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艾滋病演讲稿 大学生艾滋病演讲稿
[主持人]今天网上谈主题是“大学生预防艾滋病”。
这次网上谈节目由新华网、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共青团中央权益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主办。
我的名字叫景军,是清华大学教授,兼清华大学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的负责人。
但是今天我的身份是这次网上谈的临时主持人。
今天我们邀请到如下几位嘉宾: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郝阳副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廖文科副司长、共青团中央权益部翁莉处长、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尊友主任、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代表李恺同学。
[ 2007-09-29 09:33:55 ] [主持人]各位嘉宾,你们好。
今天我们的网上谈活动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属于嘉宾讨论时间,第二个时段属于网民提问、嘉宾回答时间。
网民的问题包括预告期间提出的问题和在线提出的问题。
[ 2007-09-29 09:36:10 ] [主持人]在第一时段,我希望首先邀请郝阳副主任介绍一下我国艾滋病疫情以及政府采取的防控政策和措施。
郝主任,我知道您是专家型的官员,在进入政府前获得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同时还担任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副主任。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我国艾滋病疫情有多严重
国家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策略用于控制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
不好意见,我一连串提了很多问题。
[ 2007-09-29 09:36:54 ] [郝阳]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艾滋病防治政策知识网上谈。
我从2002年开始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工作。
从艾滋病流行趋势来讲,1985年在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我们国家的艾滋病流行形势比较严重,发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也是逐渐增加的趋势。
到2007年7月30日为止,我们国家通过网络直报累积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达到了214000多例。
[ 2007-09-29 09:37:39 ] [主持人]网络直报是指什么
[ 2007-09-29 09:38:12 ] [郝阳]所谓网络直报就是通过全国的疾病控制系统,以前是通过信函或者报告卡,现在是通过计算机,在检测过程中每发现一个感染者,我们都要把感染者的整个情况从县级直接报到中央来。
通过这样搜集全国的艾滋病信息。
可以说这个信息的搜集还是比较准确的。
大家知道,艾滋病感染整个流行形势的估计,通过网络直报的形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说还有大量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
所以每隔两年我们要对全国新形势进行一次全面的估计。
根据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以及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对中国疫情估计的结果,在2005年末,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是65万,所以形势是比较严重的。
总的来说,我国在全世界还是属于低流行国家,但是局部地区比较严重。
[ 2007-09-29 09:39:01 ] [主持人]有好些网民会关心,我们国家艾滋病疫情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是不是特别严重了
政府怎么看待这个疫情
[ 2007-09-29 09:39:39 ] [郝阳]如果拿65万同13亿人口相比,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是处于低流行的国家,比非洲以及亚洲的一些相邻国家还是比较低的。
但是在局部地区,比如90年代中期一些非法采供血的地区以及吸毒比较严重的地区,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
[ 2007-09-29 09:40:27 ] [主持人]所谓低流行和高流行有没有一个大概的百分比
[ 2007-09-29 09:40:58 ]
求一篇“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的演讲稿
您好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防治艾滋》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艾滋病毒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以毁灭性破坏。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从全世界范围看,目前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比例超过了男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从生理功能来说,女性暴露在皮肤表面粘膜比男性大,感染机会比男性多;二是从心理和社会学方面解释,妇女在性意识上仍处于服从和被动地位,部分男性四处拈花惹草,容易给女性造成伤害。
目前导致启东艾滋病毒传播的社会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人口流动,如劳务输出等;吸毒、嫖娼、卖淫等高危行为的存在;健康教育不够及市民自我保护意识差;性病医疗市场混乱,如治疗性病的黑诊所等。
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后最长可达15年潜伏期。
最终病毒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各种不治之症直至死亡。
据调查,艾滋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49岁。
他们既是主要的家庭劳动力,又是主要的社会财富创造者。
患有艾滋病后直接造成收入的减少和巨额医药费用的增加,并由此带来家庭生活困难和孤老赡养、孤儿抚养等社会问题。
市民无需谈“艾”色变 “艾滋病因防治尚无有效药物和疗法被称为‘超级癌症’,但市民无需谈‘艾’色变。
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共用办公用具、劳动工具、被褥、钱币、电话、厕所,一同劳动、工作、用餐、游泳、洗浴和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毒。
”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施益辉介绍,“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办法是预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市疾病控制中心将在文峰广场进行防艾宣传活动。
下阶段将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市疾控中心对部分高危人群进行HIV检测。
施益辉同时指出,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参与预防和控制,更需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构筑防艾网络。
目前,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已被确定为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
同时,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肝癌研究所在收治入院病人时都将HIV抗体的检测列入必查项目。
娱乐场所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地带。
施益辉建议,各相关部门要对全市200多家各类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体检,重点检测HIV等性传播疾病方面的项目。
对酒店、宾馆、歌厅、发廊等娱乐场所要100%免费发放安全套,此法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推广。
同时,要对艾滋病人宽容、共济,尊重病人,对艾滋病人进行必要的救助,最大限度减少其给人类带来的“二次伤害”。
让我们共同努力,真爱生命,防治艾滋
谢谢大家
预防艾滋病,演讲稿,
今晚,大家都神色凝重,心情沉重,我也一样,因为我们今晚的相聚,是为了千万个身患绝症的艾滋病人,为了无数个家破人亡的艾滋家庭。
在世界艾滋病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关注到了广西柳州6岁的艾滋孤儿阿龙。
去年3月,阿龙的母亲因为得艾滋病去世,死前她被艾滋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
不久后,他的父亲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艾滋病魔让这个曾经健壮的男人也虚弱得无法下床最后相继离世,于是这种致命病毒的恐惧感,在这个小村庄里迅速蔓延开来。
听到这一消息,村里没有人敢和啊龙生活在一起。
就连他最亲近的奶奶,也离他而去,于是阿龙过上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洗衣做饭,一个人喂鸡养狗,一个人玩耍嬉戏,一个人入睡,尽管他还只有6岁,看到他与小狗开心的玩耍那张照片, 我也禁不住流下心酸的眼泪,多想去抱一抱这个坚强的孩子! 我亲爱的朋友们,如果当你看到无辜的孩子,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
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
我的朋友们,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弃之不顾吗?如果不能,请你们用 你们的掌声告诉我! 朋友们,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医生,我们的志愿者,他们或者万众瞩目,或者普通平凡,但,他们却共神圣!是他们,用亲切的微笑融化了艾滋患者心中的坚冰;是他们,用滚烫的爱心驱走了艾滋患者心中的黑暗;是他们,用五色的青春换来另一颗绽放生命。
防治艾滋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只有爱心才能战胜的战争。
我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
防治艾滋,从我做起! 让我们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关注艾滋、宣传艾滋、防治艾滋,让我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更多的艾滋病人有温暖有尊严的过完这美丽的人生。
让红丝带在我们每一位人的心中飘扬。
让红丝带将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我们的心连结在一块;让红丝带把你的力量,我的力量,他的力量,我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用我们的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唾液采集器天猫
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病 珍爱生命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毒品、艾滋病、暴力犯罪像瘟疫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的“国际公害”。
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以号召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负起责任,履行在同艾滋病斗争中作出的承诺,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采取有力行动,战胜艾滋病。
其中,毒品犯罪更是以其极大的危害性困扰着世界上许多国家。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做爱滋病、禁毒预防宣传教育,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目前,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
虽然警方在查禁毒品、打击贩毒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校从本周开始进行一周《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目的是积极开展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让大家认识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使大家远离毒品、艾滋病,拒绝毒品,向毒品说“不”,真正实现“师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并拜托大家向社会、家庭宣传远离毒品、艾滋病工作。
为此,政教处在本周工作安排上,全面安排和开展着系列教育活动。
星期一作国旗下讲话;星期一晚观看电视教育专题片《世纪之患——新型毒品》;星期二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出版一期主题班刊;学习并分发一份学习教育材料;读一本泉州禁毒教育读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参与禁毒防艾征文比赛。
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谈谈如何构建远离毒品、艾滋病教育的有效防线,特别就如何树立“四个意识”,构筑“三道防线”与大家一起探讨。
“四个意识”是:一是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更清晰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危害,从而帮助大家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一位戒毒工作者说:最大的感觉就是毒品不能碰,更不能吸,呼吁吸毒者自爱自重,也呼吁社会对戒毒回归人员多一分宽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支持。
毒品,吞噬亲情,泯灭人性,断送前程,摧毁家庭……毒品的危害,罄竹难书
二是让大家明白毒品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依赖性,一旦成瘾是极难戒断的,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
一个吸毒者留言:毒品是一条恶魔之蛇。
它可以毁灭一个家庭,毁灭人类;毒品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头畜牲
别碰
那种日子畜牲不如,因为我尝试过......珍惜自己的生命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珍爱生命吧
急需一篇有关“关于艾滋病反歧视的演讲稿” 急啊
只要你的手没破,没有沾染上他的血液,是不会传染的。
如果你有破损的皮肤沾上了他的血液那就要小心了,自己做下清洁吧。
帮我写一份关于艾滋病主题的演讲稿
还用写
在google搜索“艾滋、演讲稿”就行了
反歧视艾滋病的2000字演讲稿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
会议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
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有四个方面: 第一, 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 让人们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 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 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艾滋病日】 1988年12月1日这一天,世界各国的政党领袖、精神领袖、医生、摇滚乐歌星、足球运动员和普通男女,纷纷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在世界各国都有行动来支持这项伟大的事业。
【口号】:爱己爱人反歧视 爱己:爱自己多一些,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令自己的心灵更美好。
爱人:爱你的伴侣,爱你的亲朋,关爱弱势群体。
反歧视: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
艾滋病患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不幸需要大众的同情和支持。
艾滋病不仅损害个别人的躯体,而且损害着整个人类。
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疾病的无知,更可怕的是由无知而造成的歧视和排斥,最可怕的则是——无知致使许许多多人置身于被感染的危险边缘而不自知。
通过网络——目前传播最广、速度最快的媒介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及正视艾滋病。
惟有了解和正视艾滋病,人们才能够摒除歧视并体会到患者的苦痛,从而加入到关怀患者的志愿者行列;惟有了解和正视艾滋病,人们才能够自愿自觉地从自身做起预防疾病,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蔓延。
【呼吁】有爱,生命才有希望,社会才有期盼,国家才会富强。
参考资料: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和艾滋病演讲稿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艾滋病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好好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有价值地活着,是对生命、对父母、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生如夏花之灿烂”,在蓝天白云下,在灿烂阳光照射下,无数人在尽情享受着这如花的生命。
然而,在我们绚烂的生命之花旁边却有另一朵看似娇艳但带着毒害的花——罂粟。
它悄悄的盛开在我们的身边,威胁着我们脆弱的生命之花。
多少人因为贪恋它的外表美丽与它日夜相处而丧失自己的青春、前途、幸福甚至家庭和生命
毒品,使人迷失心智,也让人生蒙上一层灰白。
我们所说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咖啡因、三唑仑、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此外,新型毒品还有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地西泮及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
毒品一旦进入人体,危害极大。
先是损害大脑、心脏功能,接着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使身体日渐虚弱,甚至导致死亡。
毒品,会毁了一个人,更会让你身边的人如同你一样毁掉,甚至会毁掉一个完整,幸福,快乐的家庭,这值得吗
有些人因为吸毒,而让自己原本充满光芒,充满朝气的前途毁灭,从而走上了不归之路,害人又害己。
人生就像一支燃烧着的蜡烛,而毒品却像一碗冰冷的水,当你把这碗水淋湿在可怜的蜡烛上,你就会彻底熄灭永不能再燃烧。
毒品随时都可以断送生命,但是,如今又有多少人远离毒品并为之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呢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