
问一问自己为病人做了些什么
作为绍兴市中医院的一分子,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护士,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
合格的护士不是终身的。
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当代医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护士及时汲取新信息、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护士自觉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
因为山高,我学会了攀登,因为路长,我学会了奔跑;因为热爱,我选择了护士这一职业,因为执著,我会追求卓越。
古希腊力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我要说的是,给我一个舞台,我会还你十二份精彩。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
面对着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医德”,改进“医风”,拓宽“医学”,增强“医技”, 努力提高“医术”,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苦干争先,为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发展之路前景阔,和谐新风扑面来。
乘十七大东风,绍兴市中医院已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轨道,我们将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中西医并重,以及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新的医疗模式。
我们期待着,并坚信着:在绍兴市政府和卫生局的日益重视和支持下,绍兴市中医院一定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引领,按照21世纪标准现代化的理念,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朝着“又好又快”的美好蓝图前进
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有着“扬帆破浪,策马加鞭”的勇气,谱写医院新篇章,我们有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
我们相信,并且请全社会为我们见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市中医院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护士捐献造血干细胞座谈会代表发言稿
11月1日上午,我校举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座谈会,党委书记施洪甲出席并讲话、副校长段德友主持。
省红十字会副会长何云葵、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分库主任梁云生及曲靖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与我校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沈孔益、高分辨成功者林婷婷及来自我校各学院的志愿者代表30余人一起座谈和交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
施洪甲在座谈中指出,我校学子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让他倍感欣慰与兴奋,他为有这样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与自豪。
此项活动的开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公民道德纲要的践行,同时也是我校“刚正博爱、睿智笃行”校训精神的践行。
他希望我校红十字会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注重教育、营造氛围,也希望我校学子见贤思齐,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向榜样学习,为社会、为他人创造精彩。
何云葵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我校红十字会工作,她说,我校红十字会工作形成领导重视、工作到位、成效显著的良好氛围,同时对我校学生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的奉献精神表示崇高敬意,对志愿者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宣传、参与红十字社会公益活动表示衷心感谢。
梁云生主任、侯文径副会长分别向在座师生通报了我省造血干细胞工作情况及沈孔益同学捐髓救人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
学生处处长刘天才汇报了我校近5年来红十字会工作开展情况,沈孔益、林婷婷同学分别发言,他们从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识、之后的身体状况、个人学习、生活情况以及老师、同学和朋友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等不同方面做了汇报交流。
座谈会上,省、市红十字会及我校为沈孔益颁发了奖牌、慰问金和纪念品。
座谈会结束后,全体领导来到我校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现场,看望了参与血样采集的学生志愿者,当天,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造血干细胞血样采样活动在我校举行,有68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血样采集,至此,我校红十字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累计有5000余名师生参与血样采集。
求一篇五分钟以内的演讲稿
结尾再改改,让人更感觉深层些!!
关于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稿,600字
一颗感恩的心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呵呵
各位讲师
各位高人
谁有感恩演讲稿子
呵呵
我给你
单独做培训
有没有 主题为《性格决定命运》的演讲稿,2到3分钟的那种
“大国工匠”是我国广大一线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国工匠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
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
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
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胡双钱:精益求精 匠心筑梦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
”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
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
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
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
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
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
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
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 顾秋亮:深海“蛟龙”守护者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
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