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 演讲稿
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班风,指班级的作风、风气。
学生要规范,班级就要有严明的纪律,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
班风是集体大多数成员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一切道德行为、良好的表现为一种支持、肯定和鼓励,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表现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转化,这种转化不是教师的强制,也不是学生的哄起而攻之,而是舆论,是班风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认为在抓班级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自觉做班级的主人,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做班级的主人呢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本学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班患有自闭的一个学生害怕同学嫌弃她,不想参加本次活动,但在老师的鼓励和班干部的带动下,她大胆参与了活动,从中受到了锻炼,和同学融为一体,心情十分愉快,大家在活动中认识到班集体的力量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二、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
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在班级建设中注意营造这种气氛。
可以说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同学们增进了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调皮、捣蛋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智慧和创造力,可是在班主任的监管下,学生对教师俯首贴耳,循规蹈矩,他们的天性被扼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
此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学生,在管理中,班主任发挥引导作用。
我深深感到教育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因势利导,同时还要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在这之中得到巩固。
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采取和学生交朋友的方式,面对面的促膝谈心,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宣泄桶,同时把我的E-MAIL地址、QQ号码和手机号码给他们,他们还邀请我加入了班级QQ群。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相互交流思想和学习情况,彼此的心拉近了,他们的心里话都愿意向我倾诉,有称我为“老大”的,还有称我为“老班”的,更有称我为“老姐”的,相互信任溢于言表。
无论谁有困难,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伸出援助之手,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甚至在我情绪低落时,会有学生留纸条给我,告诉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呢。
班级像一个温馨的家,大家相互依恋,觉得缺一不可。
三、充分利用班会课。
班会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阵地。
因此,班主任在班会中一定要启发、引导学生摆脱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求一篇关于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的英文演讲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叫xx,是xx(xx)班的学生。
学校建设书香校园,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建设凤梧苑文学社。
作为学校的一员,每个同学都有义务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都有义务为学校建设努力,为班级争光
我竞争学校文学社副社长的职位,我觉得我有以下的优点: 1、我是一名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于写作有一点爱好。
在周老师的教育下,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作文也写得蛮好,发表了一篇文章,写了一些童话连续剧,建设了自己的博客。
我觉得自己具备了文学社副社长该有的基本条件。
2、我有着良好的责任心,对老师交办的各种事情能够尽心尽责的去完成。
3、我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会用自己的工作为学校出力,帮助组织好学校文学社,开展一定的活动。
我如果成为学校文学社副社长,我决心做好以下工作: 1、协助学校文学社社长做好学校文学社的相关工作,只要是文学社的事情,我会尽心尽责的完成,并为学校文学社建设献计献策。
2、带头学习,多读好书,多写作品,为学校文学的发展带头努力。
3、我要和其他同学一起,建设一个我们班级的文学社,暂时命名为 “小苗苗”文学社,邀请周老师和学校其他老师到我们班上课讲座,让全班同学的写作水平一起提高。
4、我会协助学校文学社管理好我们三年级各班的文学社活动,为全体三年级学生服务,让我们的年级文学创作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再好的宣言不如行动,请同学们看我的行动,投我庄严的一票。
给我支持,我会给你微笑
我会用自己的工作为大家诚心诚意的服务,请你支持我
谢谢大家
xx懿 xx年xx月
我为学校教育发展献计策演讲稿
Today, economy is advancing at a fast pace and together with it, the climate. Greenhouse gase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nd the world ,with its rising temperature, is having a 'fever. Due to the icebergs melting rapidly, the sea level is increasing and who knows when it will drown some of the islands and wipe out civilizations ? Natural disasters are all taking place more often than not. So, is there no help at all? What can we do to slow down the pace of global-warming? First of all, we can use the clean energy which will not pollute the air , the ground or the sea. Some examples are the solar energy, the wind energy and the wave energy. Secondly, we can plant more trees . One way in which the tree can help is that it takes in carbon dioxide , a greenhouse gas, and releases oxygen instead. Isn't this killing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Lastly, we can reduce the use of cars and walk instead. The cars let off exhaust gases and pollute the earth. If we use our legs instead, we can do our part on saving the earth and even exercise at the same time!
关于热爱学校的演讲稿
上学年自己提出过新形势下我们学校如何发展的问题,应该说,我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所以我们学校层面的讨论未能进行,激发不了大家的热情,说直白些,大家对学校发展问题基本没作思考。
但无论如何,如何推动学校发展,应该是我们全体成员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我期望我们能真正静下心思考一下,这是我写此短文的目的。
我认为现阶段学校发展有以下几个明显问题:(大家应该了解)1、 学校发展了,学生没有发展。
即使升学率提高了,是靠拼时间、拼体力牺牲其他发展得来的。
2、 学校发展了,教师没有发展。
教师也在拼时间、拼体力,实际水平没有提高。
3、 没有学生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更多的是表面上的发展,比如规模的扩大、硬件的改善,实质也未发展。
4、 好生源就是好学校。
好学校主要是靠好生源,那学校起多大作用
我们思考一下:学校规模再大、条件再好,学生就有相应的发展空间了吗
大多数学生仍是坐在教室里应付作业和考试,活动时间少、内容贫乏,学校的物理空间大了,教育的空间并没有扩大。
即使有的学校展示所谓素质教育成果,特别是艺术特色,往往是靠家长课外培养得来的,而非学校系统教育的成果。
说到底,我几年来一直在否定那种究竟怎样,我们学校才算是得到发展了呢
校园招聘演讲稿
树立“两型”文化 推进“两型”学校建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81 更新时间:2009-4-13 --江汉区教育局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工作汇报 江汉区教育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武教工委办〔2008〕20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两型”学校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与实践正在向学校的各个层面渗透。
全区各学校按照“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积极申报。
在各校申报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研究决定,确定七中、旅游学校、三十六中、二十八中、友谊路中学、卫星村小学、清芬路小学、万松园小学、黄陂街小学、大兴路小学、华中里小学、大兴幼儿园、北湖幼儿园13所学校为首批争创“两型”示范学校。
教育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对13所“两型”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
工作专班通过听取创建“两型”学校的汇报,查看创建工作资料、实地考察校园和教学、管理、生活硬件设施,听取渗透式教育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查知晓率等方式、认为创建“两型”学校采取了有力的具体举措,取得了预期实效。
现将其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江汉区教育局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明确教育在创建“两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努力形成区域性“两型”学校教育特色,进一步提高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了创建工作内容。
按照相关要求,逐一落实13个项目任务,引导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性和对学校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各创建学校充分认识到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意义,承担起建设“两型”社会,宣传和实践“两型”理念的重要职责,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
各学校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创建意识和服务意识,率先垂范,厉行节约、环保,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和节约意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开展工作,用节能环保的理念管理学校,全面落实了各项措施,注重工作创新,务求工作实效。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通过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珍惜资源、崇尚节俭的氛围初步形成,广大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创建学校也在积极创新机制,寻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方法。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推进“两型”文化建设 “两型”文化建设,是“两型”学校建设的关键。
广泛培养节约意识和资源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是“两型”学校创建的文化基础。
让每个师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与“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主动将“两型社会”建设责任内化为真正的发展觉悟和自觉行为。
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渠道,强化“两型”建设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用节能环保理念审视工作、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
形成“两型”文化的氛围,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各创建学校围绕创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宣传媒介,通过班会、黑板报、橱窗、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创建两型学校,从小事做起”等专题活动。
如:三十六中利用校报《教科导报》宣传、推广“两型”学校知识,培养师生建设“两型”学校的意识;卫星村小学设置了“两型创建金点子”征集箱,让师生献计献策;清芬路小学开展“节水节能”环境海报的设计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对节能和环保有力更丰富的认识和了解。
三、强化目标责任,注重学科渗透,整合“两型”教育力度 江汉区教育局建立、健全并落实“两型”学校建设目标责任制,区教育局成立区“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将“两型”学校建设目标纳入绩效管理。
根据市教育局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的目标任务,各学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措施过硬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建设“两型”学校的长效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层层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两型”学校建设领域宽泛,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学科教学是渗透“两型”文化、“两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为了畅通渠道,弘扬主旋律,我局结合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加大了学科渗透,各学校普遍都开展了渗透式环境教育课。
我局积极探索,加大了“两型”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整合力度,紧紧围绕2008年省市级示范高中复评、第二轮初中标准化建设、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三项主要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全方位整合、全面性指导。
四、 突出创建主题,组织分步实施,向家庭与社会拓展。
我局结合学校实际,突出“两型”学校创建主题。
即:“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
依照法定课程安排,遵循少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编写“两型学校”地方辅导教材、儿歌等,撰写两型小册子、节能小窍门、环保小常识等科普读物,万松园小学、华中里小学、黄陂街小学、清芬路小学等的校本教材颇具特色。
北湖幼儿园印发了“水的用处大”,“怎样减少噪音”“垃圾分类与回收”等资料,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清芬路小学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617能源紧缺体验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
华中里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写“小金鱼活动与水池水质关系”,“校园水的循环利用”,“班级日光灯开启次数与作息时间的关系”的观感报告,让学生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从而强化“两型”学校建设的意识和行动。
大兴幼儿园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以室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板报、展板、班会、小演出以及主题征文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普小常识、小发明创造,宣传身边典型人物和事例,倡导“两型社会从我做起”的风尚,倡导节约“五个一”(即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滴油)行为。
华中里小学新建了全国第一家小学湿地生态教育教室,形成教师--教材--专用教室--专用环保知识阅览室--专用宣传阵地系列,使环境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通过学生影响家长,通过家庭辐射社会。
利用多种形式推进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创建素质实践行活动。
以学校、课程为示范创建行动载体,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培养青少年节约环保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影响带动家庭与社会,为全民参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五、加大监督力度,及时检查验收,创建力求实效 江汉区教育局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中,各创建学校对各年级班级、教师、学生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办。
将工作效果作为对各年级、各班级日常工作考评、教师年度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奖惩条例挂钩,表彰师生中先进的集体和个人,将铺张浪费、破坏校园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争取“两型”学校创建取得具体实效。
9月中旬,我局召开了“两型”学校创建动员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局属各学校迅速召开启动仪式,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在各班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特别注意组织好班主任积极进入工作状态,组织全校学生投入到创建活动中。
10月,各创建学校填写《 “两型”学校建设基本情况自查表》,自评打分,明确整改目标,积极整改。
区教育局召开了创建工作的推进会,各创建学校对照标准查漏补缺,逐一进行整改落实。
11月下旬,清理档案,准备相关材料,合拢各块资料,形成档案体系。
12月底,各创建学校开展自查自评,09年1月12-15日区教育局“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下到各校进行检查验收。
按照考核评定标准,局工作专班量化打分,13所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考核评定分均在92分以上。
“两型”学校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命题,可供借鉴的经验还不多。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节能环保的硬件设施不达标,个别学校创建意识还不浓厚, “两型”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等。
我们要巩固、深化已有的创建经验和有效措施,要创造出更多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
在前期创建示范校的基础上,努力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进,从局部拓展到更多领域实践,不断完善、拓展创建内容和要求,整体推进“两型”学校建设。
目前,正着手制订中长期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两型”学校建设。
力争2010年度创建“两型”学校的比例达到70%,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试谈“两型学校”建设 作者:武汉市和平中学 黄勇发表时间:2009-3-11 11:11:34访问次数:1258 “学校即社会”。
“两型学校”是“两型社会”的缩影,是“两型社会”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校发展中的反映。
“两型学校”建设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8+1”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为“两型学校”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外部环境,提供了“两型学校”建设的条件和基础。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同时还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因此,学校要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就必须要进行“两型学校”的建设。
“两型学校”建设,首先是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其次就是抓学校的管理。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道德认知水平。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型学校”建设的基础。
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模式,赋予新的内涵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⒈尊重。
尊重是一个人在进行社会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基础。
当前,很多人思想缺失,不会礼让和尊重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感受,不管他人的感觉。
比如,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学生喊“老师好”,而老师却没有任何礼貌的反应,看都不看学生一眼,只是简单地讲“坐下”或者用手胡乱招一招,表示让学生坐下。
甚至有少数老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其讽刺挖苦和“体罚”。
导致,师生对立,学生在路上遇见老师也如同见到了不认识的人,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在学校形成一股“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强调“报恩”的思想,俗话说:“孝是德之基”。
讲“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应大力提倡。
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让每名学生做到常怀 报恩之心和感激之情。
在家尊重父母,在校尊重老师。
进而爱家、爱校、爱国。
⒉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
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无诚信可言的,一个充满欺诈 虚伪的社会是不可能稳定和进步的。
因此诚信教育必须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资本主义社会要讲诚信,社会主义社会更要讲诚信。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诈骗”、“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等现象大有人在,学校无疑要担起“诚信教育”的重担,让诚信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让每一个学生做诚实的人,做对人类社会负责任的人。
⒊节约。
节约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无论你有钱还是无钱,从古到今,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思想都是不可或缺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富裕阶层越来越大。
社会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大,有些人因为有了钱就忘了节约二字,挥金如土。
特别是年轻一代,更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
据报道,有一个大学生从家里带600双袜子上大学(家里开袜子厂),不洗,穿脏了就扔掉。
试想此等学生会珍惜劳动成果吗
知道创业的艰辛吗
我想,他不会,只会坐享其成。
但坐吃山空,没有了钱,恐怕连生存都有问题。
因此,学校要常提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思想,让学生知道,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
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要节约,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等,拼弃浪费。
⒋友好。
友好是一种姿态,是人与人交流合作的前提。
一个会尊重他人的人,一个讲诚信的人是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的。
现代社会友好合作是大势所趋。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凭个人的能力是难实现目标的。
因此,要大讲“团队精神”,让“团队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个人明确在某一团队之中的角色,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从而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任务,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学校要在每一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当然,合作中也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自我调节和承担责任。
现在,友好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交往,新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
它同时指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友好相处。
因此,每一个人在所处的环境中要学会与环境的友好相处。
教育学生要美化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保护与环境相适应的动物。
另外还要要求学生讲究个人卫生,讲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其实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期待。
学校要发展必须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质量,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反过来又促进学校的发展。
⒈转变办学观念。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知识,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倍受学生家长的关注。
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应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要。
①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的规定搞好教学工作,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现在很多学校上课是早七点到晚七点,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也很累,导致教无成效,学无成绩,纯属浪费时间。
②充分发挥学校各功能室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现在学校功能室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如:图书室、阅览室、无学生借书、书籍长年无人问津。
实验室的设备有很多也只是一种摆设,等等。
三个“凡是”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可行路径,即“凡是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进行;凡是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的东西,绝不停滞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凡是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
”因此,能在功能室上的课,一定不要在教室里上,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动手中动脑。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③加强资料管理。
适当的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学习,但是,现在学习资料泛乱,往往学生的辅导资料与教科书多几倍,任课老师头脑一热就要求学生购某种资料,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这种现象既是学生家长的负担,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催残,有害无益,所以,学校要规范学生订资料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⒉关爱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公平”是现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学校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从班级抓起,班级是学校这个组织的细胞,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家,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在班级生活的质量,建设班集体无疑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班级日常生活对于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自我意识、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一系列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两型学校”建设要将“两型班级”建设作为重点。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班级活动中注重培养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轮流值日,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建设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不欺视差生,不体罚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两型学校”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学校要全方位推进“两型学校”建设,从而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够你用了,摘抄一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