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革命改革40周年的演讲稿

革命改革40周年的演讲稿

时间:2015-05-21 06:32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范文12篇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文12篇【一位领导,各位同事: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就辉煌,奋斗实现梦想。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这是一首创作于1997年的歌曲,而今现在,走过40年的改革历程的今天,这首歌曲依然唤起人们对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回忆,那一幕幕中国儿女奋发图强,神采飞扬的精神面貌……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新时代,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梦想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1978年,在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遇到过困难,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奋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一个亟待顶层设计解决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老人,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叫杜润生,被誉为“农村改革之父”,有这样一位女士。

36岁南下打工,15年间从最低层的业务员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她被

改革开放30周年4到5分钟的演讲稿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

这是解放思想的 30年,是解决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披荆斩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30年,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30年。

这是不平凡的30年,是光辉的30年,是伟大的30年。

今年两会,“改革开放”是代表、委员集中的话题,这 4个字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各种大事小事,在联组会、小组会的发言中被频频提及。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讲到改革开放,大家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我在这里也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慨,总的来说我认为改革开放,成果喜人,我们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并不长,但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 听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十七大代表十分振奋。

一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坦言,过去,一些农村税费重、上学难、看病贵,农民感叹:“你集我集农民急,你筹我筹农民愁”、 “孩子越大,家长越怕”、“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今天,农民感慨:“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农民得实惠”。

变化缘自变革。

从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些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进展。

关键抉择 萌芽于小岗村农民的鲜红指印,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崭新决策,凭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同志一语中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强国之路。

3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从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家变成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是富民之路。

是改革,让人们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无论通都大邑还是边远山区,全体中国人民都是改革的受益者。

改革是文明之路。

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极大解放。

中国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

改革开放,沧桑巨变。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

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精巧发明,将市场经济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在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我们坚持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

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

” 30年风云际会,30年风雨兼程。

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不断完善: 市场主体多元发展——过去,一个“傻子瓜子”都会引发争议;现在,7家民营航空已经飞上蓝天。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经济既填补了市场空白,又发挥了“鲶鱼效应”。

市场体系发育成长——过去,连一盒火柴的价格都要国家制定;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市场调节价比重分别达到95.6%和91.9%,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向我们走来…… 历史,往往是多侧面的统一。

一部市场取向的改革史,同时也是一部循序渐进的开放史。

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这也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利用外资金额排行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余额更是从1.67亿美元猛增到1万多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一。

破浪前进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随着改革的推进,利益调整加大,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具体问题。

对此,胡锦涛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判断。

代表们一致表示,过去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现在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改革是强大动力,更是体制保障。

科学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共建和谐,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

五年来,改革的步伐执着而又果敢,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农村改革春雷阵阵。

取消农业税,具有划时代意义。

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努力跳出农村税费改革减而复涨、愈涨愈高的“黄宗羲定律”,跨入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

“多予少取放活”,改革让农民收获了沉甸甸的实惠,也为“三农”爬坡加油助力。

国企改革风帆高举。

国有经济布局出现了“有减有增”的战略性变化。

“减”的是数量:2003年以来,国企户数年均减少8%。

“增”的却是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2003年以来,国企的利润年均增长35.2%,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3.4%;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结”;国有资本直接支配的社会资本比2003年增长了1.1倍。

金融改革浓墨重彩。

周小川代表说,经过股份制改革,工行、中行、建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大型银行水平,并跻身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前十位,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亮丽“明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刀阔斧。

这些年,全国取消、调整了50%以上的行政审批项目。

不该管的事情坚决不管,应该管的事情一定管好,政府职能正从“划桨”变为“掌舵”,从“全能”变为“有限”,从“管制型”变为“服务型”。

多哈会议一声槌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响槌不等于鸣金,入世是开放的新起点。

认真履行入世承诺,紧紧抓住入世机遇,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五年来,对外开放打开了新的局面。

全面协调 改革发展是人民的事业,也是为了人民的事业。

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改革成果,也要由人民共享。

改革问计于民。

五年来,无论是重大改革决策向社会公示,还是举行听证会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成为改革的基点。

改革协调推进。

五年来,无论是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比翼齐飞,还是政治、文化、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齐头并进,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增强,拧成了一股强劲的整体合力。

改革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改革开放已步入“而立”之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将更加生机勃勃

赞美改革开放41周年精彩演讲稿

赞美开放41周年精彩演讲稿赞革开放30周年讲稿  你所经每一个年月日时分秒都是不可重复的,也是不可代替的,因此,我正在经历的xxxx年也应该没有什么特别。

你可以让它浑浑噩噩,也可以让它轰轰烈烈,关键不在于什么年月,而在于你怎么度越。

  但是这个年份却又有些特别。

30年前,摸着石头开放改革。

  从1978年到xxxx年,我们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整30年。

其间,中国社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崛起的速度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

中国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用30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亿减少到2000多万,在“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的惊呼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岁韶华!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这30年里,我党坚持市场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在这30年里,我党积极与稳步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体制障碍;在这30年里,我们的改革与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扩大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  我们坚持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以政治稳定带动大局稳定。

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使得改革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和公正的广泛支持拥护。

我们改革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全体公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上将政治放在首位,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

  xxxx年奥运会、xxxx年建国60周年、xxxx年上海世博会、xxxx年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年――――我们籍改革开放辉煌之成就,借十*

歌颂改革开放演讲稿

30年后的回首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又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30年前的那个春天,一位颇具设计天才的老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设计出了一条宽广坦途———实行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转移工作重心,放到经济上来。

于是,1978年,我们成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年,设立了经济特区。

1982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启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

1987年,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2、1994年,施行了医疗及住房市场化改革。

1997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9年,吹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冲锋号。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2年,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5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

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三十而立,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我就举我的家乡为例吧,我的故乡是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那里人民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

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办公楼更是鳞次栉比,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视、电冰箱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是显著提高,家乡让我刮目相看,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质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有了党的宏观政策,人们开始为四化建设努力工作、劳动,不管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城市出力、出汗,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而不懈努力着。

党的政策好,方针好,家乡才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30年改革开放,30年功勋卓著。

3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策,是最科学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决策。

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从森林到牧场……先进代替了落后,机械取代了人工,旧貌换新颜。

我们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号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即将举办…… 更重要的是,在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后,那些国际上的救援。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真诚地与国际交流,与众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地震后,他们也真诚地给我们以最大的援助。

我们一次又一次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上新的高潮,一个又一个宏伟计划交替闪烁在电脑屏幕上,一扇又一扇窗口争先恐后向大海开放,一条又一条高速公路马不停蹄地追逐着车轮的速度。

30年后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阔步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热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建设成就的时刻,我们更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党始终牢记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言: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

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样对改革开放的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发展中国。

以下我将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两大方面讨论改革开放,并分析改革开放的精髓,以及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

以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都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9元人民币,2006年2月达到2000美元,增加了约40倍[2]。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对中国今年经济的影响最明显、最彻底,我们的体会也最深。

改革开放就如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经济爆炸式地增长。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其过人的胆识打开国门,以优惠的政策把外资吸引进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管理。

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我国的产品价格低廉,如潮水般地涌向世界,并以资源的高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原始资本的积累。

改革的胆子很大,但步子很稳,整个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再加上以党政分开和权力分散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已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我国大踏步进入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总额五年成三倍之速递增,顺差更是爆炸式增长,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

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的狂风一阵接一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经济奇迹背后产生的问题 但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资源能源因过度开采而日渐枯竭,环境恶化程度惊人。

我们过度陶醉于“为人打工”,以“世界工厂”自豪,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我们创造的大部分财富流向国外,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了制约中国进一步高水平发展的瓶颈,下一步深化的改革开放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效益 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我国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逐渐完善,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实施。

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体面而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电,吃着更丰富而美味的食品,喝着多滋多味的饮料,享受着高科技的医疗服务,玩着各种有趣的电子游戏,做着各种精彩的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多样化、便捷化,通讯工具普遍化……这些都颠覆着旧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旧的社会结构,推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启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全面展开,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深入我国,既有民主、公平、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又有一些文化垃圾——物质崇拜主义、享乐主义、性自由等,以普世价值观为代表的优秀文化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做了有益的补充,但那些文化糟粕也毒害着我们的社会风气。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过去落后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过激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

世界是多元的,注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应过度崇拜国外的文化观念,我们要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还好最近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已越来越重视。

对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实质,而不应学习它在国外的表现形式,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给它赋予自己的元素,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改革开放的精髓 改革开放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志以其伟大的智慧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给出了精当的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公平而导致普遍的贫穷,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

过人的胆识为中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是思想解放。

我们过去坚持思想解放,现在坚持思想解放,将来还要坚持思想解放,永远都要坚持思想解放。

我们根据新时期的社会问题,要进行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对外加强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

对内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是唯经济发展为中心,高的GDP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应以胡锦涛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政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里也有,你看哪个比较好就选哪一个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